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millions of ebooks, audiobooks, and so much more with a free trial

Only $11.99/month after trial. Cancel anytime.

鸿斋书话: There is No Frigate Like a Book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鸿斋书话: There is No Frigate Like a Book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鸿斋书话: There is No Frigate Like a Book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Ebook126 pages23 minutes

鸿斋书话: There is No Frigate Like a Book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

Read preview

About this ebook

《鸿斋书话》是吴嘉的第三本文集,记录着她近几年读书、旅行和思索的轨迹。作者既有中国古典文学的根底,又深受外国文学的滋润和熏陶。她作品中所传达的情意既是浅显的,又是深邃的;既有西学的广袤宏大,又有扎根于中国传统儒道释的乡土气;既有对生活热情的赞美,也有对时弊冷峻的批评。吴嘉的文字功夫,是她长年读书积累的结果,也反映了她人生的历练和从容的态度。

读吴嘉的书,觉得其中有诗,有史,尽管多是凡人琐事,这诗和史却并不淡薄,其中有个人的深情感悟,又有时代的风云变幻,可谓境界高远,气象万千。这境界和气象来自于她的博学和敏锐,她广阔的视野,她的修辞立其诚。因而,无论是抒情言志,或状景怀人,诵读之下,都让人觉得亲切有味,默然许之。

Language中文
PublisherEHGBooks
Release dateOct 1, 2021
ISBN9781647843403
鸿斋书话: There is No Frigate Like a Book (Simplified Chinese Edition)
Author

Kathleen Wu

吴嘉,安徽芜湖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外语系并留校任教,曾在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习英语语言学和美国文学。1989年赴美,获马里兰大学国际管理硕士学位。吴嘉曾在美国咨询公司任咨询顾问,同时做兼职教授。1997-2020年,吴嘉在美国联邦政府供职。任美国国务院国际开发署官员期间,先后被派往巴基斯坦、斯里兰卡、摩洛哥、加纳、阿尔巴尼亚等国工作。吴嘉兼任过国际开发署亚太雇员委员会主席,并多次荣获美国政府颁发的个人荣誉奖和团体功勋奖,包括美国总统亲笔感谢函。吴嘉出访过近80个国家,安第斯山下、庞贝废墟上、尼罗河畔、撒哈拉沙漠中、地中海上、湄公河边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吴嘉雅好文史,学而不倦。工作之余,她步履敏捷,脚下生风,专心察访各地风土民情,并将察访心得写成了一篇篇视角独特、文采飞扬的随笔。吴嘉的《飞去来兮》、《天地一飞鸿》等文集,先后由燕山出版社和《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她的部分文章入选《那三届》(人民出版社)、《书写@千山外》(台湾商务印书馆)、《相遇文化原乡》(花城出版社)、《丝路艺术》(漓江出版社)。吴嘉先后在《美华商报》、《新世界》等华文报刊上开设专栏,也常为《世界周刊》撰稿。吴嘉是北美作家协会华府分会会员,曾任华盛顿半杯清茶社社长。

Related authors

Related to 鸿斋书话

Related ebooks

Reviews for 鸿斋书话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0 ratings

0 ratings0 reviews

What did you think?

Tap to rate

Review must be at least 10 words

    Book preview

    鸿斋书话 - Kathleen Wu

    曼德拉的漫漫自由路

    我第三次访问南非的行程里,多了开普敦一站,在那里如愿参观了罗本岛(Robben Island)-- 曼德拉的囚禁地。从17世纪开始,罗本岛就被南非殖民者用来关押土著反抗运动首领,后来又成为麻风病人和精神病人的隔离所。上世纪60年代,罗本岛成为南非最大的秘密监狱,大部分黑人政治犯都被囚禁于此。曼德拉27年的铁窗生涯,有18年是在罗本岛上度过的,如果不是因为曼德拉,大概谁也不会在意这巴掌大的小岛。

    3月初,开普敦夏季将尽,天空湛蓝,气候温润。开普敦的标志,是城外的桌山,有人称它为上帝之餐桌。桌山是个平顶山,远远望去,山顶刀削一般平整,像个光滑的桌面,桌山因此得名。开普敦的地理位置很特别,东边是印度洋,西边是大西洋。桌山沿着大西洋海岸迤逦延伸,桌山脚下,便是维多利亚港。我和其他游客一起登上了游轮,不一会儿游轮缓缓离开港口,向罗本岛驶去,汹涌的波涛拍打着船头,好像预示着罗本岛的凶险。

    01 曼德拉的漫漫自由路图1.jpg

    图1: 从罗本岛遥望开普敦

    半个小时以后,我登上了罗本岛。罗本岛只有5平方公里,是个真正的弹丸之地,至今岛上人口只有100出头。阳光下的罗本岛乱石纵横,野草丛生,好一片肃杀的蛮荒之地。旅游大巴载着游客绕岛一周,最后在采石场停了下来,这是当年曼德拉和其他政治犯做苦力的地方。采石场荒凉如沙漠,在阳光的照射下,白色的石灰石发出刺眼的光芒,让人睁不开眼睛。据说,因为长期的光线刺激,曼德拉的视力严重受损,他后来最怕记者的镁光灯。采石场周围看不到一棵树,只有一些杂乱的灌木丛。当年岛上的政治犯每天劳动8小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看守的监督下,想走出采石场半步,都会招致杀身之祸。

    我们的讲解员,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就是曾被关押在这里的政治犯。他用低沉厚重的声音,向我们讲诉当年监狱的情形,包括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我们走过一排低矮的囚舍,在一个简陋而阴森的囚舍前,他停下来,对我们说:这就是曼德拉的牢房。

    01 曼德拉的漫漫自由路图3.jpg

    图2:笔者参观罗本岛的秘密监狱

    01 曼德拉的漫漫自由路图2.jpg

    图3:曼达拉的囚室

    这是一个4平米大小的囚室,室内有一张小桌子,一个带盖的便桶,一个长不足2米、宽不足1米的小铺。很难想像,在这狭小阴暗的空间里,曼德拉被关押了18年。他那本自传《漫漫自由路》(Long Walk to Freedom),就是在这间囚室里一笔一笔写成的。

    监狱的两排牢房中间有一块空地,供囚犯们放风。空地上种了一些灌木花卉,曼德拉每天利用15分钟的放风时间,与狱友们联络,领导监狱里的斗争。他后来把书稿埋在花园的灌木丛中,并通过一位释放的犯人带到了国外出版。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听说了曼德拉的大名,他的一生,从囚徒走向神坛,既有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和痛苦,又有英雄传奇般的辉煌和壮阔,他先以领导反抗种族隔离制度而名扬天下,后以实践自由平等的政治理念受到世人的普遍尊敬。曼德拉43岁时以煽动罢工罪非法出境罪被政府判处5年监禁,后来又以企图暴力推翻政府罪名被判处终身监禁,前后坐牢27年。他不但活着走出了罗本岛,而且以坚定的信念,成就了一场开天辟地般的英雄事业。

    孟子说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话用在曼德拉身上再贴切不过,因为他个人的苦难,换来的是一个被压迫的种族的解放。漫长的铁窗生涯磨炼了曼德拉的意志,培养了他的睿智和谦卑,更让他真正理解了自由和宽容的含义。曼德拉是一位基督徒,他表现出的宽容的精神,总是让我感动不已。从走出囚牢的那一刻,曼德拉就告诫自己: 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痛苦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我想,曼德拉之所以赢得了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国家民众的一致赞誉,就是因为他的宗教般的包容之心吧。1994年,曼德拉当选南非总统,他特别邀请了当年迫害自己的人参加就职典礼,包括曼德拉坐牢期间的狱警,宣判曼德拉死刑的检察官,镇压黑人运动的前南非白人总统,足见他胸襟广阔,非常人可比。

    我因工作关系,时常需要阅读大量有关非洲历史的书籍和新闻报道,以便更深了解它的现状。19世纪末西方列强瓜分非洲时,非洲完全没有现代国家的概念,社会的基础仍是原始的部落。西方殖民者为了维护其殖民统治,一方面要打破部落制的蕃篱,一方面又刻意保留部落的番号,首领的称号和特权等。非洲许多国家连年战乱,根本原因是国民只认部落,缺乏国家和民族认同感,一般来说,国家认同是摆脱殖民后的非洲国家的普遍危机。那些靠政变起家的总统们贪恋权力,敛财收贿,他们既无心也无力唤起不同种族、阶级、和宗教背景的民众,无法给人们带来民族和国家归属感。

    曼德拉是一个例外,他的最大成就,是终于促成了种族和解,消除了南非的社会隐忧。这之前,很多人认为,解除种族隔离状态的唯一途径是内战;而南非却以最和平的方式,从种族主义独裁的国家过渡到一个多种族民主国家,这是20世纪最惊人的政治发展之一。曼德拉崇尚民主和自由,他既反对白人种族统治,也反对黑人独裁专制。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曼德拉不恋栈权力,他在个人声望如日中天时急流勇退,表示不再参选下届总统,打破了非洲国家领导人长期执政的传统,为南非后世当政者做出了表率。

    01 曼德拉的漫漫自由路图4.jpg

    图4:曼德拉自传《漫漫自由路》

    翻开史书,人类短暂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伟大的人物,他们真正是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成就了一番澄清天下的事业。在非洲,唯一能与曼德拉比肩的政治家,是泛非运动和非洲统一的灵魂人物 -- 加纳的国父恩克鲁玛。加纳是非洲第一个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独立后的加纳,面临着民族和国家认同的挑战,恩克鲁玛善于弥合分歧,他通过自己的政党 — 人民大会党 — 呼吁国民平和宽恕,彼此认同。人民大会党凝聚了不同的政治势力,促成了各派力量的统一,加纳因而摆脱了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危机,恩克鲁玛本人也成了跨越民族界限的领袖人物。

    但与曼德拉不同的是,恩克鲁玛权力欲太盛,他在执政后修改宪法,使加纳人民大会党成为唯一合法政党,他本人则成为国家终身总统和执政党终身主席。此外,他推行国有化、合作化等计划经济政策,致使加纳经济濒临崩溃,最终被军事政变推翻,流亡国外,客死他乡。在非洲,像恩克鲁玛这样的独裁者比比皆是,相形之下,曼德拉的伟大不禁令人生高山仰止之叹。

    站在荒凉的罗本岛上,面对曼德拉的囚舍,遥想他漫长的铁窗生涯,心情本来是沮丧的,沉重的,悲愤的。但随着讲解员的娓娓叙述,我仿佛看到曼德拉如何以胜利者的姿态昂首走出牢房,如何以德报怨,以宽容对暴力,引导一个种族隔离的国家走向民主和自由。也许正是罗本岛的铁窗造就了曼德拉后半生辉煌的事业?

    罗本岛与开普敦只有15公里间隔,遥想当年,这小岛却是阴森森的化外之地。我突然觉得,罗本岛有些像中国的天涯海角, 区区万里天涯路,野草若烟正断魂,历代王朝流放到那里的逆臣,来去无路,仿佛到了世界的尽头,只有望洋兴叹。1991年,南非政府废除种族隔离法案,罗本岛也对外开放了。

    我在岛上只待了2个多小时,却好像目睹了曼德拉多彩多姿的一生的航程。回程的游轮仍旧是缓缓地前行,波涛还是照样拍打着船头,远处烟波浩淼,帆影点点,碧水与蓝天完全融在了一起。转眼之间,游轮已经回到了繁华的开普敦,好像从野蛮回到了文明。这半个小时的航程,曼德拉却走了整整27年,几人能做到呢?

    赛珍珠与美国文学史

    赛珍珠在美国当代文学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文学界对赛珍珠的评价时热时冷,难得客观。的时候,常带着政治倾向性,关注的焦点在她传奇的经历,其次才是其作品的文学价值。的时候,许多人觉得赛珍珠不过是一个过了气的二三流作家,无法代表她所处时代的最高文学,尽管她是一位勤奋多产而又头顶桂冠的获奖大作家。

    赛珍珠一生出版了70本书,作品涉猎了文学创作的几乎每个领域: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剧本、传记、翻译、儿童文学、诗歌、散文、新闻报道等,其中15部是每月图书俱乐部(Book of the Month Club)的挑选书籍。按理说,凭借她一生大量的作品,凭借她美国首位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女性获得者的身份,赛珍珠应该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地位,可是我手头常翻看的《诺顿美国文学选集》(The Norton Anthology of Literature),并没有收编赛珍珠的任何作品。

    在专门收集女作家作品的《诺顿女性文学选集》(The Norton Anthology of Literature by Women)里,我也没找到赛珍珠的名字,心中不免惆怅。我一直比较关注女作家的作品,读小说也是偏爱读女作家的,总觉得女人对事物观察之细致,男人无所企及。女人也因自身的温柔与细腻,笔下的人物更容易打动读者,这当然只是我的偏见。我喜欢的英国女作家有夏洛蒂•勃朗特、弗吉尼亚•伍尔芙和简•奥斯汀,我也喜欢丹麦女作家凯伦•布里克森的《走出非洲》。

    图1:早年的赛珍珠

    上个世纪20年代早期,美国女作家伊迪丝•沃顿以她的《纯真时代》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也是美国第一位获奖的女作家。沃顿出身贵族,所以这部经典小说描写的,是她所熟知的美国上流社会生活。沃顿对建筑、园林和风景情有独钟,不像赛珍珠那样关心下层人生活,尽管她也写过穷人的生活,如《伊坦・弗洛美》和《邦德姐妹》。当时女性小说在美国文学中不占主流地位,总体上说,美国仍处于男权社会,女性受家庭、婚烟和经济压制,女性的成长、独立意识的增强以及她们的宿命都不是主流社会关心的内容。可以说,女性文学是一个被边缘化的类别。

    应该说沃顿和赛珍珠的作品都反应了对女性问题和女权主义的思索与觉醒,在这方面,夏洛特•珀金斯•吉尔曼是美国女性文学的先驱,代表作短篇小说《黄色墙纸》改变了人们对女性在健康与医疗方式方面决定权的看法。 她在《为什么我写黄色壁纸》中,对作品的影响进行了有趣的描述。我也喜欢凯特•肖邦的中篇小说《觉醒》,还有西尔维亚•普拉斯的长篇小说《钟形罩》。这些女作家以半自传体的写作方式剖析和展示了女性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贝蒂•弗里丹的作品则呼应了赛珍珠作品的主题。这些女作家为现代女权主义奠定了基础。

    较之上面提到的几位女作家,赛珍珠在美国文坛似乎很受冷落。她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无法与前面提到的几位相提并论,甚至遭受威廉•福克纳、罗伯特•弗罗斯特等名作家的嘲讽。有人诟病她的文字平铺直叙,不够生动,气势不够磅礴。较之同时期海明威、福克纳的作品,《大地》更像纪实文学,甚至是一部社会学或人类学作品,文学之味索然。她回到美国后写了一些关于美国的小说,业界认为不堪卒读

    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她成名太快又身处男权世界外,一个主要原因不可忽视那就是她写的不是美国本土的故事,她冷门的题材和不被认同的视角使她成为美国文学界的一朵奇葩,与文学主流格格不入,属于另类。如果别人的作品与自己的经历相近,就更容易引起共鸣。想起朱光潜在《文学的趣味》里的一句话:文学上的好恶往往与道德上的好恶同样地强烈深固,一个人可以在趣味异同上区别队友,党其所同,伐其所异。 古今中外,概莫如是。

    的确,赛珍珠的绝大多数作品的内容都与中国有关,她对中国文化和民俗的熟悉,或许超过了她对美国文化和社会习俗的了解。有学者认为,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与描写,除了《马可•波罗游记》,便是《大地》了。

    我阅读英文原版的《大地》时,觉得小说写得细腻,亲切,感人,这大概是我熟悉她笔下的社会的缘故。但抛开这些,从文学理论常提到的文学性的角度上来看,也是很不错的。什么是文学性呢?用特里•伊格尔顿一句通俗话来说,文学性指的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可是直至今日,许多人还是认为,赛珍珠对世界文学的贡献远未达到诺贝尔奖的水平。一些男性批评家甚至认为,赛珍珠的成功恰好反应了美国读者尤其是美国女性读者低下的欣赏水平,迎合了他们的口味,因为她着重说什么,而不是怎么说

    图2:英文原版《大地》

    把中国农民放在与西方人等同的地位来描述,在当时文坛可以想象是多么地不入流。但赛珍珠不会为了迎合谁去选择,我思故我在。另一方面,赛珍珠的后半生致力于改善儿童、妇女、残疾人、有色种族等弱势群体的命运,这些在当时反种族性别歧视是很前卫的思想,不容易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赛珍珠通过自己政治活动家的地位和影响力,推动维权与变革。不受传统作家待见,也是可以想象的。

    赛珍珠先后领养过7个孩子,她唯一的亲生女儿凯萝患有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后来赛珍珠还创立了国际收养机构欢迎之家(Welcome House), 这所孤儿院专门收留遭歧视的亚裔和混血儿童,前后达5000多名。赛珍珠夫妇曾创办东西方协会(East and West Association),从事亚洲与西方的文化交流。协会有一个刊物《亚洲》,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便是通过该杂志奔赴中国,他后来撰写的《西行漫记》,也是通过《亚洲》被首先介绍给西方读者。

    赛珍珠深受中国儒学和西方基督教的双重文化熏陶,她的悲悯、仁爱情怀令人肃然起敬。她在美国为反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积极奔走,为争取儿童权益的保障而呼吁,这些民权活动如今看很平常,在那个年代的社会背景下,是需要超人的勇气和胆略的。

    令我叹息的是,赛珍珠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也榜上无名,尽管她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生活在同一时代,而且与林语堂、胡适、徐志摩等文人交集很深。我查了夏志清编写的《中国现代小说史》目录,只字未提赛珍珠的名字。不但如此,她的作品被译成中文传入中国后,还受到当时一些进步文人的质疑和排斥。

    鲁迅对赛珍珠的作品不以为然,他在给翻译家姚克的复信中,批评赛珍珠对中国的了解流于浅表,...看她的作品,毕竟是一位生长中国的美国女教士的立场而已... 她所觉得的,还不过一点浮面的情形,鲁迅认为,《大地》这个作品是在刻意批判传统农民的保守、麻木与愚昧。鲁迅对赛珍珠将所译《水浒》英文改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提出异议,认为山泊中人,是并不将一切人们都作兄弟看的。鲁迅在后来给友人信中曾表示,对赛珍珠的评价可能不妥,遗憾的是,鲁迅不久后便去世了。

    茅盾、巴金、胡风对赛珍珠评价也不高,茅盾批评赛珍珠的小说歪曲了中国农民的形象,巴金在《鲁迅风》上说:…她得了诺贝尔奖金以后还是原来的赛珍珠。 胡风说:《大地》虽然多少提高了欧美读者对于中国的了解,但同时也就提高了他们对于中国的误会。 文学泰斗们对《大地》的评论,使得中国文学界对《大地》不够重视,甚至不屑一顾,在一段时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者在中国的声誉。

    过去的20年情形大不一样,随着对赛珍珠研究的重视,国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赛珍珠热。各类作品相继出版,研究范围也不断扩大,内容日趋深入细致。中国学者认为,未来的赛珍珠研究不应仅是文学研究的分支,而更应该是文化研究的一个门类。

    近些年,西方也出现了不少赛珍珠的传记,最有名的当属英国出版的《埋葬尸骨:赛珍珠在中国》(Burying the Bones),英国传记作家斯珀琳(Hilary Spurling)在此书中给予赛珍珠极高的评价,称她为继马可波罗之后,第一位把中国以写实的笔法介绍给西方的作家,而非为了猎奇讲天方夜谭。还有一个传记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彼得•康恩(Peter Conn)的《赛珍珠:一部文化传记》,书中称,赛珍珠成长经历独特,在美国名人作家历史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如何评价赛珍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现有的美国文学史书籍几乎不提赛珍珠的名字,即便提到,也无非占区区脚注的位置,这与她在西方作为一位相当重要的公众人物形成鲜明对比。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肯定了赛珍珠在文学领域的贡献,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称她对中国农民生活进行了史诗般的描述为中国题材小说作出了开拓性贡献。赛珍珠还获得过普利策奖和威廉‧迪‧豪威尔勋章,还被选为美国文学院院士,此外,她还担任过美国作家协会主席,也是作品流传语种最多的美国作家,这些饶有殊勋的荣誉给赛珍珠带来一定的公信力。

    然而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不服气的同行们可能会说,诺贝尔文学奖未必代表最高文学水准,因此不能过分强调。这点我基本认同,评论一部文学作品、一个作家,必须把握批评的标准。文学评论的标准除了政治、思想、历史、社会考量,还有艺术标准和美学标准,关键是要看作品是否属于经典。对于经典的认知,有两种不同的情形需要区分开来,一种是文学史经典,即基于某种意识形态的需要甚至炒作而成为的经典。另一种是文学经典,这是那些经时间洗刷沉淀后而流传至今的经典之作。

    赛珍珠的作品属于哪一种,是见仁见智、言人人殊的事。近些年,美国学术界开始重新发现赛珍珠,修整对她的文学作品和作为政治活动家长期以来的忽视。我认为,随着评价模式和评价体系的改变,人们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赛珍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会被不停地发现和调整。

    玄奘的西天之路

    冬日的阳光懒洋洋的,软绵绵的,阳光下,位于塔克西拉(Taxila)的Jaulian佛学院遗址显得荒凉而肃穆。荒凉自然是冬天的景象,肃穆确来自我内心的崇敬。我这次从伊斯兰堡出发,驱车1小时前来拜谒,只见附近的丘陵绵延起伏,把纷乱嘈杂的尘世完全隔离在外,只留下老树、断垣、和蜿蜒伸向远方的乱石。

    08 玄奘的西天之路图1

    图1:Jaulian佛学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修行者的苦行禅定之地。一千多年过去了,它还保持着清静无为的风格。

    公元7世纪的一天,塔克西拉迎来了一位年轻的中国僧人。他就是唐代高僧玄奘 -- 因吴承恩的《西游记》而家喻户晓的唐僧。唐僧此行使命是到西天取经,这西天,指的是佛教发源地天竺,中国对印度的古称。

    玄奘西出长安,迈出了乘危远迈,策杖孤征的第一步。《西游记》把这故事写得热闹非凡,但其实,玄奘是只身独往的。当时的大唐禁止百姓随意出入境,不像后来走西口下南洋,来去自由。玄奘是冒越宪章,私往天竺。他不得以隐身于难民群中,偷渡出国。玄奘事先料到路途的艰辛,但出游决心已下,若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

    玄奘是不是身着袈裟不得而知。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不会头戴金冠,手执降妖宝杖。想象中的他应头戴僧人帽,手持打狗棒。这位行者从中国西安出发,足登草履,背负行囊,一路风餐露宿,九死一生,经西域、中亚各国,穿越大漠、雪山、丛林,一路西行,到达塔什干后开始向南行走,途径今日的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最终到达印度的那烂陀寺。关于这段传奇的历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有详细的记载。

    到达天竺,玄奘抖落身上的风尘,便驻扎下来潜心习经,多年后又去西天的终点站塔克西拉落户修行,30来岁的他对取经该是怎样的义无反顾!

    玄奘缘何远走他乡去西天取经?史书上记载,玄奘精舍求学,20来岁便抱玉握珠,名冠中国佛教僧侣之首,受唐太宗李世民厚爱。套用当今时髦词句,他的佛学造诣,当时在国内的佛学界已天下无敌。在拜访全国的名寺高僧之后,玄奘无法满足各家学说对佛学经典的解释,现存的汉字典籍相互抵牾,不足以表达佛经的深邃,玄奘决定誓游西方,以问所惑。

    来塔克西拉之前,玄奘已经在那烂陀寺留学5年。彼时正是佛教鼎盛时期,各地僧侣学者云集印度的大小寺院。玄奘先后朝拜过几家大的佛学院,时间呆的最久也最出成就的地方,便是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据史籍介绍,那烂陀寺有僧徒一万多人。玄奘一边苦学印度文字,一边钻研经论,先后拜十几位印度高僧为师,最后终于脱颖而出,开坛布道,成为当时鲜见的能通解50部佛经的高僧之一。

    玄奘赴西天取经,前后近20年,学成之后做了海归,所谓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白。玄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驮回长安657部真经,这些经卷被写在贝多罗树叶上。为了保存这些珍贵的贝叶经,以及存放经像、舍利等,玄奘于唐永徽三年(652年)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我上次去西安开会,特地去了大雁塔。大雁塔四层塔室内,供奉着两片长约40厘米、宽约7厘米的贝叶经。看着上面刻写着密密麻麻的梵文,我从内心感叹玄奘的了不起。

    这些卷帙浩繁的佛经典籍,给他的佛教理念增添了理论依据。经典的有《大毗婆沙论》,他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涵盖了几乎所有佛教核心理论。这部著作是佛经中字数最少的,却含义最深,影响最大。盛世大唐的辉煌岁月,佛教的迅猛发展少不了玄奘的浩繁译作、全面梳理和系统诠释。一代宗师的头衔于他而言,当之无愧。

    回国后,玄奘除了设坛布道弘扬佛教,还口述让辩机和尚笔录完成《大唐西域记》。该书洋洋12卷,详细记录了玄奘的西行见闻。书中对丝绸之路的人文地理、建筑格局、风土人情的描述,为后人对印度、尼泊尔和中亚的考古发掘和文化研究提供了第一手史料。

    《 大唐西城记》第三卷里提到的坦叉始罗,就是我今天来到的叫塔克西拉。1947年巴基斯坦从印度分裂后,这块土地被划到巴基斯坦境内。塔克西拉是西天的一部分。西天到底是怎样的景色?

    地称沃壤,稼蔷殷盛,泉流多,花果茂。气序和畅,风俗轻勇,崇敬三宝。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这样描述这座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可想当时城市是怎样的百卉千葩。眼前的古刹虽然一半还掩埋在土里,轮廓却依然鲜明,土城垣仍然坚固高大,佛殿建得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塔寺精巧细微。讲经坛周围四壁是一个个整齐排列的打坐间。寺院庙宇的墙上雕着几千尊表情逼真的佛像,折射出一层浮光。

    08 玄奘的西天之路图2

    图2:几千尊表情逼真的佛像

    08 玄奘的西天之路图3

    图3:打坐的僧侶雕塑

    其实玄奘来此的时候,Jaulian佛学院已经开始衰微。玄装亦非西天取经的先行者。在他之前700多年,已经有众多僧人从中国来学经,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东晋高僧法显,他比玄奘早来了200多年。法显当年也从长安出发,与玄奘去印度取道陆路相比,法显水陆并用,经河西走廊的沙漠,向西南穿过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再南越葱岭,取道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最后达天竺。那也是塔克西拉最风光的一段时期,香火鼎盛。

    塔克西拉历史非凡,在12世纪伊斯兰教大步迈进之前,已与波斯、希腊、华夏、和印度几大文明先后撞击和融合。亚历山大东征到这里,使古希腊文化也扎根于此。几大文明的交汇和历史的叠合,让塔克西拉有了它的特殊地位。塔克西拉更成就了中国的一代高僧。

    塔克西拉!我一脚踏进,心就静了,脚步亦轻了。我与玄奘在同一空间,时间腾挪了一千多年。千年来朝代更迭,世殊事异,情随事迁,这里却好像依然故我,定格在自己的历史里。天地的空旷让时间凝固起来,一切处于静止状态。菩提树的树干无声无息、支支楞楞地托着天空。

    我站在树下,痴痴的,一任微风拂面。我的心境若禅,非喜非悲。我是来寻幽还是览胜?似有出世之意。我闭上眼睛,试图勾勒一个已然消逝的繁华世界。两千年前那些远行来的学者云集在此,摩肩接踵,席地而坐。我看到了香客们顶礼膜拜的仪典,我嗅到了盈满庭院的袅袅香火,听到了僧众的鈸响鼓聲。我一时迷离恍惚,分不清哪個是来自远古的幻影,哪个才是当下的真实。

    繁华落尽终是空。繁华(花)落尽应该是平易或者是佛教常说的平常心,而不是一般层面的空。古印度经典《薄枷梵歌》里提到或者弃绝,并非凡人所指的弃绝,真正的弃绝是做事不要期望结果。你一旦期待结果,痛苦就随之开始,有点像道家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所以他认为,繁华落尽不是空,不是偃旗息鼓,而是一种看透了世间冷暖,闲庭信步的淡然和平易。

    皈依佛祖就要空,那么对于世俗的人,悟空难道不是一门学问?

    08 玄奘的西天之路图4

    图4:老树、断垣、和蜿蜒伸向远方的嶙峋乱石

    暖暖的阳光没能给静谧的荒漠带来生气。两千年朝代兴亡更迭,物换星移,岁月风尘让古老的经学院成为破败瓦砾,静静地躺在无人的废墟中,没有了生命气息。我联想到消失在红尘中的庞贝古城,想到埋没在热带丛林里的吴哥窟,想到葬送在浩瀚沙海中的楼兰古国。前尘往事,曷以参透?一切早成历史陈迹,毫无复活的迹象,只有岁月才能读懂。

    送你一块植物化石。

    向导的声音划破凝滞的空气,也打断了我的怅然,让我重归凡尘。干瘦的他,将山坡上捡到的一块化石递给我。我塞给他一叠小费,一边致谢,一边向塔克西拉挥别。没容我缓过神来,塔克西拉已消失在汽车扬起的尘烟中,一个阳光慵懒的白天将在塔克西拉落下帷幕。此时我的心情可以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来表达: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拜谒耶稣受难地

    今天是复活节,全球的基督教徒连续3天庆祝和纪念这个耶稣受难又复活的日子。仅在10天前,我人还在中东,我的以色列籍美国同事约尼陪我游览耶路撒冷的老城。从大马士革城门进去,在狭窄的街道随人流穿行。边走边伸长脖子观赏两旁店铺陈列的小商品,不觉就到了圣墓大教堂(Church of the Holy Sepulcher) - 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

    如果在复活节这一天来,要排长长的队才能进去呢,约尼对我说。

    这一天,基督教的朝圣者会从各地涌入耶路撒冷,朝拜耶稣蒙难地。

    这条被基督教徒称为悲哀之路的苦街,竟有四千年的历史。传说耶稣就是在这里被钉上十字架上死去,而后埋葬于此,三天后复活。基督徒的朝圣之旅,就是沿着这条苦街,一路走到教堂。约尼告诉我,这里每周五举行一次耶稣受难纪念仪式。信徒们沿着苦街一边走,一边吟诵祷文。

    圣墓大教堂是君士坦丁大帝在公元313年建立的,建筑石料取自耶稣被处死刑附近的大石块。教堂建在小山包上,里面光线幽暗,显得格外神秘。教堂由三部分组成:耶酥墓和复活教堂、受难教堂、岩石上的十字架。我们走进阴暗的教堂里,在静穆的气氛下,就着昏黄的灯光,仔细打量每一间屋子,时光仿佛倒退到了远古。

    100_0264

    图1:耶路撒冷的老城

    约尼虽是以籍阿拉伯人,却是个基督徒。他担心自己讲解不好,请了一位向导。向导一边领着我们穿梭在大教堂的各处景点,一面讲解遗迹和遗物的出处和典故。

    史学家们根据《圣经新约》福音书的记载,还有对耶酥出生时的天象的考证,认为耶酥如果确有其人的话,应该出生在公元前6年。耶酥是巴勒斯坦拿撒勒人,由上帝托胎人形来拯救世界。他30岁时开始在各地传教。耶酥的传教活动受到了犹太教上层的嫉恨,最后被他的门徒犹大出卖,由当时的罗马总督彼拉多亲自审判。耶酥被以妄称犹太人的王之罪状被判极刑,钉死于十字架。据新约记载,耶稣死后第3日复活,第40日升天。

    好莱坞大片《耶稣受难记》,表现的就是耶稣基督受难前的最后12个小时,故事发生在著名的最后的晚餐之后。基督对犹太教的抨击和他的种种神迹,使他被定为死罪。耶稣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最终被带到总督彼拉多的面前,由罗马总督本人亲审此案。彼拉多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决定听从加利利统治者希律的旨意,在耶稣和罪犯巴拉巴之间,选择无罪释放巴拉巴,惩罚了耶稣。基督教徒认为,彼拉多此举是出于无奈,因为犹太祭司长及长老们推波助澜,不杀不足以交待。但是犹太教徒认为,当时的入侵者是罗马人,犹太祭司长处于受支配、被驾驭的附庸状态,说到底无统治权,把罪责推到犹太人身上是不公平的,也不尊重历史。

    就这样,耶稣背上了沉重的十字架,走在耶路撒冷的苦街上。在蒙难地,耶稣被钉到了十字架上。《耶稣受难记》的制作堪称大手笔,由好莱坞影星梅尔•吉布森(Mel Gibson)执导并主演。影片在低沉的合唱声中细致地刻画血腥的场面,渲染着悲壮和伤感。那刑罚场面给观众带来巨大震撼。影片在复活节假期上映,公映几天内,票房收入达到了一亿美元。

    100_0261

    图2:耶路撒冷的老城外墙

    早在在影片公映前,就有人担心,梅尔•吉布森的这部作品有煽动仇恨犹太人的嫌疑,是在捅马蜂窝,犹太教徒和基督徒间的历史伤痕也可能由此被再度揭开。为此,梅尔•吉布森拍摄本片的动机受到质疑。但是他强调,他的影片只是将《圣经》中的情节用蒙太奇的形式表现出来。情节和台词直接取自福音书,对话也采用所处年代人物使用的语言:犹太人的亚拉姆语和罗马人的拉丁语,配以英文字幕。吉布森表示,影片没有任何反犹行为,讲的不过是一个宗教故事,宣传的是宽恕和爱。不信教的人可以把它当作寓言故事看,没有影射犹太人的意思。仅仅因为有些犹太人想处死耶稣,而让整个犹太民族担千古罪名,不免牵强附会。更何况,影片里的正面人物耶稣和玛丽亚都是犹太人。结果证明,犹太人对可能出现的排犹浪潮的担心是多余的。梅尔•吉布森也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遭到好莱坞的发难。

    多少年来,史学家们一直在考证历史上是否确有耶稣其人。关于耶酥的事迹,除了《新约》里的马太马可路加约翰这四部福音书的描述外,并无旁证可考。据说,罗马的史学中没有任何关于耶稣的记载,也没有提及耶稣之名。耶稣受审,由彼拉多亲自审判,应该是一件不小的案子,但是罗马档案里根本找不到有关此案的记载。犹太史学家约瑟福斯的《犹太人的古代史》是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书中有两处提到耶稣,据说这两段跟上下文衔接不上。有学者据此和其他考证,认为是后来被基督徒伪造篡改的。绘画中耶稣被钉在十字架前的衣服也由早期的长褂长裤,演变成上身裸露,直至只剩下一块遮羞布。

    CHURCH_OF_HOLY_SEPULCHER_FROM_LUTHERAN_TOWER_TB_N123199

    图3:圣墓大教堂 - 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

    然而,圣墓大教堂这个被教徒认为是耶酥基督蒙难、安葬和复活的圣地,并没有因为人们对是否有耶稣其人而缺少朝圣者。在我参观的整个过程中,有无数信徒在此忏悔、礼拜。他们站在耶稣像前划十字,排队亲手触摸耶酥蒙难处的岩石,虔诚而又专注。门前有一块大石板,传说是给耶稣蒙难后清洗身体的。男女信徒们在石板前跪拜、亲吻。我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他们从兜里掏出刚购买的日用品,认真地把它们放在涂油礼石上,然后再放回兜里。约尼也不例外。

    有无耶酥其人已不重要,关键是他被后人神圣化,成了神的化身,所谓信则灵。在进教堂之前,约尼小心翼翼地问我是不是教徒,我下意识地摇了摇头。

    我是无神论者,但我对有信仰的人十分崇敬。冰心曾说,于宗教她已是刀枪不入,我想我也属于不可救药的一类。尽管如此,我觉得能有一个固定的地方祷告、反省自己,相信死后有来世,没什么不好。

    汉族与少数民族

    最近比较有闲,因而读了一些闲书,有几本讲到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民族这样的事,听起来似乎谁都懂,但说起来却很不容易,比如什么是民族?斯大林对民族的定义对于研究民族问题的学者,应该是耳熟能详的,因为这个定义的核心是四个共同,即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1)共同语言、(2)共同地域、(3)共同经济生活、(4)共同文化特点的群体。

    斯大林是政治家,不是学者,而且他说的可能只是欧洲的情况,对他的定义,我们过去盲从过一阵,现在需要重新评价一下。共同语言和共同文化应该大致不错,但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就不一定。中国的蒙古族和藏族有共同地域,但满族和回族就已经很分散了,至于最大的汉族,中国这么大,当然谈不上共同的经济生活。不管怎样定义,有一点很清楚,民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共同体,是历史上形成的,有坚强的文化和心理基础,因而它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

    说中国有56个民族,那是人为的界定,事实上不可能准确无误。中国的史书中,把不同的族裔称为— 汉人、藏人、满人等,而族则指民族。我个人感觉,族群强调的是文化属性,接近英文的ethnicity一词 ; 民族则包含政治属性,类似nationality。看起来,民族这个词的含义伸缩性过大,比如中华民族就涵盖中国境内的许多民族,这是概念不清。如果中华民族的概念成立,那就不能说汉族等其它民族又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新的概念,不可这样节俭。

    世界上单一民族的国家不多,日本算是一个。对于这样的国家,族群和民族也许是同义词,但大多数国家都是多民族国家,比如中国是由多个族群组成的复合体,尽管主体民族是汉族,汉文化是国家的主流文化。中华民族这个提法,是孙中山最早提出来的。

    关于中华民族的起源,过去长期存在着多元论和一元论、本土说和外来说的争论。直到上世纪50年代后随着考古学的发展,才有实物证据否定有关中华民族起源的一元论和外来说,而肯定多元论和本土说。

    新的考古证明,在公元前5000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中华民族的先人分散居住在亚洲东部各地区,同时却独自地创造他们自己的文化,譬如新石器时期,黄河中下游并存着东西相对的两个文化区,即中游的仰韶文化和下游的青莲岗、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长江中下游在新石器时代同样存在两个文化区,即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青龙泉文化,下游的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这是中华民族格局中多元的起点。

    汉族的出现,使得这些零散的民族与文化集团开始发生变化,在多元的格局中产生了一个凝聚的核心。所以说,汉族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形成中的一个重要阶段,那么汉族是怎么形成的呢?在古代的中国究竟什么是汉人?其实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中国历史上无数次的移民、同化决定了汉人不能以血缘关系定义。古代中原人大多数都有其他民族的混血,以文化属性定义汉人也许更为贴切。

    汉族最早被称为华夏族,因为它的文明始于夏王朝,上世纪80年代初发掘的河南登封王城岗夏朝遗址,使得夏代历史从神话传说中得以证实。商代之后有了大量考古资料,比如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钟鼎文等。新石器时代各周边文化区与中原文化区的长期交流,使中原文化区逐渐成为日益强大的华夏族的核心。夏商周三代正是汉族前身华夏这个民族集团从多元形成一体的演变过程。春秋战国征伐融合是孕育汉族作为民族实体的重要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汇合高峰,这500年也是汉族作为一个民族实体的孕育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使得中国历史第一次以统一格局成为主流。

    据说,汉人的称呼是南北朝期间在外族中流行起来的,汉代的人并不被称为汉人,而叫秦人,是匈奴人对中国人的称呼。但秦朝年代很短,汉朝统治延续了400年,声威远播,秦人的称谓遂被汉人取代。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对中国各民族的来源以及中华民族的形成,有着十分详尽的阐述。费先生既从理论上对民族定义进行探讨,而且结合他本人多次的实地考察与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首次就中华民族的构成提出他的新思维。

    汉人最早指的是黄河中下游的居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说的是中原与北方两大区域的并峙,同时也是农耕与游牧的对峙。汉人最辉煌的时期当是汉朝。南北朝时期,北方五胡乱华,那期间,相比北方游牧民族,汉人的政治地位低下,汉人一度成为有歧视性的称谓。到后来,蒙古灭宋,创立四等人制:蒙古、色目、汉人和南人,汉人仅在南人之上。

    汉族形成之后,开始向四周的其它族裔渗透,并将它们吸收成汉族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汉族也充实了其它民族。汉族被融入其它民族一般是在两种情况下,一种是被迫,如被匈奴、突厥掠去的、以及被中原统治者派遣去边疆屯垦的戍客、穷人和犯人;还有一种情况是因天灾人祸自愿流亡去的。这些汉人与当地人通婚后,便逐渐融合于当地民族。吐鲁番盆地上的高昌国就是一例。《大唐西域记》里说玄奘去西天取经,出了西安到达今日新疆吐鲁番的第一站,便是高昌国,国王麴文泰就是汉人。他盛情款待玄奘,将他奉为上宾,安置在重阁宝帐中,并给他配了100多马匹装备和后来成为《西游记》里孙悟空原型的随从。

    考古发现的材料说明,边疆许多民族是在当地起源、形成,在其发展过程中越来越紧密地于中原发生关系。夏、商、周已与四夷各民族发生多层次联系。春秋、战国进一步形成了华夏居中成为中国,夷、蛮、戎、狄配合东、西、南、北五方之民,构成四海之内同一的天下,如此看来,基本上没有一个民族在血缘上是纯种的,大家都是混血儿

    古代中国境内的民族当中,除月氏、乌孙、匈奴、突厥等民族的大部迁居他国外,大多数的民族都长期在中华本土居住。融入民族地区的汉人,很多就和当地民族通婚,如战国时,楚国的庄蹻曾率数千农民迁居于云南滇池地区,自称滇王。汉晋时期均曾派汉人进入云南,但明朝以前迁入云南的汉人大都融合于当地各民族了。迁居大理洱海地区的汉人,成了白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中国历史上多次遭外族人入侵,统治最久的是元朝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时期,以及明朝的满族人进占中原时期。现在的蒙古人和满人几乎被同化成为汉人了。

    西域的突厥人与汉人融合为一体形成了后来的维吾尔族。回族则是以中亚、伊朗、阿拉伯等伊斯兰教民族成分为主,吸收涵化了汉、蒙等其它民族成分,在中国土地上形成的中国民族。回民人口虽然在宁夏最多,但他们散居全国各地,尤其在北方,各省都有。

    蚩尤在传说中却一直被排斥在非我族类之中,他率领的三苗不知与现在的苗族有何关联,但蚩尤之后,有一部分被留在汉族之外却是可能的事实。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湖南、贵州、云南。我访问老挝时发现,境内居住着大量苗族人口,或许真是三苗的后代。

    这些非汉人的民族,在中国被习惯性地称为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从人口统计学角度上说,名副其实,无可厚非,但是从多数民族的视角看,少数民族这个概念就会引起政治上的敏感。一旦跟被压迫民族弱小民族经济处境边缘化等说法联系起来,少数民族的内涵就变得微妙而复杂,就会被政治化起来,处理不好,就会出现各种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民族政策历来是中国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话题,如何对待少数民族?我们祖先的话值得借鉴: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中国的民族自治政策如能真正实行,那就是善莫大焉。

    放眼全球,当今世界上的很多纠纷都跟民族有关,非我族类,你争我夺,以致刀兵相见,酿成世代深仇,如巴以矛盾,千百年都化解不开,说来可叹。

    我的诗还活着吗

    五月的麻萨诸塞州,仍是春意盎然,繁花似锦,我从加拿大驱车南下,顺便访问了麻州西部的阿默斯特。一百多年前,这里生活着一位美国传奇人物

    Enjoying the preview?
    Page 1 o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