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millions of ebooks, audiobooks, and so much more with a free trial

Only $11.99/month after trial. Cancel anytime.

Walking Through Asia: 我走過的亞洲
Walking Through Asia: 我走過的亞洲
Walking Through Asia: 我走過的亞洲
Ebook233 pages10 minutes

Walking Through Asia: 我走過的亞洲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

Read preview

About this ebook

在這本書內,我簡單的介紹了我走過的八個國家的歷史及地理環境。我仔細的描寫了我走過的地方及所看到的景緻。我希望這些資料能引起讀者們的興趣,將之以為指南,選擇到這些有趣的地方去看看,去走走。

這本“我走過的亞洲” 是我所寫旅遊系列中的第四本,也將是最後一本。這些年來,確是走過了不少的地方。為了寫這幾本遊記,更是增進了不少的知識,有關世界各國的人文,歷史及地理。給我感慨最深的,是在寫這本書之時。認識到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之洲,人口最多之洲,文化起源最早之洲,但也是受到列強欺凌最多之洲。多年來,在亞洲的一些國家,不是歐洲強國的殖民地,就是半殖民地。資源被侵吞,人民被奴役。
出生於中國。這亞洲最大的國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在我出生之時,正是國

Language中文
PublisherEHGBooks
Release dateJun 1, 2018
ISBN9781625038982
Walking Through Asia: 我走過的亞洲

Read more from Yi Ling F Chiang

Related authors

Related to Walking Through Asia

Related ebooks

Reviews for Walking Through Asia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0 ratings

0 ratings0 reviews

What did you think?

Tap to rate

Review must be at least 10 words

    Book preview

    Walking Through Asia - Yi-Ling F Chiang

    前言

    這本我走過的亞洲 是我所寫旅遊系列中的第四本,也將是最後一本。這些年來,確是走過了不少的地方。為了寫這幾本遊記,更是增進了不少的知識,有關世界各國的人文,歷史及地理。給我感慨最深的,是在寫這本書之時。認識到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之洲,人口最多之洲,文化起源最早之洲,但也是受到列強欺凌最多之洲。多年來,在亞洲的一些國家,不是歐洲強國的殖民地,就是半殖民地。資源被侵吞,人民被奴役。

    出生於中國。這亞洲最大的國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在我出生之時,正是國家多難之時,多年積弱,正被日本人欺凌之時。從有記憶開始,就在戰亂中。隨著父母親東奔西走。確是走過了不少的地方。但是年紀小,對那些地方的了解實在是太少了。我竟然不知道,中華文化起源於甘肅。中國的文明是由西向東推展。舊日居住於中國東方的民族都是蠻夷。是由西方移來的中原民族處學得了農耕,才得以逐漸開化,形成了今日中國東部的繁榮。我也不知道在中國,最早的居民,竟是出現於遼寧。

    在亞洲有二十多個國家。我去過的僅有八個,竟連半數都不到。不過,除了印度,它們都曾與中國有著密切的關係。舊日,它們如不是中國的附庸國,就是對頭。日本人曾為海盜,經常搶劫中國沿海地區,被稱之為倭寇。十九世紀開始,除日本外,這些國家逐漸為西方列強征服,被奴役。直到二十世紀中業,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能解除控制,宣布獨立,成為有自主權的國家。可是多數經濟不震,人民貧窮。近日來,中國取代了日本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僅在美國之後。在日本之前。印度雖仍窮困,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台灣一度曾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現又開始沒落。在南亞的四國,泰國,越南,寮國,高棉,除泰國外,由於積弱,現仍在窮困之中,在掙扎之中。

    為表示不同國家及不同地方的一些特點,我給了它們幾個字的描寫。如泰國~佛龕,人妖,洗澡堂。那是泰國與別國不同的地方。由於幾乎人人信佛,家家有佛龕。人妖男扮女,比女人更女人,比女人更美麗,更是泰國獨有。洗澡堂也只服務男賓,男人趨之如騖,為別處所無。如中國廣東省~經濟龍頭,革命聖地。那是為了它是中國最大的經濟體,是國民革命的發源地,黃花岡七十二烈士墓地所在。如高棉的PHMON PENH市~法國情調,手工藝品。那是由於多年來,高棉是法國的被保護國,設首都於PHMON PENH市,多有法人搬入,建法式房舍,法式餐館及酒吧。法國人離開後,這些設使仍在。使得該城仍是法國味濃。除此而外,城內小巷多有做手工藝的小工廠。木製的水果,鳥,獸,非常的逼真。

    我希望這本書能引起讀者興趣,也願意去走一趟,看看這些美麗的地方。

    范一陵

    於二○一七年十二月十一日

    讀者投書I(代序)

    范一陵教授的大作:流逝的時光,我走過的北美洲,我走過了的歐洲,我走過的南美洲,中美洲,非洲及大洋洲,我走過的亞洲。我都拜讀過了!其內容豐富詳實,文筆清順流暢。尤其難得的是對各地歷史和地理都有介紹,等於是世界的史地補充教材。

    旅遊的目的不外是休閒,賞心,悅目,參觀,識見,廣聞等等。但是時間有限,體力難支,導遊少顧。如果沒有事先的準備,結果多是走馬看花,匆忙來去。范教授的這些書可供參考,對於遊地的選擇,參觀的取舍,都有較好的描寫,實是不可多得的好書。

    我認識范教授三十多年。她的雍容大度,寬厚賓朋,在西維吉利亞州時是有名的。讀者可在這些書中看出我所寫不虛。

    讀者:單國楨 (西維吉利亞州立華山大學退休教授)

    讀者投書II

    認識范一陵博士多年了。近日外子~黃世廉博士因病去世,她來信慰問,並寄來了三本她出版的遊記:我走過的北美洲我走過了的歐洲我走過的南美洲,中美洲,非洲及大洋洲。我仔細的讀過了我走過的北美洲,感覺得非常的引人入勝。

    在這本遊記中,她依照著她的計劃,在美國由東到西,兩次來回。一州一州的觀賞,仔仔細細的描寫,詳細的介紹了各地的歷史,地理,文化及人情。她並指出了一些住旅館及買紀念品的要訣。她的足跡走遍了美國各州。在加拿大,她亦曾由東到西走過,雖皆為有名城市,但都有仔細的介紹及她的觀感。在墨西哥,她主要去過的是一些有名的休閑處所。她也有同樣仔細的介紹及描述。她寫的遊記可說是十足的旅遊研究報告。

    由於我對她所寫的遊記感興趣,她要求我能為她校閱她剛完稿的最後一本遊記我走過的亞洲。因之,我有幸在她出版該書之前,先睹為快。在那書中,她的描寫包括了八個國家。她把每個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風土人情寫得非常的仔細。在那些國家內旅遊,由於山川地勢,有很多的地方甚為險峻,她全親臨。由於風俗及習慣,有些國家的一些地方頗為髒亂,她也不顧這些,親自查看。因之,對所去過的地方所作的介紹,一絲不苟。范博士用字非常簡潔明確,短短的數行字,可將一些特殊的景緻描寫出來。如在阿里山上看日出。她寫自摸黑上山頂,到天亮了。其間短短三行字,有如讓你看了一段日出的影片,給你驚喜,精彩極了。

    我以為這是一本有深度的旅遊寫作。讀者不僅可由其中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地方去遊覽,也可對所去之地有深切的了解,增加遊覽之樂。

    柳鍾城(女作家)

    目錄

    前言

    讀者投書I(代序)

    讀者投書II

    目錄

    亞細亞洲 (ASIA)

    (壹)龍之傳人~中國 (PEOPLES’S REPUBLIC OF CHINA)

    (一)文化古都,權力中心~北京市:

    (二)首都屏障,北方商港~天津市:

    (三)京城樞紐,三北通道~河北省:

    (四)最早西化,經濟樞杻~上海市:

    (五)魚米之鄉,繁華處所~江蘇省:

    (六)土肥水足,財富之地~浙江省:

    (七)文化匯聚,重男輕女~安徽省:

    (八)龍幡虎據,共產黨發源地~江西省:

    (九)中原地方,文化搖籃~河南省:

    (十)江漢平原,楚人強悍~湖北省:

    (十一)運輸要道,文風鼎盛~湖南省:

    (十二)戰時首都,濕熱多霧~重慶市:

    (十三)山道險峻,天府之國~四川省:

    (十四)瘴氣迷濛,蠻夷之地~雲南省:

    (十五)茅台,煙葉,麻辣,狗肉~貴州省:

    (十六)經濟龍頭,革命聖地~廣東省:

    (十七)東方夏威夷~海南省:

    (十八):山川秀麗,壯族大本營~廣西省:

    (十九):文化匯集處,儒教發祥地~山東省:

    (二十):東北金三角,滿清發源地~遼寧省:

    (二十一):松江霧松,長白天池~吉林省:

    (二十二):省以江名,國以江界~黑龍江省:

    (二十三):高原,沙漠,無際大草原~內蒙古自治區:

    (二十四):沙海,高原,黃河九彎~寧夏回族自治區:

    (二十五):中華文化發源地,中國地理中心~甘肅省:

    (二十六):晉商,老醋,岩洞,煤礦~山西省:

    (二十七):中華文化搖籃,中西交通要道~陝西省:

    (二十八):天山橫貫,南北有異~新彊維吾爾自治區:

    (二十九):世界屋脊,活佛所在地~西藏自治區:

    (三十)東方明珠,世界金融中心~香港特別行政區:

    (貳)福爾摩沙 (美麗之島)~台灣 (REPUBLIC OF CHINA):

    (一)繁華處所,政治中心~台北市:

    (二)科技及文化中心~新竹市:

    (三)高山湖泊,情人眼淚~日月潭:

    (四)山青水秀,高山族~阿里山:

    (五)保守,陋巷,舊日首府~台南市:

    (六)最大商港,人材會集之所~高雄市:

    (七)奇石異樹,一線天~懇丁公園:

    (參)東方霸主,經濟龍頭~日本 (JAPAN):

    (一)世界大都,國際商埠~東京市:

    (二)西方到東亞的中轉站~成田機場(NARITA AIRPORT):

    (肆)佛櫳,人妖,洗澡堂~泰國 (KINGDOM OF THAILAND):

    (一)南亞中轉站,貿易大商口~曼谷:

    (二)歐洲老男人天堂~巴達雅:

    (三)花卉改良,大象樂園~曼谷國家公園:

    (伍)一夫多妻,南亞最窮~寮國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一)寮國之珍,文化中心~琅勃邦(LUANG PRABANG):

    (二)湄公河畔,小鎮,農家~越永(VANG VIENG):

    (三)東南亞最大鄉村城市~永珍市(VIENTIANE):

    (陸)山脈,科技,共產黨~越南 (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N):

    (一)首都重地,南亞大城~胡志明市(HO CHI MING CITY):

    (二)多種信仰,邊境,海關~CHOU DOC鎮:

    (柒)越共避難所,最盛貪污地~高棉 (KINGDOM OF CAMBODIA):

    (一)法國情調,手工藝品 ~ PHMON PENH市:

    (二)舊朝首都,今日鄉村城市~SIEM REAP市:

    (捌)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 (REPUBLIC OF INDIA):

    (一)有多個不同宗教王朝的首都~德里(DELHI):

    (二)舊日氣息,粉紅城市~齋浦爾(JAIPUR):

    (三)印度虎,孔雀,城堡~RANTHAMBORE國家公園:

    (四)文化,建築,世界一大驚奇~安哥拉(AGRA):

    (五)廟宇,火葬場,神聖之城~VARANASI:

    (六)月神,色情,印度教~KHAJURAHO:

    後記

    亞細亞洲 (ASIA)

    亞細亞洲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個洲際。面積一千七百二十一萬二千平方哩。佔地球總面積百分之八點七,陸地總面積百分之三十。人口四十一億六千四百二十五萬餘人,是世界上,各洲中,人口最多的,也是人種最複雜的地方。在境內有四十九個獨立的國家。重要的有高棉(CAMBODIA),寮國(LAOS),中國(CHINA),埃及(EGYPT),日本(JAPAN),印度(INDIA),印度尼西亞(INDONESIA),伊拉克(IRAQ),伊朗(IRAN),馬來西亞(MALAYSIA),北韓(NORTH KOREA),巴基斯坦(PAKINSTAN),菲律賓(PHILIPPINE),俄國(RUSSIA),沙地阿拉伯(SAUDI ARABIA),新加坡(SINGAPORE),南韓(SOUTH KOREA),泰國(THAILAND),土耳其(TURKEY),越南(VIETNAM),以及其他一些國家。其中俄國及土耳其有一部分的國土在歐洲。另外埃及也有一部份國土在非洲。由於俄國的歐洲部分,在經濟上及政治上比較重要,故已將它放入歐洲去討論。而埃及大部分在非洲,故將它放入了非洲。

    亞洲與歐洲同樣座落在歐亞大陸(EURASIA) 板塊上,故與歐洲的分界時相混淆。大概的可說:它在蘇彝士運河(SUEZ CANAL) 及烏拉爾山脈(URAL MOUNTAINS)的東面,在高加索山脈(CAUCASUS MOUNTAINS) ,裏海(CASPIAN SEA)及黑海(BLACK SEA)的南面。另外在它的東面為太平洋(PACIFIC OCEAN),在其南面為印度洋(INDIAN OCEAN),在其北面為北冰洋(ARCTIC OCEAN)。海岸線長至多於三萬九千哩。由於面積廣闊,區域氣候變化甚大。北面為極寒地區,至南面及東南面為熱帶氣候。東南方沿海潮濕,中部乾燥。在南亞地區多雨樹林,在北方則全為常青樹及落葉樹木。

    有世界上最大的兩個沙漠,其中戈壁沙漠(GOBI DESERT) 在外蒙古(MONGOLIA) 境內,阿拉伯沙漠(ARABIAN DESERT),在中東(MIDDLE EAST) 境內,橫貫數國。有世界上最高山脈~喜馬拉亞(HIMALAYAS) 山,在中國與尼泊爾(NEPAL) 的交界處。境內最長河流長江(THE YANGTZE RIVER) 在中國境內,其長度為世界第三。在埃及的尼羅河(NILE RIVER) 及美國的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 之後。

    亞洲歷史悠久,紀元三千餘年前即已有文明的建立,卻由於地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發展。文明多產生於沿河地帶,形成不同的文化中心,再向四週伸展。逐漸的,彼此接觸,而有了技術上的及數學上的交換。可是由於地勢的限制,如大沙漠~戈壁及阿拉伯,如高山~喜馬拉亞的阻隔,伸展有限。直至十三世紀時,蒙古的遊牧民族強大,征服大半個亞洲及半部歐洲,形成了東西方的交流。不幸黑死病發生,亞洲人死亡過半,停頓了交流的發展。所幸有了絲綢之路的建立,更增加了東西的交通。導至貨物的交換。技術的學習,宗教的傳播。現已成為世界上各洲中第二大的經濟體。如以購買力而論,則是各洲中的最大者。

    亞洲語言甚為複雜,有多個語言系統。甚多的國家有多種語言。譬如在印度尼西亞,有六百種語言。在印度,有八百種。在菲律賓有多於一百種。在中國,則是在不同的省份,各有一個或是多個不同的方言。有很多不同的神話及傳說,根據此類神話,建立起很多不同的宗教。基督教(CHRISTIANITY),回教(ISLAM)及大同教(BAHAI FAITH)皆起源於西亞。基督教不僅逐漸流傳至南亞,更重要的是傳至歐洲,發揚光大。回教發源於沙地阿拉伯,是世界上流傳最廣,信徒最多的宗教,現以在印度尼西亞的回教徒為最多。大同教出於伊朗,現巳傳至中亞,如印度及緬甸(BURMA) 等地。佛教(BUDDHISM)源自印度,現中國及日本信仰佛教的人甚至多於印度。在印度,除佛教外,還有印度教(HINDUISM),耆那教(JAINISM) 及鍚克教 (SIKHISM)。在中國及日本勝行的,更有儒教(CONFUCIANISM),道教(TAOISM) 及禪教(ZEN BUDDHISM) 等。

    (壹)龍之傳人~中國

    (PEOPLES’S REPUBLIC OF CHINA)

    中國座落在亞洲東部,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有超過十三億五千萬人口。所佔面積多於三百七十萬平方哩,是世界上第四大國,在俄國,加拿大及美國之後。與十四個國家交界。在東南方為越南,寮國,緬甸。在南方有印度,不丹(BHUTAN),尼泊爾(NEPAL)及巴基斯坦(PAKISTAN)。在西面為在中亞的阿富漢(AFGHANISTAN),哈吉克(TAJIKISTAN),吉爾吉斯(KYRGYZSTAN)及哈薩克(KAZAKHSTAN)。在北方為俄國,外蒙古(MONGOLIA)及北韓。除此,中國也以水域與南韓,日本,越南及菲律賓交界。全國氣候受季風影響頗大。冬季時,由北方吹過來的風,又冷又乾燥。可是在夏天,由南方吹來的風卻是又暖和又潮濕。由於地形的複雜,各地氣候的變化頗有不同。

    由考古學家的發現,在中國的國境內,自二十五萬年至二百二十四萬年以前,即已有人類的存在。在北京附近周家口發現的遺骸~北京人,應是紀元前一萬八千年至一萬一千年之間居留在那的人。真正有文字應始於紀元前三千年左右。為象形文字。在三皇五帝時代,人民聚集而居,並學會農耕,熟食,衣著,房舍及使用武器。大禹治水,螺祖養蠶,中國文明始有初型。約為紀元前二十一世紀時,有夏朝的建立,在黃河(YELLOW RIVER) 沿岸。然後在紀元前十七到十一世紀時,有商朝的建立。在此期間,創建了最早的中國文字。商為周所取代,周朝八百年,勢力擴張至中國東部及南部。為統治廣大國土,大封諸侯。逐漸朝廷勢力衰退,諸侯強大。為權力及土地,爭紛不已,形成了春秋及戰國時代。在此時期,不僅時有戰亂,更是各家思想雜呈,尤以孔子的儒家思想最為普及,最為普羅大眾所接受。儒學控制了中國社會道德達數千年之久。

    戰國時代,七大諸侯並立,其為秦,齊,楚,魯,韓,趙及魏。各自虎視眈眈,其中以秦最為強大。紀元前三世紀時,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自稱始皇帝,是為中國有帝制之始。為鞏固統治,嚴法苛政,焚書坑儒,引起人民的不滿及反抗。秦朝僅存在十七年。紀元前三世紀末葉,漢朝興起,國勢強盛。以武力征服朝鮮(KOREA),越南,蒙古及中亞諸國。並以和親政策,鞏固邦交。建立了絲綢之路,與遠東與歐洲交往。漢末,三國~蜀,魏及吳並起,滅於晉。紀元六世紀末葉,為隋朝所取代。隋朝僅有十六年的歷史,即為唐朝滅亡。唐朝時,在技術及文藝上多有建樹,並引進了印度的佛教,道教也開始興起。宋朝建立於第十世紀時。它開始發行紙幣,並且建立海軍,在文藝上,有甚多的創新。不幸,國力不強,加以人民富庶,引起週邊民族眼紅,時有侵犯。最終為蒙古人所滅,是為元朝。

    蒙古遊牧民族,在成吉斯汗的領導下,甚為強悍,不僅時常搶奪,成為中國的邊患,並征服大部分亞洲及半部歐洲,更深的引導了東方與西方的交流。十三世紀七○年代,它的孫子忽必烈汗滅宋朝,建立元朝,是為元始祖。這也是中國第一次為非漢族人所統治。元人的嚴峻統治,使得民不療生,反抗不止。一三六八年,明朝建立,伸展國力,建立海軍。有名鄭和者,曾多次出海宣揚中國文化,最遠曾到非洲海岸。當其時,也有很多不同於儒教的哲學思想發生,最有名的應數王陽明的反儒教學說。明朝末年,盜匪倡獗,滿清乘機入關。明滅。是為清朝,亦是第二次中國被非漢族人所統治。清朝末年,政治腐敗,屢受外國人欺凌。甲午之戰,鴉片煙之戰,八國聯軍,清庭無法應付。賠款割地,失去了台灣及香港。為賠款,不得不加稅,使得人民痛苦不堪。

    為救國家,為救人民,國父 孫中山先生創建國民黨,領導革命。十次起義,推翻了清朝,於一九一二年成立了中華民國。可惜的,當是時,軍閥割據,各佔一方,各自為政,中國無法統一。一九二○年代末期,國民黨領袖~蔣中正率軍北伐,由南方北上,逐一的平定了各方軍閥,中國才算是真正的統一了。不幸,國家尚未安定,一九三○年代,日本人乘機侵略。首佔東北,成立偽滿州國,再逐漸向南。中央政府退至重慶,抗戰了八年,才迎得了勝利。要回了台灣,卻在蘇聯的威逼下,不能不讓蒙古獨立。更不幸的是,勝利後,共產党坐大。兩黨相爭,迫使中華民國退守台灣。一九四九年,共產黨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分成了兩部分。

    中國人口約為十三億七千零五十四萬。有五十六個不同的民族。其中百分之九十一點五為漢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民族。其餘五十五個民族僅佔人口總數百分之八點五,而其中又以滿,蒙,回,藏為多數。國語(MANDARIN) 為國定語言。不過各省及特別行政區都有它們的方言,有些地域方言不只一種。算起來全國共有不同方言二百九十四種之多。所幸書寫文字一致,不曾形成無法交流的現象。在中國,十五歲以上的公民,有百分之九十四的人識字。法律規定人民從六歲到十五歲都需受教育九年。小學及初中畢業後,有百分之八十一點四的人上高中。高中畢業後,參加高考。高考成積優秀的人可以入大學。如欲追求更高的學位,可以進研究院。只是競爭的人多,入學不易。近年來,人材外流,都是出國留學後,一去不回。尤以在科學領域為最。一些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們,全都居住在國外,受教育及做研究工作。近年來,由於人民思想上的開放,研究工作的進步,本土學者也有得諾貝爾獎的,如得文學獎的莫言及得醫學獎的屠呦呦皆是。

    政體為集體統治,以一党~共產党(COMMUNISM)專政。一切的政令得依黨的指示而為。國家主席代表國家,是國家最高領導人,但是國家的實權卻在黨的總書記手上。有個七人小組是國家決策的決定者。小組組員為各不同機構的領導人。有人民代表大會(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以決定政府決策的行使。各代表由各階層,一層層的選出。有國務院,有總理,四位副總理及各部會首長總管全國事務。近年來,由於鄧小平的開放政策,使得國家經濟增長迅速,已成為世界上第二經濟大國。人民收入增加,交通發達,各式建築,百物俱呈。卻也造成了貧富差距的加大,生活的奢侈。更不幸的是形成了官員的腐敗,社會道德的喪失,法律的不公。雖這兩年總書記習近平在大力反腐,深入的改革,不知成效將是如何?

    為統治方便及地域的重要性及特別性,將全國分成了四個直轄市,市長直接受命於中央政府。另有二十一個省,分別處理地方事務。由於不同的少數民族有不同的風俗及信仰。在他們聚集的地方,分設了四個自治區。還有剛從英國手中交還的香港。由於政治體系的不同,在管理上,設為特別行政區。

    (一)文化古都,權力中心~北京市:

    北京為直轄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坐落在黃河北岸大草原的北端。除東面與天津直轄市及山東省交接外,全包圍在河北省內。北面,西北面及西面有群山環繞。最高峰為西山山脈中的東靈山,山高近七千六百呎。永定河由西方入境,穿城而過。更重要的是大運河由揚州建築到此,增加了南北的交通。運河開掘於隋煬帝時,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現仍可使用。北京為乾,濕的大陸性氣候,受季風影響頗大。冬季時,由西北利亞刮來的旋風使得氣候,又冷,又乾,又多風。到了春日,由戈壁括來的風暴又會造成滿天的沙塵暴。可是也馬上使氣候暖和了起來。不幸的是東方季風一到,夏天時的北京城可是又熱,又濕,十分的不舒適。近年來,由於建築及工業需要,森林被大量開採,僅剩少數,可以吸收不潔空氣。加上在北京附近有太多的工廠,排放大量的不潔氣體。 致使得空氣污染的程度增高,造成天空中時有霧霾,有礙居民們身體的健康。

    北京建立於二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為當時燕國的都城,故亦曾被稱之為燕京。一千年多年前,又成為南北朝時梁國的首都。宋太祖趙匡胤統一中國後,收入版圖。不想宋國國勢日趨衰弱,遼,金入侵。北京淪入遼人之手,成為他們入侵宋國的大本營,稱之為南都,並加以擴建。後蒙古人在成吉斯汗~鐵木真的領導下強盛起來,併吞了遼,金。他的後人忽必烈更滅了偏安一隅的南宋,佔領了中原,建立了元朝,並以北京為大都,加以營建。明太祖朱元樟滅元稱帝後,將首都搬到了南京。太祖死後,太孫建文帝即位。原為燕王的太祖四子~棣不服,逐建文帝,自立,是為明成祖。為鞏固政權,在登基後,將首都搬回了北京。並加以經營,擴建。建有紫禁城,天壇,太廟等處所,並開發中南海,北海等處園林。明末,內憂外患,民不寮生,農民蜂起,反抗朝廷。農民軍領袖~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皇帝不敵,在煤山吊死,明亡。

    李自成佔領北京僅四十天。大清多爾袞得明吳三桂開山海關,進入北京,趕走李自成,成立清朝。清朝仍以北京為國都,使得北京成了明,清二朝五百多年的帝都。清朝在北京建都後,又加建紫禁城。更擴建了多處皇家園林,創建了圓明園,頤和園及別的一些處所。清末,外國人入侵,進入北京城,清廷不得已出走。侵入者不僅搶奪了許多皇家財物,更燒毀了很多皇家房舍,其中以圓明園被毀壞的最多。辛亥革命成功,滿清王朝被推翻,國民政府建立。北京成為了臨時政府的首都。北伐成功後,中央政府才正式定都南京,將北京改名為北平。 一九四九年,國民黨被逐去台灣,共產黨統一中國。又將首都搬回北京,直到今日。

    北京人口二千一百餘萬。其中僅一千三百萬人有北京的戶口,其餘皆為遊民。那是由北京以外城市來此的人民,到來打工,賺錢養家。在所有的人口中,漢人佔百分之九十六。其餘為滿,回,朝鮮,蒙,吐紇及台灣人,還有超過二十萬的外國人。不識字的人很少。有百分之三十一點五的人受過大學及以上教育。百分之二十二點二的人有高中文憑。百分之三十一的人初中畢業。人均收入為全中國第二。北京話雖似國語,但在句尾有 字音,略有不同。舊日北京多四合院之類的建築,現多為高樓大廈及近代式建築物所取代。交通發達,城市人口增長迅速,自五○年代開始,人口增加將近十倍。北京的範圍也增加了七,八倍之多。為減少交通阻塞,修建的環城公路已由二環(舊日北京城牆),增建至六環。

    北京歷史悠長,是舊日明,清兩朝的國都,雖在十九世紀時,數次與外國人的戰爭中,多有被破壞,但在二十世紀時的幾次戰爭中,北京卻完全沒有被損,故所留古蹟及遺址甚多。如紫禁城~現稱故宮博物館。如北海~舊日皇家庭園。如天安門廣場~舊日衙門所在地,如國子監~舊日的大學院。如長城,如德勝門~沒有被拆去的舊日城門樓。如天壇~皇帝們祭祀的地方。更有圓明園及頤和園~皇室的夏日住所。還有很多別的景點。當然也別忘了近日建設的一些建築物。如人民大會堂。如國家博物館。如歌劇院。如鳥窠~二○○八年世運會大禮堂。如水立方~水上運動場地。更別忘了去聽京劇,那是在全中國能聽到最好劇目的地方。也別忘了帶回一些景泰藍做成的事物,那可是世界上最好的,別處難得買到。

    今日的北京,早巳不是舊日模樣。有俗語形容北京舊城。那是大圈圈中有小圈圈,小圈圈中有黃圈圈。大圈圈是外城。小圈圈是內城。黃圈圈即是紫禁城。一切的建築皆保持元大都時的格式,所有的房舍皆依一條中軸線左右對稱。中軸線由外城南的永定門開始,止於內城景山上的鐘鼓樓,全長八里。進入永定門,即可見左手邊的先農壇。那是皇帝們試作農耕,體念農民生活辛苦的地方。右手邊的天壇是皇帝們祀天的地方。再向前,穿過箭樓,即是正陽門。進門即入內城,面對天安門廣場。廣場四週原為舊日首都衙門所在地,現已改建成人民大會堂,博物館及毛主席紀念堂等。面對紀念堂,在廣場的另一邊,即是天安門。在門的左右兩邊排列著的房舍是社稷壇及太廟。入門即進入皇城,面對午門。午門內即是紫禁城,皇帝辦公及住宿的地方。穿過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到後宮。出城北神武門到景山中峰,可見鐘樓及鼓樓。是為中軸線底。

    北京城內交通非常的擁擠,除了私家車,別的交通工具亦不少。如公共汽車,公司,部會交通車 ,計程車,還有地下鐵。公共汽車及地下鐵的票價都很便宜,行程也四通八達。只不過,搭乘的人太多,擁擠不堪。計程車全都設有計程器,起價不是太貴,算是很公道,故乘客也頗多。那天,坐計程車,與司機談起。北京城那么大,他如何認路的。他說那很容易。北京城由三條橫的大馬路及五條豎街形成。此些街道與環城公路相交,形成了一個個的小範圍,只要知道在那個範圍內,就很容易找了。似乎是頗有道理。可是我覺得,北京的小巷太多,錯縱複雜。加上名字又怪,互不相干。更是東轉西彎的。即使到了大街附近,仍很難找到要找的小街。小街上,舊日的四合院式房舍已是愈來愈少了。四合院佔地較廣,有較好的生活環境。可是地皮愈來愈值錢。很多戶主都以地皮出售,以得高價,並可得公寓房,以改善生活。以致市內公寓房愈建愈多,並且愈建愈高聳。

    北京多年為帝都。在天子腳下,全國精華匯集之所,以致各行各業皆出類拔箤,出售的貨品亦精緻無比,使人驚嘆。如玻璃廠的書畫,古玩,無出其右。即使非為真蹟,亦有其可觀之處。更珍貴的有剪紙,那原是民間閨閣藝術,向來是婆傳媳,而不傳女。不過,今日己是很多男人們的專長。剪紙剪得細膩,生動。更加入了機械技巧,在剪紙上,用刀劃出其上的一些細節,使之更為傳神。還有微雕,這中國的傳統藝術。舊日,做微雕的人借著由小孔中透出的光線,將事物放大。能在小小的事物上雕字,一筆不苟。據說能在一粒米上,刻上一首七絕(卄八個字)不可思議。如今有了放大鏡,微雕技術當可更為精細,更為可觀。

    北京的小吃亦是一絕,首推王府井街上的小吃店。餛飩侯家的餛飩傳了五代,仍是門庭若市,一位難求。前門大街上的都一會燒賣,想吃的人即使在大暑天也得在門外排長隊,等候自己的機會,否則別想吃到。更有名的當數北京烤鴨。全聚德的一鴨三吃,不知每天要賣出多少隻鴨子? 才能滿足所有的顧客? 冬天到了,蘿蔔勝梨,那挑在擔子上的青,白蘿蔔更是讓人口饞。近日,由於共產黨總書記~習近平在慶豐包子店吃過一頓中飯。以致他點的菜及包子有了一個特別的名字~習主席套餐。使得慶豐包子店門庭若市,人人去點一個一樣的套餐。慶豐因之大大的賺了一筆。不妨也去試試。

    (A)紫禁城:

    到北京,不能不去看紫禁城。這明,清二朝的皇城,共有廾六代皇帝曾居住於此。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築群。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面積共達72萬平方米,共有999間房。其周圍有城牆,高達十米,四角築有角樓。造型別緻,玲瓏剔透,頗為引人。城外圍有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不過現今大半已被填平,僅左手邊的一段仍保留著,成了中山公園內的池塘,池塘中,蓄有水。水中蓮,養魚。水上蓮花開放,有粉,有紅。水中金魚戲遊,時隱時現。每日清晨,工人手拿魚網撈水中野生的水藻及落入池中的樹上枯葉,故池水清極了。公園的範圍,除了那段護城河外,還包括了部分舊日的社稷壇。因之,除蓮花池外,園內還有白石小徑,小徑兩旁草色青碧。路傍木椅,加以小樹,雜處於房舍之中。木椅上三數遊人正在休憩,閒話。房舍紅色,大小不一,古色古香,點綴在一遍綠色之中,更為怡人。不過多已陳舊,不再有人居住。但門窗雕刻精緻,仍可想見舊日的繁華。公園雖在市中心,卻頗為清靜,已成為晨,晚附近居民到此晨操,運動的場所。有打太極拳的,有跳劍舞的,更多的人揚聲高歌,好一副景象。

    _DSC5377

    圖:紫禁城太和殿

    入午門,可見大片廣場,白石鋪成。正對面有漢白玉築成的高台,兩排石台階,一級級的上去,台階之間,雕有石龍,生動異常。台上是朱紅色的大堂,堂前紅色大拄子。屋頂分兩層,黃色的玻璃瓦耀眼。頂端四角伸出龍頭。這就是太和殿,皇帝舉行重大慶典的地方。如皇帝即位,如皇后冊封,又如太后生日之類。進殿,即感覺到它的高大及莊嚴,不竟欲高呼萬歲。前方面對著的又是一高台,台上黃色長椅,黃色坐墊,兩旁及後背皆雕有龍。是為龍椅。看上去,坐久了,一定很不舒服。不知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想坐龍椅!殿後,又是一殿。規模較小。那是中和殿,皇帝上朝及聽政的地方。再後面是保和殿。殿試即在此舉行。中試的人為進士,是為皇帝門生。狀元,榜眼,探花即出於此一試。也是皇帝賜宴的地方。清朝康熙皇帝的千叟宴,即在此舉行。此三殿可稱為外朝,是皇帝每日工作的地方。

    保和殿後,即是所謂的內朝,也稱之為後宮。是皇帝生活起居的地方。首見三大宮殿,各有圍牆分開。是為乾清,養心及坤寧三宮。乾清宮是皇帝的寢所。坤寧宮是皇后的寢所。養心殿是皇帝的辦公處所。隨下來,東西各有六宮,是皇帝的嬪妃們所居住的地方。除乾清及坤寧兩宮範圍較大,其餘宮殿格局都很小。在各個圍牆內,僅有一個小院落,外加三間房。正中是起居室,左為寢室,右為侍候的宮女,太監們休息的地方。不知舊日曾如何華麗,今日見之,又小又狹,住在裏面的人好像是關在籠子裏,好為那些女人們嘆息,如何打發一天的時光!

    皇帝嬪妃太多,為方便管理,內務府為各位妃子各設有一個名牌。每晚,由太監將這些名牌擺在盤子上,拿來讓皇帝去翻。翻到誰,即去通知那幸運的人,準備皇上的到來,以備與他有半日,一夜的相處。這是為什么嬪妃們爭寵,想盡了方法,只為求皇上能翻到她的牌子,得皇帝一顧。這樣,不僅可得以在宮中抬高自身身價,也有可能得以懷上龍種。則能母以子貴,為自己建立起美好的未來。否則半年,十個月,甚至一輩子都不會再見到皇帝。在宮內被輕視,被遺忘,沒有未來。在深宮中,該有多少怨婦? 不知她們都何以自處? 清雍正帝被呂四娘殺死後,皇帝招幸嬪妃的規矩更嚴。被招幸的妃子裸體由太監送入皇帝的寢宮,由床尾爬入。伺寢後,第二日晨又由太監送走。貨物似的,全無尊嚴。只為做一次皇帝的性工具,這是何等的污辱!為那些女人們哭!

    紫禁城已改為博物館。除了那些房舍值得一看,可供暇想。很多皇家的衣物,首飾及日用品全有展覽。只不過經過數次戰爭,再加上馮玉祥的洗劫,末代皇帝傅儀被逐時帶走了的。珍貴的寶物,名畫,古玩,多已不在。不是流落到民間,就是失落在海外, 但展覽的東西仍值得看看。尤其是那幾件光緒大婚時,皇帝及皇后的禮服。件件繡工精緻,龍璠鳳繞,難得在別處見到。可是我更喜歡那些陳列著的鐘錶。大大小小,各式各樣,有掛著的,有站著的,多為外國進貢之物。這讓我想到了電影~末代王朝中的一幕。光緒皇帝被禁瀛台(座落在南海湖中),以修理鐘錶打發時間。那一日,他為所有的鐘錶糾正了時間。突然萬鐘齊嗚,一下子,全響了起來, 嚇了你一跳。那也表示出他的不得志心意及技巧。好為那不得志,憂慮而終的皇帝叫屈。

    _DSC5330

    圖:天壇內祈年殿

    (B)天壇:

    天壇在紫禁城的東南方,離紫禁城僅五里多路。是皇帝祀天的地方。占地273公頃,是紫禁城面積的四倍。壇分內外二層,每層皆有城牆維護。外牆長6416米,內牆3292米。南面的牆方形,代表地。北面的牆半圓形,代表天。又南牆低,北牆高,代表天高地低。外層空曠,白石為地,別無它物。主要建築物在內壇。一進內壇的門,即可感覺到一副蕭肅之氣,使人不能仰視。只見前方有一白玉高台,四面有梯可上。台上有圓形建篫物,色紅,頂灰。頂分三層,其上又有尖尖的高頂,那就是祈年殿。舊日皇帝們祀天的所在,閒人是不許可入內的,甚至於,后妃們也不許入內。祈年殿四週有門十餘道,可以進入殿內。只見殿堂又高又大,卻是空無一物。皇帝祭祀,不僅祀天,還會祀地,祀水,祀農神,祀軍事神及社會神等等。故在祭祀時所需事物有所不同,得在祭祀前加以設置,事後加以搬離。內壇內,除祈年殿,還有一些別的建築物,如圜丘壇,如神廚,如宰牲亭等。不一而足,各有它們不同的用處。天壇亦有它的中軸線,各個建築物皆依此對稱而建,頗為可觀。

    Palaces-023
    Enjoying the preview?
    Page 1 o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