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millions of ebooks, audiobooks, and so much more with a free trial

Only $11.99/month after trial. Cancel anytime.

The Fading Keeper: 褪色的門神─劉靖文七十憶往
The Fading Keeper: 褪色的門神─劉靖文七十憶往
The Fading Keeper: 褪色的門神─劉靖文七十憶往
Ebook275 pages10 minutes

The Fading Keeper: 褪色的門神─劉靖文七十憶往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

Read preview

About this ebook

劉靖文,原名劉敬文,祖籍四川奉節,1946年出生於上海,1949年隨父母到台灣讀書、當兵、就業、成家,1988年移民美國創業,2016年退休。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工業工程系畢業,曾任:聯勤兵工廠中校所長、美商公司工程部經理、股票上市公司協理兼廠長、外商電信公司專案部處長、黨營事業電子公司副總經理、跨國公司駐美副總經理、矽谷電子公司總經理。曾任僑務委員會僑務諮詢委員、僑務委員會僑務顧問、國民黨十九屆中央委員(候補)、國民黨十八、十九屆全會黨代表、舊金山榮光聯誼會理事長、北加州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發起人、北加州中國大專校聯會常務理事、北加州國防大學理工學院校友會會長、北加州女師附小校友會會長。
 

Language中文
PublisherEHGBooks
Release dateJun 1, 2016
ISBN9781625039668
The Fading Keeper: 褪色的門神─劉靖文七十憶往

Related to The Fading Keeper

Related ebooks

Related categories

Reviews for The Fading Keeper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0 ratings

0 ratings0 reviews

What did you think?

Tap to rate

Review must be at least 10 words

    Book preview

    The Fading Keeper - David Gin-Wen Liu

    目錄

    目錄

    永不褪色的門神/方李邦琴序

    歲月/夏祖焯(夏烈)序

    是出彩不是退色!/海翔序

    自序

    1. 緣起

    2. 前人事跡

    3. 幼年生活

    4. 小學時代

    5. 中學時代

    7. 入伍訓練

    8. 軍校生活

    9. 軍旅生活

    10. 鍍金之道

    11. 感情世界

    12. 初入聯勤

    13. 固本四號

    14. 痛失領袖

    15. 在職教育

    16. 建新專案

    17. 進入廠房

    18. 工廠主管

    19. 工業工程

    20. 告別軍旅

    21. 總司令緣

    22. 緯國將軍

    23. 首次出國

    24. 進入職場

    25. 新的挑戰

    26. 建廠風波

    27. 公司上市

    28. 印象大阪

    29. 公司文化

    30. 通電科技

    31. 首見歐洲

    32. 指管通情

    33. 叢林法則

    34. 再進工廠

    35. 根除病源

    36. 全力以赴

    37. 偉人辭世

    38. 業務掛帥

    39. 臨危受命

    40. 外銷尖兵

    41. 鞠躬盡瘁

    42. 白手起家

    43. 蔣孝勇兄

    44. 驚天霹靂

    45. 社團義工

    46. 大專校聯

    47. 女師附小

    48. 榮光聯誼

    49. 和平統一

    50. 中國國民黨

    51. 馬英九校友

    52. 旅遊隨筆

    《走馬看花台灣行》

    《尋根之旅》

    《好山好水好風光-雲川湘粵之旅》

    《黃山行》

    《五彩繽紛貴州行》

    《路途漫漫洛磯山脈班芙遊》

    《歐遊十國萬里行》

    《義大利瑞士法國英國巴士遊》

    《吳哥偉,下龍美-冰火之旅》

    《雙城遊記》

    《美哉碧潭》

    《讚金門》

    53. 劉靖文訪談

    54. 參考資料

    55. 編後語

    永不褪色的門神/方李邦琴序

    認識劉靖文有十五、六年的時光,當他來找我主持一個海峽兩岸和平統ㄧ組織時,我認為是好事,一口就答應。看見他充滿熱誠和理想的神態,就好奇在想,一位矽谷的工程師哪有時間和精力,去致力於這種大是大非的志業?隨後與他出席不少世界各地的[和統大會],他對外應對得宜,對內照顧得體,每次即席的發言,都有大將之風。如果說他能文能武,文武兼備實不為過。

    看了《褪色的門神》對他暸解更深了,許多功勳輝煌的先輩,養成他有榮譽、有責任的情懷,幸福的家庭生活,讓他無後顧之憂。憑著聰明機智,在事業上、社會中、進退相益。除了照顧家中老人、妻子、女兒外,更大力還從事諸多公益活動,領導義工團體,造福社會,情繫兩岸。不愧於中華兒女,炎黃子孫。

    門神是有擔當、有魄力、使小鬼見之遠逃的把關者。門神是保家安國、阻擋外來侵略的把門者。門神是關愛一家大小、上下群眾、能享受平安的保護者。劉靖文就是這樣一位[永不褪色的門神]。

    [北京大學]名譽校董

    [上海交大]名譽校董

    美國[十萬強]發起董事

    海外第一座[抗日戰爭記念館]創辦人

    方李邦琴

    歲月/夏祖焯(夏烈)序

    植物學家將一群長在潮濕悶熱亞熱帶的樹木移植到緯度高、乾燥、清冷的北美洲大陸,好奇的觀察它們能否適應新的生長環境。其中有些立刻拒絕吸收養分,停止生長;有些在異樣的氣候季節中奮力掙扎,不懈的繼續再發。終於,這些存活的樹木也逐漸老去,褪色,但仍然挺立。像是向人們述說它們的存在,代表了由亞熱帶飄洋過海而來的堅毅。

    靖文這本回憶錄前頁寫下「獻給愛妻 鍾培英」。書中有不少兩人的照片,真可用俊男美女四個字來形容,尤其培英的美麗高佻,更是醒目。他們兩人都來自軍人家庭,上代是將官,這也促成了靖文決定入軍校,爾後報效國家的意願。一般說來,父母的行業對子女的影響相當大,也常會選擇相同或接近的職業生涯,因為這是他們所熟悉的。

    初識靖文何年何日已不復記憶,但印象深刻的是2006年,他主辦台北女師附小成立60週年的海外全球校友會,在舊金山灣區舉行。我是他們的「敵校」國語實小的校友會創辦人,但妻子明祺是女師附小校友,當年在台北還有北師附小,合稱三省小 (都是省立小學,有別於一般市立或縣立國民小學,當時不准設私立小學),是當時全省最出色的小學,三省小學生長成後聯姻很多。此外,再加上空軍子弟小學,大概是三省小頗有一些高階軍官家庭之故。那次女師附小的全球校友會有約600人參加,大廳擠得水洩不通,但一切進行順利,節目精彩,氣氛高昂而和諧,劉靖文大將之風,全場指揮若定,是我看過大學、中學、小學各種校友大會最出色的一次(不是之一),也對靖文老弟的領導及活動能力留下深刻的印象。後來我們又籌辦三省小聯合校友會,靖文請人設計了一個三省小聯合校徽,中有「禮義廉恥」四字。這是民國26年教育部宣布的全國共同校訓,一直到民國65年,才宣布各校可有自己校訓,但並未廢止「禮義廉恥」為共同校訓。討論時有人認為這四字有諷刺當時執政民進黨政府大肆搜括誤國,我們三省小校友會不應政治化云云。我以三省小聯合校友會發起人發言,全力支持靖文提出的「禮義廉恥」聯合校徽設計。如果今天我們生長的台灣,青年學子失掉了禮義廉恥,那是什麼樣的一個局面?請各位想一想,腦海中描繪一下。

    靖文是國防大學中正理工學院工業工程系畢業。這是一門結合科技、資訊和管理學,用以提升生產效率的學問工具。許多該系畢業生以後都進入領導管理階層。靖文在校時是橄欖球校隊,打的位置是後排翼鋒,英文是Wing,日語發音是「武硬古」。因為台灣橄欖球運動是日據時代由日本傳來,所以發音一概是日式英文外來語。該校橄欖球隊是比靖文高四屆的陳建福成立。陳建福是我建中高中同班同學,建中橄欖球校隊隊員,考上臺大理學院,但後讀中正理工學院,原因不詳。他留學德國,似乎娶了德國女郎為妻,壯年時死在德國,原因不詳。我問建中我們同班他的好友顏正忠醫生(台大醫科)及黃清澄(台大土木),他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我在成大橄欖球隊任副隊長,打的位置是勾球前鋒 (英文Scrum Center,日語發音斯框姆森大),以及傳鋒 (英文Second,日語發音塞根豆)。讀到靖文書中寫到橄欖球,倍感親切。

    畢業後,靖文開始他的淡水飛彈營、其他軍事兵工單位及兵工廠的服役。這些實際的操作及工廠經驗,為他爾後的職涯打下深厚的基礎。他退役時位階只及中校,以他的熱誠、努力、聰敏及對國家的盡忠,做到將官應該是沒有問題。但是他選擇了退役,進入台灣工業界,以後又去美國打天下。這些是否最佳選擇?無從論斷。人的際遇及命運多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在西方文學裡,自希臘神話及悲劇開始,即有命運之說。今天再回頭看看,靖文是慶幸、後悔、還是默然?只有他自己知道;或者,他不知道。

    無論如何,退役後他立即進入私人工業界,那正值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他先考入美國跨國公司任工程部經理;再下去應一家台灣公司之邀,擔任建廠及廠長的職務。這些在他的回憶錄裡有相當的描述:公司中的明爭暗鬥,本土派與海外歸來工程師之間的文化差異,台灣人與外省人隱約的相互敵視,黑函滿天飛……..。他都經歷過。他的努力、負責及創發主動精神為當年台灣的經濟起飛貢獻了一份力,這是今天他頗為欣慰及驕傲的。而在台灣那些年,因台灣社會不及日本或歐美的開發上軌道,金錢及色情的誘惑相當大,靖文自持,未入大染缸弄得一身黑,甚至身敗名裂。

    靖文來舊金山灣區的矽谷創業那段著墨不多,倒是寫了不少他在灣區華人世界的活動。包括與蔣孝勇、方智怡夫婦之間深厚的友情。孝勇平易近人,是中俄混血,長得有些像影星達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智怡的先翁方恩緒先生在杭州唸大學,記得和我的岳母同學。他任國道高速公路局局長多年,我曾是他的外籍工程顧問,彼此相處愉快 ─ 那也是幾十年前的事了。2016年大選後,智怡在台北國家音樂廳召開女師附小校友會,致開會詞時說道:『…….今天來參加的多是海外回來投票的女師附小校友,只有夏祖焯是國語實小校友,他是國語實小校友會派來的間諜……。』大家望著我,嚴肅的頻頻點頭。

    寫到孝勇,又想起一件趣事。先祖父曾任北洋政府國務院秘書長、財政部次長、代理財政總長、國會議員等職。因為我們是袁世凱的親戚,又在袁世凱準備登基作中華帝國皇帝時負責財務。後來蔣中正總統北伐成功,先祖父只得退出宦海,入北京大學及北師大任教,權勢地位盡失。所以我有一次對孝勇說:『孝勇啊,要不是你祖父,我祖父不會變成那樣子。』孝勇趕緊說:『夏大哥,對不起,真是對不起啊!』

    靖文在舊金山灣區國民黨黨部擔任要職,是灣區與國民黨高層來往最多的人,書中有他與馬英九總統、吳敦義副總統、連戰、郝伯村、吳伯雄、朱立倫、洪秀柱、邱創煥、徐立德等人的合照 ─ 獨缺王金平。他也在「北加州和平統一促進會」負責,因此晤見錢其琛、唐樹備、汪道涵等大陸領導。他參與馬英九及連戰選總統的後援會活動,但因連戰後援會宣告向李登輝致敬,他憤而退出。李君曾受國民黨及中華民國政府大力栽培及養育多年,下位後即另組政黨,背棄多年恩主。李君極度崇拜日本武士道,武士道以對扶持養育之恩主忠誠是首要,如有忘恩負義或妄自菲薄之事發生,即要切腹自殺謝罪,不可貪生怕死。我想靖文忠於國家,大概是想到這一層。

    我與任何政黨或宗教無關,所知有限,但觀察靖文言行,感覺他是忠於他的中國國民黨,他的中華民國,他的中華民族的人。有些人說他性格頑強而剛烈,我想這就是一個軍人。

    他是軍人,但這本書文筆流暢,思路敏捷,條理分明,詩詞的引用也恰當,可以說是寫得相當好。文中有些地方似可做更深入的分析,更多的發揮,寫出內情及負面。電話中,他告訴我,以後有意以單篇如此寫出。

    我自認德高但望不重,這些年曾為我的學生、助教、甚至年青的教授寫過不少推薦信,為人寫序這是第一遭,究其原因可能是年事已高之故。此序文寫出一些我個人的事,但與靖文的回憶錄還是相關。脫稿之前,欣愉能應靖文老弟之邀,深感振奮、榮幸、慚愧、激動、感謝,以及勾起那些回憶,是以為序。

    是出彩不是退色!/海翔序

    「廣泛的搜索」、「深入的研究」、「適當的引入」、「全盤的掌控」、「瀟灑的儀態」、「忠誠的服務」。這是當年靖文大哥對我在「今夜有話要」說的一個評價。但現在才深刻發覺,原來這根本就是靖文大哥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而我,才剛剛好符合他基本的要求及標準。再加上這幾年對他的觀察及瞭解,另外要再對他加上「開闊的胸襟」以及「高人的智慧」這兩句話來形容他。或許覺得是一種恭維,但慢慢地,相信你也會同意我的看法。

    民國三十八年國民政府遷徙到台,從兩岸對峙、到兩岸互通交流。歷經戒嚴、解嚴,政黨輪替,一直到現在。這是一個不平凡的時代。 不論好與壞,這幾年可以開始慢慢感受到,這時代轉變所帶來的一些影響。這一代人不論是生活物資或是事業經營,大多都是從無到有,一切都靠自己雙手打拼。一路辛苦地走了過來,靖文大哥也是如此。從白手起家,到今日的有所成就,再加上他個人在灣區的地位及影響力,看完他的故事之後才知道一切是多麼不容易,而他卻自謙是已「退色」!!

    主持人最怕遇上不易親近的人!! 劉大哥雖然離開軍中多年,但第一次和他見面時,依舊感受到他有一股軍人的正氣凜然,有點害怕擔心,他是一個不苟言笑、不容易親近的人,但事實並非如此。劉大哥不但笑容可掬、平易近人,更願意不吝嗇地指導後輩。也正因如此,日後成為我最愛邀請的嘉賓之一。到現在三不五時我倆還會在臉書上互動,成為彼此的臉書粉絲。在近期邀請他上節目,開始發現被他拒絕的次數越來越多。理由很簡單,就是該給年輕人出頭天的機會。這不只是隨口說說,他還真的身體力行地做到,提攜年輕人! 有這種大智慧及胸襟讓賢給後輩,又能為大局著想,可不是那麼容易可以做到。

    現在終於明白他全心全力將自己奉獻在灣區的原因,他曾提到一句話: 「異鄉遊子,既來之,則安之,處處無根處處根!何必庸人自擾苦尋之」。這位移民前輩樹立一個良好的典範給我們這些移民灣區的追隨者。讓我也思考,灣區的確是我們第二個家鄉,將灣區當做我們的根,替社區繼續服務下去,讓華人社區成長茁壯,就是我們的責任。

    寫書的人很容易把自己最真實的一面,放進書裡。書中流露出靖文大哥的真、性、情。看到他俏皮的一面、認真的一面、奮鬥的一面、努力的一面以及感性的一面。透過這本書除了更瞭解他本人之外,更有十足立體的歷史感。曾經一起經歷過這個大時代的人,定會有所感悟。身為後輩的我們,剛好藉他的故事來激勵自己向前奮鬥。這本書的另一個特色,就是還可以隨著他周遊列國、環遊世界。一個非常棒的點子,自傳加遊記,現在呈現在大家面前。到最後你會發現,靖文大哥根本不是一位「退色」的門神,而是一位真正「出彩」的門神。

    星島中文電台新聞部經理

    海翔

    自序

    一個平凡的人,誕生在一個不平凡的時代,是很辛苦的。從戰亂的搬遷,嚴格的教育和考試,威權的統治,東西洋文化的侵略,民主自由運動的衝激,高科技管理的發展,到數位化資訊的推出,就在一瞬間,通通擺到眼前,叫人如何消化應對?

    既不是清寒刻苦出身,努力向上功成名就的勵志模範,也不是家財萬貫,重點培養的社會精英,只不過是利用些小聰明,隨機應變低空飛過萬重山,想方設法努力,爭取存活的泛泛之輩而已。

    家庭和教育給予太多的框框,成長的過程,俠義正直誠實的普世價值,自我的設限,總是過於堅守自以為是的真理。有太多的貴人和運氣,給予更上層樓的機會,然而,自己卻覺得有如 門神 一樣,人人都以為我是在門內吃香喝辣,其實,我一直都在門外堅守原則。真不知道是門裡面的抵制,還是自己不願進門去,這一切的一切,猶如鏡花水月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無聲地在褪淡色彩。

    有了值得尊敬的先輩行誼,美好的家庭,完整的系統教育,自豪的軍中服務,參與了台灣經濟的起飛,成為外銷的尖兵,勇敢地白手起家,積極的投入社團活動,也做了點對得起國家民族的努力。雖然都已成過去,除了感恩,就是分享,最後還是留下些痕跡,讓後人評斷。

    1. 緣起

    老劉家定居重慶市奉節縣(原四川省奉節縣,古名夔府,夔州,白帝城),聽老人家談起,是清朝盜匪張獻忠造反濫殺百姓,地方失去生產力,政府推動移民政策 湖廣填四川 ,而由湖北麻城孝感一帶遷移來的。讓我原以為是蜀漢劉備 託孤白帝城 故事中的皇親國戚後裔,看來好像關係不大,令我頗為失望。

    祖譜世次派名《昆啟登承武,克繩繼之清,元玉明世德,文光祚永興》係始代祖昆公首建基業。後由十五代孫輩,共同增修第二期派名,如後:《孝友敦仁品,勤謹勵嘉行,修齊崇善美,福國利人群》。 但由祖譜排名序來判斷, 字輩是第十六世,立序的老祖宗,應該是明朝中葉時期的人,再根據第一句排序中,就有 承武 的字樣,看來還是有武將背景。

    定居後,置有房產農地及魯家坪的祖墳,並立碑記載家族的遷移史,可惜在[文革時期]被毀損鋪路造橋去了,前述的祖產,也在三峽大壩工程中,淹沒於175公尺深的滔滔長江水裡。

    大智慧的祖父世璈公,在湖北任官後,就遷居武昌蘭陵街(中正路)31號,英明的父親德健公更是到上海,讀書、就業、結婚、生子、定居於虹口地區,好景不長,隨著政府抗戰戡亂播遷到台灣台北,幸福的我,在台灣讀書、當兵、就業、成家,最後移民到了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立業、生活、定居、退休、養老。

    20151113_093911-1.jpg

    瞿塘風采 (攝於舊金山中國領事館)

    20151113_093959-1.jpg

    杜甫詩瞿塘夔府 (攝於舊金山中國領事館)

    2. 前人事跡

    耕讀傳家是當年劉家的生活方式,十一世祖元盛公曾到鄰近的萬縣去當教席,到了春節休假,帶了一年積攢的束脩趕路回家過年,在途中一處如廁時,發現一袋銀兩,顯然是位粗心的旅人遺落的,想必相當難過。就在雪地裡等候,果不其然,未久,有人慌張地到處尋覓,問清後物歸原主,安然回家。日後,在縣城市集經營一間米店,殷實勤儉,尤以升斗計量不予刮平,以尖堆狀出售,恩惠鄉里,多獲好評。一日街坊棉花店夥計頑皮,將捉到的老鼠澆油點火燒死,未料,鼠痛急竄帶火奔回棉花店,引發火警,一發不可收拾,眼見即將波及米店,據傳說,菩薩顯靈於煙火之中,說也奇怪,瞬時風向反轉,煙消雲散,劉家米店安然無恙,敬拜[觀音菩薩]保佑,也成為不成文的家規。

    高祖玉璋公中舉,即於堂上自題一聯《欲萬家賜福,必一己先清》,在閩為官四十餘年政聲清肅。清朝官制不得在地任官,故出仕在福建寧德、遷江、甌寧、福安、敏縣等多處擔任知縣,擢建寧府知府,最後官拜龍岩州知州,愛民如子,為官清廉。時逢[英法聯軍]侵略戰爭,常有洋人進犯,苦不堪言。玉璋公特糾組鄉勇,利用土樓功能,守望相助,一有來犯,以鑼鼓煙火通報各地,匯集抗敵,造福鄉梓。《龍岩州誌》特立傳頌揚。退隱後,返回故里,在奉節白帝城結交 詩僧 瘦竹和尚,成為詩友,成詩無數,其中名作多首勒石於碑林,與唐代詩人詩豪劉禹錫等名家,並列於巴山蜀水之間,我曾於2012年與妻同遊三峽時,特爬上[白帝城]至碑林景仰。其詩集曾由祖父世璈公整理編印《夔夔堂詩草》發行,我曾在大陸[淘寶網]尋得,但對方出價過高條件苛刻,未能收藏,甚憾!

    曾祖明暄公於 八國聯軍 時任運輸軍官,為法國軍士槍傷逝於於北京,曾祖母謝氏娘家為我國海軍第一代將領。

    祖父世璈公,[福建法政學院]畢業,任官於福建平和及湖北孝感、蒲圻、安陸、京山、黃陂、潛江、鐘祥等地縣長,後為湖北第十軍徐源泉將軍(辛亥革命首率南昌新軍,參加武昌起義之革命元老)徵召,任軍法處長,參加北伐和抗日戰爭,勝利後,在重慶以少將官階退役,祖母郭瓊英(文昭)女士,湖南湘潭人士,為清直隸提督郭松林之孫女,與鄉長譚延闓之女為金蘭交,早年即加入同盟會員,[辛亥革命]主導參與[福州起義]成功,內定為中華民國福建和平縣女縣長,因懷孕大姑而未就職,逝於台北,享年95歲。

    外祖父舒石父(字厚德),浙江慈谿人,日本士官學校第一期畢業,[辛亥革命]時,擔任滬軍第二旅長。民國二年升少將,北平國民政府參軍兼總務局長,並擔任國父孫中山逝世[奉安大典]指揮官,後任江蘇省財政廳長,與 京劇大師 梅蘭芳交往甚密,對戲劇文化貢獻良多。抗戰勝利後擔任[福建中央銀行]總經理,逝於任上。外祖母張氏相夫教子,為善助人篤信虔誠,過世後,為紅卍字會老祖賜封 淨因菩薩 ,供奉於台北復興南路總院。

    1-IMG_6684.jpg
    Enjoying the preview?
    Page 1 o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