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this podcast and so much more

Podcasts are free to enjoy without a subscription. We also offer ebooks, audiobooks, and so much more for just $11.99/month.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75|台灣淨零排碳有望!還是「先射箭再畫靶」?/聚焦千禧世代:實測成大生,四成想「躺平」/經濟學人:烏克蘭為什麼必須獲勝?「和平」也有分好壞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75|台灣淨零排碳有望!還是「先射箭再畫靶」?/聚焦千禧世代:實測成大生,四成想「躺平」/經濟學人:烏克蘭為什麼必須獲勝?「和平」也有分好壞

From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丁學文的財經世界】EP75|台灣淨零排碳有望!還是「先射箭再畫靶」?/聚焦千禧世代:實測成大生,四成想「躺平」/經濟學人:烏克蘭為什麼必須獲勝?「和平」也有分好壞

From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ratings:
Length:
14 minutes
Released:
Apr 5, 2022
Format:
Podcast episode

Description

(00:01:13) 台灣淨零排碳有望!還是「先射箭再畫靶」? (00:06:17) 聚焦千禧世代:實測成大生,四成想「躺平」 (00:12:15) 經濟學人:烏克蘭為什麼必須獲勝?「和平」也有分好壞 ?喜歡丁學文老師的節目? 請用3個小動作支持我們,讓更多人聽見優質內容: (1) 至1號課堂頻道主頁 ?Apple ?Spotify​ ?Google shorturl.at/hpyP7 (2) 訂閱1號課堂頻道 (3) 給5星好評並留言(Google Podcast尚未開通此功能) ✋不知道怎麼操作?操作示範影片這裡看! 一週財經聚焦: 一, 三月30日,國發會昨公布「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訂定至2040年新售小客車、機車將100%電動化;至2050年,再生能源配比超過6成,再搭配氫能、使用碳捕捉技術的火力發電,可達到整體電力供應的去碳化,然後台灣對進口能源的依賴可由97.4%,降至2050年50%以下。 二, 三月21日,成大研究生協會21日晚上舉辦「未來.南方.青年」講座活動,邀請賴清德副總統以成大校友出席演講,賴清德即時民調「未來要做什麼?」時,意外竟有4成以上學生想做「躺平族」,讓賴清德當場傻眼。 解讀: 1, FT Climate graphic of the week: Renewable energy pushes ahead of coal for the first time 本周氣候圖:再生能源發電量首次超越煤炭 2, CNBC Biden announces new funding to make homes more energy efficient 拜登宣佈新的資金政策,以使家庭更節能 3, Taipei Times NDC to reveal road map for net-zero emissions 國發會公佈淨零排放路線圖 這個記者會說實話高調出馬,也按圖索驥畫好了靶,但最引人非議的就是沒有明確說清楚箭在哪裡? 難怪有人批評政府的淨零路徑「兩缺一低」,缺預算、缺目標又低估成本,提出的9千億預算多仰賴國營事業,但光是台電今年1月稅前已虧損59億元,而中油到今年2月的累積虧損也已達600億元,在收入來源不穩定的情況下,就對未來支出畫下大餅,「糧草未足就想打仗」。 另外,比較有研究巴黎協議的人都知道,二○五○淨零路徑規畫,其實就是《巴黎協定》第四條所提國家自訂貢獻(NDC),就是台灣為體現減排與適應氣候變遷所做的制度努力,從這樣的角度看,國發會發布的淨零路徑,很明顯地缺少有效達成目標之制度說明。 所以,我虽然希望政府真的做好了台湾能源规划的步骤,否则真的对不起下一代。 3月3日發生的全國性大停電關關過去一個月,雖然政府一口咬定是台電員工操作失誤造成,國內沒有缺電問題。但越來越多人感覺供電問題真的非常嚴重,如果幾座核電廠在2025非核家園政策下如期關廠,未來幾年的缺電問題將更形嚴重。事實上最近零零落落發生的斷電問題確實讓大家越來越沒有安全感。 1, 首先,在能源供給方面,第一個問題是台灣是否缺電?政府一再表示目前並不缺電,幾次大停電都跟人為操作不當有關或是電網太脆弱所造成。根本原因就在於現在的供電備載容量不足,每一家電廠發電都達到極限,只要出現一個小錯誤,就會立即造成全面性的問題。 電網的情況也很類似,過去幾個北部的電廠無法順利興建,加上核電廠的停機都在北部,以致北部供電不足,需要大量的南電北送。至於綠電的供電並不穩定,電網需要頻繁的調度,使得調度更形吃重,同樣的只要稍有差池,就會造成電網崩潰。 更嚴重的是,根據2025非核家園的目標,到2025年時綠電占比將達到20%、燃氣50%、燃煤30%,但是綠電的占比從2016的4.6%增加到現在也只有6%,即使經濟部把目標降到15%,2025年也無法達到目標。屆時火力發電的占比很可能會超過80%,發電帶來的碳排問題將嚴重到不可想像。 2, 其次,在用電需求方面的估計,過去20年我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平均成長率3.8%,用電成長率2.5%,即用電需求的所得彈性為0.66,未來30年的用電成長將決定長期經濟成長率。 另一個影響用電需求的是產業結構的變化,電子產業一枝獨秀,電子產業產值占製造業產值從2000年的31.3%增加到2021年的40.3%;同時,出口占比也從46.5%上升到55.5%。電子產業是相當耗能的產業,加上我國還有大量的鋼鐵、石化和水泥等高耗能產業,未來這些產業不可能那麼快就在台灣消失,遑論電動車即將在全球和台灣大量成長,用電需求都將大增。 3, 另外就是關於節能和儲能問題。在能源政策中,節約能源是重要的一環,除了節能技術和節能材料之外,能源價格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未來不論是增加燃氣或是綠能,成本都非常高昂,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又能如何維持目前如此低價的能源價格? 4, 最後,除了供電和能源使用之外,國際零碳排目標至關重要。現在「減碳優於廢核」已經是國際上的共識,很多國家把核能列為乾淨能源,有些國家甚至開始恢復核電,以達成2050淨零碳排目標。不幸的是,我們的政府還執迷在「廢核」的觀念中,至今政府2050年零碳排的目標中,2050年綠能發電的比重將達到80%,對台灣而言,實在看似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總而言之,國內有關電力供給、電力需求、節電儲能和淨零碳排,還有許多的重大問題與爭議有待解決及建立共識。 另外, 俄烏戰火下,歐洲國家紛紛重新調整自己的能源配比,許多國家開始訂立目標,企圖擺脫對俄國油氣的依賴,這無可避免的會影響到2050年全球減排的目標與進程,台湾必須考慮新的地緣政治因素,不宜閉門造車。 美國宣布禁止購買俄羅斯油氣之後,歐洲國家有不同意見,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積極要求歐盟對俄石油和天然氣實施禁運,但對俄能源依賴程度高的德國、奧地利、芬蘭、匈牙利等國則表示不能「匆忙行事」。 過去燃煤發電是減排禁忌,可是由於禁止從俄羅斯進口油氣,燃煤「已不是禁忌」。 波蘭等國家可能繼續燃煤發電更長時間,打算靠燃煤直接過渡到再生能源,省略燃氣階段。 而比利時宣布將2025年廢除核能的計畫延後十年,兩座核能反應爐的運轉年限延長到2035年,主要原因是俄烏戰爭導致能源價格大幅攀升。 芬蘭也將啟用新的核能機組。 國際政治往往出乎常識以外,譬如美國對俄羅斯制裁,應該滴水不漏,可是做為核協議簽署國之一的俄羅斯,堅持要美國給予具體的保證,否則不簽署核協議,美國只好網開一面,甚至給俄羅斯書面保證,讓美國對俄制裁不會影響俄伊兩國的合作。 這是因為伊朗核協議達成後,伊朗才可以對國際市場賣油,為了達到制裁俄羅斯的目的,也為了減緩高油價的通膨壓力,美國不得不在自己構建的制裁網上,打出一個大洞,這種自我矛盾的情形,所在多有,包括自打嘴巴,解除委內瑞拉的制裁,讓委國每日120萬桶挹注國際油市,希望對壓低油價有幫助。 印度雖然是美國竭力拉攏的「四方安全對話」成員,但印度並沒有跟進美國的呼籲,聯手將俄羅斯踢出Swift國際支付系統,相反的,在國際油價漲至每桶上百美元的天價之時,想撿便宜,打折買進俄羅斯的石油與肥料。 此外,目前是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的沙烏地阿拉伯,並沒有與美國密切合作增產抑價,反而準備在對中國大陸的石油交易中,部分使用人民幣計價,這將削弱美元在全球石油市場的主導地位,對美國主導的Swift國際支付系統造成相當傷害。 過去沙烏地以原油交換美國的軍事保護,如今美國自產頁岩油,從沙烏地進口的石油愈來愈少,對沙烏地的保護也愈來愈不可靠,尤其最近在葉門內戰與伊朗核協議兩個議題上,都與沙烏地槓上,難怪沙國王儲連拜登電話都不願意接。 考慮新的國際形勢,國發會虽然於3月底發布「2050年淨零碳排路徑圖」,將制定新能源配比,仍然有以下幾點國際地緣政治因素必須納入規劃: 1, 首先,能源安全的脆弱性,在這次俄烏戰爭暴露無遺;我國能源配比,在未來幾十年中,進口的液化天然氣將占發電的50%,而根據估計,台灣天然氣儲槽的週轉天數平均只有13天,夏天更短,或是碰到颱風的天然災害,或是台海緊張解放軍攔檢,都會立即影響民生工業用電,我們必須把安全係數,估計足夠。 2, 其次,核能是自主能源,不能輕言放棄;雖然政府已將核電排除於2050年的選項,但在新形勢之下,連部分歐洲國家都認為核能是走向永續的過渡性手段,我們必須維持一部到兩部核能機組正常運轉,在遇到緊急狀態時,能夠頂得上去。 3, 其三,能源取得絕非僅僅是經濟部或是中油、台電的事,這是台灣外交、安全等綜合國力的展現,尤其對完全配合美國,更應謹慎。雖然沙烏地與印度都是美國的盟友,但是在面對自己利益的當頭,會毫不遲疑地採取最有利的策略,即使是得罪美國也在所不惜,我們認為,這也應該是為政者最重要的考慮。 解讀: 1, Yahoo 不想努力了!賴清德成大演講…41%學生「想當躺平族」 港媒示警:仗不用打了 2, Economist Millennial demand helps stoke the housing boom 千禧一代的需求有助於推動房地產繁榮 3, WSJ All My Millennial Friends Are Rethinking Their Lives. Maybe I Should, Too 我所有的千禧一代朋友都在反思他們的生活。 也許我也應該 前些日子,副總統賴清德前往台南成功大學參加講座,當場電子民調詢問學生未來志向,選項包括從事專業職業(例如醫師、工程師、會計師)、創立事業(如張忠謀)、公職體系、積極從政、從事學術工作及躺平族。 現場竟有高達
Released:
Apr 5, 2022
Format:
Podcast episode

Titles in the series (100)

「1號課堂」是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提供上班族進修的平台,內容包含時事分析、商業理財、自我成長、語言學習、親子教養等。 我們在Podcast版本上,會分享熱門的《丁學文的財經世界》,分析最新全球財經趨勢及國際財經雜誌重要議題;還有《城市學》帶你造訪台灣各縣市,探索各地大小事;《天下文化讀書會》邀請作者與各領域專家,帶你一起讀好書,擴大視野;《50+talk》分享各種最新的生活觀點,創造你的理想退休生活。 除此之外,還有職場不能不懂的溝通技巧、管理思維、數位行銷等課程都收入錄在《1課開始學》。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KKBOX、firstory等平台訂閱收聽,也歡迎下載【1號課堂APP】,收聽更多內容。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