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millions of ebooks, audiobooks, and so much more with a free trial

Only $11.99/month after trial. Cancel anytime.

The Beautiful Girls in the Faraway Field: 遙遠地方的美麗姑娘
The Beautiful Girls in the Faraway Field: 遙遠地方的美麗姑娘
The Beautiful Girls in the Faraway Field: 遙遠地方的美麗姑娘
Ebook146 pages13 minutes

The Beautiful Girls in the Faraway Field: 遙遠地方的美麗姑娘

By Qi Gao and 高淇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

Read preview

About this ebook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人生命運,正如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主題。每個時代的年輕人也都有他們的激情和理想。她們那個時代的激情是響應毛主席的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理想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把青春獻給祖國!

青春是美好的,十八歲是姑娘最美麗的年華。可是這些美得令人眼暈,嫩得一把能掐出水來的姑娘,她們美好青春的安居地在哪裏?等待她們的又是什麼?

當年,那些美麗的姑娘,在那遙遠的地方------

卷首語
朝氣蓬勃、天真爛漫的青少年,當滿懷著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去追求他們心目中那崇高的理想時,才感悟到這一切只不過是一枕黃粱。他們只不過是被利用於勸鬥中,而最終成爲了政壇上的祭牲!
個別農民自私狹隘,是因爲他們窮,終生被禁錮在

Language中文
PublisherEHGBooks
Release dateAug 1, 2015
ISBN9781625038470
The Beautiful Girls in the Faraway Field: 遙遠地方的美麗姑娘

Read more from Qi Gao

Related authors

Related to The Beautiful Girls in the Faraway Field

Related ebooks

Reviews for The Beautiful Girls in the Faraway Field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0 ratings

0 ratings0 reviews

What did you think?

Tap to rate

Review must be at least 10 words

    Book preview

    The Beautiful Girls in the Faraway Field - Qi Gao

    卷首語

    朝氣蓬勃、天真爛漫的青少年,當滿懷著對未來美好的憧憬,去追求他們心目中那崇高的理想時,才感悟到這一切只不過是一枕黃粱。他們只不過是被利用於勸鬥中,而最終成爲了政壇上的祭牲!

    個別農民自私狹隘,是因爲他們窮,終生被禁錮在窮鄉僻壤之涸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知青的到來被他們視爲是一群闖入他們賴以生存的領地,搶奪他們飯食的入侵者,他們要捍衛自己的權益!

    於是,在進入者和捍衛者之間;在痛與樂,愛與恨,情與怨,血與淚,生與死的碰撞中,演繹譜寫出了知青這一首世紀的悲歌,亦或是不被載入史冊的一個千古絕唱!。

    作者序

    知青這個獨具中國特色,在特定歷史時期的稱謂,亦或是那個特殊年代的產物,離我們越來越遠了。我、你、他(她)曾經就是這個稱謂中的一員。

    有多少人,也包括我,曾經想:忘掉它!永遠不要再提起,那艱辛苦難的往事。但是你忘得了嗎?

    忘不了!它是你青春的記錄。青春無悔也好,蹉跎歲月也好,它已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

    我回城後工作的單位,以及後來走南闖北到過的地方,有好多人當過知青。知青遇知青,覺得分外親。大家到一起,自覺或不自覺地就會講起下鄉插隊時的事,自己的或是別人的。我聽著在心裏記下了,多少年以後現在寫出來了。因為有知青朋友說得好:知青的歷史我們自己不寫,誰來寫?

    有人問我:你的書為什麼取名《遙遠地方的美麗姑娘》?

    因為青春是美好的,十八歲是姑娘最美麗的年齡。可是當年這些美得令人眼暈,嫩得一把能掐出水來的姑娘們,她們美好青春的安居地在哪裏?等待這些美麗姑娘的又是什麼?

    這不僅僅是女主人公奚匯涓一個人的故事,也不僅僅是女子中學那15個美麗姑娘的故事,而是許多美麗姑娘的故事,是那一代知青之中的故事。

    又因為沒有女人就沒有故事,沒有故事就寫不成書。因為有了女人,還是一群美麗的姑娘,就有了故事,就寫成了這本書。

    書中刻畫了兩個鮮活的人物形象:一個是奚匯涓,一個是賴文革。兩個人的家庭出身生活環境所受家教不同,對有關事物及問題的看法和思維方式不同,行動表現也就不同。她們是思想意識,理想追求,興趣愛好,聰明才智截然不同的兩種人。

    對女主人公奚匯涓(毛衣毛褲)的描寫,楔入點獨特:不似千篇一律地寫一個在各方面都如何好的知青,而是被社員認為表現最不好的知青,所以她就比別人活得更艱難。她有著一張長不大的娃娃臉,清澈純真的眼睛讓人一眼就能看到心底,單純真誠地不知道掩護自己。她老實聽話又富於幻想,偉人一聲令下,便高唱著革命歌曲豪情滿懷地奔赴農村,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去了。然而殘酷的現實驚醒了她三個夢:理想的破滅,對農民的崇拜,純真少女的演變。當狂熱退卻後,取而代之的是痛苦迷茫和絕望。一個秀氣頗有才氣的女孩,在正常社會裏,她未來生活的環境應該是大學校園,文學世界,藝術天地。而命運卻和她開了個大玩笑:她們被不正常的社會拋棄到一個遙遠陌生的地方,去遭受煉獄一般的磨礪。她諸多曾讓人們贊賞被多少女孩羨慕的優勢,在農村這塊特殊的土地上,卻成了劣勢被人取笑的把柄。真是兩種社會生存環境兩重天呐!她的讓她吃盡了苦頭,她的不識時務只能置身於更艱苦的磨煉和更嚴格的改造之中,可她怎麼鍛煉都不能達標,怎樣改造都難以過關,貧下中農就是不滿意。被否定!定格為改造最不好的落後知青,別想回城!但是她生性執拗倔強,無視掌控著知青回城生殺大權的社員們的冷嘲熱諷,不趨炎附勢,堅持己見,以自己羸弱的意志進行無聲地抗爭。這就使一些社員對知青到來的不滿怨恨,對不會幹活來搶飯碗的城裏學生厭煩情緒,都發泄到她身上,使她的命運比別人更多桀,以至險些命喪農村。她對朋友真心赤誠,對陰損卑鄙之人不屑一顧,冷眼觀看周圍的一切,不管別人說什麼,天馬行空走自己的路,冷傲自尊,活出了一個大氣非凡的自我。正當山窮水盡疑無路時,命運又和她開了一個更大的玩笑:幸福從天降!當她踏上回城的路途,面對送行的人群一句話都沒有說,卻在心裏悲憤地喊出:永別啦!你這塊土地。我永遠也不會再回來!這是被踐踏、被壓抑的人性尊嚴,無聲地呐喊!

    賴文革(蹦的蹦),一聽名字就是一個趕時髦追形勢的風頭人物,既有時代感又具革命性。以她的自身條件,在城市、在眾多優秀女孩的女子中學裏,她只是一個極普通的女孩,但是到了農村就給了她一個顯露特殊才能的天地。原本她骨子裏不甘寂寞的張狂,強烈地想表現自己出人頭地的欲望。憑借她的,讓她這棵怪異的種子,在這塊適應於她的異形土地上,生根伸展花爛漫 。投機取巧使她達到了目的實現了願望。她革命口號喊的震天響,那只是表面做給別人看的華麗外衣,轉過身底下幹著自己的私事。為多賺錢,不顧知青體質差喊出同酬同工,卻高調曰:越是艱苦越要上!;為擺脫社員報復又與社員認乾親找到保護傘,卻高調曰與貧下中農打成一片!;為逃避艱苦勞動解除回不了城的苦惱,更為了彰顯積極性竟搶嫁條件好的社員,卻高調曰:紮根農村幹革命!。幾個高調贏得了本錢,登上了先進知青的寶座,出盡了風頭。為了突出表現拔高自己,敗壞這個同學的聲譽破壞那個同學的威信,甚至喪心病狂地壞了與她狼狽為奸的搭檔的好事,私欲膨脹得不惜一切手段害人。可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先進積極的人物,當其他知青回城後狠心拋棄了農村的丈夫兒女跑回城,又迅速嫁給一個喪妻的老男人,幾經周折當上了正式工人,最後卻下崗了,眾叛親離。一個風頭勁足,張揚登上知青運動政治歷史舞臺,大肆表演了一番,何等地風光無限,最後灰溜溜下場的人物。聰明反被聰明誤,雖然未斷送了卿卿性命,卻落得一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大人物有大人物的過錯,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齷齪!這無疑是人性醜陋的大曝光。可是能就說她是那場運動的受益者嗎?她反常的心態出自於反常的社會生活,那樣的年代造就了她那樣的一個人。能忍心指責她唾棄她嗎?難道她不也是一個荒唐年代裏一個盲目的受害者,一個畸形的悲劇人物嗎?難道不也值得人同情嗎?

    而羅衛紅(紅尾螺),賴文革的同夥,始終戴著假面具示人,表面溫良恭謙背地裏奸險狡詐,是那個年齡的女孩們少見的。吳麗晴(狐狸精),汪貴芹(汪大嘴)則是不光彩的人物。

    再看集體戶裏其他人物的描寫。褚存(小歪角),集體戶戶長,奚匯涓的好朋友。兩人志同道合生死之交。她雖然也看不上賴文革等人不光彩的行徑,更不滿社員對她們的打壓,可是她比奚匯涓性格老成一些,處事穩重一些,遇事縱有多少的不快只是一笑了之,但她的不精,使社員認定也是改造不好的知青。痛苦和迷茫下曾想過一死了之,最後在絕望中她置一切於度外,在苦悶枯燥的日子裏有點空隙時間就埋頭看書,為恢復高考後順利考上大學奠定了基礎,日後經過不懈地努力成為了醫學專家。逆境中不沉淪,絕望中不墮落,低谷中不害人,堅持高尚的道德修養,是這些優秀女孩們的精神支柱,讓她們自始至終走在人性的天路上,這是中國幾千年文明文化的熏陶在內心的積澱升華,也得益於她們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具有遠大目光的父母,使她們受益終生。

    武悅華(五月花)。人漂亮學習好,百分之百的大學生苗子。可是成了知青,被城裏當工人曾經海誓山盟的男友認為配不上他拋棄了。她自殺被救活以後憤恨地說:要不是下鄉,我一定上大學,那就不是我配不上他,是他配不上我!對天發誓:我一定嫁個城裏人給你看!她嫁城裏人了,一個磚瓦廠的搬運工人。丈夫不計較她的失身愛她疼她寵她,令她感動得流淚又在心裏發誓:我一定好好跟他過日子。以後不管發生什麼樣的事,海枯石爛不變心!恢復高考以後她真的考上了大學又讀了研究生,成為大學教授。丈夫卻在一個事故中腿殘疾了,她依舊對他不離不棄恩愛如初,這一次是丈夫被感動得放聲大哭。而她的前男友因為他兒子補習功課與她見面重逢,是無限的悔恨與遺憾!人生中的生死沉浮,誰又能料得到而看得透呢,唯有保持一顆平常心與愛心,才能榮辱不驚生死與共。

    而其他那些知青只是不卑不亢地默默承受著。

    書中不僅向人們講述了城裏下鄉的美麗姑娘,還講述了兩個農村土生土長的美麗姑娘:唱九九豔陽天的四姐,遠嫁的命兒。

    有女人就要有男人,沒有男人也不成書。作者筆下不多的幾個男人也獨具特色,他們是不同階層的人,而代表了各自的同一類人:

    首先是老隊長。老隊長是革命的功臣:三軍兩員,多年擔任農村基層幹部,對革命事業忠心耿耿,對工作兢兢業業。他樸實憨厚,樸素地稱這些美麗姑娘是毛主席的知青,把她們當作自己的孩子看待。雖然沒有大權勢,決定不了什麼大事,但他以自己的能力抵抗住各種壓力拼力保護著知青,看似整天笑眯了大眼,沒脾氣,可他發了幾次大脾氣,都是為了知青。讓人感受到人性的美好與正直的根基,都源於有一顆善良正義的愛心。

    老組長。書中的負面人物。典型的老農民形象與特質。一個莊稼院幹莊稼活的好把式。他從開始不理解知青下鄉運動:這些學生在城裏過的好好的,跑到俺們農村來幹啥?那不是來掙俺們的工分搶俺們的飯碗嗎?繼而就對闖入他們賴以生存領地的知青反感。可是城裏學生下鄉是毛主席的號召,又不敢反對,就退而求其次:讓步了,幹一半活兒少掙點工分吧。可是當知情提出同工同酬,又激怒了他!出工時以一個莊稼院老把式的標準嚴格要求她們:質量要好,速度要快,達不到要求,就諷刺挖苦。暴露了農民的小心眼小家子氣,甚至使小壞整治她們,最後因為奚匯涓當眾掃了他的面子,陰謀報復她差點惹下大禍!奚匯涓回城時,他深感愧疚去送她,紅著臉低著頭不說話,胳膊肘裏挎著一筐雞蛋。這是一群被損害了個人利益,被強加了義務,為社會承擔了債務,而又無力反抗,只有以無奈的小伎倆、小打小鬧,自己能想到做到的方式去傷害無辜,來捍衛自己那一點可憐的生存權利。是對一群貧困辛勞又愚昧無知的農民真實寫照。令人深思!

    中學生。村裏最底層的小人物。一個被扭曲了人性,可恨可悲又可憐的人。自身已是夠卑微了,卻欺負比他更弱勢的知青,以發泄轉移心中的種種不滿,尤其對奚匯涓,因她脾氣倔強不買他的帳,兩個人見面就掐。充分暴露出他人性惡的一面。但是當奚匯涓回城探親反被城裏人歧視,幡然醒悟:農民可憐。他們所做的一切只不過是為了自衛。中學生之所以那樣做是被逼迫的,為了生存,為了贏得自尊,使他走了另一條路,而這條路看似可惡,實質可悲可憐。她原諒了他主動和解摒棄前嫌。中學生受寵若驚,又表現得仗義,反過來幫助她,尤其當她回城那一天,他氣喘吁吁抱著家裏正在下蛋的老母雞趕來給她送行。看了讓人潸然淚下。20年以後,奚匯涓和褚存再次獲得中學生的消息:他貧病而死。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生?懷才不遇?心情鬱悶悲憤?不甘心自己的處境?他也許不應該是這樣的人生,他也有過大學夢,可惜夢夢皆空。以他微弱的力量一個無法改變的人生。這告訴人們:人之初性本善。壞人不是天生的壞人,有他壞的一面令人憎恨;也有他好的一面令人憐憫。如果大家都有一個美好的生存環境,相信人人都會是好人。莫言說過:小悲憫只同情好人,大悲憫不但同情好人,也同情惡人。站在高度看,好人惡人都是可憐的人,大悲憫才有拷問靈魂的深度和廣度。(表面是中學生個人的小悲憫,實質是整個農民階級的大悲憫)。哀哉!農民階級。

    書中還有筆墨不多卻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鄉村人物:善良愛哭的大嬸,小人精會記,假貧農梁部長,繞著彎罵人的甜嘴鴨

    多年以後,奚匯涓收到一份烈士遺物。那竟是她遲到的愛情啊!

    萬分悲痛中,她感悟到:她的18歲青春,她的朦朧的青澀的被壓抑的愛都遺失在那塊土地上,永遠也找不回來了,只有哀歌一曲來祭奠!

    作者不是歷史學家,此書亦不是紀實文學,只是一部小說,以知青為題材的文學作品,如要審視書中內容,請以文學的眼光。當過知青的人,對這場運動視為青春無悔也好,蹉跎歲月也好,只是個人的認知,並沒有統一的定義。人各有識不能強勉。知青朋友也可能從書中找到自己當年的影子,但請不要猜測書中的某個人物是誰,更不要對號入座。作者只是講訴了發生在知青中的若干個小故事,這只是廣闊天地裏的九牛一毛而已。之所以寫出來是那段經歷讓人難以忘記,又讓人深刻反思:那樣一場轟轟烈烈,改變了整整一代城市青年命運和千萬城市家庭生活軌跡的運動,再縱觀幾十年後大多數知青的命運,社會處境。歷史沒有嘉獎他們當年的無私,而是冷漠地嘲諷了他們的無知!這是為什麼???

    開篇

    美國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加州大學洛杉幾分校)。

    奚匯涓開車把蘆茵茵送到學校,幫她辦理好了一切手續。

    蘆茵茵是褚存的女兒,從中國大陸來美國留學。褚存是奚匯涓的同學也是最好的朋友,請求奚匯涓照顧她的女兒。

    奚匯涓看著女孩因興奮漲紅得花兒般的笑臉,感慨萬千!

    18歲,多麼美好的青春年華!太陽一般地光輝燦爛啊!!她從心底發出一聲感慨!

    阿姨,您也有過18歲的青春啊。蘆茵茵懷著同樣的心情,青春都是美好的。

    我們那一代人可沒有你們這樣幸運。

    那您是------

    你媽媽沒給你說過我們年輕時的事情嗎?

    她很少給我說她以前的事,就是無意中提起到也戛然而止。

    哎!那是因為,往事不堪回首啊!

    阿姨,給我講講你們的事吧。我可想聽聽了。

    ------

    阿姨------這幾天的接觸,遠離父母家庭的蘆茵茵對關愛她的奚匯涓有了一種母愛的親切感,未免撒撒嬌。

    ------那一年,你媽和你現在一樣大,也是18歲,我比她小一歲,17歲。我們也和你現在一樣,也是這麼年輕、這麼美麗;也是遠離父母和家庭;也是只身一人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只不過你是來美國留學深造,我們是被送到一個遙遠的地方。

    被送到遙遠的地方?幹嗎?

    ------

    目錄

    卷首語

    作者序

    開篇

    目錄

    第一章 鶯歌燕舞不知年

    第二章 醒來方知一場夢

    第三章 初歷人生諸多事

    第四章 身在苦中方知苦

    第五章 生與死

    第六章 一次激情的演出

    第七章 紮根農村嫁社員

    第八章 非嫁回城給你看

    第九章 煉獄

    第十章 九九豔陽天

    第十一章 美麗更遙遠

    第十二章 定位在何方

    第十三章 相逼何太急

    第十四章 人生大舞臺

    第十五章 幸福從天降

    第十六章 遲到的愛情

    最後的結局

    第一章 鶯歌燕舞不知年

    1

    "到農村去,到邊疆區,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

    祖國啊,祖國,養育了我們的祖國,

    要用我們的雙手,把您建設得更富強。

    革命青年有遠大的理想,革命青年志在四方。

    ------"

    "我們年輕人,有顆火熱的心,革命時代當尖兵。

    哪裏有困難,哪裏有我們,赤膽忠心為人民。

    不怕千難萬險,不怕山高海深,

    高舉革命的大旗,巨浪滾滾永不停。

    迎著紅太陽,意志夠堅定。勇敢邁步向前進。

    ------ "

    "坐上大卡車,帶上大紅花,

    遠方的青年人塔裏木來安家

    來吧來吧,年輕的朋友,我們熱情地歡迎你,

    送給你一束沙棗花,送給了一束沙棗花。

    ------"

    一輛草綠色的敞篷大卡車上,擁立著春城女子中學15個美麗的姑娘。

    15個美麗的姑娘,昂首挺胸,放聲高歌一首首振奮人心的革命歌曲。

    那加足了馬力的大鐵家夥,卯足了勁地奔跑著,把這些美麗的姑娘送到那遙遠的地方去------

    2

    藍藍的天上白雲飄,白雲下面馬兒跑,揮動著鞭兒響四方,百鳥齊飛翔。要是有人來問我,這是什麼地方?我就驕傲地告訴他,這是我的家鄉。多麽美麗的大草原;

    一條大河波浪多,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多麽富饒的魚米鄉;

    人人都說江南好,我說邊疆賽江南,朝霞染湖水,雪山倒影映藍天。黃昏煙波裏,戰士歸來魚滿倉。多麼迷人的邊疆。

    ------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生活在城市裏的孩子們,不知道農村、邊疆都是什麼樣子,是每天耳聞這些優美旋律的歌聲長大的;還有那些每天映入眼簾的一幅幅歌舞升平的宣傳畫;爲數不多的幾部電影裏鏡頭中更是展現出:雪白的棉田、金黃的麥浪、滿圏的牛羊、飄香的果園、美麗的草原,廣闊的邊疆,富饒的土地;影片結尾定格在喜獲豐收的人們笑逐顔開,懷抱沉甸甸的稻穀放聲歌唱。

    這些在城市裏長大的青少年們,又值浮想聯翩充滿好奇與希翼的年齡,誰不想去親眼看看祖國這美麗的河山,去親身體驗體驗這豐收的喜悅,去親自品嘗品嘗這勞動的碩果。

    那時配合著各個時期的革命形勢,還伴隨著政治思想教育,全國上下唱響一個主旋律。

    電影《年輕的一代》,向廣大青年提出一個問題:什麼是理想?什麼是幸福?答案是:實現共產主義是我們最崇高的理想!投身社會主義建設是最大的幸福!把個人的幸福和人民群眾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甚至鮮血和生命。全心全意為人民,為中國和世界上受苦受難的人民奮鬥終生!當看到影片中地質大學畢業生蕭繼業,畢業以後帶病漫山遍野尋找礦石;高中生林嵐放棄考大學到農村去,他們滿懷豪情奔赴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參加社會主義建設,去實現偉大的共產主義理想,立志把自己壯麗的青春獻給祖國。電影插曲《我們是年輕的一代》:我們是年輕的一代,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尖兵,為了創造美好的未來,把青春獻給革命。我們是年輕的一代,是革命事業的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光榮傳統,把一生交給人民。聽得奚匯涓熱淚盈眶。

    電影《我們村裏的年輕人》更激勵人。那些年輕人不怕苦不怕累,戰天鬥地,用自己的雙手建設出一個美好的家園。尤其那首電影插曲《人說山西好風光》,郭蘭英唱得聲情並茂: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穀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站在高處望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嘩啦啦地流過我的小村旁。杏花村裏開杏花,兒女正當好年華,男兒不怕千般苦,女兒能繡萬種花,人有志氣不怕老,你看那白發的婆婆挺起腰杆也像十七八。聽得一個個的年輕人激情滿懷、豪情萬丈,就應該無私無畏投身於社會主義革命中,心都飛起來了,恨不得立即飛到那裏,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

    毛主席更是給青年以高度的肯定: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託在你們身上。更激發起他們的豪情壯志!所以當文化大革命開始兩年以後,1968年毛主席發出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說服城裏幹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子女,送到鄉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村的同志應當歡迎他們去。很多人高唱著《我們是年輕的一代》,毫不猶豫打起背包就出發,去戰天鬥地了!

    奚匯涓這個女孩子還愛幻想,憧憬著未來,把什麼事情都想象得非常美好。去農村!越是艱苦的生活,越是不舒服的日子,人的境界才會越高。好生活要靠我們的雙手去創造。像林嵐一樣在心裏喊出:我們走了,帶著你們的希望和囑托,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3

    這時,1966年、1967年、1968年畢業的初中生,高中生(人稱老三屆),都被稱為了知識青年。這幾屆的初、高中生一起畢業了。

    從1968年12月份開始,全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知識青年山上鄉下運動

    這些老三屆畢業生都在上山下鄉之列。

    到1969年過完元旦,奚匯涓她們的春城女子中學,已經在鑼鼓聲中送走了三批知青

    當初她也是滿懷豪情要去,但是父母把她攔下了。

    因為什麼?父親只對她說:我們單位屬於中央重點保密單位,有編號的研究所,平時只稱呼代號。為了備戰要搬遷到湖南的大山溝裏去建設三線

    研究所現有的人員分兩部分:留守原單位一部分,去湖南一部分。去湖南的人可以帶家屬,家屬就算職工了。報名去湖南的都是家裏有這三屆畢業的學生,家長們主要是給孩子找出路。

    這樣父親就想報名去湖南,為了奚匯涓,還有她的大弟弟,明年1970年也要初中畢業了。父母不願意讓他們到鄉下去,但是作為國家幹部又不好明說不支持孩子上山下鄉。可是要去湖南又猶豫,不知道那裏的具體情況如何?去了可就回不來了,得慎重!

    還好,單位幾個領導要事先去湖南實地考察,父親是主管技術幹部也一同前往。

    父親從湖南考察回來以後就打消了去湖南的念頭。湖南的地理地形是十萬大山,山深林密,現在還十分落後。在一個各方面都十分落後的山區重新建設一個新單位,得幾年的時間要多大的精力?建成了,山路曲折交通不便,全靠公路運輸。如果戰爭真打起來,對方把公路炸斷交通癱瘓,給養運不上去山洞裏的人吃什麼?平時山洞只有一個洞口出入,如果炸彈爆炸石頭把洞口堵死,人出不去又沒有賴以生存的空氣怎麼活?就是沒打起來,一個人整天躲在山洞裏不見天日,身體怎麼受得了?

    鑒於這幾個方面,父母經過幾天慎重的思考:去三線,只是為了一個孩子,全家人就要永遠在大山溝裏生活一輩子;不去,奚匯涓雖然眼下去農村了,但是以後不一定有什麼變化,這麼多孩子國家不會不想辦法妥善安排的。最後父母決定不去湖南了。(父母還是英明。她下鄉兩年多就抽調回城了,弟弟1970屆畢業,四個面向分配也留城裏工作了。而那些去了三線的人,十幾年以後又拖家帶口筋疲力盡地折騰回來了。)

    不去三線,父母正在考慮研究奚匯涓怎麼辦?可是她等不得了,學校同學大部分都走了。

    這一天,一個同班同學領著一個老師來到她家裏。

    這個老師姓黃,不是她們的班主任。記得復課鬧革命以後,黃老師班級的學生說她是逍遙派。其實她可不是真逍遙,是緊跟形勢:文化大革命一開始,革別人命時她很積極,給這個老師貼大字報曰幫助人家認清路線,給那個老師貼大字報曰幫助人家改正錯誤,可是等到有人給她貼大字報時,她就像電影《槐樹莊》裏郭大娘說的:革命革到自己頭上了一般,溜了,躲在家裏再也不出來。完成了人生的大事:戀愛、結婚、生子。復課鬧革命以後,她又積極起來,因為又是革別人命的時候了,而且是格外地積極,投身到做學生下鄉插隊的工作中去。自己班的學生都讓她軟硬兼施連哄帶嚇給送下去了,一個沒留,又積極地幫助別的班主任,好像學校有一個學生不走,她就革命不徹底了似地。這會兒,又協助奚匯涓的班主任來做工作了。

    奚匯涓說:黃老師,我不是不想下鄉,是我爸單位要去三線,我們全家正做准備呢。她也的確想下鄉,受了黨這麼多年的教育,革命思想根深蒂固:不做溫室裏的花草,要做暴風雨中的雄鷹!

    黃卻出於個人目的步步緊逼:不管你去不去三線,你現在不是還沒走嗎?那就今天先下鄉,以後再去三線。

    奚匯涓沒有說話。心想:你說這話不是對學生不負責任嗎?我今天先下鄉,明天再折騰去三線?再說,你又不是我的班主任,你到我家積極什麼?她可知道黃班級的學生們對這個班主任的評價:假積極!革別人命沖在最前面;革自己命退到最後面。

    黃見她不說話,還有抵觸情緒便嚇唬她:這是學校最後一批學生下鄉,如果現在不走,以後學校就不管了,全推到社會上去,將來就得和社會上的人一起走。下鄉是大方向,以後都得走這條路,學生畢了業都得下鄉。你想一想:社會上這麼亂,什麼人都有,還有男生壞小子。你一個漂亮單純的小女孩,和他們一起走?整天勞動生活在一起,你想想會有什麼後果吧?

    這一句話可把她嚇住了!她是真的怕男生。小學時,班上就有一個淘氣的男生,專門欺負沒有哥哥的女生,她沒有哥哥,那個男生就打過她。

    黃見她害怕了,目的達到趁熱打鐵:那你今天就去學校報名吧,晚了可就來不及了,趕快拿著戶口本跟我一起走。

    她急急忙忙找出戶口本,跟著黃一起來到學校,報名下鄉注銷了城市戶口。

    報名處的老師告訴她第二天來學校,給她介紹組成集體戶的成員。

    晚上父母下班回家,她對父母說她報名下鄉了。

    你怎麼就隨便報名了?不等我們回來?你著什麼急呀?我們不是正在給你想辦法呢嗎?母親急了。

    可是得等到什麼時候呀?再不走,就得和社會上的人一起走了。她急忙解釋。

    父親沉默了一會兒說:報名就報名吧,不去三線,現在也沒有別的辦法。全國的學生都下鄉,這是大方向,早晚都得走,你就是再多留她幾天,最後還不是得走。

    哎!現在走得痛快。我就擔心呐,以後怕是想回來都難,要不然為什麼注銷城市戶口?母親憂慮地說。

    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又不是我們一個孩子,家家都這樣。父親無奈地說。

    話是這麼說,可她們還是孩子呀,生活還不能完全自理,一下子遠離父母到那種地方去,誰知道會怎麼樣啊?母親說說就哭了。

    哎!父親也只能對著母親歎氣。

    她卻天真地想:父母的擔心真是多餘,革命青年就是要有奉獻精神,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下鄉是去農村戰天鬥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多麼偉大而光榮的歷史使命啊。

    第二天,她來到學校。

    同學們插隊到農村去,大家組合在一起像一個家一樣,共同生活。當時就把這種組合叫集體戶(這個稱謂也是中國特色的產物)。她和同一個集體戶的同學見了面,大家相互介紹認識。

    每個集體戶要15個人組成。學校大部分同學都走了,餘下的學生自己班組不成一個集體戶,學校就打破了班級的界限,從一年級到三年級報名的人只要夠15個人,就組合在一起,成立一個集體戶。

    她們這個集體戶也是15個人,從一年級到三年級都有。其中有5個一年級的,4個二年級的,5個三年級的,還有一個外校的女生不願意去有男生的集體戶跟隨妹妹來的。

    當年小學上學年齡全國統一是7歲,她們這些人的年齡都一樣,一年級是16歲,二年級是17歲,三年級是18歲,那個跟隨妹妹來的人年齡最大,19歲。

    老師告訴她們1月13日出發。由學校踩點的老師送她們去農村。

    大家互相認識了,她就在這個時候和褚存熟識的。

    褚存身高有1米70,長的乾乾淨淨、秀秀氣氣,舉止文質彬彬的。兩個人一見如故,很快就熟識了像前世有緣。從學校出來,奚匯涓就拉著褚存的手到自己家裏去認門。第二天,褚存就邀請奚匯涓去她家。她知道了:褚存的父母在醫院工作,都是醫生。她是老大,下面有1個弟弟,1個妹妹。

    其他的同學她就不太了解了。不過也不用急,不會馬上就把十幾個人的詳情都弄清楚。

    她領了下鄉插隊的購物卷,買了厚棉衣、長毛棉帽、厚底棉鞋,臉盆、飯盒等下鄉必帶東西。(當時物資匱乏,買什麼都要卷要票。)

    她臨走的前幾天,母親把家裏的肉票副食票全用光了,給她改善生活。

    4

    1969年1月13日,這一天是奚匯涓的人生重大轉折日。

    她們15個女校畢業,只有十六七歲、十八九歲的女孩們離開了城市,奔赴廣闊的天地大有作爲去了。

    她們下鄉的地點是啟德縣紅旗公社紅旗大隊第六生產小隊。這個路途先坐火車到啟德縣火車站,然後換乘敞篷大卡車,行駛 200裏,才能到達她們插隊的地方。但是第一天是從城裏直接乘大卡車送她們下去的。

    剛上車的時候她們說啊笑啊,昂首挺胸站立在車兩邊的欄板旁,對著敲鑼打鼓歡送的人群,看著大紅的橫幅標語,高唱著:

    我們是年輕的一代,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尖兵,為了創造美好的未來,把青春獻給革命。我們是年輕的一代,是革命事業的接班人,繼承革命先輩光榮傳統,把一生交給人民。

    Enjoying the preview?
    Page 1 o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