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this podcast and so much more

Podcasts are free to enjoy without a subscription. We also offer ebooks, audiobooks, and so much more for just $11.99/month.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59 | 美國計畫在印太地區創設一個全新經濟架構,台灣在當中有什麼角色? /  歐洲商會近日向政府提出年度建議書,我們該如何看待?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59 | 美國計畫在印太地區創設一個全新經濟架構,台灣在當中有什麼角色? / 歐洲商會近日向政府提出年度建議書,我們該如何看待?

From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59 | 美國計畫在印太地區創設一個全新經濟架構,台灣在當中有什麼角色? / 歐洲商會近日向政府提出年度建議書,我們該如何看待?

From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ratings:
Length:
16 minutes
Released:
Dec 7, 2021
Format:
Podcast episode

Description

一週財經聚焦 一、就在拜習視訊峰會之後,美國商務部長Gina Raimondo立刻訪問了日本、新加坡與馬來西亞。她說美國沒有考慮重返《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而是會另起爐灶,在印太地區創設一個全新經濟架構。這個構想意味著什麼?背後有什麼深層含義嗎?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Barrons巴倫週刊:〈China Is Racing Ahead to Lock in Asian Trade. Time to Worry.〉(中國搶先鎖定亞洲貿易。是時候擔心了。) ●Bloomberg彭博新聞社:〈U.S. Needs More Substantive Asia Economic Plan, Singapore Says〉(新加坡稱,美國需要更實質性的亞洲經濟計劃。) ●Reuters路透社:〈U.S. commerce chief sees 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early next year〉(美國商務部長表示,將在明年初看到新印太經濟框架。) 分析解讀 中國大陸在9月16日突然宣佈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之後,引起各國高度關注。美國政府立即聲明,中國大陸欲加入CPTPP,應由CPTPP成員所決定,美國現階段並沒有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的意向。 中國大陸確實藉著FTA到處插旗,包括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此外,中國也與不少一帶一路軸線國家,廣簽雙邊FTA。 反觀美國在亞太地區幾無進展,特別是CPTPP,前身是美國一手打造的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目的是在增加美國在亞太地區影響力,以制衡中國。到底美國近期有何打算? 不過美國商務部長Raimondo最近宣稱美國不加入CPTPP,這是美國對CPTPP有史以來最明確表態,也是最直接的否定,顯示拜登仍沿襲川普不參加FTA的策略。 美國當然更不可能申請在2022年生效,但規定生效一年半才吸納新會員的RCEP。所以直到2024年拜登總統第一任期結束前,美國在大型FTA進展將成真空狀態。 但這不是代表美國缺席,它在籌組成立一個超越CPTPP,比傳統FTA更穩固的新經濟聯盟。 最近拜登總統宣佈,美國將建構印太經濟架構。目前雖然尚未公佈內容,輪廓仍未確定,不過重點將不在傳統FTA市場開放部分,而是聚焦在新興項目諸如數位科技、供應鏈領域,建立成員更緊密的合作關係,以強化對中國大陸的制衡。 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印太經濟架構)也可視為FTA的升級版。雖然目前FTA大部分都包含產業合作專章,只不過大多只是聊具一格,重點仍在市場開放。即使在高品質的CPTPP下,產業合作內容也相當簡單。 而在美中貿易戰及新冠肺炎衝擊下,建構韌性供應鏈,確保經濟安全的重要性大増。美國認為必需超越FTA架構,打造以美國為主軸的經濟體系,才符合美國的需求,此也可以視為美國推動的印太戰略重要的一環。 未來印太經濟聯盟涵蓋成員廣,包括先前因顧慮對中國開放市場衝擊太大,因而退出RCEP的印度,印太經濟聯盟若能具體到位,影響力不容忽視。 美國在WTO第12次部長會議前夕宣佈建立印太經濟架構,多少也顯示美國未來將跳過世界貿易組織(WTO),來重新架構全球經濟結構。因為中國沒有履行當初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的承諾--推動結構性改變,轉型成市場經濟體,所以,美國發現透過貿易談判,簽署所謂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根本不能解決問題。因為中共無意認真執行協議,也因此美國一直以來都有把中國踢出世界貿易組織的想法。 但是真正要解決問題,恐怕還是要成立新的國際經濟組織,訂好條件,讓中國無法加進來。例如構想中的印太經濟架構,可以設定必須是市場經濟議題,而且資訊透明,才可加入,如此正好可將中國排除在外。 很明顯的,這次美國的一連串動作還是針對中國。印太經濟聯盟將會是美國制衡中國的重要平臺,未來發展值得關注。 Raimondo描繪美國想要成立的「印太經濟架構」,說這不同於像CPTPP這類以自由貿易協定為基礎的傳統經貿組織,而是會進一步包括供應鏈韌性、半導體、基礎設施、網路安全、隱私權,以及技術標準制定等領域,特別強調是以戰略方式,協調區域內的供應鏈合作與管理。 我認為,美國這個構想結合了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恰好又對台灣有重要意義,值得進一步推敲。 現在推出印太經濟架構,強調供應鏈安全與半導體,等於是在為台灣量身訂做一樣,有把台灣正式納入的意味。與此同時,這個架構將會強調網路安全、隱私權與技術標準,顯然是針對中國而來。 以2020年全球半導體供應國的市占率來看,美國位居第一,為42.9%;臺灣位居第二,為19.7%。臺灣半導體業中的晶圓代工、半導體封測市占率則分別已超過七成、五成以上,確實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 此外,美國掌握了半導體的關鍵技術專利及資本,日本掌握了關鍵材料,而臺灣理所當然,就是美日印太區域經濟架構及「供應鏈韌性」不可或缺的要角。所以臺灣必須要發揮其在美日印太戰略中的科技、地緣、民主等三大價值,以及足以對中國造成重大政經影響力的優勢,與美日相互緊密鏈結。 美國拜登政府這一年來積極推動印太戰略,在政治、外交甚至軍事方面成果豐碩,唯獨經貿領域乏善可陳,一直被質疑。最近終於提出明年將啟動「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協定的構想,想藉此重返領導地位,對台灣、對亞太都是值得注意的發展。 從川普任期後半段到拜登上任,美國在印太地區動作頻繁。過去一年,跟日本、澳洲、印度領袖舉行了二次的四方安全會談(QUAD);跟韓國、日本及東協都有簽署FTA,並舉行峰會互相拜訪;甚至建立了引發爭議的美英澳防衛協定(AUKUS)。但在經貿領域卻缺乏實質的進展。拜登總統於10月拋出將推動「印太經濟架構」,而商務部長Raimondo再度於11月有更具體的說明,終於對美國印太戰略的經濟面提出較為清晰的政策輪廓。 我們該如何解讀美國的這個新佈局?我認為有以下幾個重點: 首先,看來重返CPTPP不再是美國的選項,未來將以印太經濟架構為主軸。 第二,美國預計於明年2月開始啟動,而且印太經濟架構不是只有對話,將會以「協定」(agreement)的方式呈現。 第三,印太經濟架構不是傳統經貿協定,而將以如供應鏈韌性等新興區域性經貿議題為主。 這樣充滿創意的協定,是否能做為美國重返駕駛座的支援,尚待觀察;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美國與印太盟友將會進入更有組織、更有方向的經貿問題討論,而且所談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可能會脫離關稅、投資自由化以及貿易規則等我們熟悉的領域,進入一個全新模式。 面對這個新領域,臺灣必須注意: 1,必須熟悉新機制的影響與因應 無論物流之亂還是供應鏈韌性,在診斷問題時,不可避免的會以資訊蒐集與交換為基礎,以具體掌握瓶頸所在、研商可能的處理方式。也就是,近期台積電被要求「自願」提供產能資料的情況,有可能會成為印太經濟架構之下常態性、制度性的機制。 物流之亂的解決對台灣當然有益,而提高供應鏈韌性也有助於維持我國參與,但在過程中對於這些不熟悉新機制的影響及因應,也是台灣需有所準備之事。 2,盡早準備,以參與數位經濟與標準化制定 印太經濟架構的重點似乎不再是數位貿易規則,而是涉及資料跨境傳輸、資料保護、平臺互通及加密技術等國際標準的制訂。標準化是數位經貿規則的重要基礎,也是目前國際間進展較為不足的領域,台灣在標準化方面過去參與較少,也需提早準備。 3,面對已申請加入的CPTPP及未來的印太經濟架構,台灣要更靈活有彈性 印太經濟架構與CPTPP並不衝突,甚至有互補性。不過對於如供應鏈韌性、數位貿易標準化等面向上,在美中進入戰略競爭關係的局面下,美國主導的印太經濟架構可能形成與沒有美國參與的RCEP及CPTPP的競爭態勢。我國目前已正式申請加入CPTPP,對於印太經濟架構更有積極參與的重要性;同步準備積極爭取,是台灣應有態度。 二、歐洲商會近日向政府提出年度建議書,要求政府針對170項議題改善,其中118項是曾經提出的問題,52項則是新提出的議題。台灣有什麼啓發?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Focus Taiwan中央社:〈EU business group urges Taiwan government to ease border controls〉(歐盟工商團體敦促台灣政府,放寬邊境管制) ●南華早報:〈EU shelves Taiwan trade upgrade amid high-wire balancing act on China〉(歐盟擱置台灣貿易升級,以應對中國採取高線平衡措施) ●聯合報:〈歐洲商會期盼提升能源 蔡其昌:努力中〉 分析解讀 台灣政府其實應高度重視這些建議,除了這是外資的客觀建議之外,也代表台灣過去習慣的海島思維自嗨心態,是時候該改變了。 歐洲商會的建議之所以如此重要,因它是台灣最大的外僑商會,包含400家企業和860位個人會員、30個產業和倡議委員會。歐洲雖和美、日同列為台灣三大外資(直接外來投資)來源,但台灣外來投資的首要來源,並非許多人想當然耳的美國或日本,而是歐洲。 以經濟部投資統計觀察,歐洲來台投資,在最新一年累積共有607億美元,遠超過美國的240億美元和日本的232億美元。若只看過去五年(2016-2020)的年平均投資,歐洲也以51億美元遠勝日本的9.4億美元和美國的2.5億美元。美國對台友好的「口惠」,並未像歐洲國家一樣落實在投資「行動」
Released:
Dec 7, 2021
Format:
Podcast episode

Titles in the series (100)

「1號課堂」是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提供上班族進修的平台,內容包含時事分析、商業理財、自我成長、語言學習、親子教養等。 我們在Podcast版本上,會分享熱門的《丁學文的財經世界》,分析最新全球財經趨勢及國際財經雜誌重要議題;還有《城市學》帶你造訪台灣各縣市,探索各地大小事;《天下文化讀書會》邀請作者與各領域專家,帶你一起讀好書,擴大視野;《50+talk》分享各種最新的生活觀點,創造你的理想退休生活。 除此之外,還有職場不能不懂的溝通技巧、管理思維、數位行銷等課程都收入錄在《1課開始學》。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KKBOX、firstory等平台訂閱收聽,也歡迎下載【1號課堂APP】,收聽更多內容。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