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millions of ebooks, audiobooks, and so much more with a free trial

Only $11.99/month after trial. Cancel anytime.

The Real China: Meteoric Renaissance: 解密中國:綜橫東西看中國與西方及閃電式復興的背景
The Real China: Meteoric Renaissance: 解密中國:綜橫東西看中國與西方及閃電式復興的背景
The Real China: Meteoric Renaissance: 解密中國:綜橫東西看中國與西方及閃電式復興的背景
Ebook389 pages18 minutes

The Real China: Meteoric Renaissance: 解密中國:綜橫東西看中國與西方及閃電式復興的背景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

Read preview

About this ebook

在言論自由的兩個極端之間,從腹誹到允許任何言論的美國憲法第一條修正案之間,有很大的幅度,可以讓每個文化選擇把言論自由放在哪裡。這種看法,可以推廣到其他的「人權」上,如參政權、宗教自由、宗教組織自由等等。從某種意義來說,將這些「人權」再次定出規範也是重整世界制度及秩序的一部分工作。現在的世界局面已經和上兩個世紀的不同,而在未來將會更為不同。西方也許不是真正的在衰落中,可是其他文化已經興起,從相對角度來看,這些其他文化的興起,使得西方文化的習俗不再像以前那麼有威力,影響力也沒有那麼大,甚至沒有那麼切題。總結就是西方文化看起來在衰落中。除非西方能對自己的自大懸崖勒馬,若是繼續目空一切,自以為是的心態(以往由於他們的優勢,可以不受牽制),則與其他文化在未來的衝突只會有增無減。現在美國及其他西方

Language中文
PublisherEHGBooks
Release dateSep 1, 2012
ISBN9781625031310
The Real China: Meteoric Renaissance: 解密中國:綜橫東西看中國與西方及閃電式復興的背景

Read more from Hong Yee Chiu

Related to The Real China

Related ebooks

Related categories

Reviews for The Real China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0 ratings

0 ratings0 reviews

What did you think?

Tap to rate

Review must be at least 10 words

    Book preview

    The Real China - Hong-Yee Chiu

    前言

    從失望到希望

    1991年,我前往中國講學和參加會議,順便到各處旅遊。到了以兵馬俑聞名世界的西安,進城的公路坑窪不平,車上感到顛簸。我以諷刺的口吻問嚮導:「難道中國連一條高速公路都沒有?」這位嚮導瞪了我一眼;她認為我背叛了我的中國文化傳統,說出侮蔑中國的話。旁邊一位才思敏捷的先生立刻代她回答:「當然有,在台灣。」

    十多年後, 2005 年 2 月我再次回到西安。市容完全改觀。到處都是高樓大廈。一條現代化的高速公路把機場和城市連接起來。這條高速公路直通到北京。至於我之前所問的問題–中國已經有了 5萬 公里的高速公路網(合 3.25萬英里)。(順便一提,台灣的高速公路的總長約為 200 英里。)目前的造路計畫,預計在 2015 年前再造出 3萬公里的高速公路,其總長將為 5萬3,125 英里(8萬公里)。這個成就的意義是,中國的高速公路的總長將超過美國的艾森豪威爾州際公路網 (Eisenhower Interstate Highway)。(按:根據2002 年 10 月 31 日的統計,艾公路網的總長為 4萬6,726 英里。而自2002 年起,基本上艾公路網沒有新發展。)從 1991到 2005年之間,中國歷經巨變。發展基本措施,建造高速公路僅是其中之一,新建設和發展更不知道有多少。我在思考這些問題的時候,感到非常好奇,在這麼短暫的時間內–只有一世代,中國如何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這些偉大的成就?並且從一貧如洗的窮國,一躍為影響世界經濟的重要國家?這是許多人要問的問題,也是我嘗試找出答案的問題。

    一個問題引出另一個問題

    可是一開始尋找答案,就發現其中涉及的原因很廣。每找到一個答案,就出現另一個要去尋求答案的問題。例如,為什麼在過去一百五十年內,中國從清朝初年的世界強權,淪落到幾乎亡國滅族的慘境。之後,在另一段時間內 – 950到1980 年之間,再度淪為世界上最窮困的國家。而約自 1980年起,僅僅一世代的時間,就從地平線上如同東升的旭日,成為美國最近的一任總統口中的「戰略上的未來敵人」。要把這麼大、人口這麼多的國家,在如此短的時間裡,推動發展到現在的程度,即使在想像中都非常困難,但就表面上來看,中國卻不費吹灰之力就辦到了。

    在尋找真正的原因時,又發現有許多歷史上的因素。自從傳說中的黃帝於將近五千年前(約西元前3000年)統一中國以來,基本上,中國的文化是以本土的發展為主,輸入的文化為輔。而中國文化又有一個特徵,就是自秦漢前後開始,中國雖然幾乎屢受異族(大都來自北方)入侵,可是文化始終都是獨立發展的。幾乎任何現在的中國的一切,從與西方在文化及傳統上的衝突,到中國可以在短時間內復原,都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甚至幾千年前建立的文化傳統和習俗。這兩種文化有許多完全不同的特徵,下面列出最明顯的幾個。

    自第3世紀起,中國不斷受到異族入侵。可是,最後這些入侵的異族自願被中國同化,他們的土地因此被併入中國的版圖。這些歷史是怎樣發展出來的?前因後果是什麼?

    歐州和中國在歷史上有許多類似及平行的地方。例如,歐洲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前1300年的希臘海倫時代 (Hellenic Period)¹,比中國夏朝晚數百年。可是希臘文化(歐洲文化的始祖)在約前數百年已積極發展,相當於中國戰國時代的文化積極發展時期,而這兩個文化的發展,有許多類似之處。但自此之後,這兩個文化發展的政治途徑卻完全不同。自前8世紀周朝衰落之後,中國開始分裂為許多獨立的國家(稱為春秋戰國時代)。秦始皇於西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建立中央集權的國家。雖然這個朝代維持不到二十年就被推翻,可是它所建立的中央集權政治體系,卻一直延續至今。在歐洲,自476年羅馬帝國亡後,歐洲也分裂為許多獨立的國家。雖然在800年前後,查里曼大帝 (Charlemagne, 742 – 814) 曾短暫的統一歐洲,可是當他死後,歐洲又再度分裂為許多互相攻戰不已的國家。這種類似中國戰國時代互相攻戰的局面,一直延續到20世紀中葉 – 二戰後的核武時代才結束。一直到20世紀末才出現一些統一的跡象(如在貨幣及邊防上)。為什麼歐洲和中國的歷史如此不同?

    中國從來沒有過政教合一的局面。在漫長的歷史裡,還接受了許多外來的宗教,甚至創出自己的宗教–道教。可是未曾有某一個宗教能支配全局。中國的某些朝代曾經有過建立國教的企圖,可是都曇花一現,很快就失敗了。更特別的是,雖然出現了利用宗教發動的農民革命,但從未發生過為教義或宗教的戰爭。此外,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中國從來沒有建立出能持久的,基於宗教歧視的傳統(就此而言,還包括了種族歧視)。歐洲則相反。非但有了一千餘年的神權政治,而且有了不知其數為了宗教意識所發動的戰爭,並建立其他的歧視行為。直到20世紀末,才立法禁止對種族、宗教及其了他的歧視行為,可是在民族性上,仍舊保持了強烈的基於種族及宗教的歧視。為什麼?

    在基於分封土地的封建制度的壽命上,中國和西方的發展也不同。雖然中國在西元前1000  年(甚至更早)就有了相當完整的世襲分封土地制度,可是到了西元前500 年,這種制度已經開始瓦解,之後每況愈下,未曾恢復過。可是,歐洲的世襲的分封土地制度,到了查里曼大帝死後才開始建立。這種制度一直持續到19世紀,其殘餘的影響到持續至今。歐洲和中國為什麼有如此不同?

    中國在西元前 5世紀 到前 2 世紀間的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學術黃金時代,媲美西元前5世紀到3世紀西方的希臘時代。然而希臘的文化孕育出科學,中國的文化卻沒有,為什麼?

    中國自西元前5世紀,知識開始普及於民間。歐洲則直到16世紀左右,知識才普及於民間。為什麼?知識的普及,造成什麼樣的結果?

    兩千年以來,中國的書寫文字形式幾乎沒有改變。(最大的改變是白話文的興起。最近中國改用簡體字,但並非真正的改變,只是用了便於書寫的簡體字而已。幾乎所有的簡體字,都有上千年的歷史。簡體及傳統的繁體字之間的轉換很容易,還可以用電腦或電子方法,簡單幾個步驟就可以轉換。)相比之下,歐洲羅馬帝國使用拉丁文,帝國垮台以後,還是用拉丁文。可是自12世紀起,拉丁文就失寵了。歐洲每個國家,都發展出自己的文字(雖然這些文字多源自拉丁文)。為什麼歐洲的文字分化成不同的文字,而中國的文字卻沒有呢?

    1966到1978年間,中國發生「文化大革命」浩劫,高等學府被迫關門,但之後卻又迅速復興,為什麼?

    歐美的民主觀念,沒有普選就沒有民主,因此有許多人攻撃中國的政治制度,大聲疾呼:「中國人渴望民主」、「沒有普選就沒有民主」等。可是據最近一次華盛頓皮尤民意調查中心 (Pew Center) 的調查,中國和印度人民對未來的展望之高,居全球第一、二位,而且有70%的中國人對現狀感到滿意。而聽信民主宣傳,在短期內改變國家政治制度的俄羅斯及東歐國家,因經濟落後,使得人民對未來的展望很低。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中國現在的政治體系到底是什麼?和以前的有什麼不同?和西方的又有什麼不同?

    諸如以上的問題都是基本的,不少人已研究過。可是在西方,或許是因為語言、文化的隔閡,以致對許多有關中國問題的認識,往往是片面的,或帶有西方文化的偏差和成見。其中有許多意見,是來自前人的見解,而非親自花時間深入研究後所得的結論。這種做法,很容易變成所謂的「血親式放大」(Incestuous Amplification)(美國軍事用語),即中國所謂的「人云亦云」。即使在中國,前人的見解也不見得可靠。自從二次大戰結束,尤其1980年以後,許多學者做了不少學術上的考據工作,他們採用西方科學方法來研究中國。他們的結論可能需要修正,但這種研究方法是對的。我在尋求答案時,就參考了不少他們的意見,然後從原始資料去探索。這種做法,和我以前做天文物理研究所用的方法很類似(其實其他科學的研究也一樣)。非要了解問題及其淵源,不能下「鍵」(現在用鍵盤,不用筆了)。

    撰寫本書時,我儘量保持科學上客觀的態度,保持中立,不站在任何主場。可是保持中立也是一種立場。本書的一個大命題是西方和中國的宗教觀。我持的宗教觀是不可知論 (agnostic) 的立場,即不否認神的存在,可是要承認神的存在,必須有實際可以求證的證據(宗教的經書不算實證的證據)。一個原因是,世界上宗教很多,而每種宗教都認為自己代表「真理」。唯一公平的方式就是把所有的宗教一視同仁,不偏袒任何宗教。在這種觀點下,持不可知論的態度最公允。

    中西文化的鴻溝隔閡和分歧

    撰寫這本書還有一個動機。

    我在美國住了大半生的時間,發現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有許多不同的地方,甚至有許多是反其道而行。許多中國朋友都有同感。西方人對中國許多傳統及事物都相當無知;即使是所謂的中國通,大都也只知皮毛或局限於有限的面相而已。本書的另一個目的就是盡力闡述中國文化的真諦。在中西歷史上,發生許多平行的,能使以後歷史改觀的事件,可是在中國和西方卻產生出迥異的結果。

    在國家思想及意識形態體系的選擇,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歐洲歷史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西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一世在今日的土耳其的尼西亞召開第一次大公會 (First Ecumenical Council),統一基督教教義。這個大公會建立了我們今所知的基督教教義,可是也使歐洲受到了千餘年神權統治,造成一切文化發展都停滯不動,甚至後退的黑暗時期 (Dark Ages)。類似的中國歷史事件,是西元前134年漢武帝召開的全國學者會議。在這會議中,決定罷黜百家,獨尊孔學。這兩件事相同的地方之處是,建立了以後這兩個文化的意識形態。而不同之處是,一個演變出持續了 1,500 年的,以不可捉摸的神為中心的神權政治 (theocracy)。而另一個卻建立了以人的福利為主的人本主義 (humanism)的儒家傳統。且尊孔之後,並沒有整肅其他學說,如老子或墨子等。還有不少類似的歷史事件,可是後果卻迥然不同。在本書中,我把我想得到的這些中西文化不同,甚至不可妥協之處寫出。

    本書的結構

    本書討論的主要命題是中國在 19 世紀中葉到 20 世紀間的衰退,及近年來的復興,涉及到中國和西方在文化上的差異,有些甚至無法妥協。中國文化有深厚的傳統,部分傳統和西方的文化相反。中國的傳統來自孔子的儒學,而孔子深受《易經》影響。雖然從表面上來看,《易經》是卜卦書,然而其內容卻是哲學。主要的哲理之一是原始的循環論²(〈泰卦〉「小往大來」,〈乾卦〉用九「見群龍無首」,指的是沒有帶頭的,也沒有尾隨的,即事物都呈循環),沒有絕對的事物,因此就不會有不變的教條。西方的思想,直到現在,則仍舊帶有嚴重的教條主義。孔學則以人文主義(humanism) 為本。

    如要了解中國文化,就必須了解中國的傳統是怎樣建立的,及這些傳統為什麼和西方的完全不同。此外,現代中國之所以讓人難以了解,還有一個原因,即過去一百五十年裡,雖然中國在文化及政治體系上的改變不少,可是許多改變的壽命都不長。許多表面上看來很好,甚至一時被人民熱烈擁護的改變,卻都曇花一現。這樣迅速的變化,往往使得不熟悉中國歷史的人難以理解。雖然目前的中國和以往的中國大不相同,可是在關鍵結構上仍然有許多連續性,而這些連續性以不同的形式出現於目前的文化和政治經濟體系中,讓人更難以揣摩。因此,研究中國復興問題的人,必須能夠認出這些連續性及其來龍去脈。亦即要研究這些問題的人,必須對中國文化的整體及其歷史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基於以上的原因,我把這本書分成七大部。

    前三部的目的乃是替本書的主題(第四、七部)鋪路,在最後的四部才討論到本書的主題。雖然大部分的討論都以中國歷史為主,我把我認為最重要的事件及發展為中心。可是我要強調的是這些重要事件和西方截然不同的地方。本書不是一部編年史,因此書中的討論並不特別按事件的時間順序;討論的設計乃是以一些關鍵性的事件及發展為主,突顯出中國文化的特性,並特別強調中西文化殊異之處,例如中西在宗教自由及政治自由上的觀念及習俗的不同。不可避免的,因為中國的歷史很長又很廣,只能討論我自己認為和本書主題最有關的問題。有的地方必須寫出細節,但大都以鳥瞰的方式來敘述。有些材料重複出現,但所討論的主題不同。在不同主題的地方重複敘述,讓讀者不必前後相互參照,節省時間和精力。許多討論,都以一個改變歷史方向的真實故事為楔子,所有的歷史故事都是真實的,不過我將故事戲劇化了,為的是不讓讀者感到枯燥。

    謝啟

    我首先要感激摯友朱祖凱博士。祖凱非但鼓勵我開啟這一件困難的工作,而且不厭其煩,四次讀本書手稿,並提出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祖凱是我半世紀前在台灣大學同年的同學,一生的密友。我要感謝中國科學院的李學勤教授,他給我可貴的中國斷代工程資料。我要感謝沈育美女士。她主修歷史,並在這方面工作多年.她當時視力有問題(經過手術後現在已復元),可是仍不辭疲勞,完整讀過本書,更改許多錯誤,並在文字上作了不少修改。當她自己也不清楚時,就去請教專家,找出正確的答案。我要謝謝吳育雅女士把沈女士介紹給我,並給我一些關於第三章中新仙女木事件的資料。我要謝謝美國出版中國論壇 (China Forum)  的彭之光及諸位在論壇上和我討論的人士,無法一一列出。我要向 Karl Hill 博士致上極高謝忱;他和我只在電郵上見過「面」,可是他卻不辭勞苦為英文版的文字修辭。中文版的校對工作完全由郭美鈞女士不辭辛苦地完成。沒有她的修改,這書不會有現在的面目。最後,我不知如表達對妻子江同愛最真摯的致謝,因為自一開始,她就完全支持這一項工作。

    第一部 中國傳統文化的開始

    han gu guan color

    圖 1. 函谷關今貌

    Enjoying the preview?
    Page 1 o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