Discover millions of ebooks, audiobooks, and so much more with a free trial

Only $11.99/month after trial. Cancel anytime.

My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reer in Hong Kong: 北美耄齡香港憶吟
My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reer in Hong Kong: 北美耄齡香港憶吟
My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reer in Hong Kong: 北美耄齡香港憶吟
Ebook264 pages28 minutes

My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reer in Hong Kong: 北美耄齡香港憶吟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

Read preview

About this ebook

本書內容以詩詞體裁,紀錄作者昔年在香港逃難、居住、求學的各項點滴。
正是:
往事俱如雲,今已耋老人,懷舊時落筆,香港仍留痕。

謹以此書獻給香港知行中學昔日師長、同窗、及校友們。
 

成功大學

校友吳治博士,民國46年及50年本校機械系學士及碩士畢業,民國55年獲得美國伊里諾大學博 士,即進入美國海軍官校機械系任教服務四十二年,並在約翰霍浦金斯大學兼教服務四十年,2006年 退休。吳治在教學及專業領域上研究表現傑出,受到校方及校外學術界肯定及重視。 
 
吳校友歷年來獲獎無數,在教學研究方面,年年獲得校方的頒獎,1993年榮獲美國海軍官校最 佳研究獎,1994年榮

Language中文
PublisherEHGBooks
Release dateJan 1, 2019
ISBN9781625039545
My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reer in Hong Kong: 北美耄齡香港憶吟

Read more from Chih Wu

Related authors

Related to My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reer in Hong Kong

Related ebooks

Related categories

Reviews for My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reer in Hong Kong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0 ratings

0 ratings0 reviews

What did you think?

Tap to rate

Review must be at least 10 words

    Book preview

    My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reer in Hong Kong - Chih Wu

    目錄

    目錄

    自序

    作者簡介/成功大學李克讓教授

    第一章/遷居香港

    第二章/香港及知行中學情緣

    書後

    自序

    吾非學文,亦從未認真學過平仄及音韻格調,不曾登堂,何敢言詩詞!然歌謎詞賦,平素所愛 ,惜指引乏人,只靠自行摸索,未諳創作之道。七十歲退休前,因工作忙碌,無暇他顧,偶有吟咏習 作嘗試,均隨寫隨棄,並未收藏留稿。今年八十將三矣,教研生涯完全結束,東風重拂,白髮逢春, 野翁心熱,始與和余背景相同數同窗友好對古典文學有興趣者互相唱和,聊志訴情,再興詩詞之念, 又憶錄舊作及記咏昔年往事感懷,重握斑管,輯成此集,以留紀念。明知雪泥鴻爪,轉眼無痕,然敝 帚之賞,亦可解老年一時之悶,親朋後人翻閱,權作念我,醜陋在所不計也。如此而已,豈有他哉?

    正是:

    未曾入室寫詩詞,林泉消閑且為之,此生多事堪回憶,梗概留後庶可知。

    注:梗概,大略的内容意。

    本書上承作者著北美耄齡神州童少年憶吟,涵蓋作者出生至1949年,咏其童少年生活點滴及往事感懷,全書悉以詩詞表之。2018年8月由美商EHGBooks微出版公司出版,書號ISBN9 781625 034458,256頁。

    本書下接作者著寶島求學師友緣記吟,涵蓋作者1951年至1961年在臺灣生活點滴及往事感懷,全書悉以詩詞表之。2017年9月由美商EHGBooks微出版公司出版,書號ISBN9 781625 033925,476頁。

    再下接作者著北美進修記詩詞集,憶述其在美國伊利諾大學機械工程系研究所進修概況,涵蓋1961年10月至1966年1月,咏其在伊利諾大學生活點滴及往事感懷,全書悉以詩詞表之。2013年9月出版,書號ISBN9 781625 030672,192頁。

    北美進修記詩詞集再下接作者另著北美教研生涯記自咏一至十集,錄作者在北美海軍學院(U S Naval Academy) 和約翰、霍浦金斯大學(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教學及研究逾卌年生涯。第一集涵蓋1966年至1972年,2013年11月由美商EHGBooks微出版公司出版,書號ISBN 978-1-62503-071-9,368頁。第二集涵蓋1973年至1988年,2014年2月由美商EHGBooks微出版公司出版,書號ISBN 978-1-62503-097-9,370頁。第三集涵蓋1989年至1992年,2014年8月由美商EHGBooks微出版公司出版,書號ISBN 978-1-62503-142-6,372頁。第四集涵蓋1993年至1997年,2015年2月由美商EHGBooks微出版公司出版,書號ISBN 978-1-62503-194-5,352頁。第五集涵蓋1998年至2000年,2015年8月由美商EHGBooks微出版公司出版,書號ISBN 978-1-62503-236-2,368頁。第六集涵蓋2001年至2003年,2016年2月由美商EHGBooks微出版公司出版,書號ISBN 978-1-62503-271-3,380頁。第七集涵蓋2004年至2006年,2016年10月由美商EHGBooks微出版公司出版,書號ISBN 978-1-62503-322-2,382頁。

    第八集涵蓋2006年至2008年,2017年4月由美商EHGBooks微出版公司出版,書號ISBN 978-1-62503-356-7,394頁。第九集涵蓋2006年至2010年,2018年2月由美商EHGBooks微出版公司出版,書號ISBN 978-1-62503-423-6,374頁。第十集涵蓋2011年至2012年,2018年9月由美商EHGBooks微出版公司出版,書號ISBN 978-1-62503-461-8,372頁。

    北美教研生涯記自咏集將再下接作者另著北美桑榆記吟,正寫中,亦採用紀年式,全書集悉以詩詞表之。

    作者簡介/成功大學李克讓教授

    校友吳治博士,民國46年及50年本校機械系學士及碩士畢業,民國55年獲得美國伊里諾大學博 士,即進入美國海軍官校機械系任教服務四十二年,並在約翰霍浦金斯大學兼教服務四十年,2006年 退休。吳治在教學及專業領域上研究表現傑出,受到校方及校外學術界肯定及重視。

    吳校友歷年來獲獎無數,在教學研究方面,年年獲得校方的頒獎,1993年榮獲美國海軍官校最 佳研究獎,1994年榮獲約翰霍浦金斯大學工學院最佳教學獎,1996年榮獲約翰霍浦金斯大學工學院最 佳著作獎等;在行政方面,吳校友曾任美國海軍官校機械系系主任四年,1991年榮獲海軍軍部給予文 職人員最高功績獎,並於2006年榮獲海軍軍部給予特别褒揚獎,譽為美國海軍官校有史以來研究著作 最為豐富傑出文職人員;1999年榮獲北美州成功大學傑出校友獎。

    吳校友學術研究與著作極為豐富,為兩種學術期刊總編輯,擔任三種學術期刊編輯委員,除此 之外,吳校友已出版九本專書,五百多篇學術期刊文章,三百餘篇學術會議論文,及兩百餘篇專書暨 論文評審。其中1994年英國牛津大學為他出版了海洋溫差專書,此書在科技最負盛名的科學(science)期 刊書評上極博好評,譽為海洋溫差領域之空前佳著。吳校友在1990年代亦曾任行政院科技顧問組顧問 多年。

    注:上文部份轉載自2000年2月國立成功大學校刊第192期101頁。

    第一章/遷居香港

    船入境香港

    割讓國土炎黃羞,逃難抵港站船頭,一望建築盡西式,巨輪出入通美歐。

    香港地名來源久

    香港地名來源久,明朝粵大記已有,現存最早文獻載,大致可信可接受。

    注:香港地名來源甚久,現存最早有關「香港」一詞的文獻記載,在明朝萬曆年間郭棐所著的《粵大記》中出現。

    香港地名來源他說

    名稱香港溯來源,多種說法非一元,包括香木爐帶路,數種解釋均傳言。

    注一:關於香港一詞的來源,土人有多種傳言說法,包括香木、香江、阿群帶路、香姑及紅香爐等。

    注二:香木說指此區長有香樹,盛產香木,極負盛名。香市產品先運抵尖沙咀,再由「大雞眼」船集中於石排灣 (今稱香港仔),或轉往廣州、或運往中國大陸、或經南洋,遠銷至阿拉伯國家。古時尖沙咀又被稱為香埠頭,石排灣又是香市港口,盛產香而又是港口,因此被稱為香港。

    注三:香江說指此區原有一條溪水,被稱為「香江」(現已不存),清冽甘甜,被附近居民及海上船隻做淡水飲用。香江入海口就被稱為香港。

    注四:香姑說是,清朝時期的女海盜香姑盤踞此島,所以島被稱為香姑島,簡稱香島,後來又衍變成香港島。

    注五:紅香爐說指前海上有一隻紅香爐漂到銅鑼灣天后廟前,人們以為天后顯靈,把香爐供奉於廟內,廟所在的山被稱為紅香爐山,此處被稱為紅香爐港,簡稱香港。

    注六:阿群帶路說指英軍初抵此區時請一名漁民陳群(「阿群」)帶路,英軍詢問所在何地,陳群答以「香港」,英人遂以漁民音「Hong Kong」為記,稱島為香港。

    香港位置

    港九位於南海岸,珠江口側大洋畔,西望澳門中山縣,北接廣東深圳關。

    注一:香港位於南海北岸、以及珠江口東側,北接廣東省深圳市,西隔珠江與澳門及廣東省中山縣相望,其餘兩面與南海鄰接。

    注二:畔,原指田地的界限,也指旁邊意。

    天然良港香港

    珠江口側南海臨,天然良港水闊深,全無地震不結冰,萬噸巨艦易出進。

    注一:在九龍半島尖沙嘴及香港島之間洋面水域寬大,海底泥層沒有淤泥阻塞,英國人稱之為維多利亞港(英語Victoria Harbour)。範圍東至鯉魚門,西至汲水門。面積逾4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2米,鯉魚門入口航道深逾40米,港潮差約1米。可同時容納上50艘萬噸級的大型遠洋輪船。

    注二:維多利亞港受九龍半島和香港島的群山所包圍,形成港口四面環山,強風因而為山勢所阻,足以讓船隻在平日甚至熱帶氣旋來臨時,免受風浪侵襲。

    注三:香港氣候暖和,港口終年不結冰,船隻可自由進出。香港也不在地震帶。

    注四:基於上述各項優秀條件,香港因而成為一個水深港闊之優良轉口港。

    香港範圍

    島割鴉片戰爭役,九龍半島易米旗,新界又被英強租,構成香港今範圍。

    注一: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清廷於1842年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不平等條約,割讓香港島。第二次鴉片戰爭(即英法聯軍之役)後,清廷於1860年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不平等條約,割讓九龍半島。清廷又於1898年被英國強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包括香港島及其鄰近島嶼、九龍半島大陸土地、及新界大陸土地,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

    世界三大天然良港

    港名維多利亞香,世界三大天然良,素有東方之珠號,萬國貨輪自由航。

    注:香港英文又稱維多利亞港(英語Victoria Harbour),與美國舊金山灣、同巴西里約熱內盧港合稱世界三大天然良港。

    維多利亞港名源

    維多利亞港名源,記念英國女王言,一八四一取此島,不列顛威聲勢喧。

    注一:香港英文原名Hong Kong Harbour,後改稱維多利亞港,用以記念英國女王維多利亞(Queen Victoria) 。維多利亞全名為亞歷山德麗娜‧維多利亞(Alexandrina Victoria 1819 –1901年) 是1841年英國強奪香港時之女王。

    注二:維多利亞女王1837年即位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是漢諾瓦王朝的最後一位君主。雖然當時英國已建立了君主政權相對較小的君主立憲制,但維多利亞仍被奉為國家象徵。維多利亞在位時間長達63年,這一時期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這是英國一個工業、文化、政治、科學與軍事都得到了相當大的發展的時期,亦伴隨著大英帝國的大幅擴張。

    注三:以維多利亞女王名作紀念處,遍布世界各地,特別是大英國協國家。以她名字命名的地方包括塞席爾(Sesel)群島的首都維多利亞港、非洲最大的湖維多利亞湖(Victoria Nyanza)、維多利亞瀑布(Victoria Falls)、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的首府維多利亞(Victoria)、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Victoria)州、澳大利亞的昆士蘭(Queensland)州等。

    注四:在香港以維多利亞女王名作紀念處,類似的情況還有英國人於1841年佔領香港島後所建立的城市維多利亞城(City of Victoria)、維多利亞山(Victoria Peak,即太平山)等。

    東方之珠香港

    香港又名東方珠,美譽亞洲綽號呼,或因五光十色亮,或指財富人言殊。

    注一:香港又名東方之珠,這美名的由來人言各殊。

    注二:有謂是源於飛機上的乘客,當飛機進入香港上空要預備降落位於九龍城機場時,機上乘客可從窗戶看到香港五光十色的燈光,就如一顆發光的明珠。故名。

    注三:有謂是香港地勢特別,得天獨厚。各國與中國出入口貿易都要經過香港運送,香港是聯繫中國的唯一可轉送的地方。所以維多利亞海港就像珍珠般貴重。故名。

    注四:有謂是香港的稅賦使英國賺翻,寶貴的像英女王的一顆明珠。故名。

    中港人口來往無限制

    香島割讓受英治,中港來往無限制,國共內戰最後時,大量難民湧入避。

    注一:清朝解除海禁後,有圍頭人、客家人、福佬人、蜑家人重新遷入,被視為香港最早的原居民。香港開埠後,陸續有廣東商人南下貿易,加上咸豐年間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大批流民來到香港。清末,革命黨人逃避追捕亦紛紛至香港暫居。

    注二:中華民國延續清朝政策,中港人口來往進出沒有限制。香港自清末開始一直接收各國人難民,港英政府對各國人的出入境任其自然,並未控制。

    難民湧入香港島

    國共內戰家難保,流難失所災民惱,神州被摧居不得,大批湧入香港島。

    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共內戰後的一段時期,大量難民湧入使香港人口大增,本地人口由1947年的180萬飆升至1949年約近300萬。令當時約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來自內戰的難民,難民成為香港人口的主體部份之一。

    內戰難民奔港避干戈

    難民奔港避干戈,大半國府忠貞哥,也有巨賈商地主,帶來人才資金多。

    注:國共內戰,神州慘受戰禍摧殘,上海和廣洲先後易手,大量國府忠貞軍政文公教人員、反共者、巨賈、工商業者、地主、資本家逃難香港。當中除了絕大多數流難失所之人外,也隨之帶來人才、資金、和設備。

    多數難民生計窘

    痛失家園港避遁,不動財物丟棄盡,異鄉人生地不熟,流離失所生計窘。

    注:國共內戰,大量人口因戰火痛失家園,流落異鄉。絕大多數初到香港的難民,生計陷窘,無處安身。

    難民木寮屋

    新來難民無長物,被迫僻山建木屋,無水無電境惡劣,聊避風雨簡陋住。

    注:初到香港的大量難民流離失所,生計陷窘,被迫在荒僻山邊僭建木屋安身。這些寮屋是非法佔地而建的臨時居所,其建築通常相當簡陋,大多以鐵皮及木板等搭建而成,所以又俗稱鐵皮屋、木屋。當時香港四分之一的人,絕大多數是新來難民住在木屋區,環境極為惡劣。

    最大難民木屋區調景嶺

    鯉魚門北荒山嶺,原名魔鬼叫照鏡。洋人倫尼此建廠,失敗倒閉自吊頸。

    此山因之得戲稱,不雅諧音改調景。喻有調整景況意,無水無電只腸徑。

    大量難民湧香港,流離失所避不靖。多是國府官員兵,阮囊羞澀生計窘。

    被迫僻岡建簡寮,木屋區達數公頃。居住環境極困苦,衛生惡劣易得病。

    注一:1948年國共內戰,戰事由黃河流域蔓延至長江流域,中華民國政府在1949年1月宣布遷都廣州,很多戰敗及受傷的中華民國國軍及眷屬隨政府南移到廣東一帶。1949年年底國民政府失守,國軍撤出大陸、退守臺灣,不少國軍官兵因未能趕及登上撤退到臺灣的船艦以及躲避赤化的大陸人士、原國民政府官員兵湧入香港。他們阮囊羞澀,生計窘迫,無奈只好聚集於九龍半島東部靠海山岡名為「吊頸嶺」處,僭建木屋安身,是香港當時最大難民木屋區。

    注二:調景嶺(英語粵音Tiu Keng Leng ,英人則稱Rennie's Mill)在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位於鯉魚門北,海拔約高200公尺,是一個三面環山、一面環海的荒山半島。

    注三:調景嶺原叫魔鬼山,又稱作炮台山。因為該地的海灣規圓如鏡、海面平靜無波,故被蜑家漁民稱作照鏡環,陸上山崗叫照鏡嶺。

    注四:調景嶺,英人稱之為倫尼麵粉廠(Rennie's Mill),因1905年,一個名叫倫尼(Alfred Herbert Rennie)的洋人在該處興建一麵粉廠。不過麵粉廠於1908年倒閉,倫尼在麵粉廠上吊自盡而死,因此產生「吊頸嶺」這個戲稱。

    注五:大量難民遷至該處後,因吊頸不雅不吉,遂取其諧音,改稱為「調景嶺」,有「調整景況」之意。

    注六:家父原來同仁,許多都暫住調景嶺。可是調景嶺荒蕪、居住十分擠逼、並無公路、只有羊腸小徑、遠離市區、對外亦無陸路交通、無水無電、衛生惡劣、未有學校醫院、環境極是困苦。

    家父摯友邀暫同住

    家父摯友船上遇,已先在港租屋住,盛情堅邀暫解困,難兄難弟同舟渡。

    注一:家父在去港船上幸遇摯友王君,他已先在香港灣仔租屋居住,知悉居住困難,盛情堅邀余家暫時去彼處落腳,以解燃眉之急。

    注二:家父摯友租寓不大,只有一小臥室、一小客廳、一小廁、一小厨房、及一小書房,卻已擠入三家十二口。除主人夫婦外,大家夜間都睡地鋪,很是不便。余家在該處打擾了兩天。

    租寓謝菲道

    家父摯友作響導,覓得租寓謝菲道,一臥一廳小單位,暫時居住棲香島。

    注:蒙家父摯友夫婦熱情協助,在他處附近也租得在三樓之類似單位遷入。地址是灣仔謝菲道326號3樓。

    謝菲道

    東西走向謝菲道,平行海岸市聲噪,紀念英籍工程師,感其設計貢獻好。

    注一:平行海岸東西走向之謝斐道(英語Jaffe Road),都是四層樓平民公寓住宅。北有沿維多利亞港之告士打(英語Gloucester)道酒吧(Bar) 區,南是商業繁榮之駱克(英語Lockhart)道、軒尼詩(英語Hennessy)道、莊士敦(英語Johnston)道、及皇后大道(英語Queen's Road)等,市聲囂噪。

    注二:謝斐(英語Daniel Joseph Jaffé)是香港大潭水塘(英語Tai Tam Reservoir)及油麻地避風塘(英語Yau Ma Tei Typhoon Shelter)的設計工程師,他因積勞病逝。灣仔謝斐道是在1931年為紀念其貢獻而命名。

    灣仔

    此區原是小海灣,坊間俗稱爲下環,華人主要聚居地,交通樞紐便往還。

    注一:灣仔(英語Wan Chai)之名來源於英人佔領前此區原來的小海灣地貌,當地村民稱呼該海灣爲「灣仔」,灣仔之名本是「小海灣」的意思。在香港開埠後,灣仔附近成爲華人的聚居地,也是香港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

    注二:香港開埠後,英人對香港島北岸分爲「四環」,維多利亞城東界灣仔爲其中一環,稱為下環(英語Ha Wan)或東環。1881年港英政府根據民俗將下環之地正式命名爲「灣仔」。

    注三:作為住宅、商業、購物及娛樂一應俱存的區域灣仔,加上毗鄰中心商業區中環,灣仔人口流動特大,也是交通樞紐公共運輸交匯處,巴士、電車及渡輪等都有,非常便利。

    香港島狹小

    面積狹小香港島,平方公里百不到,開埠最早發展區,維多利城規劃造。

    注一:香港島(英語Hong Kong Island),與九龍和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面積約78平方公里,為香港境內第二大島嶼。

    注二:香港島是香港開埠時最早發展的地區,在英國殖民地初期,香港島北部人口密集,英人規劃之為維多利亞城。維多利亞城中部稱為中環,英人把中環一帶發展成行政和商業中心。

    注三:20世紀中葉愚居港時,此處是以商業貿易為經濟主軸,所有大公司都在中環一帶,中環成為當時香港島的商業中心區。

    注四:當時歐籍人士與華人在香港島的聚居地有明顯分隔。歐籍人士主要居住於中環半山區及太平山一帶(20世紀初更曾明令禁止華人居住),華人則主要聚居於上環、西營盤、灣仔、銅鑼灣等地。

    香港島山多平地少

    香港山多平地少,不敷應用面積小,誰言人力難勝天,填海擴展有妙竅。

    注一:香港島山多平地少,發展迅速不敷用。1850年代起,香港大力積極進行移山填海工程,持續不斷,開創土地,香港沿維多利亞港填海大肆擴展平地,建造平坦馬路,島北繁華區域幾乎全是賴填海取得。填海範圍多在維多利亞港之內。

    注二:灣仔在未填海前,原海岸線在皇后大道山邊。填海工程進行後,海岸線推往北方,愚居港時海岸線在沿維多利亞港之告士打道。告士打道與皇后大道之間之駱克道、軒尼詩道、莊士敦道等全賴填海取得。

    觀香港填海工程方式

    香港填海工程式,填料沙泥碎石是,傾倒進水造陸地,較小範圍常見之。

    注一:香港填海工程方式只是把開發時所產生的沙泥碎石,直接傾倒進海里去。這種方式,造出來的陸地最接近自然海岸。此種方式適用於水流緩慢之港灣及較小範圍填海工程。

    注二:若填海處水流急、衝擊海岸,則是先用比較穩固的填料在填海範圍修築堤圍,然後再把填料傾倒進堆填區內。

    注三:填海工程為香港帶來不少就業機會,尤其是建築業。無論是填海造地,還是在填海地上興建建築物,都需要大量勞動人口。這些低薪就業機會,養活了不少難民。

    香港民間語言

    香港人口華為主,民間全部用粵語,因是英國殖民地,結合皮欽變體屬。

    注一:香港,古粤地,清代屬新安縣。鴉片戰爭後被英國佔領,從1842年至今,成為英國殖民地。

    注二:香港人口,華人佔95%,故民間通用粤語。雖官用英語,香港華人日常溝通仍以粵語為主。

    注三:香港民間主要語言為粵語,但因受到英治官用英語之影響,粵語中夾雜了許多英語,可稱為英式皮欽廣州混合語(English Pidgin Cantonese) 。其混雜語言,只有口頭形式,沒有統一的書面形式,變體很多。它是英語與粵語結合的產物,其語法不符合英語習慣,語音受粵語影響,逐漸形成香港民間語言自己的特色,流行市井,不與廣州官話完全相同。

    注四:香港華人說流利英語者,往往都是社會上階層者、或政府官員。

    注五:香港對外省華人一律稱為上海人、外省話為上海話。

    港語大異北方話

    港語異北方,初聞實迷茫。着數是便宜,雪櫃電冰箱。

    飲勝言乾杯,講大話撒謊。鹹濕意下流,得戚云囂張。

    黐線神經病,曱甴係蟑螂。老竇指爸爸,擁躉謂捧場。

    人工意薪金,生蘿蔔長瘡。契弟王八蛋,岌岌貢搖晃。

    點解爲什麼,轉軚變立場。老細是老闆,扮嘢裝模樣。

    孲崽為嬰兒。同埋跟意藏。好彩代幸運,夾萬保險箱。

    蠱惑言狡猾,爆粗說話髒。報寸指告密,掟煲分手行。

    注:港語大異北方話,其對照從上文略可窺豹。

    再看港語有異北方話

    鬼馬詭計多端同,包租婆言女房東。慳啲叫人收斂意,扯貓尾意是串通。

    行街出外去購物,遊車河泛指兜風。冚扮爛當曰全部,扯火發起脾氣瘋。

    傾偈友好共聊天,唔該謝謝感五衷。督背脊背後告密,抵死活該駡意充。

    是但求其隨便謂,爆缸皮破血流紅。屋企是家諗考慮、巴閉了不起推崇。

    港粵語

    歷經千年古字留,傳播早已出廣州。港語不僅行港澳,更已順洋北美流。

    注一:中原歷經五胡亂華,外族入侵,語言變化甚多,但港語中有許多古字仍然保留。

    注二:香港及澳門是粵語地區。

    注三:北美華埠斯時亦只通粵語。

    皮欽變體廣州混合語重英輕中例一

    街頭告示例,痰涎及鼻涕,爾等居民等,勿得亂吐棄。

    注:皮欽變體廣州混合語重英輕中,例如有街頭告示曰:「如有痰涎,與及鼻涕,爾等居民,勿亂吐棄」。但只有中文,並無英文翻譯,明顯歧視。

    皮欽變體廣州混合語重英輕中例二

    隨地吐痰乞人憎,罰款二千有可能。傳播肺癆由此起,衛生法例要服膺。

    注:皮欽變體廣州混合語例二禁止吐痰街頭告示曰:「隨地吐痰乞人憎,罰款二千有可能。傳播肺癆由此起,衛生法例要遵行。」也只有中文,並無英文翻譯。

    英文是香港唯一法定語言

    香港殖民地英屬,法定大不列顛語,正式文書和公函,唯一獨尊他不許。

    注:粵語雖是香港語文的重要組成部份,但在正式場合的政府文書和公函中,卻只用法定大不列顛語。

    英文是香港霸權語

    雖非民間通用語,英文香港霸權巨,官方獨尊高一級,唔識就好蝕底鬱。

    注一:在殖民地香港,英語是「高一級 」的官方語言,是政府管治的主要霸權語文。英語水平較差者,基本上就不能晉身為管治階級。

    注二:唔識,粵語是不知道意。

    注三:蝕底,粵語是是虧本損失的意思。

    香港英治前教育

    香港英治前教育,只有私塾教兒女,北宋已設書院室,四書五經授為主。

    注一:香港英治前教育不發達,只有富貴人家設立私塾教尊兒女。據云。香港最早記載的學校是錦田的力瀛書院,1075年由北宋進士鄧符協所建,教授《四書》和《五經》。

    注二:英國於1841年佔領前,據統計全島共有五所私塾。這些私塾每間只有一位教師,學生人數和班級並沒有嚴格規定。教師會直接向學生收取脩金,採用中國傳統啟蒙課本。香港在英佔後,私塾逐漸轉變為私立學校。

    香港早期公學英文教育

    香港政府辫教育,一八四七制度立。一八六二建官校,公學形式襲母國。

    主要培養英青少,兼收華裔及印裔。貴族氣息洋溢深,教學語言只英語。

    注一:自一八四二年《南京條約》簽訂後,香港便淪落英人手中成了英國殖民地,早年香港人口稀少,英人並未重視發展此荒地。因此,香港政府亦未立即發展教育。直到1847年殖民政府方擬定公立學校教育制度,首間官立學校中央書院(英語Government Central School)於1862年開辦,1894年改名為今稱皇仁書院(英語Queen's College)。以後陸續緩慢增加數間。

    注二:香港早期公學教育建校之初主要爲培養在殖民地政府英國人員及英國商人子弟,後亦接受香港的富豪華裔及印度的富豪印度裔學生,提供他們英文教育,以進入當時英國在遠東的唯一一所大學——香港大學,畢業後再為兩處殖民地政府服務。這些華裔印度裔學生都出自名門望族,並非一般家庭子弟,教育很不普遍。

    注三:香港官立小學和中學,全以英文授課。教育形式承襲母國,小學四年;中學最低為第八班(相當於小學五年級),最高為第一班(大學預科)。

    香港公私英文書院

    香港英文今書院,或為公立或私辦。授課全部用英語,學費昂貴入門難。

    經費充裕師資好,校園建築美侖奐。教學認真生質優,崇英心理社會囋。

    注一:愚抵港時,香港英文書院約有十除間。除數所公立包括皇仁書院外;也有天主、基督教會私辦者包括聖若瑟英文書院(St. Joseph's College) 、喇沙書院(La Salle College)、拔萃書院(Diocesan Boys' School)、聖約瑟書院(St. Joseph's College) 、聖保羅書院(St. Paul's College) 等。這些書院多集中在英國人居住區。這些書院均是以英國公學(Public School)的形式創立,

    注二:香港公立英文書院雖由政府開辯辦,但是菁英教育,收費並不便宜,入學困難。天主、基督教會私辦英文書院更是昂貴。但由於他們經費充足,師資80%以上來自英國,教學認真,學生素質優良,辦學成績佳,加上殖民地社會崇英心理,口碑遠較香港私立華文中學更好。

    寶雲報告書論殖民地英文教學

    香港總督曾上疏,發表寶雲報告書。政府發展英文校,主為母國利益輸。

    華人接受英教後,必將傾心反感除。證諸殖民地社會,重洋輕中言不虛。

    注一:1920年負責全面研究當時教育制度及政策的香港《寶雲報告書)發表,由曾任香港總督寶雲負責,其結論指出:「政府應該鼓勵及資助發展英文學校,而非華文學校。」又謂:「從大英帝國利益著眼,香港政府應提供華人就學機會,使他們學習英語和西方知識。只要華人在接受英語教育後,自然會對大英帝國產生好感,及使英語更廣泛的傳播,進而協助殖民統治,那麼,大英帝國在中國本土所得到的利益便會遠遠超出這殖民地的教育經費了。」英文教育與殖民利益在政治上的關係,在此解釋得再明白不過。

    注二:寶雲(Sir George Ferguson Bowen)是英國派駐香港的第9任港督,任期自1883年至1885年) 。灣仔區的寶雲道及寶雲山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注三:英治下殖民地政府中華人官員的最重要技能是英文好,社會上專業人員也是如此。他們幾乎全是香港大學或英文書院畢業,英文成為了最重要的軟實力,英文也由此取得霸權地位。

    香港公立金文泰中文中學

    香港金文泰中學,首所公立粤語教,仿照中國舊制度,遠勝私校名聲著。

    注一:香港公立金文泰中學(Clementi Secondary School)位於華人高級居住區北角(North Point) ,於1926年成立,為香港第一所由英國殖民政府開辦的中文中學,以中文為教學語言。命名源於金文泰爵士。

    注二:金文泰爵士(Sir Cecil Clementi,1875-1947年)精通粵語,英國資深殖民地官員,1925年至1930年擔任第17任香港總督。

    注三:雖然香港居民以日常使用中文的華人為主,但是1842年開埠後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是由英國管治。香港公立學校少、又全以英文教學,不符香港社會需求。1925年香港紳商周壽臣等人集資捐獻殖民政府,請求政府撥地,創立一所漢文中學,以中文作為學校的教學語言。獲得時任香港總督金文泰贊同,首間中文官立中學命名金文泰中學因此誕生。愚在港時,似乎這是唯一之公立中文中學,其他中文中學都是私立。由於是公立學校,資源方面是私立他中文中學不能相媲美者。

    注四:金文泰中文中學仿照中國舊制的中學四年級,附設高小一、二年級。辦學宗旨既培養通曉漢文與實用英文的青年,升讀港大,研究文史哲,也訓練漢文教師供漢文學校聘用。可說是香港訓練漢文教師之師範學校,與普通中文中學不同。

    香港私立華文中學

    香港居民華為主,殖民卻獨尊英語。公立院校數量少,費盡心機難進入。

    母語教育最自然,迎合社會需求籲。興學逐漸起風潮,華文中學市場巨。

    注一:在殖民地政府大力扶持下,香港公私英文書院茁壯繁衍,英文教育似乎一枝獨秀,但屬於菁英教育,並非為普羅大眾子弟而設,香港華人學齡青少年失學者眾。又畢竟香港居民華人為主,通用粤語,用母語教育是最自然之事,社會上也需要大量華文智識份子。於是興建私立華文中學漸起風潮。

    注二:二次大戰前後,不少有名的私立華文中學都位於普羅華人聚居處灣仔及銅鑼灣。其中一間由著名教育家莫敦梅創立。該學校於1919年以書塾的形式成立,然後於1934年改稱為敦梅學校者最早也最為有名。學校教授的內容包括傳統中國書法及儒家思想等。二戰後,學校逐漸改成新式教育。

    注三:香港私立華文中學均係民間自辦,學校一律自負盈虧,資源遠遜於香港公私英文書院。香港土地少,都市寸金寸土,許多香港私立華文中小學都沒有完整校園,絕大多數沒有運動場。設在鬧區者甚至沒有完整校舍,不同班級分散在不同大樓、不同樓層個別單位上課。這是多數私立中式學校都面對的問題。

    注四:香港私立華文中學多係有心興學者創辦,但也有投資以求牟利的商人開設,良莠不齊。

    香港華人家長看英中文教育

    華人家長看學堂,英中升學就業強,華校英語能力弱,前較後者遠吃香。

    注一:英治香港,英文是唯一法定語文,也是主流教學語文。唯一大學香港大學全是以英語教學。

    注二:以升學而論,讀中中的學生會感吃力,因為他們在中學時期接觸英文的機會少(只限英文課),他們的英語會話及書寫能力較英中的學生為弱。大學要求學生以英文做功課和作答考試題目,對中中畢業的學生來說,並非易事。

    注三:以就業而論,待遇優厚之政府機構及專業界全用英文,英中學生較中中學生顯然具有優勢。

    注四:因為無論升學,或是進入社會工作,英語能力好者都較吃香。加上殖民地崇洋心理,香港華人家長一般認為英中較中中更高一等。這也是殖民政府教育政策制訂者先料到的事。

    愚看香港社會對英文教育態度

    母語不用英文授,違反原則實荒謬,觀念顛倒邏輯亂,殖民社會欣接受。

    注一:粵語是香港絕大多數人口之母語,基本教育竟重英輕中,愚實不解,感覺其制違反原則、觀念顛倒、邏輯混亂。母語是個人自幼習得的語言,通常是其思維與交流的自然工具。愚認為世界各地基本都是以母語教學,對大多數學生來說,成效最佳。而母語教學優點有四:有助學生學習;學生比較喜歡以母語學習;母語學習者成績比外語學習的要更好。

    注二:但香港社會對英文教育態度多是英文教育有利社會培養英語人才、英文教育有利接軌世界、家長對英文中學情有獨鍾等,欣然接受英文教育。

    國共內戰在大陸尾聲

    數大戰役共軍贏,國府連敗鋒難攖。廣州廈門均放棄,西南地區不可撑。

    地方部隊望風降,西南五省全易旌。無奈撤退去臺灣,大陸內戰近尾聲。

    注:內戰國民政府節節敗,1949年10月初中共在北京宣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月中國府放棄廣州廈門,倉皇遷都重慶。共軍勢如破竹,接踵而至,地方部隊望風而降。1949年11月西南戰役國軍又敗,失去桂林、貴陽、重慶和南寧等大城市,11月20日,代總統李宗仁託言就醫飛赴香港,將中樞軍政交由行政院長閻錫山主持。12月5日,李宗仁赴美。總統蔣介石雖挺身復出,但難挽狂瀾,不久西南五省全失。1949年12月國府決定撤退到臺灣,臺北則成為臨時首都,12月10日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由四川成都搭飛機去臺灣,完全失去中國大陸地區的控制權,國共內戰在大陸結束,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統治不復存在。

    香港私立華文學校鼎盛期

    中共建國在北京,大陸政權隨變更。適逢危急存亡秋,香港湧入眾精英。

    恐共避禍歸不得,多為智識分子身。保存文化設學校,厚培人才教學生。

    注一:1949年中共建政,大批優秀知識人洞察世情,避難香港。

    注二:殖民地政府教育重英輕中,但華文學校在香港極為需要更有巨大潛力市場。於是湧入香港智識分子精英紛紛興學,香港私立華文學校很快進入鼎盛期。

    注三:湧入香港智識分子精英興學者,就愚所知,最顯著之例是1949年,由張其昀先生草創亞洲文商學院(亞洲文商專科夜校),名學者錢穆、唐君毅、張丕介相繼加入辦學,由於經濟拮据,大小事務,桌椅燈火,親力親為。1950年,此私立新校更名為新亞書院,是香港當時最高華文學府。湧入香港智識分子精英興建私立中學者更多。這些新興建私立中學絕大多數具有反共政治立場。

    入香港知行中文中學

    港島半山一黌宮,沐雨櫛風在其中,炎黃世冑西東來,努力學習相陶融。

    注:因大陸內戰,愚隨家避共,數度遷徙,來香港方稍為安定。遷徙途中愚在廣州失學,在香港等候家慈赴長沙接兩妹來港再全家去臺灣空檔期進入香港知行中文中學讀初中三年級。

    知行中學

    知行小初高中全,始於一九三二年。校園計分為三處,中學設在半山間。

    男女兼收十餘班,學生人數約半千。位於布律活道上,空氣清新風景妍。

    Enjoying the preview?
    Page 1 o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