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this podcast and so much more

Podcasts are free to enjoy without a subscription. We also offer ebooks, audiobooks, and so much more for just $11.99/month.

EP31│隨著美國經濟的開始復甦,就業數據卻不如人意,這和通貨膨脹間有沒有關聯?市場上的ESG標準過多,已經出現魚目混珠的情況。投資人應該怎麼對待這個現象?

EP31│隨著美國經濟的開始復甦,就業數據卻不如人意,這和通貨膨脹間有沒有關聯?市場上的ESG標準過多,已經出現魚目混珠的情況。投資人應該怎麼對待這個現象?

From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EP31│隨著美國經濟的開始復甦,就業數據卻不如人意,這和通貨膨脹間有沒有關聯?市場上的ESG標準過多,已經出現魚目混珠的情況。投資人應該怎麼對待這個現象?

From天下文化‧相信閱讀

ratings:
Length:
15 minutes
Released:
May 25, 2021
Format:
Podcast episode

Description

一週財經聚焦 一、5月19日,全美超過15個城市的麥當勞舉行了罷工,要求麥當勞為員工提高最低時薪至15元。 隨著美國經濟的開始復甦,就業數據卻不如人意,這和通貨膨脹間有沒有關聯?要怎麼解讀?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CNN:〈McDonald's is hiking pay -- but only for some workers〉(麥當勞正在調升薪資,但只針對某些員工) ●WSJ華爾街日報:〈U.S. Employers Added 266,000 Jobs in April as Hiring Slowed〉(由於四月份的聘任放慢,美國就業市場只增加26萬6000個就業機會) ●CNBC:〈Fed's Evans says employment and inflation need to pick up before policy changes〉(芝加哥聯準會主席Evans 表示,就業與通貨膨脹必須在政策變化前轉好) 分析解讀 在過去幾周,麥當勞就對外表示,隨著疫情的趨緩,它們面臨到了越來越嚴重的「用工荒」。為此,麥當勞已決定在其直接經營的一小部分餐廳平均加薪10%,也得到其他勞團的支持。來自「國際碼頭與倉儲工人聯合會北加州分會」的Chris Christensen表示,碼頭工人將與速食行業站在一起,一起反抗來自億萬富翁與大企業對勞工的壓迫。 事實上,隨著美國經濟從疫情中復甦,企業確實正苦於人力不足,四月份非農業就業報告顯示缺工、員工難尋是現在企業共通的抱怨。 美國大公司如如Amazon、McDonald、Cosco等,都為了招募更多人手提高工資。Amazon 五月13 日宣佈在美、加地區招募 7.5 萬人,平均工資超過每小時 17 美元,並提供新進員工 1000 美元的聘用獎金,完成疫苗接種者,還能額外領到 100 美元。 事實上,美國從零售業、速食業到叫車公司,都祭出更高工資或更好的福利向勞工招手,過去入門職缺少有的推薦和簽約獎金,現在愈來愈常見。 不只一般企業,連「零工經濟」也是如此,Uber、Lyft兩大叫車公司也將發獎金給推薦新司機的員工。 企業提高工資或加發獎金,意外替拜登政府想把基本工資提高到每小時 15 美元的政策助一臂之力。 但明明企業積極加薪求才,美國卻仍有上千萬人失業,讓有關就業市場景氣的辯論更白熱化。4 月非農就業僅增加 26.6 萬人,跌破眾人眼鏡,同時職缺數激增,企業調查顯示雇主愈來愈難找到足夠的人手。 為何就業市場明明需求孔急,但失業人口還是這麼多?經濟學家指出可能有以下兩個原因: 1.育兒問題,導致一些家長無法回到就業市場。 2.晶片供應短缺,導致車廠被迫裁員。這也是導致勞動力市場怪異現象的部分原因。 在其他地方,勞工短缺也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問題。 在5月17日敞開大門的英國餐飲業老闆正在尋找需要的服務生;在澳大利亞,職位空缺的情況比疫情爆發前高出了40%;歐洲擺脫封鎖的步伐一直比較慢,但從瑞士到德國的空缺職位,也比以往來的多。 不止這樣,為了刺激就業,目前美國已有至少16個州決定提前退出聯邦紓困方案的失業救濟措施,這個決定將影響近200萬人的生計。這些州長表示,勞動力短缺是促使他們決定退出聯邦資金計畫的主要原因,他們認為失業救濟金過高,變相鼓勵人們不用急於找工作,讓企業難以填補職缺。部分經濟學家也認為,就是因為優渥的失業金,才讓許多失業者不願回到就業岡位。 民主黨在實現完全執政後,於今年早些時候通過名為《2021年美國援助計畫法案》(American Rescue Plan Act of 2021),也就是規模高達1.9兆美元的新一輪新冠紓困振興方案,其中最受到關注的措施,包括向美國人直接發放1400美元現金,以及將《新冠援助、救濟和經濟安全法》(CARES Act)之每週加發300美元的聯邦失業給付措施,延長至9月6日勞動節。 隨著勞力需求激增、人民上班意願不足、可用工人短缺,美國大小企業都在努力填補空缺,但小企業抱怨目前處境痛苦不堪,因為他們的待遇水準很難比得上大企業,政府提供受疫情重創小企業的「薪資保護貸款計畫」(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PPP)將在5月底截止,有些業主擔心若申請不到貸款將陷入困境,雪上加霜。 據華爾街日報委託中小企業主與高管聯盟Vistage Worldwide,對611家小型企業進行調查顯示,75%小型企業計畫明年增加員工人數,但逾三分之二小企業表示,很難找到合格工人。由此看來,美國的「缺工」狀況十分嚴重。小企業主表示,政府增加失業救濟金、申請工作者缺乏適合技能,是公司職缺難以補足的兩大原因。 對於這個情形,我的想法是,就業復甦放緩、通脹壓力驟增,兩大議題正在讓美國政府新一輪刺激計劃前面臨考驗。 但我附和經濟學人提醒的,為了使勞動力市場更好地運轉,政府應該要好好考慮三個P:payments, passports and patience.(支付,護照和耐心)。  首先是payments(支付),最佳的解決方案不是削減福利,而是重新設計福利,以鼓勵勞工積極的工作。 其次是passports(護照),與移民或移工有關的問題該怎麼處理。暫時性的邊界控制措施可以阻止病毒的傳播,但這種控制措施,不應持續超過疫情期間。這就是為什麼在許多國家中,依賴外國人的行業(例如服務業)正面臨著嚴重的勞工短缺原因。政客們必須清楚,封閉的邊界將帶來痛苦的成本改變或產業改變。 最後一個就是patience(耐心)。許多人因為害怕感染Covid-19而迴避工作。隨著疫苗的施打率提高,這些擔憂將逐漸消失。一些產業在勞動力市場中也出現了工作崗位的萎縮與繁榮局面,面對如此大規模的變革,人們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找到新的職業發展方向。   現在就業市場和通貨膨脹是美國的兩大問題,而上周提到的CPI破4,對於正在從疫情中復甦的美國經濟而言,無疑不是好消息,不少人想起了上世紀70年代的大通膨時期。 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Gregory Daco在報告中指出,早期數據顯示,5月份的就業報告也可能疲弱。如果工人們不接受工作,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無論是繼續擔心疾病、缺乏兒童保育、失業救濟金條件太好,或是供應鏈的管理難以解決,問題是怎麼讓人們回來?這是一個不同於為經濟注入紓困刺激的問題。 讓我們回顧一下上世紀70年代的大通膨,到底是怎麼回事。 當時由於布雷頓森林體系(註1)剛剛終結,加上石油危機,美國通脹率持續走高,並在1980年達到13.5%的峰值。 當時美國除了依賴進口石油,經濟與全球的關聯度並不高。大多數消費者購買的商品都是在美國製造的,美國工人的工資在工會的支持下不斷上漲,石油危機和工資上升的共同作用,造成了美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通脹潮。 在卡特總統任期內,美國每月平均增加21.5萬個工作崗位,失業率卻在上升,最終導致其連任失敗。 如今的供應鏈約束正在加劇供需矛盾,而政府財政支持則不斷注入流動性,因此通貨膨脹預期不斷上行。 不過真正的通貨膨脹螺旋,發生在工資漲幅開始跟上物價水準的時候。當今環境與70年代的最大的差別,在於勞動力絕對缺乏定價權,這一點從政府最低工資談判的艱難程度可見一斑。因此,我對美國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同時通脹持續惡化的可能性不大。 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本月初在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指出,美國經濟即將迎來一輪繁榮,但如果刺激計劃安排不當,之前的努力可能會被浪費。 當然,市場難免擔心通膨升高可能引發美國聯準會收緊貨幣刺激政策,連帶使股市重挫。瑞銀UBS就認為,通膨擔憂不太可能令股市漲勢結束,建議透過金融和能源等行業為在通膨佈局,因為歷史上這些類股,往往受益於通膨上升或收益率走高 。 重要的是,主要央行已表明無意因為物價短暫上升而收緊貨幣政策。美聯準會官員重申了這一訊息,美聯準會理事Lael Brainard 表示,決策者應該保持耐心,等待後疫情時代數據失真逐漸恢復正常。 類股走勢反映出對通膨與收益率上升的擔憂,「再通膨」受益股和價值股普遍跑贏科技股和成長股。例如美國能源股跑贏大盤0.6個百分點,金融股跑贏1.7個百分點,科技股雲集的納斯達克指數則下挫2.3%。 二、5月20日,CFA( 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協會亞太區在香港表示,各國監管機構將ESG披露標準,由上市公司推廣至投資產品及基金經理。 市場上的ESG標準過於繁多,已經出現魚目混珠的情況。投資人應該怎麼對待這個現象? 國際媒體相關報導 ●Economist經濟學人:〈Sustainable finance is rife with greenwash. Time for more disclosure〉(可持續綠色金融已經泛濫成災。是時候進行更多的披露了) ●WSJ華爾街日報:〈Who Really Pays for ESG Investing?〉(誰會真的為ESG投資買單?) ●FT倫敦金融時報:〈CFA offers certification in sustainable investing〉(特許金融分析師協會對永續投資提出要求驗證) 分析解讀 環境、社會及管治(ESG)的投資越來越多,但市場上基金「漂綠」(Greenwashing)情況也很多。CFA協會就投資產品的ESG披露準則發表意見,以提高附有 ESG 相關特性投資產品之透明度及比較性,並宣布初稿將於今
Released:
May 25, 2021
Format:
Podcast episode

Titles in the series (100)

「1號課堂」是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提供上班族進修的平台,內容包含時事分析、商業理財、自我成長、語言學習、親子教養等。 我們在Podcast版本上,會分享熱門的《丁學文的財經世界》,分析最新全球財經趨勢及國際財經雜誌重要議題;還有《城市學》帶你造訪台灣各縣市,探索各地大小事;《天下文化讀書會》邀請作者與各領域專家,帶你一起讀好書,擴大視野;《50+talk》分享各種最新的生活觀點,創造你的理想退休生活。 除此之外,還有職場不能不懂的溝通技巧、管理思維、數位行銷等課程都收入錄在《1課開始學》。 你可以在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Spotify、KKBOX、firstory等平台訂閱收聽,也歡迎下載【1號課堂APP】,收聽更多內容。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