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millions of ebooks, audiobooks, and so much more with a free trial

Only $11.99/month after trial. Cancel anytime.

The Rhyme Without Words: The Selected Chamber Works by Yao Heng-lu - A Recall for the Music Compositions in 90's of 20th Century: 《無詞韵》姚恒璐室內樂作品選(手稿版)─20世紀90年代的創作回顧
The Rhyme Without Words: The Selected Chamber Works by Yao Heng-lu - A Recall for the Music Compositions in 90's of 20th Century: 《無詞韵》姚恒璐室內樂作品選(手稿版)─20世紀90年代的創作回顧
The Rhyme Without Words: The Selected Chamber Works by Yao Heng-lu - A Recall for the Music Compositions in 90's of 20th Century: 《無詞韵》姚恒璐室內樂作品選(手稿版)─20世紀90年代的創作回顧
Ebook281 pages24 minutes

The Rhyme Without Words: The Selected Chamber Works by Yao Heng-lu - A Recall for the Music Compositions in 90's of 20th Century: 《無詞韵》姚恒璐室內樂作品選(手稿版)─20世紀90年代的創作回顧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

Read preview

About this ebook

姚恒璐教授的這套90年代的手稿版作品輯,體現了如同大多數海外華人同樣的海外求學歷史蹤跡——在立足本民族音樂風格的基礎上,引用當代音樂的表現手段與表達方式,創作出有別于西方作曲家的現代音樂作品。在臺灣,也有大批作曲家、藝術家曾在各國留學,從不同的國家學到頗有差異的創作觀念與技法影響下的、風格各異的藝術品味,只不過相比之下,臺灣香港等地的學人在海外留學的歷史更久更長遠一些。

從作品的分類看,這些手稿作品屬於室內樂的範疇,作品涉及到弦樂、木管、銅管、打擊樂的各種編制,內容大多也是涉及到與中國文化相關聯的題材內容,這些作法當然與在英國攻讀作曲專業的碩士、博士學位期間,對於提交的作品在題材體裁方面有著更細緻的要求相關,但是也從另外一個方面反映出作曲家自身豐富的

Language中文
PublisherEHGBooks
Release dateNov 1, 2016
ISBN9781625037732
The Rhyme Without Words: The Selected Chamber Works by Yao Heng-lu - A Recall for the Music Compositions in 90's of 20th Century: 《無詞韵》姚恒璐室內樂作品選(手稿版)─20世紀90年代的創作回顧

Related to The Rhyme Without Words

Related ebooks

Reviews for The Rhyme Without Words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0 ratings

0 ratings0 reviews

What did you think?

Tap to rate

Review must be at least 10 words

    Book preview

    The Rhyme Without Words - Heng-lu Yao

    前言

    提起中國作曲家,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二十世紀八O年代末的新潮"運動,亦即作曲家們運用西方現代作曲技法創作中國作品的熱潮。主要背景是中國在與西方世界隔絕多年後,緣於改革開放的政策,西方現代音樂思潮與作曲手法得以順勢引進所致。其中,新潮群體"------無論是來自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武漢音樂學院的年輕輩作曲家,因為作品在創意上的鮮明與突破,屢屢成為傳播界與樂界關注的對象。同樣身為改革開放後在中國音樂發展史上承先啟後的新一代作曲家,姚恒璐於此風起雲湧的年代,卻尚未與這個路徑有所連結。仿若不同班次的過客,在歷經六年「土插隊」(上山下乡)的生涯之後,此時此刻的他,正以前階段生命與音樂實踐的歷練繼續投入另一個考驗------歷時九年的傳播界音樂編輯工作。這份宿命卻也意外地為他日後的音樂事業紮下深厚的基礎,與其后六年「洋插隊」(出国留学)的经历息息相关。他不僅成為思想活躍的作曲家,並有能力以理論家的角色積累了豐碩的有關西方現代音樂研究之論著。

    姚恒璐1951年出生在北京的一個音樂世家,父親姚思源是首都師範大學音樂系第一任系主任、著名音樂教育家和作曲家;母親李晉瑗教授是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幼兒音樂教育家。透過父母以自然而獨特的方式讓他接觸音樂,他從幼兒開始即浸潤在音樂的環境中-----一邊玩耍可能即同時傾聽著屋裡的琴聲與歌聲,那是爸爸或媽媽在教學;而每當有音樂會或者樂隊、合唱團的排練他也常常被帶到現場聽,印象所及甚至還曾看到過蘇聯音樂家杜馬舍夫的现场指揮。在良好的教育與藝術薰陶之下,他也是很小就接觸到許多中外著名音樂家和音樂作品;並於九歲開始學習鋼琴,十歲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屬音樂小學的走讀班,每週固定上鋼琴、樂理與視唱練耳課程。略長之後陸續加入北京少年宮友誼合唱團,也曾是北京八中鼓號隊的小號手......林林總總的藝術經歷,在潛移默化中都為他一切的音樂功底和濃厚興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是日後藝術創作中悟性的泉源。

    文革期間,身為北京第八中學初二年級的學生,姚恒璐不可避免地與同齡的學子們匯入上山下鄉的洪流。他於1968年被分配到山西渾源縣,成為一名"知青"。在那每天勞動十小時以上、文化枯竭的艱苦年代,從北京帶去的一部四十八貝司的小手風琴,成了五年單調生活中唯一的藉慰與歡樂。他經常參加村裡、公社舉辦的各類文藝宣傳隊演出。

    由最初與同學們的娛樂,進而正式加入到大隊宣傳隊,與当地村裡的年輕人一起演奏,在手風琴、二胡、笛子、鑼鼓的混合音響當中盡情演出,神采飛揚。演出曲目除了山西梆子、北路梆子、京戲樣板戲之外,中外革命歌曲等亦無所不包,並經常在舞台上邊拉邊唱。漸漸地他竟成為有著四千人的大村------水磨町大隊裡的演唱明星"。在這些演藝活動耳濡目染之下,婉轉細膩的晉劇,與高亢悠長的山西民歌逐漸成為他日後創作中天然的音源。而也正是這份與手風琴結下的情緣",促使他日後有多首手風琴創作的產生,幾首兼具現代與傳統思維結合的作品包括《幻響曲----天使的國度》、《舞動的風采----獻給年輕的心》,以及室內樂《簧片的對話》等,甚至在中國當代手風琴音樂创作發展史當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1970年代初,當大部分的同學紛紛以參軍、當煤礦工人、售貨員為職志,陸續離開農村的氛圍中,姚恒璐仍堅守著不上大學哪兒也不去"的目標不為所動。而事實上為了這個信念,他也從插隊第三年開始,利用每一次假日回家的機會與父親姚思遠先生系統地學習作曲四大件。或許命運總是青睞於有準備的人,1973年春天,適逢資產階級路線回潮"的機會,在得知山西大學恢復高考之際,他把握住機會並憑著充分的能力與條件,爭取到雁北地區唯一的一個音樂專業保送名額(同時另有美術、體育保送名額各一),順利考上山西大學音樂系,在多年無法預知命運的時空下,終於得以一圓大學之夢。雖說是工農兵學員,在那個封閉的年代,基於"封資修大批判"的需要,於北京、上海不可能齊全的課程,雖然身處山西,他們居然把作曲四大件課程都學習到了。而且師資陣容堅強,教師們都來自各重點學院的畢業生,包括來自西安音樂學院的張懷綿,來自四川音樂學院的黃萬品,以及來自中央音樂學院的于丽、李滨雯、王毓華、王迺立及袁麗蓉,等。

    除了學校的學習之外,姚恒璐也持續利用寒暑假與父親學習創作,甚至在學期中以書信往來完成和聲、復調、配器作業的討論與研究。大二開始,他即開始嘗試各種以山西地方風格為主的聲樂作品,包括獨唱曲與合唱曲。逐漸轉向器樂的創作,包括鋼琴、小提琴、手風琴的小品,並過渡到室內樂的創作。也在時代氛圍中將京劇《海港》的唱段編創成鋼琴弦樂五重奏《一輪紅日照胸間》,將山西梆子《紅燈記》的唱段編創成鋼琴伴唱《讓革命的紅旗插遍四方》。

    相對於插隊時艱苦的農村生涯,所有上大學期間的學習與創作,都大大激發他對於音樂進取的正能量與熱情。他兒時對音樂興趣所持有的小火苗也在此時此刻逐漸轉化成明朗的一生職志。1976年,結束了山西大學的學習之後,姚恒璐在大同雁北地區文化局、文化館擔任群眾文化的音樂幹事三年,從事各種藝術實踐之外,也開啟了作品出版的經驗。钢琴独奏曲《交城山》、小提琴合奏《豐收忙》即在1974年被收錄於省級刊物。

    1979年12月,姚恒璐始有機會回到故鄉北京,並進入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文藝部擔任音樂編輯。編輯的工作訓練造就姚恒璐文思敏捷的能力,直接與間接影響到他日後教學工作中即使以作曲為專業,卻仍止不息文字創作的泉湧。同樣的,編輯工作的繁忙,亦未曾抑制他對創作的渴望。鋼琴套曲《雁北印象》是這個時期的代表作。五首形象各異的鋼琴小品《鄉間行》、《恒山高》、《嬉戲》《山村小唱》、《鬧紅火》也一一完成,其中第一和第三首發表於《音樂創作》(1983年3期),在音響構思上,擺脫了功能和聲的限制,探索民族和聲的運用。於此同時,音樂界"新潮"運動中有關西洋現代音樂的思維也逐漸成為他探索的目标,促使他強烈意識到急需突破、解構、超越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自学并创作出他的第一首十二音序列作品《二重奏》为低音提琴与钢琴而作。因此在北京人民廣播電台文藝部服務九年之際,姚恒璐毅然辭職,於不惑之年踏上英國展開另一學習之路。

    在英國他僅用了四年時間即完成利茲大學作曲碩士和博士學業,於1994年取得哲學博士學位。其中主課作曲,以及音樂分析兩門課程他自覺獲益良多。課程皆以討論形式展開,不僅锻鍊他聽說讀寫的能力,了解到現階段現代音樂分析法,也接觸到不少當代不同類型作曲家的音樂作品。而發散似的探討模式也著實促進他對單一作品的多維度認知。這些經驗也直接影響了他日後不斷以推陳出新的方式來思維同一類的作品,更引發他對於當代音樂作品分析的高度興趣。在這一段期間,他所創作的作品大抵以西洋器樂為主,大量無调性的作品滲透著濃濃西方學院派特色。而事實上,他正倚著西方傳統的思維,於探索各種現代技法的運用中,尋覓著一條屬於東方,或者說是他個人的音樂道路。而這也正是本手稿版作品輯的著要內容。

    姚恒璐於1995年夏返回中國,並開始擔任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有感於西方現代音樂的概念與作曲技法雖然於八O年代已然成為學院派作曲的主流,無論是否有留學背景,作曲家們也隨著個人的學习經歷與藝術傾向而創作出多元樣式與風格的現代音樂作品,然而於學科發展上,卻顯見對於西洋現代音樂理論體系的認識仍是相對薄弱。

    於是他自1995年開始為全院開設《二十世紀作曲技法分析》、《魯托斯拉夫斯基偶然作曲技法研究》、《二十世紀作曲》,因緣際會成為第一位在中國開設現代作曲技法"的學者。在自覺於學科建設的使命感並同時作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中當代西方作曲技法的分析體系研究"課題的領導人,先後編著《二十世紀作曲技法分析》、《現代音樂分析方法教程》、《勛伯格的作品及創作技法研究論文輯》等,為中國境內有關西方現代作曲技法研究填補了空白。在學術領域中他也是率先提出三種音高思維的理論與實踐"、非調性音樂內的潛調性內涵"、作品分析中綜合分析方法"等學術觀點者。2011年姚恒璐獲選擔任中國音協音樂分析學學會副會長。

    無心插柳的結果,使得姚恒璐近年內以音樂理論家而聞名,而事實上他在創作上也是碩果累累。作為中國當代音樂的作曲家與研究者,他便是以自己最初接受傳統作曲理論過渡到一步步掌握現代創作技法,並以此實踐當代作曲家內心音樂表述的創作觀念轉變過程,強調一個時代的變化對於作曲家成熟創作觀的影響。或許也正是如此,在中國創作音樂豐富而多元的景象之下,他的作品並未見太多實驗與驚世駭俗之作--不會只為現代而現代,不會為了炫技而選擇艱澀,倒是能在現代與傳統之間取得平衡,以純音樂的取向經營聲音美學。代表作品包括第二弦乐四重奏《交缘》、八重奏《长安行》(五乐章)、《落盘珠》,为阮族乐器合奏而作、民乐七重奏《循时》、民族管弦乐《寻梦》、交响组曲《山水风情》、《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二胡组曲《岁寒三友》、钢琴组曲《十二生肖》、《山西民歌7首》、《华夏民族的小宇宙24 首》、《圣诗合唱15首》、《中国分省民歌无伴奏合唱29首》等等。其中鋼琴曲《甜夢》、《看瓜園》於2015年上海「U-Play青少年鋼琴比賽」中與賀綠汀、王建中等前輩作曲家的作品一起被選定為指定曲。《原始的音迹》於上海音樂學院2016年的「中國鋼琴音樂經典百年回顧學術研討會」被列為論壇曲目。

    身為理論家,姚恒璐的研究成果不僅成為中國各大專院校的指定教材,其文論也被各類論文、碩博士論文爭相引用。學以致用,在歷經這些知識結構的不斷梳理之後,同時身為作曲家的他,自然能將研究成果以另一種姿態呈現於音樂創作中。文以載道-樂以載學,姚恒璐正憑藉著自己出色的才華與堅韌的毅力繼續譜寫音樂人生。

    有關本手稿版作品輯

    姚恒璐教授的这套90年代的手稿版作品辑,体现了如同大多数海外华人同样的海外求学历史踪迹——在立足本民族音乐风格的基础上,引用当代音乐的表现手段与表达方式,创作出有别于西方作曲家的现代音乐作品。在台湾,也有大批作曲家、艺术家曾在各国留学,从不同的国家学到颇有差异的创作观念与技法影响下的、风格各异的艺术品味,只不过相比之下,台湾香港等地的学人在海外留学的历史更久更长远一些。

    从作品的分类看,这些手稿作品属于室内乐的范畴,作品涉及到弦乐、木管、铜管、打击乐的各种编制,内容大多也是涉及到与中国文化相关联的题材内容,这些作法当然与在英国攻读作曲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对于提交的作品在题材体裁方面有着更细致的要求相关,但是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出作曲家自身丰富的生活经历与文化底蕴,善于将某些西方作曲技法巧妙而有机地反映在中国题材与表现形式当中。例如,长笛四重奏《小河淌水》,就其音质相同的4把长笛乐器而言,作品的构思类似于弦乐四重奏的想法,在同音色的背景下努力表现出非同类色彩的效果,并且以大幅变奏的手法深化了音乐主题。

    《第一弦乐四重奏》是作者初入英国,在其硕士学习阶段的第一首作品,其中设计了一个13音的对称五声性序列。《打击乐五重奏》则是在作曲家深入学习西方打击乐器基础上,以作曲家对于中国民间打击乐特点的理解,写出一个对称性的 节奏主题,并以此展开全曲,其中偶然织体的无节拍与多节拍形成作品结构的主旨。混声四声部合唱《秋歌》是为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三五七言》而作,正是由于作曲家对这首诗词的递增递进诗体结构发生兴趣,而选择其为合唱的蓝本,其中长笛、打击乐的单纯、凄凉与合唱浑厚、呼号般的音响相互对比,形成对古典诗词更加接地气的全新诠释。

    《无词韵》则是基于中国水墨画浓墨浅抹的理念,将高低音乐器音色置于一种出水浮莲般的意境,中低音区色彩浓重而高音区的音色空泛飘渺,其中的意识与印象决定了作曲技法的实施。《七重奏》则是对音乐整体结构从简到繁的全面诠释,在其中五个乐章中,以种种非调性的创作手段为统一标准,每章都采用了一种不同的技法结构方式:例如,音色的有机关联和空间转换、非调性音乐动机的时空交替、音乐织体浓淡启示下的统一对比关联、作为音响信号的特殊音色引领下的递增发展、同一节拍背景下不同节奏主题的伸缩式成比例展开的尝试,等等。

    在今天看来,这套音乐作品辑的出版,有着更多的历史回顾和文化借鉴方面的意义。从历史文化发展的历程观察,每一位东方作曲家在学习领会了源自西方的作曲技法时,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熟悉的母语音乐语言与外来的技法相结合,从而产生出不断衔接的创新点。作为艺术形式,音乐创作离开探索和思考,则会成为毫无个性意义的流水账。反映现实也好、追寻抽象也罢,音乐艺术总会有自己的探索空间,绝不会在世俗的迎合中取得能够留下历史足迹的所谓成果,从这一理念出发,手稿版自然会在其独具的艺术视角中产生其独特的社会价值。

    ——簡巧珍

    亚马逊华文出版 /顾问/音乐主编

    台湾艺术大学/台南艺术大学副教授

    中国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博士

    PREFACE

    When mention about Chinese composers, the most impressive event was the New Trend movement at the end of 1980’s in 20th century, a passionate action to compose in Chinese style adopting Western contemporary techniques of composition. The principal background was that, after cutting off with outside world for many years, the Western modern music trend and composing techniques got chance to be imported based on a political affair of reform-open. The new trend crowd in China consisted of the young composers either come from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or come from Shanghai, Sichuan, Wuhan, were often focused on their works those possessing creative features by medias. As a composer of new generation being in reform-open and in Chinese music developing history, Yao Heng-lu didn’t pass through in this way, as if a passing guest taking in a different bus . After having six years rural labor work during Cultural Revolution period , he had taken another severe test, lasting nine years’ music editor job in Beijing broadcasting station. This period of fate gave him a solid basis for later music cause unexpectedly and be closely linked to his six years’ oversea study afterward. He was not only become a thoughtful composer, but also be capable to play a role as a musical theorist to accumulate plentiful treatise studying Western contemporary music.

    Yao Heng-lu was born in a musical family in Beijing, in1951. His father Prof. Yao Si-yuan was a famous music educator and composer who used to take in a charge of the first head of music department in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in Beijing; Prof. Li Jin-yuan was a pre-school music educator teaching in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as a specialist in this field taking on the first generation in China. Passing through a nature and unique way to touch music in his early years, when he was 3,or 4 year old, he was playing in the courtyard, he could hear piano or singing sound coming from their house, where his father or mother was teaching a music class. He was often brought to concert hall to appreciation a rehearsal or a concert when he was four or five years old. Under a good education and artistic benefit, he received plenty of music works both Western and Chinese music from very young. He studied piano at 9 years old and got into the music primary school attached to the central conservatory of music at 10 years old, studied piano, element music theories and solfege. Afterwards, he took part in the Friendship Choir

    Enjoying the preview?
    Page 1 o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