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this podcast and so much more

Podcasts are free to enjoy without a subscription. We also offer ebooks, audiobooks, and so much more for just $11.99/month.

EP24 l 拜登宣佈將推出高達2.2兆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雷軍宣佈,小米將進軍電動車產業。一時之間,「跨界造車」幾乎成了世界上所有科技產業轉型的必修課,電動車產業真的這麼迷人?

EP24 l 拜登宣佈將推出高達2.2兆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雷軍宣佈,小米將進軍電動車產業。一時之間,「跨界造車」幾乎成了世界上所有科技產業轉型的必修課,電動車產業真的這麼迷人?

From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EP24 l 拜登宣佈將推出高達2.2兆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雷軍宣佈,小米將進軍電動車產業。一時之間,「跨界造車」幾乎成了世界上所有科技產業轉型的必修課,電動車產業真的這麼迷人?

From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ratings:
Length:
14 minutes
Released:
Apr 6, 2021
Format:
Podcast episode

Description

一週財經聚焦 一、3月31日,拜登在匹茲堡的一場演講上宣佈將推出一項總額達2.2兆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一籃子計劃。 這對美國的經濟發展有用嗎?拜登心裡想的是什麼?我們又該怎麼從金融市場的角度看這個事情呢?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CNBC:「A closer look at Biden's infrastructure and tax proposals」(近距離看清楚拜登的基礎建設計劃和加稅) ●倫敦金融時報FT:「Biden unveils $2tn infrastructure plan and big corporate tax rise」(拜登宣佈了兩兆美元的基礎建設計劃);小標:「President announces first stage of sweeping effort to reshape pandemic-hit US economy」(他宣佈了第一階段,目標就是為了重塑美國的疫後經濟) ●華爾街日報WSJ:「Memo to Biden: Stimulus Is Easy. Investment Is Hard.」(刺激很容易,投資很難);小標:「The president’s infrastructure plan could boost long-term growth—if targeted effectively」(如果有效率的執行,這個計劃可以推動長期增長) 分析解讀 美國賓州匹茲堡市曾以鋼鐵廠聞名世界,為美國工業的崛起提供了動力。伴隨著美國經濟的產業升級,匹茲堡也逐步轉型成為以科技、醫療保健、金融為主的都市。 做為美國經濟發展的見證者,匹茲堡備受美國總統拜登的偏愛。3月31日,在匹茲堡的一場演講上,拜登宣佈將推出一項總額高達2.2兆美元的基礎設施建設一籃子計劃。分析認為,拜登選擇匹茲堡公佈這項計劃,在經濟和政治上引起了重要的共鳴。 多位經濟學家認為,拜登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將幫助美國經濟盡快從新冠疫情之中復甦。自拜登上台以來,其提出的財政計劃便帶有民主黨「寬財政」的特徵。如果該計劃最終能推出,將對美國經濟產生拉動效應。不過,這份「天價」的投資將增加美國政府的債務。對此,拜登承諾美國長期經濟計劃,不會進一步增加政府債務。 此外,為了支付該計劃的費用,拜登提出了《美國製造稅收計劃》。但是經濟學家們認為,他提出的增稅計劃無法彌補同期支出,而且面臨著共和黨和商界團體的反對。 拜登的基礎設施建設一籃子計劃為期8年,是拜登「Build Back Better」計劃的一部分,目的是重建美國老化的基礎設施、推動電動汽車和清潔能源,及創造就業機會。據拜登介紹,這一計劃由兩部分組成,分別是:美國就業計劃和美國家庭計劃。美國家庭計劃將於幾周之後公佈。具體來看,根據拜登的計劃: 美國未來8年將投資6210億美元用於改善交通基礎設施,修復和更新高速公路、橋梁、港口、機場、軌道等公共交通基礎設施。 其中1740億美元將專門用於發展電動汽車市場,在全國建立50萬個電動汽車充電樁。 5800億美元用於振興製造業、研發創新與勞動技能培訓。 4000億美元用於改善老弱病殘者護理服務。 1000億美元用於數位基礎設施建設。 3000多億美元投入住房改善、學校設施更新、電網基礎設施改造、清潔飲用水和廢水處理設施改善等領域。 在2月推出1.9兆美元的新冠病毒刺激計劃之後,拜登在短期內再度推出基礎設施計劃,原因主要有兩個: 首先,美國正飽受老舊基礎設施之苦,而且伴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美國政府需要對新技術進行投資。 其次,對於總統來說,在選舉結束不久後推出大型支出計劃,國會通過的可能性較高。標普美國首席經濟學家Beth Ann Bovino預計,2.2兆美元的基礎設施計劃,在10年內可能為整個美國經濟增加多達5.7兆美元的收入。 但為了支付該計劃的費用,拜登提出《美國製造稅收計劃》。他提議將企業稅稅率從21%提高到28%,並把對跨國公司徵稅的最低稅率提高到21%。據報導,美國稅法也將更新,使公司不能與外國企業合併,或將總部轉移到避稅天堂來避稅。 除此之外,拜登還將增加美國國稅局的執法力度。拜登表示,他提出的稅收改革能在15年內籌集1兆美元。他同時強調,年收入低於40萬美元的人不會被加稅。 儘管拜登的計劃雄心勃勃,但是這一籃子計劃接下來能否獲得國會通過,仍是一個問號。美國國會正準備就拜登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展開一場持久戰,民主黨、共和黨以及國會內部,都在就2.2兆美元的投資成本,以及未來幾年如何分配這筆資金展開爭論。眾議院院長佩洛西表示,她希望最早在7月4日通過拜登的大型基礎設施計劃,儘管共和黨人目前幾乎一致反對該計劃,尤其加稅這部分。 華爾街一直對可能的增稅持謹慎態度,並希望華盛頓的僵局能緩和拜登的計劃。JP Morgan發言人於3月31日表示,該行首席執行官Jamie Dimon認為,美國公司的企業稅率必須在全球範圍內具有競爭力,而現在正是如此。 一旦稅收計劃未被國會通過,那麼聯準會是否會成為買單的人?對此,聯準會理事會成員Christopher Waller表示,聯準會不會調整利率或債券購買政策,為聯邦政府不斷上升的赤字而融資。 如果拜登的整套計劃成為法律,它們將標誌著未來將用一個雄心勃勃的聯邦支出,來解決長期存在的社會和經濟問題。 認真來說,這個計畫還是有兩個它不得不投資的方向。 第一,疫情退潮後美國經濟將更強、更公平; 第二,對企業股東顯然不是好消息,因為企業將更難用現金提高股利及買回庫藏股。不過這對於美國社會長期認為資本主義的不公平,還是有好處的。 拜登的作法雖可能被市場人士嗆聲,但卻包含了三項長期性經濟政策轉型的要件,尤其是有利於緩和各界對通膨升高的憂慮。這三個要件包括: 第一,基礎建設計畫對生產力與經濟成長更有利; 第二,降低經濟對寬鬆貨幣政策的過度依賴,以緩和金融市場風險以及資源錯置的流弊; 第三,這些措施確實能夠從總體與個體層面,降低金融動盪的威脅。 儘管拜登的計劃絕對有利於美國經濟,但也可能會令美股和美債承受壓力,如果共和黨打死不讓,美國政府可能會讓債券市場來填補財政缺口,比如將基準收益率由2%提高至3%。那10年期美國國債觸及2%或更高的影響,將對股市產生負面影響。更高的債券收益率,加上投資級公司債券的額外息差,對股票一旦構成競爭壓力,最可能的結果,就是出現一次股票市場的大回調。 而且這種打嗎啡式的快速反彈並非沒有風險。儘管拜登的最新計劃很可能提高生產率,但這種迅猛的擴張,有可能會加劇通貨膨脹,導致過高的槓桿,從而為這種上漲的終止埋下隱憂。 二、3月30日晚間,在小米為期兩天的新品發佈會上,雷軍激動的宣佈要進軍電動車產業。他說,這是他人生當最後一次創業項目。 一時之間,「跨界造車」幾乎成了世界上所有科技產業轉型的必修課。電動車產業真的這麼迷人?裡面又有多少的坑應該避免?投資市場又為什麼這麼著迷呢?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彭博商業週刊Bloomberg:「Phonemaker Xiaomi Plans to Plow $10 Billion into Electric Cars」(小米準備投資100億美元進入電動車) ●華爾街日報WSJ:「Will Xiaomi Be the Apple of Electric Vehicles?」(小米能夠成為另一個蘋果電動車嗎?) ●倫敦金融時報FT:「This is the electric vehicle bubble. And this is the crash. Don’t say we didn’t warn you.」(這是一個電動車泡沫,而且即將崩裂。別說我沒有警告你。) 分析解讀 雖然因為疫情肆虐,各地車展如東京車展、科隆車展,甚至米蘭車展全部停擺,但汽車產業卻是片刻不停歇,電動車帶來的跨界造車熱欲罷不能。 先看中國,3月30日,雷軍宣佈小米要造車,小米股價立刻飈升了12%;日前百度董事長李彥宏也披露了百度與吉利汽車的合作進展;另外,美國蘋果公司已經與現代、日產等車企討論合作生產電動汽車;更不要說我們台灣的鴻海MIH了。 這不禁令人想起本世紀初,中國加入WTO之後,各地一度興起的「造車熱」。當時業內流傳過的一句調侃:「幹不了別的就去造汽車」。 不過,與當年汽車市場銷量連年增長的背景不同,如今全球汽車市場和經濟,正一起進入了新一輪電動車轉型升級的爬坡期。隨著電動化、智慧化科技變革為汽車產業帶來新機遇,連一些科技企業都試圖以自己引以為傲的「互聯網基因」,進入,或者準備進入電動車製造業。那麼,電動車的市場空間真的這麼迷人?這些跨界造車的新玩家要怎麼後發制人?它們應該怎麼避免誤入歧途? 製造汽車不是一件簡單的工程。汽車產業一向被視為資金密集、技術密集的行業,現在由於電動化、智慧化科技革命的興起,其技術含量和資金密集有增無減。曾有人比較說,花幾十億元資金搞家電、做IT,也許還算得上是個「大手筆」,但要說造車就顯得有些「小兒科」了。 汽車作為大宗商品,佔家庭支出的份額較大,消費者往往更依賴品牌效應。因此從這個角度看,跨界造車的新玩家們如果想從傳統車企手中搶得客戶,首先得下功夫吸引消費者,並建立品牌信任。 除了正在積極轉型的傳統車企,特斯拉、蔚來等造車新勢力已佔據了一定的市場地位,而此時包括蘋果在內的互聯網科技公司又加入戰局,市場空間肯定越來越小。這些跨界造車的科技公司能否贏得客戶信賴,存活下來,還是未知數,不過烏鴉已經出現。 大陸的新華社28日已經刊登了一篇題為「這些毛病,得治!——聚焦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隱憂」的評論,指出特斯拉(Tesla)
Released:
Apr 6, 2021
Format:
Podcast episode

Titles in the series (100)

「1號課堂」是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提供上班族進修的平台,內容包含時事分析、商業理財、自我成長、語言學習、親子教養等。 我們在Podcast版本上,會分享熱門的《丁學文的財經世界》,分析最新全球財經趨勢及國際財經雜誌重要議題;還有《城市學》帶你造訪台灣各縣市,探索各地大小事;《天下文化讀書會》邀請作者與各領域專家,帶你一起讀好書,擴大視野;《50+talk》分享各種最新的生活觀點,創造你的理想退休生活。 除此之外,還有職場不能不懂的溝通技巧、管理思維、數位行銷等課程都收入錄在《1課開始學》。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KKBOX、firstory等平台訂閱收聽,也歡迎下載【1號課堂APP】,收聽更多內容。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