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millions of ebooks, audiobooks, and so much more with a free trial

Only $11.99/month after trial. Cancel anytime.

Madame Qi: The Life in America: 居美人
Madame Qi: The Life in America: 居美人
Madame Qi: The Life in America: 居美人
Ebook117 pages11 minutes

Madame Qi: The Life in America: 居美人

By Qi Gao and 高淇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

Read preview

About this ebook

居美人,是名字。
居美人,居住在美國的人。 
本書是描述一個移民美國的中國人,在接受中西不同教育之下的所見所聞。
作品不是熱衷描寫華人在美國如何拼搏或無奈與徬徨地選擇去留,相對的,作者選取了獨特的幾個人和事,體現了在兩種不同的社會制度下,人們所營造的不同生活環境中,方方面面的精神生活及人生價值觀。

 

高淇,女作家,本名高琦,筆名:高宋琪淇、高山流水。北美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日報》、《臺灣時報》(世華文藝)副主編。
從事文字工作40多年,曾在北京《中國引進報》、《中國工商報》、《中國保健》雜志、《車王》雜志擔任記者、編輯、責任編輯,在報刊上發表了各類題材的大量文章。   &n

Language中文
PublisherEHGBooks
Release dateNov 1, 2016
ISBN9781625038463
Madame Qi: The Life in America: 居美人

Read more from Qi Gao

Related authors

Related to Madame Qi

Related ebooks

Reviews for Madame Qi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0 ratings

0 ratings0 reviews

What did you think?

Tap to rate

Review must be at least 10 words

    Book preview

    Madame Qi - Qi Gao

    一、居美人

    我叫居美人。居美人是我的名字。

    那一年,我移民來到了美國。

    此刻,我正漫步在洛杉磯的Hollywood Walk of Fame (好萊塢星光大道)上。

    我先生比我早來美國十幾年,已是美籍華人了,正興致勃勃盡地主之誼,陪同著我,遊覽。

    "您看現在這裏這麼繁華,一百多年前,這裏還是一片農田。一個做房地產的富商,很有眼光和前瞻性,買下這塊土地,取名‘好萊塢’,就是‘冬青樹’的意思。我們開車路過這裏時,看見的山坡上那幾個白色英文大字母‘Hollywood’,就是好萊塢的地標。您還問我山上怎麼會有字母?我說一會兒再詳細告訴您。"

    啊!我頗感興趣地環顧左右,這聞名於世的好萊塢,今天終於得以一見。

    "幾年後好萊塢建設成為一座小城。20世紀初,東部紐約和新澤西一些小獨立電影公司,紛紛搬遷到這裏。西部日照時間長,陽光充足,加州又視野開闊,有各種不同的自然風光,適合於拍電影。好萊塢就成為電影夢工廠集聚地,產生了八大影業公司。噢,你知道這八大影業公司嗎?先生頗有做了老師"般的神氣。

    嗯,有米高揚、20世紀、華納吧------我這個學生要積極配合他,讓他過把癮。

    對,米高揚、20世紀福克斯、華納兄弟、哥倫比亞、環球,派拉蒙、六個啦。噢,還有聯美、迪士尼。他板著手指頭及其認真地數著。

    這些影業公司拍攝了許多傳世名作。像我們以前看過的:《賓虛》、《亂世佳人》、《魂斷藍橋》、》《綠野仙蹤》、《教父》、《卡薩布蘭卡》、《大白鯊》、《大獨裁者》、《摩登時代》、《哈姆雷特》。那些電影,我還記憶猶新,真是太好看了!我那時父母給的零用錢都看了電影,大夏天連根冰棍都舍不得買,拿到錢就往電影院跑,看一遍還不過癮,要看兩三遍,有的臺詞我都能背下來。‘人,是多麼了不起的一件作品’------

    平時言語不多的先生此時滔滔不絕,竟情不自禁背詠起莎士比亞《哈姆雷特》裏的臺詞。想必每個人都有自己難以忘懷,終身留戀的東西和事情。

    可惜我那時還小,沒看過幾部名作沒有同感,即使看過的也不懂。思想的卻是另一回事。世間的每一個地方,一切東西,都有一個名字,昭示它的存在。好萊塢有名字,幾大電影公司有名字,每一部影片有名字。演員有名字,每個人也同樣有名字,以示他的存在及區別於其他人。

    您看那兒,美人。那就是杜比劇院,原來的柯達劇院。柯達知道吧?就是我們照相使用的柯達膠卷。以前我們都用美國柯達,後來才有了日本富士。盡管現在好多人愛用富士,但我還是喜歡用柯達,柔和,富士太豔。嘿!大明星派克、斯圖爾特、蓋搏、奧利弗、白蘭度,女明星夢露、泰勒、赫本、費雯麗是怎麼制造出來的?是無數膠片堆出來的,是制片商包裝出來的,是媒體炒作出來的,是大導演捧出來的,更是巨資的投入,才產生出這樣的名望。先生興奮地指著前面不遠處,像在演講。

    沒有反應。

    美人,居美人!他撞撞我的胳膊,一臉的委屈,這般熱情的講解卻無反響。

    噢。我猛醒。

    您想什麼呢?

    啊,我想,想美人,居美人。

    想您的名字?

    走在這條寬廣的大道上,左右環顧聳立在道路兩旁形狀各異,知名不知名的各種建築物,它們都有一個不平凡或平凡的名字。就不由自主聯想起了我這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盡管在這個宇宙裏只是一粒塵埃般微小,但也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也有一個屬於我自己的東西——名字。

    居美人?也許有人會想:怎麼叫這麼個名字?想去探究曆史典故效仿哪個曆史人物嗎?也有人贊賞地說:居美人!好靚的名字啊!沒見過我的人也許會猜想:居美人,一定是個漂亮的女人。

    有人說我好看是因為我的名字,有人說我生活幸福美滿是因為我的名字,我先生則說,我能順利移民來美國,是因為我的名字!

    居美人。哈哈!這個名字,確實值得玩味。

    美人。

    光聽美人這個詞,就是詩情畫意。從最早的詩經名句:美人如詩,草木如織

    一個美人用詞啟迪了後代的文人墨客,紛紛效仿,詩句中隨處可見美人。上官儀的:風水少女至,虹共美人歸;王昌齡的: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朱翠香;李白的:美人如花隔雲端;王之道的:六宮粉黛無顏色,再唱黃昏美人吟;宋詞:想當年,相見傾心笑,冰疑夢中人,美人依舊。詩畫俱佳的大才子唐寅則詩是《美人對月》,畫是《百美圖》。美人如畫。明末才女葉小鸞《詠畫屏美人》道:紅深翠淺最芳年,閑依晴空破綺煙,何似美人腸斷處,海棠和雨晚風前"。

    美人的詞句,被用於各種場合。奢華的:唐朝韋應物《溫泉行》,朝廷無事共歡燕,美人絲管從九天;浪漫的,杜甫《寄韓諫議》,美人涓涓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哀傷的:李白《閨情》,美人在時花滿堂,美人去後餘空床;幽怨的:李白《怨情》,美人卷珠簾,深坐顰峨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怨恨的:關漢卿的夫人發現丈夫偷看美人圖,詩作中有納妾之意,寫下《戒夫》:聞君偷看美人圖,不似關羽大丈夫,金屋若將阿嬌貯,與君唱徹醋葫蘆;甚至征戰的:高適《燕歌行》: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最為幸福的是: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有美一人兮,見之不忘。攜得文君美人歸。

    以楚霸王項羽與虞姬的淒美愛情故事為基礎,唐最初教坊曲《虞美人》,是為了詠虞姬。後來演變為詞牌名《虞美人》,被後世的文人詩人詞人文學家們寫盡了。南唐馮延巳的《虞美人》,北宋晏幾道的《虞美人》,南宋辛棄疾的《虞美人》,元朝邵亨貞的《虞美人》,明朝沈自炳的《虞美人》,清朝陳維崧的《虞美人》,民國時期鬱達夫的《虞美人》-------。連南唐後主李煜亡國後哀怨痛恨的千古絕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也是用的《虞美人》詞牌。

    美人,似乎自古為帝王所生。因了美人的緣由,也就有了各種各樣的帝王:有為了愛美人而丟了江山又丟了美人的周幽王和吳王夫差,也有因有了美人相幫而奪得江山的布衣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有愛江山也愛美人活得很累的唐高宗李治,有為了江山責任最終不得不放棄美人的唐玄宗李隆基,也有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清順治。美人也就永遠與帝王分不開扯不斷了。

    美人似乎也與英雄分不開,自古英雄愛美人,美人也愛英雄。大喬小喬與孫策周瑜,生生死死都要在一起的項羽與虞姬,戰三英為美人貂蟬弑的呂布,沖冠一怒為紅顏陳圓圓導致明王朝最後滅亡的吳三桂------。

    於是,對美人,或褒,或貶;或被贊美,或被詛咒;或被高擎為巾幗英雄,或被唾罵為紅顏禍水。

    但美人,終究為眾多男人所愛,為眾多女人所盼,為眾多家長所望,為古今文學所撰寫、文藝所歌詠,為曆代人們所講訴,一個永不衰敗的話題。

    美人被賦予各種美好的事物中。山河錦繡喻為:自古江山如美人,想得到什麼如願以償心滿意足,喻為:抱得美人歸

    人們對美人愛到骨子裏,以萬物比之,希望永遠長存。因此美人也就無處不在:山有美人峰,水有美人湖,樹有美人松,花有美人蕉,草有美人草,玉有美人玉,魚有美人魚,畫有《睡美人》。甚至還有美人痣

    永遠的美人。

    而我,既不是美女,也不是女名流,卻因了名字享受著美人的稱呼,真是一種難得的幸福啊。

    說起我這個名字,居美人,是三易三定其名了,每一次更名都因為是在一個特定的社會變革時期。

    要想解析我的名字,還得從我的祖上說起。說起祖上,遙遠的我不知曉,長輩們也不會對我講,因為在當年那不是紅彤彤值得炫耀代表著尊嚴的地位和相應的利益,而是晦暗令人沮喪千夫所指的罪過和於世低下的卑賤。既然他們絕口不提視為洪水猛獸,就從近代我略知的,那還是偶爾聽得他們無意中的只言片語中了解到的,我的祖父——我爺爺說起吧。

    我的祖上經商,雖說不是富甲一方,效益也是可觀的。不過那是上幾代的事了,從我爺爺那一代起,家境就中落了。俗話說:富不過三代。這句話就應驗在了我們居家,根由在我爺爺。他是個獨生子,一棵金貴的獨苗苗!穩固祖基拓展家業的大任就落在了他身上。可是長輩的教誨、現實的耳聞目染、生活環境的熏陶,這一切的外部條件所起的作用都付諸東流了,經商這根神經沒能主宰他的頭腦,被退其次,讀書居了首。那就讀書吧。獨苗苗的金貴就在於此,不是只有一塊沃土供其生長。

    讀書也未嘗不可,讀大書做大事走仕途!曆代官拜宰相尚書之人,有幾個不是讀過大書的,而又不乏滿門朱紫呢。只是爺爺在中國讀了十幾年,大學堂也進過,得出的結論是中國陳腐落後,太壓抑。他要到外面去,見見世面,接受新事物。遠涉重洋,跑到船堅炮利曾經威震世界獲取眾多殖民地的英格蘭去繼續讀書,要去看看,更要親身感受一下先進與強大。

    他進入了倫敦Westminster university(西敏寺大學),自然也就住在倫敦。

    銀子流水般跟隨淌出去,為他未來的錦繡前程鋪路。

    爺爺不願意賺錢,卻是個花錢的主兒,變著法地享受。

    20世紀初,在這個世人矚目的大英帝國,身處繁華的都市,撲面而來的是雄偉壯觀的王宮,氣勢磅礴的莊園,珠光寶氣的貴族,溫文爾雅的紳士,高貴優雅的名媛,觥籌交錯的社交,奢華精致的生活,令他大開了眼界驚奇贊歎,打開了心胸廣泛地吸取,在享受著高貴的精神生活同時也享受著華美的物質生活。但他有一點:不嫖不賭,這對有產階級的男人說來已經是不錯的了,但吃吃喝喝玩玩樂樂那是少不了的。異國風味的餐飲盡情地享用,電影戲劇音樂舞蹈是必觀看的,獨特風光的歐洲美景是必欣賞的。還愛廣交朋友,參與社會慈善活動,慷慨大方。哪個朋友有了資金方面的困難,他解囊相助,多少都不吝惜。人家表示感激,他大度地把手一揮:區區小事,何足掛齒。兄弟別無長處,就有些許閑錢,閑著也是閑著,不如給你救急,算我積德行善吧。我也就有這點本事。至於以後還不還,還多少,多長時間還,那就是人家的事了,從來不過問更不會去追討,好像此事與己無關。

    爺爺還與其他男人不同,不納妾。他自詡是新派人物,崇尚一夫一妻制,尊重婦女。那個時代有資產的男人大多數都是妻妾簇擁著,呈眾星捧月之勢,令一些男人羨慕得眼熱,就有人能吃飽飯後的第一個想頭就是納個妾,有例為證。書上說,一個窮得不能再窮的人,吃了上頓沒下頓,有一天外出撿了個雞蛋。回家興奮地對老婆說撿了個雞蛋。老婆聽說有雞蛋了:趕快吃了吧。他說:這個蛋不能吃,我要用它孵出一只雞,再讓這只雞生出好多蛋。這樣雞生蛋,蛋孵雞,我就發財了。老婆高興地說:好啊!那可發大財了。又想:我每天給他操持家務與他苦度時光,他發財了,會怎樣回報我呢?就滿懷期望地問:以後你有錢了,要怎樣呢?心想:他一定會說給我買什麼什麼,為我做什麼什麼。沒想到,男人眯著眼睛夢一般地向往著說:我要有了錢,就娶一個小老婆。啊?!我讓你娶小老婆!老婆氣得拿起雞蛋就摔在了地上,他痛心疾首地大呼:哎呀!我的小老婆呀!沒啦!

    唯有爺爺守著奶奶這一個正室夫人,有情有義地消受著一份家業。奶奶給爺爺生了個兒子,就是我父親,一幾三口人在倫敦過的有滋有味有模有樣。

    幾年後,輸入的錢財且不說爺爺大手大腳地花銷,只爺爺的豪爽大方不斷地向外散發,就如同一條大河枝枝杈杈般地流淌出去,沒有補充進來的,最終會枯竭。但是爺爺贏得了一個好名聲——實誠善良,當然朋友是少不了的,有些人日後成了多年的至交。

    國內家中也不順暢。軍閥混戰、平定下去,日寇又入侵,民不聊生,生意難做,又走掉了頂梁柱,家中老弱實在難以抵擋,生意一路下滑,日暮西山。輸往英格蘭的財源也就細水之流了,時不時還會幹涸一段時日後再艱難地續接上。

    爺爺在英國支撐不下去了,帶著妻、子回國定居在北京。

    當年他在英格蘭學的可能也不怎麼樣,或許他向往的西方先進與強大,並不適合於東方古國,熱切的心也就冷淡下來。小百姓妄談什麼國事?無大志也就不思做什麼大事,留洋回來也沒成了氣候,西不西又東不東的,在政府部門謀了個薪水不高的小職員。他是不思賺大錢,也不謀當大官,不去想法子往上面活動活動,就願意在下面,不溫不火一天一天地過,捧著職員這碗飯吃的消消停停。有人就在背地裏笑話他:真是個不思進取不求上進的貨色!甚至有人在心裏譏笑他傻瓜蛋敗家子呢。

    就這樣,家產沒了,也沒有仕途,錢也就沒有了。爺爺領著妻兒過起了安步當車的日子。不過對此時的爺爺而言,焉知不是福,世事難料,改朝換代了。新中國成立無產階級掌權,劃分階級成分時,給爺爺定了個偽職員,否則劃分成分不是資本家也是個資產階級,現在倒也算是個無產階級了。誰說不是一件好事呢?自己享受了總比讓別人理直氣壯地拿去了強,況且拿去了人家也不領情,整天資產階級剝削階級地敲打著你。看看那些個被敲打的人,一個個腦瓜皮精薄,嚇得直往裏縮,恨不得腦袋縮進腔子裏去,當年苦巴苦業不惜虧空自己虧空家人地積累家產,一心向上處心積慮地奔仕途,何等的雄心壯志,結果卻落得財產盡去身敗名裂還留下個惡名聲。再看看我爺爺,那些曾經背後譏笑爺爺敗家子的人,誰個不反過來說爺爺才是最會生活的,不枉此生。又恨自己怎麼不十年早知道,哪怕是五年三年早知道,也把財產都享受掉消耗淨哪怕是無度地揮霍呢,也別留下這些禍患。什麼世家大家富裕之家?統統是罪惡的淵源!那就敗了它!統統敗了它。既然家必須得敗,不如自己親手敗了。自己敗,敗個舒服舒坦,敗個隨心所欲,敗個酣暢淋漓,敗個心甘情願。哎!那曾經笑話爺爺是傻瓜蛋的人,才知道:傻瓜蛋是自己!爺爺才是最聰明,最有遠見的。不愧是留過洋的,沒准身上還通著靈氣呢,於是對爺爺又佩服又信服,有人不知不覺中悄悄窺探,爺爺怎樣做也跟著學樣。

    我聰明的爺爺雖然沒成大氣候,卻把聰明遺傳給了我父親。父親良弓無改,繼承了爺爺的聰明,也繼承了爺爺愛讀書的習性,也愛讀書,卻比爺爺的書讀得好。因為他只能一心一意地讀書,沒有大筆的錢財做後盾,讓他闊卓豪爽地去結交,隨時準備去發慈悲濟世救人,而分散了讀書讀好書的精力。讀書好的人,人人喜歡,他成績優異大學畢業後,正想摩拳擦掌繼續深造時卻沒能如願,國家當時正缺少師資,他被留校任教,去教別人讀書深造了。不用費口舌,哪個時代的年輕人都是熱血的,都想為國家盡匹夫之責,出一份微薄之力,發一道微弱之光。

    留校教書也不錯。教師沒房子沒地沒工廠沒公司,只靠自己的工資生存,是無產階級。所以說居家到我父親這一輩,就是地地道道的貧民了。爺爺沒給父親留下萬貫家財,卻給了父親一個避禍護身的好成分

    我爺爺是根獨苗,我父親也是根獨苗。父親這根獨苗卻格外地強盛,母親也爭氣,夫妻兩個配合默契,圓滿地完成了為居家繁衍生息的重任。

    在我出生以前,我上面已經有6個哥哥了。

    那個年代的老人都重男輕女。我大哥出生時,爺爺奶奶歡天喜地,居家有傳承人了!長孫呐。大哥滿月那天,爺爺在北京大飯店辦了10桌酒席,遍邀親朋好友,上百人的大宴席。席間爺爺還才思奔湧為大哥做祝酒辭一篇,盡訴歡暢喜悅之情。最後宣稱:大孫子就是我居家最寶貴的財富,勝似萬貫家財!贏得滿堂喝彩。抱著大哥供大家觀瞻的奶奶激動得熱淚盈眶,站在奶奶一左一右護擁著的父親母親也喜於言表。

    我想這個滿月宴,是大哥光彩人生最美好的開端,是爺爺送給他的最珍貴禮物。

    給孩子起名字非爺爺莫屬。爺爺自認為自己是有學問的人,事實也是,按現在的學位:爺爺是碩士,父親才是學士,而且爺爺還是長輩。起名字自然是爺爺的特權了,連奶奶都不說話,母親更不說話了。母親是聰明人,家裏什麼事都不管,生下孩子完成任務交付了事,這等事就更不用她操心了,讓老人家高興吧,管他叫什麼名字呢?將來不都是自己的兒子嘛。

    族譜上排下來我們這一輩的名字中間是個字。爺爺愛才不愛財,給大哥取名懷才。爺爺不愛財,是他從來沒缺過財,不像有些人千方百計地想謀財卻不來財。爺爺是財追著他來裹著他跑,一路跑下來,把財都給抖落掉了,要不然怎麼會撿個無產階級出身呢,減去了多少磨難。

    大哥周歲那一天,爺爺奶奶按北京人的老禮兒,商量給他們的寶貝孫子抓周,看孫子喜歡什麼預測將來孫子能幹什麼。在地上鋪一塊大布。放一塊糕點代表美食,放一個大蘋果代表餐飲,放一個小汽車代表工企,放一個算盤代表商賈,還扔幾個大大小小的錢幣代表金錢,放一個土豆代表農耕,放一枚印章代表權勢官運,放一把劍代表軍旅,放一本書代表學業,放一把尺子代表尺度法律。幾乎囊括了社會上所有的職業,然後把大哥放在大布上,看他抓什麼。在爺爺奶奶父親母親熱切的注視下,大哥在布上爬了幾下,看看這些東西,一把抓起一本書。爺爺高興地說:好哇!好哇!我孫子是個學生娃呀,將來讀大書啊。自古‘書香門第出才子,大儒之家出孝子,忠義之家出良臣,行伍之家出武將,奸佞之家出賊子。’我居家雖然算不上書香門第,但也是讀過書有些學問的人家,希望出一個才子呀。

    二哥出生了,爺爺奶奶眉開眼笑,無獨有偶啊!爺爺想,這懷才了還得知遇呀,別像自己似地沒個人看上,細想想也是有點委屈,屈才呀。可別讓他的寶貝孫子們屈了才,於是給二哥取名懷遇,寓意懷才能遇。酒席照辦,照樣北京大飯店,照樣10桌,爺爺照樣做了祝酒辭。

    二哥抓周時,一把抓起一塊石頭麒麟,爺爺滿心歡喜:天上石麟也!這兩個大孫子日後就成了爺爺的心頭肉,寵愛嬌貴的不得了。

    三哥四哥是雙胞胎一起來的。爺爺奶奶興致不減,居家人丁興旺,成雙成對地來呀。爺爺說,做人要有德行,給三哥取名懷德。居家的孩子們要有智慧,給四哥取名懷智。兩個大孫子呀!酒席同樣北京大飯店的10桌。只是爺爺沒有再做祝酒辭,沒有抓周,以後的幾個孩子也沒有祝酒詞沒有抓周了。

    等到五哥出生時,爺爺就思慮:這一連五個孫子,打破了居家兩代一脈單傳。好!可是,五福臨門,五步成詩,五車腹笥、五鼎萬鐘、五虎將,我都占全了,該換個品種有個女孩啦。最想孫女的是奶奶,一個個的禿腦瓜瓢屋裏屋外地跑,哪個也逮不住,多想有個紮小辮子的,乖乖地陪在自己身邊。

    爺爺就給五哥取名懷異,意為下一個換一個異性吧。五哥的滿月酒席雖然照辦也是在北京大飯店,卻減到5桌,因為爺爺是強弩之末了。

    可是六哥生下來還是個男孩,爺爺就歎口氣:叫懷望吧,希望著下一個無論如何也要是個女孩了。又想想添人進口總是喜事就說:也好,六合同春、六馬仰秣、六六大順啊。酒席還是要照辦,和五哥一樣5桌,只是入不敷出沒有能力再在北京大飯店辦,只得改在家裏。爺爺就覺得虧了六哥,一個勁力主:豐盛!豐盛!結果豐盛得父親一個月的工資都進去了,奶奶只好貢獻出一個金戒指度日,金戒指讓全家過了一段極甜極美的好日子。看著靠賣首飾過活,爺爺說話不硬氣了,第一次感到,當無產階級別光覺得名聲好聽,比他那些資產階級的老朋友老相識腰杆挺得硬,可還有難處的時候呀,到用錢的時候就氣餒了。

    當母親懷我時,爺爺不知道在心裏說了多少個盼望了,奶奶天天焚香膜拜,懇求觀世音菩薩保佑給她個孫女吧!母親的心情就格外地沉重,承載著公公婆婆的心願,自己又何嘗不想要個女兒呢?再者她也不願意再生了,跟父親商量不管是男是女,這是最後一個孩子。父親也同意。

    奶奶除了焚香拜菩薩就整天地繡花。她說女孩是美麗的花兒變的,花兒都要找自己的家。她要把家變成花園,招女孩兒回家。雖然老眼昏花,還是不停地繡。那一年,我家的被單上、枕頭上、門簾上,座椅墊上,甚至我出生後,所有的小衣服上,全是奶奶繡的美麗嬌豔的牡丹花、玫瑰花,想來奶奶不但想要個孫女,還想要個漂亮的孫女。她還把房前屋後全種上花。窗臺上、書架上、寫字臺上、房間的箱子櫃子上都擺滿了花盆,連奶奶的小床頭櫃也擺上了一個小巧精致的觀賞花盆,陪她入眠。屋裏屋外裝扮得繁花似錦、五彩繽紛,花香撲鼻,蝴蝶蜜蜂出堂入舍樂得載歌載舞,忙得前僕後繼。

    母親積極配合奶奶。在老輩人的提議下,買來許多漂亮的美女明星畫報、可愛的胖女娃娃畫,粘貼在家裏四面八方,牆上、櫃子上、臥室裏、客廳裏、廚房裏,所有目光所及之處。每天除了睡覺,睜開眼睛迎面撲來的就是這些畫。

    一切準備就緒,就等著這朵花兒載著花仙子降臨人間,落地居家。

    那時候醫學上沒有B超,胎兒難確定是男是女,只能用老方法,民間的土法子。比如:妊娠反應是不是和前幾個一樣?想吃什麼?厭煩什麼?還有請老中醫來號脈。妊娠反應母親沒感覺和前幾個有什麼不一樣。奶奶就請來了一個老中醫,據說是號脈八九不離十。他給母親號脈說是個女孩。奶奶先是一陣高興,可是沒幾分鐘又擔心,八九不離十?畢竟不是個十,那還有個一二呢?怎麼就知道母親是八九不離十裏面的,而不是一二裏面的呢?不生下來就不敢保證是女孩。

    母親要分娩了。父親去醫院請來了婦產科醫生。奶奶是不主張去醫院生產的,醫院的床鋪那麼多人躺過滾過,知道誰得過什麼病?我的六個哥哥都是在家裏出生的,好在他們幾個都是順產。

    居家喜迎送女觀音般的醫生來了,後面還跟著一個見面就笑,笑得又甜又美討人喜歡的護士。他們是願意到產婦家裏來接生,多少總會有些報酬,在醫院裏是沒有的。

    家裏接產都準備好了,醫生和護士打了聲招呼換上白衣服急急地進去了。爺爺奶奶還有父親,三個人坐在外屋等。心慌亂地砰砰跳,眼裏閃動著期盼的光,互相對望一眼交換著彼此的心聲,又迅速地漂移開,掩飾著各自內心的不安。聽著母親在屋裏高一聲低一聲地喊叫,心裏是又高興又擔心。高興的是母親生6個哥哥時很順很快,這一個卻遲遲地不願意出來,有可能是女孩吧;又擔心母親受罪痛苦,坐立不安。等到一時還生不下來,他們甚至想快快順利生下來吧,只要孩子大人平平安安就好,也不在意是男是女了。

    哇!一聲響亮悅耳地哭叫,似一道彩虹,由低漸高又滑降,劃過一個拱橋型的弧線,在他們的心頭震顫!

    肯定是女孩!父親一下跳起來。

    哭聲和前幾個不一樣。奶奶也站起來,兩只手攥得更緊了。奶奶包了四個紅包。一只手裏兩個紅包,分別給醫生和護士的。兩只手裏的紅包裝著數額不同的錢,男左女右。如果是男孩,就給醫生護士左手裏的錢,如果是女孩,就給他們右手裏的錢。右手裏的錢是左手的3倍。看看奶奶下了多大的狠心,又是怎樣地盼孫女心切呀!

    你們慌什麼?爺爺依然坐在椅子上,故作鎮靜。他要壓住陣腳,在關鍵時刻發揮一家之主的作用。他內心當然盼望是個女孩,可萬一是個男孩呢,不要讓人太過失望。

    奶奶和父親只好又坐回去,屁股只挨著椅子前部小半部,好隨時準備行動。

    好一會,護士打開門走出來,三個人瞪大了眼睛緊盯著她的嘴。她不說話側目看著醫生,醫生隨其後。

    醫生摘下眼鏡慢慢地摩擦著,以掩飾內心的不悅,聲音平淡地說:是個女孩。他經歷地多了。人們重男輕女,生個男孩都喜歡把醫生捧上天,生個女孩就不高興給醫生臉子看,好像生女孩是醫生的過錯。現在接生個女孩情緒就不高漲,再加上剛才好一陣忙累,也是沒有大氣力了。

    想不到,爺爺一聽是女孩,一下子站起來,一步竄到醫生面前拉住他的手:謝謝您!大夫,謝謝您呀!給我帶來個孫女。

    奶奶趕緊把右手裏的紅包分別快速地塞進醫生和護士的手裏,歡喜得眼淚都流出來了我們有六個男孩,全家就盼個女孩啊!

    啊!原來如此。醫生聽罷欣喜地舒了一口氣。看看手裏的紅包,濕漉漉地,拿在手裏立刻染上一層紅色,想來老太太是何等地緊張和心切呀。

    您是富有六條龍,就盼只鳳啊!恭喜您呀!大喜大喜!討人喜歡還會說話的護士,捏著手裏厚厚的紅包就知道數額不會少了,笑得更甜了。

    皆大歡喜。

    父親喜呆了,好一會才醒過神來大叫一聲:好啊!

    送走醫生和護士。奶奶就迫不及待地進屋抱出我,怎麼看也看不夠。

    爺爺搶過去:給我抱抱。

    奶奶又搶過來:哎呀!搶什麼?您一大男人,手重,這小花骨朵似地,別把我孫女碰著。爺爺無奈只能抻著脖子幹看著。

    兩個老人在前面你搶我奪這豐碩的成果,辛勤播種的父親被擠在後面,只能從他們之間的縫隙中看上一眼。

    瞧,白白胖胖,粉嘟嘟的,跟個小粉團兒似地。呀!睜開眼睛啦!瞧!瞧哇,這五官,就像一朵花一樣,將來一定是個美人兒。我兒媳婦多會生,給我生這麼個漂亮孫女。奶奶會當婆婆,母親也知書達理,婆媳關系處得好。

    美!美!我孫女美。爺爺一連說了幾個美,心裏別提多高興啦,冷不防從奶奶手裏搶過來:應該輪到我抱一會兒了。

    還沒等爺爺抱熱乎呢,奶奶又從爺爺手裏把我搶過來抱在懷裏行了。抱一會過過癮就行了。

    哦!小寶貝。奶奶的小寶貝噢。奶奶喜滋滋地逗弄著我。我竟裂開嘴,笑了。

    看,我孫女笑了,笑嘍。老爺子,快給您的寶貝孫女起個名字吧。

    嗯,給我寶貝孫女起個名字。叫什麼呢?

    可得給我孫女起個好名字。奶奶這回可說話了,如果說孫子是屬於爺爺的,那這孫女可就是屬於奶奶的了。

    那當然了。還用您說,得起個好名字,絕不能華呀珍的,一喊,站起來一大串。我孫女的名字,既要美又要雅,既不俗又不怪,簡單還別出心裁,又要見學問還要叫得響。聽聽,有學問的爺爺就是和別人不一樣。

    那您快起呀。

    哎呀!您急什麼?我不得想想嘛。我孫女長得好,名字裏得有一個美字,女孩還要仁義善良,就叫仁美,居仁美吧。爺爺為自己給寶貝孫女起了個好名字而得意。

    仁美?不好!古代有個潘仁美,是個奸臣。奶奶說。

    他叫潘仁美,我孫女叫居仁美,他叫他的,我們叫我們的。有什麼關系?爺爺為奶奶掃了他的興不滿,反駁。

    怎麼沒有關系?平時我們叫孫女,不仁美、仁美地叫,您還能居仁美、居仁美連名帶姓地一起叫嗎?奶奶堅持。

    嗯,也對。那就叫美人吧,人類的人,居美人。詩經裏有一句‘美人如詩,草木如織’。我們中國有悠久的曆史文化,中國人起名曆來有:男看《楚辭》,女看《詩經》,文《論語》,武《周易》之說。爺爺侃侃而談,不愧是讀過大書的人。

    美人?居美人。好!我孫女將來一准兒是個大美人兒。奶奶目不轉睛地看著我笑,眼睛笑成了一條縫。

    美人?居美人?這,太資產階級了吧?父親擔心地問。

    什麼資產階級無產階級的,這起個名字跟資產階級有什麼關系?爺爺不滿地斜了父親一眼。

    是啊,還是少惹麻煩的好。奶奶也贊同父親。

    既然你們這麼說,那,就叫媚潤吧。媚,嫵媚的媚,也代表美麗,一代女皇武則天不就叫媚娘嗎。潤,潤澤滋潤,美麗長存。居媚潤,怎麼樣?爺爺想了想說。

    奶奶同意,父親同意,又問了母親,母親也同意。於是,我就有了名字:居媚潤。

    我是破了居家的規矩,六個哥哥的名字爺爺權威地一錘敲定,絕沒有別人說話的資格,而我的名字爺爺卻為了他的寶貝孫女破例放下身價,問了一圈征得了認同。可想而知,我在這個家庭中的地位了。

    我就這樣來到了這個世界上。

    我過滿月,爺爺在北京大飯店辦了10桌酒席。爺爺還做了祝酒辭。

    當然還是沒有錢,奶奶又貢獻出兩個金戒指,酒宴異常豐盛。付了費,剩下的錢爺爺給我買了一把長命鎖,親手掛在我的脖子上。銀光閃閃。

    以後奶奶的金戒指再沒有損失。因為奶奶向爺爺警示:金銀首飾得給孫子孫媳婦們留著了。爺爺以後退休退休金不會多,奶奶又沒有收入,都用掉了將來孩子們結婚兩個老人拿什麼做禮物呢。

    同是滿月酒,我和哥哥們的滿月酒反響不同。我是新中國成立後降生,人們的老觀念變了。就有人說:一個小丫頭,興師動眾的,這麼排場,這居家不簡單,是個什麼來曆呀?

    聽說老爺子老太太都是留過洋的。

    是啊?那年頭能念起書就不簡單了,更何況留洋。不是個窮人,一看就和咱們不一樣。

    可不是,你看老頭老太太那個做派。

    共產黨進城幹部大部分是土八路,文化水平不高。雖然我們居住的文化部宿舍大院裏,文化部所屬人員有差異,文化水平稍高,但家屬宿舍的老人們大部分是兒女進城工作後,把父母從鄉下接來城裏住的,全國各地哪兒的人都有。鄉下的老人有文化的不多,叼著長杆大煙袋,一口痰用嘴巴吱出去老遠,苦日子過慣了,自然看不慣瀟灑儒雅的爺爺,優雅溫良的奶奶。

    父親聽了人們的議論有些擔心對爺爺說:爸,以後我們得注意了,花銷別這樣大手大腳的,人家還以為我們特有錢呢。

    爺爺就不高興了:這如何生活誰還管得著?真是閑極無聊!就是有錢也是自己賺的,正大光明,怕什麼?

    奶奶急了:您小點聲!您老了,不怕,可兒孫們呢?不能給他們惹麻煩。

    這真是乾坤顛倒啦!我還就真不明白了。花自己的錢給孩子辦個酒席還招來這麼多的閑話。真是管得寬。

    母親也說:是啊,爸。別讓人家以為我們家多有錢,事實是我們沒有錢啦。別讓人家說出不好聽的來。

    爺爺見從來對家事不管不問的兒媳也說話了,更從來沒有過開導老人的時候,覺得事情是有點嚴重了,不再說話。

    我是爺爺奶奶的心肝寶貝,是父親母親的掌上明珠,是6個哥哥的小妹妹。

    爺爺奶奶嬌慣我,父親母親寵愛我,6個哥哥禮讓我。從我生下來就是奶奶一手帶著,養得白白嫩嫩。每天變著法地打扮,把我打扮的漂漂亮亮,領到哪兒都是一道風景。

    我出生以後,爺爺就退休了。

    爺爺一生愛美。愛美食,吃喝講究也會吃;愛美術,國畫油畫都會兩筆;愛美樂,土的洋的樂器都能弄響了;愛美景,名山大川留過影;愛美貌,會客外出時西裝革履,閑暇時衣著也總是整整齊齊一塵不染;愛美曲,歌曲戲劇皆通,尤其愛京劇,他說中國的京劇是世界上最美的戲曲。當然是票友了,經常哼唱,有時叫來家幾個票友,在家裏扮上角色,還要穿上服裝,像模像樣地唱上幾段。有唱老生的,有唱花臉的,有唱小生的。水伯伯嗓子亮長的也標致,專愛扮武生,聽說他年輕時極風流,娶了三房還在外面沾花惹草,一年一個女人領個私生子鬧上門來,把他爹活活氣死了。也有人擅長扮旦角:青衣、老旦,還有人竟然能扮上刀馬旦。可別看他們都是票友,但也都是顧曲周郎哩,不光會唱,有人還會京胡、月琴、弦子、小快板什麼的,說拉彈唱蒙外行也能魚目混珠。我的幾個哥哥們耳聞目染也都能哼上幾段。只可惜我那時還小,沒學來。

    我二、三歲能走硬實了。每天傍晚吃完晚飯,就是爺爺最開心的時刻,領著我晃晃悠悠離了家就往戲園子走去,老朋友老相識老票友們隔三差五地就會在戲園子門口相見,有新戲了他們是必聽不落。那時看戲的大多數是男人,有閑階層。老年人領著孫子,中年人領著兒子,大人們搖頭晃腦哼哼呀呀,孩子們手裏拿著糖果、花生瓜子、糖炒栗子、烤白薯或舉著一支糖葫蘆,邊走邊吃。

    爺爺這一生處處都與眾不同。這不,唯有爺爺領著一個女孩。男人們重男輕女,便開爺爺的玩笑:笑他沒領個帶把的,領個梳小辮的。他卻得意地說:您知什麼?物以稀為貴。我六條龍,一只風,您說哪個金貴?

    風金貴,風金貴。人們雖然嘴上奉迎著爺爺,有人不免心裏說:一個小丫頭片子,能金貴到哪兒去?

    可是不久朋友們票友們也悟出了個中的奧妙之處:小姑娘長的美,打扮得漂亮。在一群灰不出溜,打打鬧鬧皮猴兒般的禿小子之中,一個漂漂亮亮文文靜靜的小姑娘,該是什麼感覺?那不是萬綠從中一點紅嘛,高高在上傲視一切立於梧桐樹上的一只金鳳凰嘛,於是反過來又羨慕爺爺。便有人向爺爺提起了娃娃親,盡數自己孫子兒子的優勢,爺爺便美滋滋笑而不答,誰個也不應允。那是爺爺在心裏總能挑出對方大大小小的毛病,誰也配不上他的寶貝孫女,再者都是朋友票友的,給定下一個這個高興了,那些個沒選中被冷落的呢?還不眼紅得把我掐死?我不是犯眾怒嗎?不應允就又惹得一個個半腦半氣又滿懷著期望。那時講究多子多福,誰家都有幾個孫子輩兒或兒子輩兒,國家窮物資缺乏,孩子不缺。一天,李洪勳也領著一個孫女,打扮得花枝招展,大有暗中和爺爺較量一番之勢。可是我一走近,兩個孩子一比試,明眼人一眼就分出個高低雅俗,李洪勳氣餒敗下陣來,第二天換品種又把孫子牽來了。

    每次看完戲回家,爺爺都會多多少少盡可能地花幾分錢,給哥哥們買點好吃的。不是花生瓜子,就是糖果,可能是沒領他們去看戲,虧了他們,就用物質以補足。我的小口袋裏也總是裝得滿滿的,等我們回來時幾個哥哥的家庭作業完成,都圍過來,我便把所有好吃的一把一把地掏出來,絕不私藏一粒,我沒有那個心眼兒。兄妹幾個快快樂樂地坐在一起吃。

    可是美好的日子不長,我將近4歲時,爺爺突然生病,很快就去世了。後來我想:爺爺可能得的是癌症,平時沒有感覺疼痛時知道有病去看已經晚了。爺爺身體是健壯的,怎麼也想不到,一生養尊處優安逸灑脫,就這樣被絕症領走了!走得也是如此地清靜與安詳。

    奶奶一生活得滋滋潤潤,過的舒舒服服,和爺爺富富泰泰享受著一份家產。得到爺爺深深的愛,單單爺爺不納妾,就是奶奶的福分,引來多少女人的羨慕和妒忌。有多少人家妻妾不和戰爭不斷,嫡出庶出明爭暗鬥,鬧得雞犬不寧,而奶奶則獨享女人的一份安寧和幸福。爺爺突然就這麼走了,對她的打擊可想而知有多麼大。簡直是滅頂之災!奶奶一下病倒了,茶飯不思,啼哭不止,兩個星期以後也追隨爺爺去了。

    居家塌了天!

    Enjoying the preview?
    Page 1 o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