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millions of ebooks, audiobooks, and so much more with a free trial

Only $11.99/month after trial. Cancel anytime.

國際易經學史(卷二):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the I Ching Studies (Volume 2)
國際易經學史(卷二):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the I Ching Studies (Volume 2)
國際易經學史(卷二):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the I Ching Studies (Volume 2)
Ebook646 pages1 hour

國際易經學史(卷二):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the I Ching Studies (Volume 2)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

Read preview

About this ebook

全書一函二卷共約80萬字。中國是《易經》文化的發源地,而國內外學術界至今沒有人能夠撰寫涵蓋古今中外《易經》研究學術發展史的專著。該書作者歷時幾十年的探索和研究,現在終於完成《國際易經學史》一書。這樣的專著需要作者具有深厚的傳統經學和國際漢學的雙重學術素養。 


《國際易經學史》一書,是古今中外學術界對《易經》在世界各國傳播與發展的歷史給予的第一個學術史的總結。對於國內的《易經》熱和國外的中國文化熱、風水熱和《易經》熱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和教育意義,也填補了國內外學術空白。


劉正,1963年生。族名劉元正,北京市人。著名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和易學家。清代學術世家傳人,高祖是清代同治三年進士、著名

Language中文
PublisherEHGBooks
Release dateDec 1, 2022
ISBN9781647842826
國際易經學史(卷二): History of International the I Ching Studies (Volume 2)

Related to 國際易經學史(卷二)

Titles in the series (2)

View More

Related ebooks

Reviews for 國際易經學史(卷二)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0 ratings

0 ratings0 reviews

What did you think?

Tap to rate

Review must be at least 10 words

    Book preview

    國際易經學史(卷二) - Liu Zheng

    卷二目錄

    卷二目錄

    第五編 清代東西方各國易學史

    第二十三章 中國象數派易學史

    第一節 黃宗羲易學

    第二節 黃宗炎易學

    第三節 毛奇齡易學

    第四節 胡煦易學

    第五節 李塨易學

    第六節 惠棟易學

    第七節 張惠言易學

    第八節 焦循易學

    第九節 姚配中易學

    第十節 朱駿聲易學

    第十一節 劉鍾麟易學

    第二十四章 中國義理派易學史

    第一節 刁包易學

    第二節 張爾岐易學

    第三節 浦龍淵易學

    第四節 王夫之易學

    第五節 李光地易學

    第六節 喬萊易學

    第七節 陳夢雷易學

    第八節 沈起元易學

    第九節 晏斯盛易學

    第十節 程廷祚易學

    第十一節 劉紹攽易學

    第二十五章 中國圖書派易學

    第一節 胡世安易學

    第二節 毛奇齡和《河圖洛書原舛編》

    第三節 胡渭易學

    第四節 江永易學

    第五節 德沛易學

    第六節 楊方達易學

    第七節 崔述易學

    第二十六章 清朝皇帝禦纂《易經》注釋

    第一節 康熙皇帝和《日講易經解義》

    第二節 康熙皇帝和《禦纂周易折中》

    第三節 乾隆皇帝和《禦纂周易述義》

    第四節 《四庫全書》和《易》類提要表

    第五節 《四庫全書》和《易》類存目表

    第二十七章 朝鮮王朝後期時代易學史

    第一節 朝鮮王朝後期時代易學著作表

    第二節 樸昌宇易學

    第三節 李玄錫易學

    第四節 金錫文易學

    第五節 李星湖易學

    第六節 韓元震易學

    第七節 柳宜健易學

    第八節 丁茶山易學

    第二十八章 桃山-江戶時代日本易學史

    第一節 天皇和《易經》的學習

    第二節 天皇年號和《易經》

    第三節 近世-明治時代易學著作表

    第四節 伊藤東涯和古學派易學

    第五節 太宰春臺和象數派易學

    第六節 平澤隨貞和略筮法易學

    第七節 新井白蛾和五象派易學

    第八節 中井履軒和懷德堂易學

    第九節 皆川淇園和開物學易學

    第十節 太田錦城和折衷派易學

    第十一節 平田篤胤和國學派易學

    第十二節 海保漁村和古占派易學

    第十三節 根本通明和秋田派易學

    第十四節 高島吞象和占筮派易學

    第十五節 後藤芝山和訓點派易學

    第二十九章 後黎-阮朝時期越南易學史

    第一節 漢喃研究院保存的善本易學著作表

    第二節 後黎-阮朝時期易學著作綜述

    第三節 鄧泰滂易學

    第四節 黎貴惇易學

    第三十章 西方傳教士《易經》翻譯史

    第一節 1626-1911西語易學著作表

    第二節 傳教士《易經》翻譯綜述

    第三節 麥麗芝易學

    第四節 利雅格易學

    第五節 赫萊茲易學

    第六節 霍道生易學

    第三十一章 西方哲學史視野下的易學哲學史

    第一節 萊布尼茲和數理邏輯派易學

    第二節 白晉和索隱派易學

    第三節 傅聖澤和索隱派易學

    第四節 馬若瑟和索隱派易學

    第五節 孫璋和真教派易學

    第六節 豪普特和宗教神秘主義易學

    第七節 黑格爾和哲學史派易學

    第八節 歐德里和風水派易學

    第九節 拉克伯里和中巴比倫派易學

    第六編 民國時代東西方各國易學史

    第三十二章 中國象數派易學史

    第一節 曹元弼易學

    第二節 杭辛齋易學

    第三節 尚秉和易學

    第四節 徐昂易學

    第五節 沈迪綿易學

    第六節 于省吾和象數考古派易學

    第三十三章 中國義理派易學史

    第一節 馬一浮和心學派易學

    第二節 胡樸安和史事派易學

    第三節 楊樹達和古義派易學

    第四節 胡適和疑古派易學

    第五節 郭沫若和社會史學派易學

    第六節 沈仲濤和數理邏輯派易學

    第七節 顧頡剛和疑古派易學

    第八節 錢穆和新史學派易學

    第九節 聞一多和名物訓詁派易學

    第十節 高亨和名物訓詁派易學

    第十一節 李鏡池和疑古派易學

    第三十四章 大正-昭和前期日韓越易學史

    第一節 大正-昭和前期日韓越易學研究綜述

    第二節 黎文敔和《中庸》派易學

    第三節 內藤湖南和釋古派易學

    第四節 高瀨武次郎和倫理學因果律派易學

    第五節 本田成之和經學派易學

    第六節 高田真治和儒家倫理派易學

    第七節 吳必素和儒教疑古派易學

    第八節 高森良人和儒家倫理派易學

    第九節 今東光和僧侶派易學

    第十節 加藤大嶽和占《易》派易學

    第三十五章 20世紀前期西方易學史

    第一節 20世紀前期西方易學綜述

    第二節 衛禮賢和儒家哲學派易學

    第三節 榮格和精神分析派易學

    第四節 舒斯基和文本考證派易學

    第五節 衛德明和文化哲學派易學

    第三十六章 現當代東方各國易學研究概觀

    第一節 中國易學研究概觀

    第二節 臺灣易學研究概觀

    第三節 日本易學研究概觀

    第四節 韓國易學研究概觀

    第三十七章 現當代西方各國易學研究概觀

    第一節 俄羅斯易學研究概觀

    第二節 法國易學研究概觀

    第三節 德國易學研究概觀

    第四節 美英等英語國家易學研究概觀

    結束語

    第五編 清代東西方各國易學史

    進入清代,東西方易學的發展都同時進入了爆發期。凡此之前各家各派的易學研究,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從清朝皇室的易學研究著作反復撰寫和出版到石刻經書的出現,從日本和朝鮮皇室的易學講座到各地易學教室和書院的大量誕生,從傳教士易學的翻譯和研究著作的刊行到融合中西哲學的易學哲學著作的出現,凡此種種,充分印證了《易經》研究的國際化。與此同時,清醒而理智的學者開始反思這些《易》道廣大之後的產物。清初錢牧齋在《牧齋有學集》卷17《賴古堂文選序》一文中就指出:蓋經學之繆三:一曰解經之繆,以臆見考《詩》《書》,以杜撰竄三《傳》,鑿空瞽說,則會稽季氏本為之魁。二曰亂經之繆,石經讬之賈逵,《詩傳》擬諸子貢,矯誣亂真,則四明豐氏坊為之魁。三曰侮經之繆,訶《虞書》為俳偶,摘《雅》《頌》為重復,非聖無法,則餘姚孫氏礦為之魁。¹這一時期的中國易學界,則出現了治學本漢而立身宗宋的畸形現象。江藩在《國朝漢學師承記》中就曾抨擊說:南宋以後,講學家空談性命,不論訓詁,教學者說經則宗漢儒,立身則宗宋學,言行如此不一,成為當時的普遍現象。

    第二十三章 中國象數派易學史

    象數派易學到清代又復興起來。梁啟超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一書中總結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張惠言、惠棟和焦循。即,清儒說《易》之書收入《皇清經解》者,最先為毛西河之《仲氏易》。但這部書專憑個人臆見,學無淵源,後來學者並不重視他,所以影響也甚小。可以代表清儒《易》學者不過三家:曰惠定宇,曰張皋文,曰焦里堂。²這三人中,惠棟整理並注解了虞氏易學;張惠言則進一步加以充實。而且,他們二人又分別對漢代其他易學家如荀爽、鄭玄、京房等人的學說進行了文字整理和輯錄工作。

    清代象數派易學的產生,實際在明代已有其端倪。如前述黃道周易學。而進入清初之黃宗羲易學,可謂開其先河者。雖然黃宗羲想否定象數派易學,但是卻達到了促進學者們對這個問題的關注和爭論,反而帶動了兩漢象數派易學的復興。

    第一節 黃宗羲易學

    黃宗羲,生於1610年9月24日,卒於1695年8月12日。字太沖,號梨洲。浙江餘姚人。著名易學家、思想家、武術家。

    他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明朝大臣、進士及第,而他自己一生未參與科舉考試,多次謝絕清初康熙皇帝給與他的赴京應博學鴻儒試的約請,始終保持著學術清流的地位。雖然他年輕時期曾參與反清復明活動、甚至一度曾遠赴日本避難。但是入清後,逐漸獨善其身,專心學術研究。黃宗羲一生治學以實學為主,但對空談性理和道術。他曾說:學必原於經術而後不為蹈虛,必證明於史籍而後足以應務。³這一觀點是明清時代實學思想的一個典型代表。

    他撰有《易學象數論》等易學著作,也留下了《明儒學案》《宋元學案》這樣涉及到宋元明三個朝代易學發展史的重要工具書。《易學象數論》一書專門考察象數派和圖書派易學的重大基礎問題,並給出自己的考證結果。清人朱彝尊在《經義考》一書中引汪瑞齡之言談此書之由來說:梨洲夫子通天地人以為學,以及九流術數,無不精究。慨象數之失其正,而為異說所淹汨也,作論辯之。

    考察黃氏易學,主要表現出如下特點:首先,在該書一開始,他對則《河圖》《洛書》畫卦說展開質疑和考證。他提出:歐陽子言《河圖》《洛書》怪妄,之尤甚者自朱子列之《本義》,家傳戶誦。今有見歐陽子之言者,且以歐陽子為怪妄矣!然歐陽子言其怪妄,亦未嘗言其怪妄之由。後之人徒見圖書之說載在聖經,雖明知其穿鑿傅會,終不敢犯古今之不韙而黜其非。中間一二大儒亦嘗致疑於此。有鑒於此,他總結說張南軒以《河圖》為興《易》之祥,魏鶴山則信蔣山之說,以《先天圖》為《河圖》五行生成數,為《洛書》而戴九履一者則太乙九宮之數。宋潛溪則信劉歆以八卦為《河圖》,班固《洪範》本文為《洛書》皆礙經文而為之變說也。是故歐陽子既黜圖書,不得不並系辭而疑其偽。不偽系辭,則‘河出圖洛出書’之文駕乎其上,其說終莫之能伸也。然則欲明圖書之義,亦惟求之經文而已。六經之言圖書,凡四書《顧命》曰‘《河圖》在東序’、《論語》曰‘河不出圖’、《禮運》曰‘河出馬’、《圖易》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由是而求之圖書之說,從可知矣!他發出質疑:若圖書為畫卦、敘疇之原,則卦畫、疇敘之後,河復生圖,將焉用之?而孔子歎之者,豈再欲為畫卦之事耶?這一質疑十分尖刻地切中了則《河圖》《洛書》畫卦說的要害,特別杜絕了祥瑞說的延續。

    然後,他提出自己的考證:聖人之作《易》也,一則曰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再則曰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於是始作八卦。此章之意正與相類。‘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者,仰觀於天也。‘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者,俯察於地也。謂之圖者,山川險易,南北高深,如後世之《圖經》是也。謂之書者,風土剛柔,戶口扼塞,如夏之《禹貢》周之《職方》是也。謂之河洛者,河洛為天下之中,凡四方所上圖書,皆以河洛系其名也。並且對《論語》中的孔子之言給與解釋說:孔子之時,世莫宗周。列國各自有其人民土地。而河洛之圖書不至,無以知其盈虛消息之數。故歎‘河不出圖’。其與鳳鳥言之者,鳳不至為天時,圖不出為人事。言天時人事兩無所據也。到此則他對《河圖》和《洛書》的由來已經有了一個清晰的輪廓。因此,全祖望在《易學象數論書後》一文中給出了很高的評價:可謂經學中稀有之書也。

    其次,他對於象數派易學常使用的概念,加以抨擊。他認為後儒之學已經脫離了原始軌道。他說:聖人以象示人。有:八卦之象、六畫之象、象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對之象、方位之象、互體之象。七者備而象窮矣。後儒之為偽象者,納甲也、動爻也、卦變也、先天也。四者離而七者晦矣。吾觀聖人之《系辭》,六爻必有總象以為之綱紀,而後一爻有一爻之分象以為之脈絡。學《易》者詳分象而略總象,則象先之旨亦晦矣。這裏,他已經分清了原始七象和後儒四象的本質區別。換言之,原始七象屬於《易經》象學,而後儒四象則是漢代象數學。二者當然是有本質的不同。又如,該書對《鼎卦》卦象的解釋:初為鼎足,二三四為鼎腹,五為鼎耳,上為鼎鉉。凡烹飪之事,自鑊昇於鼎,自鼎載於俎,鼎不受烹者也。《彖傳》以木巽火烹飪也。此因鼎以及烹飪,非烹飪以鼎也。顛趾出否,雍人陳鼎於門外以告潔也。鼎有實,司馬司士昇性於鼎中也。耳革行塞者,主人未迎鼎之時也。折足覆餗者,舉鼎入門佐食昇之爼也。折足非鼎牲體節折之謂之折,爼自脊脅以外,肩脅臑膞胳皆足也。黃耳金鉉者,牛鼎受一斛,羊鼎五鬥,豕鼎三鬥。天子皆飾以黃金也。在六十四卦中,《鼎卦》卦象和卦爻辭結合最為徹底和形象化,理解《鼎卦》的這一規律,也就明白了今本《艮卦》《同人卦》等四個卦沒有卦名、只有卦辭問題的緣由了。可惜黃宗羲未明此理,這或許和他對漢代象數派易學的否定態度有關。

    他甚至認為象數派易學中的納甲說與《說卦》相互矛盾。他提出:甲乙至壬癸,乃先後之次第,非上下之次第也。震巽庚辛,艮兌丙丁,是亂其先後矣,不得以爻為解。以方位言之,乾金、坤土、巽木、坎水、離火、艮土、兌金,在《說卦》可證。今乾納甲壬、坤納乙癸,其為木耶?水耶?這一挑戰可說宣告了納甲說與《說卦》結合的失敗。

    第三,在該書中,他對義理派易學給與了肯定。他主張:有魏王輔嗣出而注《易》,得意忘象,得象忘言,日時歲月,五氣相推,悉皆擯落,多所不關,庶幾潦水盡而寒潭清矣。顧論者謂其以《老》《莊》解《易》。試讀其注,簡當而無浮義,何曾籠落元旨,故能遠曆於唐,發為《正義》,其廓清之功,不可泯也。也許正是因為這些主張,黃宗羲一直被人劃入義理學派,卻完全忽視了《易學象數論》一書的存在價值。

    其實,進入南宋,象數派易學、義理派易學就出現了兩派融合的易學著作。

    黃宗羲此書雖然不是要否定象數學,而是闡述他認可的象數學,並將義理派易學融入其中。因此,他進一步闡述說:五經傳注,唯《易》為最多。然自秦漢以來,分為二途。有義理之學,有象數之學。主變占而不言義理,田何、九師之徒是也。尚玄虛而不言象數,王輔嗣、韓康伯之流是也。唐宋以後,或言義理,或言象數。象數則攙入老氏之圖書,非復田何之象數矣。理則本之天地萬物,非復玄虛之理矣。互相出入,義理與象數終不能歸一。他指出了這一局面,證明了他對二者歸一的期待。

    第二節 黃宗炎易學

    黃宗炎,是黃宗羲的弟弟。生於1616年,卒於1686年。字晦木。浙江餘姚人。著名易學家。

    他曾參與科舉考試,屢次不第。也曾和黃宗羲一起參與反清復明活動。入清後,則專心讀書和著述。

    他撰有《周易象辭》《周易尋門餘論》《圖學辯惑》《太極圖說辨》《憂患學易》等。

    在《周易尋門餘論》意書中,黃宗炎曾回憶了他和黃宗羲一起學習《易經》時的往事:予七八嵗之時,隨先忠端公於京邸授《周易本義》句讀。踰秊未能省大義。先忠端蒙難,愚方童穉。凡我先忠端理學之淵原、自得之精藴,實未嘗窺其毫末也。迨乎稍長,吾兄太沖先生命讀王《注》程《傳》時,隨行逐隊,以圖進取。不過為博士弟子之學,無所得於心也。間從蕺山夫子與聞,緒論予蒙蔽甚深。雖夫子諄諄訓誨,未能有所啟發。每與執父陸文虎共閱郝仲輿先生《九經解》,其融㑹貫通,一洗前人訓詁之習。然而可指摘之處頗多,遂有白首窮經之約。文虎捐館,麗澤零落。而予更遭風波震盪,患難剔剝,始覺前日之非。這番話可以說是極其沉痛,是真懂《易》者的肺腑之言。這也是他的憂患學《易》說一次坦誠地表白。

    我們總結黃宗炎的易學,主要表現出以下特點:首先,在注釋中幾乎不用互體解《易》,這是他的易學特點之一。他對《蹇卦•上六》的解釋:碩與碩果之碩同,山之象也。剝之碩在上,故云碩果,言其高也。蹇之碩在三,故云來碩。言來而向下也。九三以剛正之徳,矻然中流挽舉世之狂瀾。內外咸頼以濟,蹇上獨與之相應,舍此更復何圖。所以徃則蹇,未可出來,則得碩可倚。同心並力,患難可平。蹇至於此,方能獲吉。然其權其勢,自操於居天位之大人,九五剛中,饑渴求賢,以致朋來之慶。上之利見天下,皆云合而影從矣。

    然而有不少人以為黃宗炎雖不用互體之名,而實際上卻用互體之實,此類主張或許可以為一說。他雖不言互體,卻多用所謂的卦主說來解《易》。比如,他對《大有卦》的解釋:卦以一陰為主,而居五位,上下諸陽環而應之。他不但反對互體,也反對消息、往來諸說。比如,他對《松卦》的注解中就質問:安見一陽一陰之卦不可與二陽二陰、三陽三陰、四五陽四五陰之卦往來?並且,他得出了愚謂學人宜一概掃除自解桎梏的結論。

    其次,在《圖學辨惑原序》一文中,他對圖書派易學展開了抨擊。他提出:《易》有圖學,非古也。《注疏》猶是魏晉唐所定之書,絕無言及於此者。有宋圖學三派,出自陳圖南,以為養生馭氣之術,托諸《大易》,假借其乾坤水火之名,自申其說,如《參同契》、《悟真篇》之類,與《易》之為道,截然無所關合。儒者得之,始則推墨附儒,卒之因假即真。奉螟蛉為高曾,甘自屈其祖禰。據朱子發《經筵進表》,宋易之陳氏亦猶漢之易學授受,俱鼻祖於田子裝。田氏之學傳自聖門,歷歷可數。圖學從來出自圖南,則道家者流雜之《大易》,遂使天下靡然稱為‘《易》《老》’。儒者極其崇奉,並諱其所謂《老》,專以《易》歸之,亦可畏也。上古何嘗有圖?但文字未備,畫為奇偶,示文字之造端爾。陳氏不識古文古字,誤以為圖也。而在《太極圖說辨》一文中,他更是直接指向了各位創作此圖的易學大家。他說:《太極圖》者,創於河上公,傳自陳圖南。名為《無極圖》,乃方士修煉之術也。與老莊之長生久視,又其旁門歧路也。老莊以虛無為宗,無事為用。方士以逆成丹,多所造作,去‘致虛靜篤’遠矣。周茂叔得之,更為《太極圖說》。則窮其本而反於老莊,可謂拾瓦礫而悟精蘊。但綴說於圖,合二途為一門,其病生矣。又懼老氏非孔孟之正道,不可以傳來學,借《大易》以申其意,混二術而總冒以儒,其病更甚矣!蓋夫子之言‘太極’,以明《易》也;茂叔之言‘太極’,則空中之造化也。兩者本不同道。朱元晦又從而分析辯解之,則雜以釋矣。

    第三,黃宗炎在抨擊圖書派易學和象數派易學諸說的基礎上,力主文字訓詁之學。他提出:不知文字而讀他經,所失猶有二三。以之讀《易》,十不得其二三矣。這為清代樸學家治《易》發了先聲。但是他對象數派易學其實抨擊過甚,不值得讚揚。他並非屬於義理派易學。他對玄學派易學也同樣發出了抨擊,認為老氏之學,萬有必本於無。爻象之至賾、至雜皆混沌無形為之主宰。陳氏欲從卦象之幾征,而復歸於混沌,不過借卦畫抑辭象,以明其清靜無為之教,豈知羲皇正欲混沌而就文明?!這樣的抨擊擊中了義理派易學的要害。

    第四,他大膽地指出了卦爻辭編輯和撰寫的欠缺。比如,在《周易象辭》一書中,他對《頤卦•初九》的解釋時主張:初為動主,主頤,下體欲動之至者,以兩剛包四柔,有以骨含肉之象。故取義於龜。龜下伏而咽息,能無飲食而不飢渴。坼兆於占卜,能無言語而告休咎。龜雖具頤,可無藉於頤,以顯其靈。然此皆霜降以後,雷收聲之龜也。逮乎驚蟄,雷既發聲。則龜又動而思食矣。山下有雷。雷已出地,初遂改其靈龜之本性,若與不相涉者。然曰舍爾,視昔日之廉靜,謂非己有也。朶頤,頤下垂而咽涎之狀。觀人飲食,轍興㰴羨,若與性俱生者。然曰觀我,視今日之貪饕。謂真性也。人之性近習遠與,時變遷而神明靈智於焉盡䘮矣,故凶。最後,他斥責《頤卦》之象的編輯和撰寫其象散漫似是而非

    針對《周易象辭》一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此評價說:其說《易》力辟陳摶之學。故其解釋爻象,一以義理為主。如釋《坤•彖》曰:‘《乾》既大矣,《坤》能配乎《乾》而與之齊,是《乾》之大,《坤》亦至焉,故曰至哉。蓋《乾》以元施而《坤》受之,即為《坤》之元,非別有元也。’其義為前人所未發,而於承天時行之旨、無成有終之道,皆分明融洽。他如解《豫》六二‘介於石’,謂處地之中,得土之堅,取象極為精確。解《剝》六五‘貫魚’,引《儀禮》‘魚每鼎用十五頭,昏禮用十四頭,其數多,必須貫’,亦頗有根據,不為牽合。解《解卦》初六‘無咎’云:‘難之初解,人人喜補過之有地,此非人力,乃天時也,故直云無咎。’尤能得文外之意。其他詮釋大都類此,皆可備《易》家之一解。至於‘歸妹以須’,須為女之賤者,舊解本無可易,而宗炎謂須附頤以動,則以為鬚髮之須,未免傷於好奇。又於《易》之字義多引篆文以釋之,亦不免王氏《新義》務用《字說》之弊。當分別觀之可也。

    第三節 毛奇齡易學

    毛奇齡,生於1623年,卒於1716年。字大可,號西河。浙江蕭山人。著名易學家。

    他在1679年舉博學鴻儒,授翰林院檢討,充史館纂修。後因病辭官在家,專心著述,成就斐然。

    他撰有《仲氏易》《推易始末》《易小貼》《春秋占筮書》等。

    關於《仲氏易》一書作者,還有個歸屬問題。一說出自其兄毛錫齡。

    根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考證說:初,奇齡之兄錫齡邃於《易》,而未著書,惟時時口授其子文輝。後奇齡乞假歸裏,錫齡已卒,乃摭文輝所聞者,以己意潤飾成是書。當然也存在另外一說,即或傳奇齡假歸之後,僦居杭州,一日著一卦,凡六十四日而卦成。雖以其兄為辭,實即奇齡所自解。二者孰是孰非?《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給出的答案是以理斷之,或當然也八個字而已。

    毛奇齡高壽而專心著述,學識自然遠非其兄、其侄所能比。《仲氏易》一書和《易小貼》記載其生平所言,基本是一致的。而這裏談到的《易小貼》一書是他弟子記錄他生前講學的語錄,比較反映他的內心看法和一時之言。比如,他對彖字字義的看法:彖字不解其義。後讀《系傳》曰‘彖,材也;謂一卦之體材也’。劉瓛云‘斷一卦之材是也’。或引《論語集注》‘無所取材語謂是裁度之裁’。材、裁古通。字則古但以財通裁,如《漢書》‘財察’、‘財擇’、‘引決自財’與‘泰象財成天地之道’類,並非材字。《論語集注》故誤解耳。

    我們總結毛氏易學,不得不先談到毛奇齡在象數派易學上標新立異地提出的五易說

    即,他主張:《易》有五易,世第知兩易,而不知三易; 故但可言《易》,而不可以言《周易》。夫所謂‘兩易’者何也? 一曰‘變易’,謂陽變陰,陰變陽也; 一曰‘交易’,謂陰交乎陽,陽交乎陰也; 此兩易者,前儒能言之,然此只伏羲氏之《易》也。是何也? 則以畫卦用變易,重卦用交易也。畫卦、重卦,伏羲之事也。若夫三易: 則一曰‘反易’,謂相其順逆,審其向背而反見之; 一曰‘對易’,謂比其陰陽,絜其剛柔而對觀之; 一曰‘移易’,謂審其分聚,計其往來,而推移而上下之。此三易者,自漢魏迄今,多未之著。而《周易》之所為《易》,實本諸此。是何也? 則以《序卦》用轉易,分經用對易,演《易》系辭用移易也。他所謂的五易,無非就是將卦象的五種陰陽爻畫變換關係,或陰陽爻全變,或陰陽爻倒置,或內卦外卦陰陽爻位互換,或內卦外卦分別倒置等等,這樣的組合和變換,如果再考慮互體卦的變換組合,其結果遠遠不是五易,甚至可能是十易、十五易、乃至於二十五易……因此,毛氏此說故作深沉,若以數理邏輯、矩陣和組合數學任意一個方法加以驗證,此說實捉襟見肘,難以自圓其說。

    當然,毛奇齡易學以恢復象學為宗旨,有時故作深沉之姿,在所難免。

    又如,他在《仲氏易》一書中對《臨卦》卦辭的解釋:地臨水曰《臨》,如臨深然。故以卦言之,則為《坤》臨《兌》。而以爻言之則為陽臨陰,第是卦體當大《震》,兼畫之《震》。《震》體從《乾》,故一以《乾》徳予之。雖不訓四徳,而卦詞則同。所謂大亨以正者,則以《震》主行爻,內言志行,中行皆以此。二陽方動,由漸而長。內說兌外順坤,剛中九二而應六五。此固天道之自然,而祗其所為陽長者,不可久恃。從來消長之幾,迴圈無窮。既有長則必有消,故取象於《臨》。以為《臨》則不行。

    接著,他又闡述了《臨》《觀》倒對和旁通說的關係:夫《臨》《觀》倒對,仍是《臨卦》而旁通,則陰陽俱反。與《臨》何涉?若蜀才謂‘自丑月至申月,凡曆八月而成。否則又連《臨》數起’。不從《臨》前數起,是以丑月為一月。又與《詩》《易》臨文不改月之說不合。至程朱二子,既遵虞鄭《遯卦》之說,又故為小變,以復一陽月數起。則《遯》正八月,不是六月。以為巧合而不知。以子月作一月,未月作八月,則既非辟卦月數,且仍是周正,非夏商之制。文王時豈宜有此況?此是《臨卦》辭。《臨》之至於則即欲遞數,亦應自《臨》始。乃自《復》何也〉?又如,他對《家人卦•六二》的解釋:今二以離中而互坎初,則以火承水而中饋之職成焉。鄭康成謂‘爻體離’,互體,坎火在下,而水在上,飪饋之象也。是上本巽也。而我以黃離之順承之,有勿吉乎。這是他利用互體卦來解釋六二吉利的原因。

    為此,《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說:大旨謂《易》兼五義:一曰變易,一曰交易。是為伏羲之易,猶前人之所知。一曰反易,謂相其順逆,審其向背,而反見之。如《屯》轉為《蒙》,《咸》轉為《恒》之類。一曰對易,謂比其陰陽,絜其剛柔,而對觀之。如《上經》《需》《訟》與《下經》《晉》《明夷》對,《上經》《同人》《大有》與《下經》《夬》《姤》對之類。一曰移易,謂審其分聚,計其往來,而推移上下之。如《泰》為陰陽類聚之卦,移三爻為上爻,三陽往而上陰來則為《損》,《否》為陰陽類聚之卦,移四爻為初爻,四陽來而初陰往則為《益》之類。是為文王、周公之易,實漢、晉以來所未知。故以《序卦》為用反易,以分篇為用對易,以演《易》系辭為用移易,其言甚辨。雖不免牽合附會、以詞求勝之失,而大致引據古人,終不同於冥心臆測者也。

    至於他的《推易始末》則是奇齡既作《仲氏易》,復取漢、唐、宋以來言《易》之及於卦變者,別加綜核以為是書。因此,毛奇齡易學志在復興漢唐象數易學。而《推易始末》一書就是《仲氏易》的姊妹篇而已。故此,《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才評價為然《易》義廣大,觸類旁通,見智見仁,各明一理,亦足與所撰《仲氏易》互相發明也。然而,梁啟超則對其多加貶斥,恐有失公允。

    至於他的《春秋占筮書》,則是他對先秦易學史的一個研究總結。

    他發現《春秋傳》所載占筮以明古人之《易》學。實為《易》作,不為《春秋》作也。自漢以來言占筮者不一家,而取象玩占存於世而可驗者,莫先於《春秋傳》,因此,他開始復舉《春秋內、外傳》中凡有得於筮占者匯記成書。而漢、晉以下占筮有合於法者亦隨類附見焉。他的目的是因《春秋》諸占以推三代之筮法,可謂能探其本,而足關諸家之喙者矣。

    而他的《易小貼》則是收錄了他對《易經》卦爻辭中名物的考證。有些考證十分精湛。

    比如,他對《震卦》中虩虩的考釋:‘震來虩虩’,虩字不見他書,即音與義亦不明。嘗考許叔重《說文》,虩字無訓,但引《易》云‘履虎尾虩虩恐懼’。按《履卦》四爻祗有‘履虎尾愬愬終吉’,並無‘虩虩恐懼’四字,疑有錯誤。後觀黃氏《韻會》,其釋愬字曰:‘音與索同’。又云:‘驚懼謂之愬’。而丁氏《集韻》則云:‘或作虩,亦作覤’。至毛晃《增韻》則並出愬虩覤三字,皆釋驚恐,始知《說文》所引虩虩即愬愬,其引《易》文則止‘履虎尾虩虩’五字,而恐懼二字則釋虩虩之文也。《履卦》止愬愬,而《震卦》有虩虩、蘇蘇、索索三重字,虩與索與愬同音,皆生責切。而愬與蘇又同音,皆生徂切。惟毛晃音汔逆切稍異,而其釋恐懼則諸書並同。宋儒不識蘇蘇索索之解,誤祖虞仲翔說,謂蘇者死而復生,索者索然氣盡,吳澄熊過奉為金科,至妄為解義云:‘虩者蠅虎之名’,則豈有生物名而疊之作重字者。其誕妄可知也。按覤亦重字,《莊子》‘覤覤然驚’。愬愬虩虩同字,故履之‘履虎尾愬愬’,馬季長本作‘虩虩’。《震》之‘震來虩虩’,荀慈明本作‘愬愬’。對較便明,《易》不經秦火,任人傳讀,故同讀之字,一字數形,其偽反多於他經有如此。這個考釋真是發千古之所未發!從來注釋《易經•震卦》中虩虩者,未有人超過此論。

    第四節 胡煦易學

    胡煦,生於1655年,卒於1736年。字滄曉,號紫弦。諡號文良。河南光山人。著名易學家。

    他在1712年進士及第。曾任光祿寺少卿、鴻臚寺卿、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等。曾在南書房協助李光地撰寫《周易折中》。精通易學,當面和李光地論辯,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嘉獎。

    他撰有《周易函書約存》《周易函書別集》《周易函書約注》《卜法詳考》等。

    其中,《周易函書約存》一書基本只談象數派易學理論,《周易函書約注》一書才是應用象數派易學理論注解全部經傳。而《周易函書別集》則是進一步闡述他研究易學的一些所得。

    考察胡氏易學的特點,大致有以下幾個核心要素:首先,他提出了《周易》非占卜之書的主張。在《周易函書約存》一書的序中,他給《易經》本質如下定位說:《周易》非占卜之書也。淺之則格物窮理之資,深之則博文約禮之具。精之則天人合一之旨,體之則參賛位育之能。是全體大用之,要歸聖聖相傳,不言而同。然之秘也,開六經之始,而六經胥不能違。探六經之原,而六經止分其用。其出也取之而不窮,其返也藏之而無眹。羲文周孔,極力闡揚。後之學者,觀其象,玩其辭,習其占,仍如昏衢,如暗室焉。可不謂難乎。然後,他進一步分析說:夫《學》《庸》《論》《孟》,皆聖賢問荅,語言無過。髙低抑揚,承接轉換。便可直抒胸中勃勃欲泄之理。學者解釋字義,體貼語氣,亦遂可因言逹意。而《周易》則圖之,呈而象之設也。道寓於圖,而圖中藴含,非言可說。義寓於象,而象中包括,無寔可稽。一卦之微,兼六十四卦而衡之。而一卦之性情,始定一爻之細,合三百八十四爻以較之。而一爻之性情始真。苟無旁通、比量之法,以斟酌其同中之異、異中之同,則所云微顯闡幽、同歸殊途者,固未易驟測其深機,遽通其妙藴也。到此,他對《易經》的本質屬性闡述已經十分到位。相應地,他對朱熹的易學觀點展開了抨擊,尤其是朱子在《易學啟蒙》中大力主張的卦變說,他認為這樣解說只能增加對《易經》理解的迷茫。

    他曾深有感觸地形容《易經》學術的博大深邃:文字浩繁,而圖象簡約,文字顯易,而圖象隱深,藏萬於一,納須彌於芥子,窮幽測奧,實費且難。舍其隱、務其顯、守其易、置其難,是逐浩渺於洪荒,而未探泉源之不匱矣,寧能徹《周易》之大原而一以貫之哉!又如,在該卷的《須知》,他闡明了《易》理蘊含天地之大道的主張:須知《周易》之道,隨人用之。無往而不靈。聖人之前知,不假蓍龜。而神明便堪坐照,皆保合之太和,各正於一元者也。故用之以修身,而物格知致、意誠心正者,此之為也。用之以治人,而家齊國治天下平者,此之為也。用之於參贊,而位天地育萬物者,此之為也。用之於萬物,而裁成其道輔相其宜者,此之為也。故以為天地之大道也。最後,他直接得出即聖人所傳之道,而《周易》尤為深邃的結論。

    其次,對於圖像和《易》理的關係,他提出了《周易》之理,全在象中的主張。他說:須知天地之理,即在天地之氣化中,不可以陰陽剛柔為粗淺而略之。《周易》之‘理’,即在圖象卦爻中,不可以‘象’為粗淺而略之。在另一處,他則再次申述道:《周易》實具天人性命之理。《周易》止卦爻之設,而圖像實括始終本末之全。會圖徵象,而至理斯存。未有棄圖置象而孤標至理者也。夫圖象猶形也,理猶影也。影即形而存,無形而影於何起?圖象猶日月也,理猶光明也。光明即日月,而其無日月而光明何生?他將圖象二者等同為日月,可以說如此提高圖和象的關係,是前人所未發。最後他歸納為一句話,即《周易》之理,全在象中。因此,胡煦的易學,是注重的象數派易學。

    第三,他時常在闡述這些象辭所蘊含的道理時,提出了趨近於義理派易學的主張。比如,他對《乾卦》的解釋:即如《乾卦》稱龍而潛、見、飛、躍之各殊,非比量於時位,詎易得其解乎?初、四之潛淵,二、五之飛見。非比量於天一所生,詎易得其解乎?初潛言不見之水,四淵言可見之水。非比量於內外異性,詎易得其解乎?乾初既言潛淵,坤初亦言霜冰。非比量於二初同實,詎易得其解乎?潛淵言流動之水,霜冰言凝定之水。非比量於陰陽各得之分,詎易得其解乎?固知《周易》呈圖設象,非但語言文字髙低抑揚,承接轉換之故也。通過上述幾個質問,作者在闡述卦爻辭的哲理之時揭示了爻位在卦爻辭中的作用。全文不見象數學的理論,反而是闡述卦象的意義,即義理。

    第四,在解釋易學結構的時候,他又提出了四通概念。他說:天有四時,地有四方。人有四德,卦有四象。一爻之動,變而通之。以發其伏,則兩體交而四通備。故見伏動變四者,所以盡爻之才也。見者,當境之憂慮。伏者,後世之通塞也。是隠顯同原,中外流通,體用之一如者也。由其所可見,推其不可見。遡源於始,究極於終。則和昭而中立,達道行而大本具矣。動必有對,陰陽之交,迴圈不息者也。交而動必有所之。之,往也。動之始也。有所之則見者伏,而伏者見。所以為變。更兼覆與中爻,而一爻之性情,詎不昭然別白哉。這個四通概念雖然出自他的易學,但是無非就是漢唐象數派易學中的見、伏、動、變四象而已。可是在這裏卻被他演變成義理派易學的思想。

    第五,在《周易函書約注》一書中,他則使用中正說和應時說解釋卦爻辭,表現出一個象數派易學家的治《易》風格。比如,他對《隨卦•六二》爻辭系小子失丈夫的注解:互巽繩艮手系象。三陰稱小子,初陽稱丈夫,二中正而隨三。三陰不正,初陽得正。故有系小子失丈夫之象。不言凶咎者,二中正所隨之時,不能兼與也。兼言系失正,發隨字之義。凡言系者,必在上者也。兼言失者,以有艮象也。震得也,艮失也。而他對六三爻辭系丈夫失小子的解釋則是丈夫謂四,小子謂二。互巽近利市,故隨有求得艮象。喪朋,故失震象。得朋,故得利居貞,為三陰也。陰有形,故象以富,實此震兌相接之交,陰得隨陽與得朋同象,故言得。

    第六,在《周易函書別集》一書中,他主張卦爻辭必有主爻、主象。這是他對前人卦主說的繼承。他提出:凡卦爻之辭,必有一爻之主象,以下所有之辭,則或以人事,或以物理,皆所以釋此主象者也。主爻、主象既定之後,於是,使用相互參照之法就可以明白卦爻辭含義所在。他總結說:一卦而比量於六十四卦,觀其異又觀其同。一爻而比量於三百八十四爻,觀其相得又觀其不相得,緣其義理不文辭,故注釋《周易》,但有比例參互之一法耳。而在該書卷3中的《須知》,他主張:須知《周易》一書,天地之大道存焉。故最靈最妙無過於此。觀其極細極微之物莫不分。天地之至靈,以有其生。非謂靈者靈而蠢者蠢也。龜之朽骨,蓍之腐草,皆具有前知之道。而他可知矣。祖父之骨,得其地且可以福及云來,安得謂神靈而形蠢乎。

    相關研究可以參考臺灣輔仁大學2000年博士研究生許朝陽的博士論文《胡煦易學研究》;武漢大學2013年博士研究生程林的博士論文《胡煦易學思想研究》;等等。

    第五節 李塨易學

    李塨,生於1659年,卒於1733年。字剛主,號恕穀。蠡縣人。著名易學家。

    他在1690年考取舉人後,不再應試。師從阮元,專心研究易學和著述。一生以講學和行醫為生。晚年曾出任《畿輔通志》總裁。

    他撰有《周易傳注》《周易筮考》等。

    在該書的序中,他首先闡明了他撰寫此書的經過:予癸未注《易》至《觀》,甲申春,李中丞斯義下榻京師。注卦訖。秋,又自訂於郾城溫令德裕署。丙戌,注《系辭傳》《說卦》《序卦》《雜卦》。迄壬辰之臘,棗強鄭孝廉知芳延於家。重訂一周,已三四訂。

    我們總結李氏易學特點,大致如下:首先,在該書中,他特別強調卦爻辭是闡明人事這樣一個主題。他說:夫聖人之作《易》,專為人事而已矣。何以明其然也?乾坤索而為雷、風、水、火、山、澤,本天道也。伏羲因而重之。何不皆言天道?而《蒙》《需》《訟》《師》《謙》《履》等卦即屬人事。文王《彖辭》於《乾》,系以‘元亨利貞’。猶天道人事兼言也。至坤‘牝馬之貞’、‘君子攸行’等辭,專言人事。周公《象辭》則‘勿用’、‘利見大人’、‘朝乾夕惕’,無非人事者。以下六十二卦言人事者,勿論如《復》《姤》《泰》《否》,明屬天道。而‘利有攸徃’、‘勿用取女’、‘小人’、‘大人’,必歸人事。他曾自述早年追隨顏元時的一段經歷說明了他的易學產生的過程:予弱冠受學於顏習齋,先生不言《易》,惟以人事為教。及壯遊,見許酉山,先生頗言《易》卦象數;謁毛河右,先生剖辯河洛、太極。及歸,而玩《易》卦象、爻象,習齋所傳人事相比,乃知習齋不言《易》而教我《易》者至矣。

    在該書《凡列》中,他對卦爻辭的分析十分精湛。比如,他的《凡例一》:一卦有材。《系辭傳》曰:‘彖者,材也’,即居體之體也。焉而分之有德。《系辭傳》曰:‘卦之德方以知’,乾健坤順之。有情。《乾文言》曰:‘六爻發揮旁通情也’,謂爻動而變也。有象。《系辭傳》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說卦》所取象皆是。有位。《說卦》曰:‘《易》六位而成章’。有時。《系辭傳》曰:‘六爻相雜,惟其時物’。有義。《系辭傳》曰:‘六爻之義《易》以貢’。有數。如,初二至上;又如,三日、三年、七日等數,以及大衍之數皆是。有主爻。如,《無妄》剛為‘主於內’是。這個凡例就羅列了卦具有的品格特徵是有材、有德、有情、有象、有位、有時、有義、有數、有主爻九種。進而也涵蓋了漢代主要的象數學概念。

    其次,因為他對卦爻辭中的象有如此深刻的認識,故此,他提出了象兆不二說。即,他主張:卦、爻之象與占不可分。《系辭傳》曰:‘設卦觀象’,六十四卦皆象也;‘系辭焉而明吉凶’,六十四卦之辭皆占也。平居所玩之辭,即卜筮所玩之占也。故曰:‘彖者,言乎象者也’、‘易者,象也’。蓋文王、周公所系之辭皆象也,而遇其辭者即以為占焉。這是他對觀象系辭說的深刻理解。因為全部象辭和兆辭正是建立在這樣一個觀而系之的關係之上,由象可知兆,即觀象而知吉凶。象和兆是不可分的,是不二的。

    第三,他提出瞭解釋象和兆對應關係的原則。他主張:故詮卦、爻,隨機論象,不必比例。若觀者執一以繩一,膠柱刻舟,左右之袪,分寸必齊,則於《易》道,奚啻逕庭而遙。

    比如,他對《蒙卦•上九》的解釋:上九,陽剛在上。其於三之蒙也。不惟桎梏,且以下石,則擊蒙矣。夫蒙之分界甚矣哉。養正則聖,不正則為娼、為盜、遊惰子弟、無賴少年。至於為寇,上必擊之。何利之有?然上得已哉,害於家國。凶於其身,不禦之不利。此先王郊遂寄棘之典所以設也。象於見金夫也,曰‘無攸利’。為寇也曰‘不利’。聖人仁蒙,而終欲返之,見乎辭矣。故《象傳》於不順者,終望禦之。而上下順焉。坤為順,六爻:初嘗對上,二嘗對五,三嘗對四。觀之則其義易明。初可用刑,上至用擊。二為包而接五,五為童。而巽二、三為見陽而失身,四為遠陽而失實。諸卦多然。終始見於初、上,而曲折備於中爻也。這些解釋完全是為闡述人事而來,以卦象說明社會和人倫,以明吉凶之由來。

    第四,他對《小畜卦•九二》爻辭的解釋中就使用了中爻說加以分析。他提出:二之畜四非應,則非復也。而亦曰復者,有牽之者也。二與初,共為地道。而陽剛同體,則牽而復之。在中不失,亦吉矣。亦以初言,初不失則二亦不失。所謂牽也。三則失矣。

    第五,他提出了以禮解《易》的主張。在對《履卦•上九》的解釋中,他說:上九在上,苟視下五爻之履,或素、或坦、或剛、或訴、或夬。考其吉祥者,居之則周旋,中規折旋,中矩大吉而有慶矣。禮者,恭敬撙節,退讓之具也。且履剛貴於用柔初位,下二四上皆柔位,故吉而無咎。三五剛位,故或凶或厲。初以素樸,二以貞坦,三以任剛,四以戒懼,五以專決,而上九復進以時。中履行之狀如繪矣。這裏的爻位和禮的結合,是他異於前人之處。也是漢代鄭玄易學雖有言及卻涉獵不廣的一個象數易學概念。類似的主張還有多次。如,他對《復卦•六二》的解釋:不遠之復,即克己復禮也;如,他對《彖傳•觀卦》的解釋:故聖人制郊禮以祀天神,而民知敬天;制社禮以祀地祗,而民知報地;制禘嘗之禮以祀祖宗,而民知木本水源,以衛君父,所謂下觀而化也。等等。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曾評價此書說:是編大旨,謂聖教罕言性天,《乾》《坤》四德,必歸人事。以下《屯》‘建侯’、《蒙》‘初筮’,每卦亦皆以人事立言。這一點和我們有所見略同之言。而此書在撰寫時,則是大抵以觀象為主,而亦兼用互體。於古人多采李鼎祚《集解》,於近人多取毛奇齡《仲氏易》《圖書原舛編》、胡渭《易圖明辨》……塨引而歸之人事,深得聖人垂教之旨。其矯枉過直,懲羹吹齏者分別觀之,不以辭害意可矣。

    第六節 惠棟易學

    惠棟,生於1697年11月18日,卒於1758年6月27日。字定宇,號松崖。蘇州吳縣人。著名易學家。

    他一生幾乎不求科舉,專心在家研究易學。因此,著述頗豐。

    他撰有《周易述》《易漢學》《易例》《周易本義辨證》《增補鄭氏周易》《易微言》《易大義》《易法》《易正訛》等。

    難怪易學大家阮元曾評價他說國朝之治《周易》者,未有過於征士惠棟者也

    惠棟的祖父惠周惕、父惠士奇,皆治《易》學,三世易學,祖父、父親都著有《易傳》刊行,傳為佳話。因此,惠氏易學,也是積三代之成果而成,一時成為有清易學之大宗者。他主張:說經無以偽亂真。舍《河圖》《洛書》《先天圖》,而後可以言《易》矣。然後,他總結了經學史的變化:六經定於孔子,毀於秦,傳於漢。漢學之亡久矣,獨《詩》《禮》《公羊》猶存毛、鄭、何三家。《春秋》為杜氏所亂,《尚書》為偽孔氏所亂,《易經》為王氏所亂。杜氏雖有更定,大校同於賈、服。偽孔氏則雜采馬、王之說,漢學雖亡而未盡亡也。惟王輔嗣以假像說《易》,根本黃老,而漢經師之義蕩然無復有存者矣。這是他努力想恢復漢代易學的原因。

    因此,《周易述》是惠棟的恢復漢代易學的經典著作。

    惠氏易學,有如下突出特點:首先,他對經文在文字考證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他主張今本《系辭》的洗心本為先心,是因為蔡邕石經及京、荀、虞、董遇、張幡、蜀才並作先心,當從之。這顯示出當時在恢復古《易》的時代背景下,他的努力和成果。又如,惠棟在該書中對神無方而易無體給出了最新解釋。他說:《系》上曰:‘神無方而易無體’,變化故無方,自微及著故無體。又曰:‘陰陽不測之謂神’,神無方,故不測。又曰:‘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虞注》云:‘在陽稱變,乾五之坤。在陰稱化,坤二之乾。陰陽不測之謂神,知變化之道。故知神之所為’。又曰:《易》,無思也,無為也。《虞注》云:‘天下何思何慮,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故無為謂其靜也專。寂然不動,謂隱藏坤初機息矣’。專,故不敢動者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感,動也。以陽變陰,通天下之故。謂發揮剛柔而生爻者也。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至神,謂《易》隱初入微,知幾其神乎。又曰:‘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神謂易也,謂日月。鬥在天,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從天西轉。故不疾而速,是寂然不動。隨天右周,感而遂通,故不行而至者也。又曰:‘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謂之神’。又曰:‘鼓之舞之以盡神’。《虞注》云:‘神,易也。陽息震為鼓,陰消巽為舞。故鼓之舞之以盡神’。

    其次,惠棟在恢復漢代易學之時,也特別指出了漢代易學的核心所在。比如卦氣說,他主張:漢儒皆用卦氣為占驗。宋元以來,漢學日就滅亡,幾不知卦氣為何物矣。比如漢代章句中的古音說,他主張:讀先王典法,必正言其音然後義全。左史倚相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邱》,是正言其音者,故當時謂之良史。音之重於天下也久矣。因此,他深有體會地說:五經出於屋壁,多古字古言,非經師不能辨。經之義存乎訓,識字審音,乃知其義。是故古訓不可改也,經師不可廢也。

    第三,他努力將象和數相互配合起來解釋《易經》。比如,他對乾元亨利貞五個字的解釋中,就加入了對大衍之數的解釋,使二者相得益彰。他說:乾元亨利貞。注:元,始亨通利和貞正也。乾初為道本。故曰:‘元’。息至二昇坤五,乾坤交,故‘亨’。乾六爻,二四上匪正。坤六爻,初三五匪正。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傳》曰:‘利貞,剛柔正而位當也’。解說到此,他卻話題一轉,開始了對大衍之數的注釋。他說:《疏•系上》曰:‘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又《系下》曰:‘《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虞翻《注》云:‘兩儀。乾坤也’。庖羲幽贊於神明而生蓍。演三才五行而為大衍之數五十,其一太極,故‘用四十有九’。即蓍之數也。太極生兩儀。故‘分而為二以象兩’。又分天象為三才,故‘掛一以象三’。播五行於四時,故‘揲之以四以象四時’。乾坤之筴當期之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故‘歸奇於扐以象閏’,所謂‘兩儀生四象’也。‘四營而成《易》,十有八變而成卦’,是生八卦而小成,所謂‘四象生八卦’也。引信三才至萬有一千五百二十而六十四卦備矣。此聖人作八卦之事也。如此解釋了大衍之數,卻依然沒有將其和《乾卦》四德聯繫起來。於是,他這時開始次阿詳細地闡述了元亨利貞四者和《易經》起源的關係。他說:乾坤,陰陽之本。故首《乾》《坤》。元始,亨通,利和,貞正;子夏義也。元始,《釋詁》文:‘亨者,乾坤交也’。乾天坤地。天地交為《泰》。《序卦》曰:‘泰者,通也’。故知亨為通也。《說文》曰:‘利從刀,和然後利。從和省’。《文言》曰:‘利者,義之和也’。又曰:‘利物足以和義’,故知利和也。貞正也者,《師•彖傳》文:‘乾初謂初九也’。初,始也。元,亦始也。何休注《公羊》曰:‘元者,氣也’。天地之始,故《傳》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說文》曰:‘元從一’。故《春秋》一年稱‘元年’。《說文》又曰:‘唯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生萬物’。董子《對策》曰:‘謂一為元者,視大始而欲正本’。是乾初為道本。故曰:‘元’也。初九注云:‘大衍之數,虛一不用謂此爻,故謂之道本’。乾坤,消息之卦。乾息坤消。息至二當昇坤五為天子。乾坤交通,故‘亨’。經凡言‘亨’者,皆謂乾坤交也。乾六爻,二四上匪正;坤六爻,初三五匪正。虞翻義也。二四上以陽居陰,初三五以陰居陽,故皆不正。乾變坤化,六爻皆正,故各正性命。乾為性,巽為命也。乾坤合德,六爻和會,故‘保合太和’。正即貞,和即利,故乃‘利貞’。《傳》曰:利貞。剛柔正而位當也者。《既濟•彖傳》文。六爻皆正。故剛柔正而位當。經凡言‘利貞’者。皆爻當位。或變之正。或剛柔相易。經惟《既濟》一卦六爻正而得位。故云‘剛柔正而位當’。《乾》用九,《坤》用六,成《既濟》。定中庸。所謂‘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是也。此聖人作《易》之事也。在這裏,他所言無非是繼承了傳統的兩漢易學,以象數學觀念來解釋《易經》,並且給與政治和禮制的說明。

    江藩為此在《國朝漢學師承記》一書中曾說本朝為漢學者,始於元和惠氏。因此,惠氏易學,立志恢復兩漢易學之風。

    關於他的祖父惠周惕,根據《清史稿》列傳第268中的記載:惠周惕,字元龍,原名恕,吳縣人。父有聲,以九經教授鄉里,與徐枋善。周惕少從枋遊,又曾受業於汪琬。康熙十八年,舉博學鴻儒科,丁憂,不與試。三十年,成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改密云縣知縣,有善政,卒於官。周惕邃於經學,為文章有榘度,著有《易傳》……清二百餘年談漢儒之學者,必以東吳惠氏為首。惠氏三世傳經,周惕其創始者也。

    而對於惠士奇,《清史稿》列傳第268記載他:士奇,字天牧。康熙五十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授編修。兩充會試同考官。聖祖嘗問廷臣,誰工作賦,內閣學士蔣廷錫以王頊齡、湯右曾及士奇三人對。五十七年,孝惠章皇后昇祔禮成,特命祭告炎帝陵、舜陵。故事,祭告使臣,學士以上乃得開列,士奇以編修與,異數也。五十九年,充湖廣鄉試正考官,尋提督廣東學政,以經學倡多士,三年之後,通經者多。又謂:‘校官古博士也,校官無博士之才,弟子何所效法?’訪得海陽進士翁廷資,即具疏題補韶州府學教授,部議格不行。聖祖曰:‘惠士奇所舉,諒非徇私,著如所請,後不為例。’士奇盛年兼治經史,晚尤邃於經學,撰《易說》六卷……於《易》,雜釋卦爻,以象為主,力矯王弼以來空疏說經之弊

    錢大昕曾經對惠棟評價如下:宋、元以來說經之書盈屋充棟,高者蔑古訓以誇心得,下者襲人言以為己有。獨惠氏世守古學,而棟所得尤精。擬諸前儒,當在何休、服虔之間,馬融、趙岐輩不及也。而《清代學人列傳》一書中讚美惠棟《周易述》說:其撰《周易述》二十三卷,以荀爽、虞翻為主,而參以鄭康成、宋咸、幹寶之說;約其旨為注,演其說為疏。書垂成而疾革,遂闕《革》至《未濟》十五卦及《序卦》《雜卦》兩傳。雖為未完之書,然漢學之絕者千有五百餘年,至是而粲然復章。其實,他無非是想恢復漢代象數易學的本來面目。

    對於惠氏易學的研究,一直是易學界的熱點課題。相關研究可以參考臺灣政治大學1998年博士研究生孫劍秋的博士論文《清代吳派經學研究》;武漢大學2005年博士研究生鄭朝暉的博士論文《述者微言—惠棟易學研究》;臺灣政治大學2006年博士研究生陳伯適的博士論文《惠棟易學研究》;山東大學2018年博士研究生趙曉翠的博士論文《惠棟易學研究--以範式轉移為視角》;揚州大學2020年博士研究生王祥辰的博士論文《惠棟與吳派經學研究》;等等。

    第七節 張惠言易學

    張惠言,生於1761年,卒於1802年。字皋文。江蘇武進人。著名易學家、文學家、詩人。

    他在1799年進士及第。曾任翰林院編修。

    他撰有《周易虞氏易》《周易虞氏訊息》《虞氏易禮》《虞氏易事》《虞氏易候》《虞氏易言》《周易鄭荀義》《周易荀氏九家義》《易緯略義》《易圖條辨》《易義別錄》《周易荀氏九家》《周易鄭氏注》《周易鄭注》等。

    他和惠棟、焦循被學術界稱之為乾嘉易學三大家,中興漢代易學的三祖之一。他對虞翻易學的總結是:翻之言《易》,以陰陽消息,六爻發揮旁通,昇降上下,歸於乾元用九而天下治。依物取類,貫穿比附,始若瑣碎,及其沈深解剝,離根散葉,暢茂條理,遂於大道,後儒罕能通之。這一概括可說深得虞氏易學之精髓。

    他精通漢唐象數易學,是研究漢代虞氏易學的第一人。張氏祖孫三代皆短壽,祖父35歲、父親38歲、張氏42歲就命歸黃泉,十分怪誕而且驚詫!奈何老天如此妒才?!

    在《周易虞氏義序》一文中,他說:自魏王弼以虛空之言解《易》,唐立之學官,百漢世諸儒之說微,獨資州李鼎祚作《周易集解》,頗采古《易》家言,而翻注為多。其後古書盡亡,而宋道士陳搏以意造為龍圖,其圖劉牧以為《易》之河圖、洛書也。河南邵雍又為先天、後天之圖,宋之說《易》者翕然宗之,以至於今,牢不可破,而《易》陰陽之大義蓋盡晦矣。而後,他接著闡述:皇清之有天下百年,元和征士惠棟始考古義。孟、京、荀、鄭、虞氏,作《易漢學》,又自為解釋,曰《周易述》。然掇拾於亡廢之後,左右采獲,十無二三。其所述大氐宗禰虞氏,而未能盡通,則旁征他說以合之。蓋從唐、五代、宋、元、明朽壞散亂千有餘年,區區修補收拾,欲一旦而其道復明,斯固難也。翻之學既邃,又具見馬、鄭、荀、宋氏書,考其是否,故其義為精。又古書亡,而漢、魏師說可見者十餘家,然唯鄭、荀、虞三家略有梗概可指說,而虞尤較備。然則求七十子之微言,田何、楊叔、丁將軍之所傳者,舍虞氏之注,其何所自焉?故求其條貫,明其統例,釋其疑滯,信其亡闕,為虞氏義九卷;又表其大旨,為消息二卷。庶欲探嘖索隱,以存一家之學。可見他恢復漢代易學的努力和貢獻所在。

    而他在《虞氏易事序》一文中則說:孟氏訊說本於氣,而以人事明之。然虞氏之論象備矣。皆氣也。人事雖具說,然略不貫穿。匪獨虞爾。鄭、荀多說人事者,爻象亦往往錯雜後學,不得其通。乃始苦其支窒而不能馳。於是悉舉而廢之。而相辦以浮辭,日以益眾。夫理者,無跡而象者,有依舍象而言理,雖姬孔靡所據以辯言正辭,而況多歧之說哉。設使漢之師儒比事,合象推爻附卦,明示後學者,有所依,逐至於今,曲學之響,千咀一沸,或不至於此。當時的大臣、著名學者阮元曾經讚美他說漢人之《易》,孟、費諸家,各有師承,勢不能合。惠言傳《虞氏易》,即傳漢《孟氏易》矣,孤經絕學也。

    在《周易虞氏消息》一書中,張氏首先主張:讀《易》者咸以為伏羲之時,天未有八卦,恐失之矣。天垂象,示吉凶,聖人象之。則天已有八卦之象。而這個已有八卦之象則是天的自然屬性。接著,他闡述說:日月懸天,成八卦象。三日暮,震象出庚。八日,兌象見丁。十五日,乾象盈甲。十七日旦,巽象退辛。二十三日,艮象消丙。三十日,坤象滅乙。晦夕朔旦,坎象流戊。日中則離,離象就己。戊己土位,象見於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故‘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如此一來,他將在天的八卦和方位、干支、時間相互匹配起來,改造了孟氏的卦氣說,復興了虞氏易學在天八卦說,為合理解釋虞氏納甲說提供了象數易學理論基礎。無論張氏如何復興虞氏易學,他總是以孟氏易學為基準,從未逾越一步。因此,張氏的虞氏易學,我以為不如直接稱之為孟氏-虞氏易學。他自己看到的只是漢魏師說略可見者十徐家。然唯荀、鄭、虞氏三家,略有梗概可指說,而虞又較備。然則求七十子之微言、田何•楊叔•丁將軍之所傳者,舍虞氏之注,何所自焉這一歷史環境。因此,他的把握虞氏而上溯孟氏的治《易》方法,是他的張氏易學核心所在。他所謂的虞氏之論象備矣,皆氣也。人事雖具說,然略不貫穿,其實就是卦氣的簡稱,亦即孟氏之學。今人朱氏《易學哲學史》,惶惶幾卷,卻未道及此一核心所在,誠為憾事也。

    其次,在弘揚漢代象數易學之時,他經常對宋代義理派易學展開批判。比如,在《虞氏易事•咸卦》注釋中,他說: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謂思之所至,感以正則無不從。《系》以寒暑日月往來為說,則往來非私義明矣。往來非私,則朋從非黨。殊途同歸,一致百慮。正謂此‘憧憧往來’耳。《象》曰‘未光大’者,謂四未正。故‘憧憧往來’,以求光大也。宋儒不知觀象,故其說紕繆為甚。這裏的宋儒,當然指的就是程氏《易傳》、朱子《本義》等,並且直接發出漢人說理豈不優於宋人哉的心聲。

    再次,在《虞氏易禮》一書序中,他又提出了《易》者禮象也的主張。他說:韓宣子見《易象》與《魯春秋》,曰:‘周禮盡在魯矣’。《記》曰:‘夫禮必本於太一,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其降曰命’。故知《易》者禮象也。此說頗值得商榷。《易象》與《魯春秋》兩部經典屬於周禮範圍,還是《易象》與《魯春秋》都具有禮象?筆者以為是前者,因為魯國保存了周禮及其相關範圍的經典和儀式。而張氏則以為是後者。卦爻辭中有涉及周代禮節的文字和卦象,如所謂的王用亨於帝二簋可用享等等,不可以全部納歸為《易》者禮象也之說。正如不可以從重門擊柝,以待暴客得出《易》者盜象也之說一樣。故此,《虞氏易禮》一書,是屬於張氏易學,而非虞氏易學。

    清人認為他是自仲翔以來,綿綿延延千四百餘載,至今而昭然復明。嗚呼!可謂盛矣。阮元則明確指出張惠言之於孟、虞《易》說,亦專家孤學也。象數易學在清代經此整理後,一時蔚然人大觀。(直到清未尚秉和、杭辛齋為止。)《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對此評價甚高,而對宋學則頗多微詞。

    相關研究可以參考高雄師範大學2001年博士研究生王宏仁的博士論文《張惠言易學研究》;山東大學2005年博士研究生陳修亮的博士論文《乾嘉易學三大家研究》;山東大學2018年博士研究生蘇建強的博士論文《消息視域下張惠言易學思想研究》;山東大學2019年博士研究生陳鳳英的博士論文《以禮經世視域下的張惠言易學思想研究》;等等。

    第八節 焦循易學

    焦循,生於1763年,卒於1820年。字理堂,一字里堂。揚州甘泉人。著名易學家。

    他在1801年取得舉人後,未能進士及第。從此,一直以講學和著述為生。

    他撰有《易通釋》《易圖略》《易章句》《易話》《易廣記》等。

    而《易通釋》《易圖略》《易章句》這三部專著曾以《雕菰樓易學三書》為名,加以出版。《江都焦氏雕菰樓易學序》一文中盛讚此書說:所著《雕菰樓易學》四十卷,凡《章句》十二、《通釋》二十、《圖略》八。其發揮精義,備於《通釋》。又以數必緣象而顯也,為《圖略》,以表其象以數之皆附文而著也。為《章句》,以釋其文。《章句》之辭,簡而賅。《圖略》之辭,博而辨。而《通釋》則舉卦辭、彖辭、象辭、爻辭之一句一字,無不條分縷析,珠連繩貫,以觀其通。《易》之數,得是書而明《易》之理,亦即是書而備矣。而這裏的《易話》一書,根據該書序文,可知:余既成《易學三書》,憶自壬戌以來,十數年間,凡友朋門弟子所問答及於《易》者,取入三書外,多有所徐,復錄而存之,得二卷,目之為《易話》。以其言質無深奧云爾。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一書中盛讚他:《易》諸家穿鑿漢儒說,非訓詁家言;清儒最善言《易》者,惟一焦循,其所著《易通釋》《易圖略》《易章句》皆絜淨精微,但非新疏體例耳。

    和惠棟家族一樣,焦循的曾祖父焦源、祖父焦鏡、父親焦蔥三代,也是家傳《易》學。他的兒子焦廷琥也是著名的易學家。近人對他評價較高,梁啟超認為他的易學是最近而真的。焦循對虞翻、荀爽的易學發明尤為詳細。清代易學向漢代的推求,焦循有功,功不可沒。

    在《易通釋》一書的序文中,他陳述了自己撰寫此書的心路歷程:循承祖父之學,幼年好《易》。憶乾隆丙申夏,自塾中歸。先子問所課若何?循舉《小畜•彖辭》,且誦所聞於師之解。先子曰‘然。所謂密云不雨自我西郊者,何以復見於《小過》之六五?童予宜有會心其思之也’。循於比反復其故,不可得。推之《同人》《旅》人之號咷,《蠱》《巽》之先甲後甲、先庚後庚,《明夷》《渙》之用拯馬壯吉,益憤塞鬱滯怛怛於胸腹中,不能自釋。聞有善說《易》者,就而叩之。無以應也。乙巳丁憂,輟舉子業。乃遍求說《易》之書閱之。於所疑皆無發明。嘉慶九年甲子,授徒家塾,念先子之教。越幾三十年,無以報命。不肖自棄之罪,曷以逃免。竊謂卦起於包犧,八卦成列,因而重之。命之以名。文王以其簡而不易明也,系以彖辭。周公以其簡而不易明也,系以爻辭。密云庚甲,以文辭釋彖辭也。笑號馬壯,爻辭自相釋也。然而猶不易明。我孔子韋編三絕,而後贊焉。且不一贊而至於十贊者,佐也,引也。佐文王周公之辭,引而申之也。包犧之卦,參伍錯綜。文王周公之系辭,亦參伍錯綜。故《小畜》《蠱》《明夷》之辭互見於《小過》《巽》《渙》之辭也。文王周公之辭,以參伍錯綜,系之孔子《十翼》,亦參伍錯綜贊之。所以明《易》之道者備矣。可見他一開始學習就想明白卦爻辭和爻位的對應關係。

    首先,他將旁通、相錯、時行三點看成是象數易學的核心。在《易圖略•敘目》一文中,他主張:余學《易》所悟得者有三:一曰旁通,二曰相錯,三曰時行。此三者皆孔子之言也,孔子所以贊伏羲、文王、周公者也。夫《易》猶天也,天不可知,以實測而知。七政恒星錯綜不齊,而不出乎三百六十度之經緯;山澤水火錯綜不齊,而不出乎三百八十四爻之變化。本行度而實測之,天以漸而明;本經文而實測之,《易》以漸而明。非可以虛理盡,非可以外心衡也。余初不知其何為相錯,實測經文傳文而後知比例之義出於相錯,不知相錯則比例之義不明;余初不知其何為旁通,實測經文傳文而後知昇降之妙出於旁通,不知旁通則昇降之妙不著;余初不知其何為時行,實測經文傳文而後知變化之道出於時行,不知時行則變化之道不神。未實測於全《易》之先,胸中本無此三者之名,既實測於全《易》,覺經文有如是者乃孔子所謂相錯,有如是者乃孔子所謂旁通,有如是者乃孔子所謂時行。他將旁通、相錯、時行三者看作是象數派易學的看家本領。並且主張這三者出自孔子。三者之一,又以旁通為本。他對旁通的解釋是:初與四易,二與五易,三與上易,本卦無可易,則旁通於他卦。亦初通於四,二通於五,三通於上。成己所以成物,故此爻動而之正,則彼爻亦動而之正,未有無所之自正不正人者也。並且認為:凡旁通之卦,一陰一陽,兩兩相孚,共十二爻,有六爻靜,必有六爻動,既濟六爻皆定,則未濟六爻皆不定,六爻發揮,六位時成,謂此十二爻中之六爻也。

    其次,在《易圖略論卦變》一文中,他深刻地批判了前此的變卦說。他主張:《易》者聖人教人改過之書也,故每一卦必推其有過無過,又推其能改能變,非謂某卦自某卦,某卦自某卦來也。荀、虞有之卦之說,唐宋以後,遂以為卦變各立一例,左支右拙,愈失聖人作《易》贊《易》之本意。甚至他還將批判的鋒芒指向了漢代象數易學的看家本領納甲、爻辰和卦氣等學說。比如,他直接否定了鄭玄易學中的爻辰說:非聖人之義也,余於爻辰無取焉

    第三,對於義理派易學,比如,對於王弼易學,在當時一片主張說者以罪浮桀、紂。近之說漢易者,屏之不論不議也之時,他卻發出了弼之《易》未可屏之不論不議也的聲音。而不是全面抹殺,顯示出其積極的一面。一言以蔽之,焦循易學雖主恢復漢代象數派易學,但是他已經接受了魏晉時期義理派易學,因此,他融合兩派之學之後卻標榜漢代易學作為自家學術宗主,如是而已。因為有了義理派易學的基礎,所以他主張:六十四卦本諸乾、坤、坎、離、震、巽、艮、兌之八卦。而八卦之生生,不外元、亨、利、貞四字。而所以元、亨、利、貞,則‘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九字盡之。括以一言,則謂之《易》而已矣。這樣的話也只有十足的義理派學者才可以道出,而焦循作為象數派易學的大家卻如此說出,可見當時融合兩派之易學的風氣。

    皮錫瑞在《經學歷史》一是中評價說:焦氏說《易》,獨辟畦盯,以虞氏之旁通,兼荀氏之昇降,意在采漢儒之長而去其短。《易通釋》六通四辟皆有據依;《易圖略》復演之為圖,而於孟氏之卦氣,京氏之納甲,鄭氏之艾辰,皆駁正之,以示後學《易章句》簡明切當,亦與虞氏為近。學者先玩《章句》,再考之《通釋》《圖略》,則於《易》有從入之經,無望洋之歎矣。⁷賴貴三在《焦循雕菰樓易學研究》一書中給出了如下總結:里堂治學所得,源於由算學而《易學》之方法論獨多,故由數理與其《易學》之絜和中,而發揮其哲學思想。可知,里堂本於天文曆算與數學之科學精神,努力從《周易》經、傳中探索其通則,而以為《周易》之內在規律,可以‘旁通、相錯、時行’三義概括之,企圖改造《易》學成一門精確之學問。若從哲學發展史之角度觀之,無疑為一種突破與創新之理論動向;其重要之意義在於打破傳統《易》學在理論與方法上之模糊性、不確定性與隨意性,而注入自然科學之精神於其中。

    相關研究可以參考臺灣師範大學1994年博士研究生賴貴三的博士論文《焦循雕菰樓易學研究》。

    第九節 姚配中易學

    姚配中,生於1792年,卒於1844年。字仲虞。安徽施德人。著名易學家、書法家。

    他一生未曾獲得科舉功名。專心講學和研究《易經》。深得惠棟、張惠言象數易學之精髓。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一書中將其和惠、張並駕齊驅:清學自當以經學為中堅。其最有功於經學者,則諸經殆皆有新疏也。其在《易》,則有惠棟之《周易述》,張惠言之《周易虞氏義》,姚配中之《周易姚氏學》。

    他撰有《周易姚氏學》《周易通論月令》《易學闡元》等。

    其中,《易學闡元》一書是後代學者摘錄《周易姚氏學》前三卷而成刊行於世。

    在《周易姚氏學》一書中,他首先提出:一者,元也。元者,《易》之原也的理論。他給的定義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範圍不過,曲成不遺。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氣,皆元也。他又將稱為,因為一者,數之原、萬之統也。進而實現他將再稱為的目的:乾元用九,坤元用六,一經皆九六,九六皆‘元’之用,‘元’即‘易’也。他已經將提昇為宇宙的本體,又是世界發生的基礎。

    因此,在姚氏易學中,三個概念是同一的。我將其稱之為一元易同一論。這一理論學術基礎就是來自大哉乾元之說,其實質是力主乾陽之學,因此,姚氏的一元易同一論,使對當時乾坤並建說的抨擊和反制。其用意乃在於此,可惜今日熱衷於研究姚氏易學的人多不明之也。

    比如,晚清易學大家尚秉和,因為沒有明白姚氏易學的真諦所在,就開始給此說展開抨擊說:姚氏蓋泥於《乾•初九》:‘潛龍勿用’之言,而元則萬物資始,非不用也,故謂元自元,初九自初九。豈知《復》初即《乾》之初九,‘乾元’在初子勿用,息至二則用矣,即推而至於四躍、五飛,仍此元也,與初九不異也。《系》所謂‘周流六虛’也。奈何欲析而二之乎?我倒是想問尚先生:奈何急躁若此?弄明白姚氏此說標的所在再言也不遲吧。

    姚氏易學接受了漢代象數易學的治《易》方法。比如,他對《系辭》的解釋中就引用了鄭玄易學:《易》之在物,自始及終,窮則變,變則化,此終而彼始,此死而彼生,陰陽消息各有舍也。鄭康成曰‘精氣謂七八也,遊魂謂九六也’。案陰陽之數正於七八,故精氣為物,卦畫也。九六者,陰陽之老,七八之變,故遊魂為變,爻也。

    又如,他對《彖卦•屯卦》的解釋中那個則使用了《月令》和卦氣說:案:震雷坎雨,動而未泄,故滿盈,氣無不充也,雲行雨施,則成《既濟》矣。《屯》繼《坤》之後,《坤》十月卦,《乾》西北伏《坤》下,九月雷始收聲,蟄蟲壞戶,十月則天地不通,閉塞成冬,陰凝陽,非雷雨不足以啟其《屯》也,故仲春之月,雷乃發聲,蟄蟲咸動,啟戶始出。雷雨者,天之所以造草昧也。再如,他對《說卦》的解釋中再次使用鄭玄易學和《月令》:案:雞木畜,巽為之者,象時氣也。《月令》:‘春,其蟲鱗’。震為龍,鱗也。鄭《月令注》云:‘象物孚甲將解,夏其蟲羽,離為雉,羽也’。高誘云:‘盛陽用事,鱗散而羽’。案:春陽氣出地,甲散為鱗,至夏陽氣盛而上騰,故蟲羽。陽者,揚也,飛之象也。巽,春、夏之交,雞應時而鳴,象氣之信,雖能飛而不高飛,象陰之未萌而陽未極也,故巽為之。

    姚氏易學多次力主《月令》乃解《易》之書,這是和元明兩代出現的以《中庸》解《易》、以《孟子》解《易》完全是皆然相對的一個全新的解《易》模式,其橫空出世之論難怪引起了梁啟超的高度贊許!而晚清至今,海峽兩岸乃至於東亞各國易學界,對姚氏易學精華之所在多不明就裏,即使有些議論多隔靴搔癢,甚至一些所謂的治《易》名家也對此顧左右而言他。至今學術界對於姚氏易學仍未給以足夠的關注,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尚秉和對姚氏易學的批判,希望不久的將來可以一改舊貌。

    第十節 朱駿聲易學

    朱駿聲,生於1788年,卒於1858年。字豐芑,號允倩。江蘇吳縣人。著名易學家、文字學家。

    他的祖父朱煥、父親朱德垣也是當時的著名易學家。他的兒子朱師轍更是民國時代著名易學家——我家族中的一個長輩(我爺爺的弟弟)曾經是他的學生,向他學習過朱氏易學。1851年,朱師轍因為撰寫和上呈《說文通訓定聲》一書而獲封國子監博士。

    他撰有《六十四卦經解》《學易劄記》《易經互卦卮言》《易鄭氏爻辰廣義》《易章句異同》《易消息昇降圖》等。

    他又很深的文字學功力,撰寫的《說文通訓定聲》成為清代說文學四大家之一。

    因此之故,在《傳經室文集》一書中,他首先主張:解《易》當先釋其文,則《爾雅》《說文》之類為本;次求其理則合於經常之道為本;次考其典,則務當於古義。至於一卦之中而取象雜出,一爻之內而上下不蒙,則固不必強經以就我,定欲使古經如今人文字也。

    其次,他又主張:說《易》須先分別《彖辭》中有卦象、有占辭。每爻中有爻象、有占辭。不可牽混亂講。這一點至關重要。也是他本人在《學易劄記》中重要體會之一。

    第三,他主張要區分不同時代的《易》。即:有中古聖人之《易》,有孔子之《易》。如‘乾元亨利貞’,不過占辭言大通而利於正耳。孔子借經以教天下後世,而釋之為四德。爻辭‘利見大人’,不過占辭。大人,太卜之屬。卜筮之官。《詩》‘大人占之’是也。而孔子釋之為乾坤合德之大人。蓋古人最信卜筮,孔子借卜筮之書,申其義理以垂訓。所謂因勢而利導之也。因此之故,他又提出子曰:‘《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 作《易》者其有憂患乎?’又曰:‘當文王與紂之事耶?’然則彖辭、爻辭之非文王、周公作可知矣。作《易》之聖人,大約西岐之人。生於殷之末世。而彖爻之旨不同,蓋出於兩人之手。曷以知其西岐人也?《小畜》《小過》皆曰‘自我西郊’。《隨》曰‘西山’《昇》曰‘岐山’,於是知之此千古所不肯言,亦不敢言者。然《易》道之大,昭垂萬世。不必以文王、周公重文,周之聖亦不必以《易》重也。從文字到卦象再到時代,他給理解和研究《易經》畫出了一個清晰的線索。

    比如,他對《彖傳•謙卦》尊而光的注釋:王引之曰:尊,讀為撙。光,讀為廣。按,撙字,《說文》作‘ 无标题 ’。《儒行》:尊讓有如此者。《鄉飲酒》:尊讓則不爭之類,皆‘ 无标题 ’字。作為文字學家的朱駿聲,注解《易經》常發怪論,其學術根據則多是他擅長的文字訓詁和通假,給易學研究帶來了巨大的困惑。無論是象數派學者,還是義理派學者,均茫然不知所措。這一方面顯示了朱駿聲文字學造詣的高深,另一方面也佐證了他在易學研究的孤獨和傲慢。比如上面這個例子,這個字基本不需要認可考據和訓詁,但是他卻橫空出世的對《易傳》中的異體文字進行了考證。實際上,這則考證出現在六十四卦經文注解中,完全就是雞肋。毫無任何學術貢獻所言。再看他對《謙卦》大象的注釋:謙,一作‘ 无标题 ’。《歸藏》作‘兼’。《剝》上之三。又《乾》上九來之《坤》,輿履旁通,天道下濟。故亨。乾盈履上,虧之坤三。故虧盈。貴處賤位,故益謙。謙三以坤變乾盈,坎動而潤下,水流溫。故流謙也。坤為鬼害,乾為神福。乾為好,為人。坤為惡,從上之三。故好謙。天道遠,故尊光。三位賤,故卑。坎水就下,險弱難勝,故不可逾。為國而過於卑遜則不振。如唐於藩鎮,尾大不掉。周之東遷,王綱解紐,吾以相思。政在大夫。《論語》言持身之道,亦曰恭近於禮。遠恥辱也。此《彖傳》曰:不可逾五、上兩爻。所征伐。《雜卦傳》:謙,輕之義也。文中的象數學理論幾乎都可以在《說文解字》中找到用例。有清說文學四大家之一的朱駿聲,給易學界留下了晦澀難懂的《六十四卦經解》一書,而上述注釋正是集中體現了朱駿聲解釋《易經》的四個突出特點:文字訓詁為入手,史事舉例相印證,《說文解字》記載的象數易學為主幹,敘述文字簡潔而古樸。

    朱駿聲解《易》著作之所以難懂,就在於此。而不懂文字學的易學者,顯然不具備評價朱氏易學的能力。有人居然撰寫論文聲稱朱駿聲易學著作在晚清及民國時代沒有多少影響……既然如此,又何必撰寫研究朱駿聲易學的論文?

    第十一節 劉鍾麟易學

    劉鍾麟,本書作者的高祖。生於1822年農曆七月十一日,卒於1891年農曆九月二十四日。族名劉配嶂,字文英;號玉亭。順天府昌平州復興莊人。著名易學家、地理學家、書法家。

    根據光緒版《昌平州志•科舉卷》原始記載:1859年,劉鍾麟考中舉人,與張之洞同科同年。1863年,劉鍾麟考中進士,依然和張之洞同科同年。見同治朝實錄卷65記載(即《大清穆宗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毅皇帝實錄》。曾任山西大同知州、屯留知縣、永濟知縣、五臺知縣、長子知縣、黎城知縣、潞城知縣三十餘年。

    劉鍾麟著述頗豐,涉及易學、歷史地理學、方志諸學等。有專著約十種行世。今存《屯留縣誌》《永濟縣誌》《五臺縣誌》等歷史學著作早已刊行。其中,所撰寫及主編縣誌,敘載甚詳,體例謹嚴,堪稱善本。其書法作品雖存世不多,近年也有作品被拍賣。¹⁰

    在易學上,他撰有《斷易精要》(手稿)、《煙波釣叟歌注》(手稿)、《京氏易輯疏證》(手稿)等。

    1885年,劉鍾麟於騾櫃節省項下提錢兩百千文,以作經費及義學賓興之用,資助給山西大同東陽書院。又,根據光緒版《昌平州志•科舉卷》原始記載:其叔父乃昌平訓導、學政劉大成,舉人。其弟劉毓麟,舉人。其女婿乃劉增廣(字,心齋),進士,參加了公車上書,提倡變法革新。實際上,劉鍾麟的高祖父劉上富、太祖父劉文禮、祖父劉景旺連續三代獲得了皇清敕授文林郎封號。他們是劉氏易學的最早創立者。見如下照片:

    C

    劉家祖上所獲皇清敕授文林郎封號刻石

    1879年農曆三月初三日,劉鍾麟被覃恩貤封奉直大夫,亦為正五品。配嶂公獲覃恩貤封文牘,根據(清)劉懷澄《昌平州復興莊鳳儀堂二修劉氏家譜》真實記載,原文如下:奉天承運皇帝制曰:分符百里,必遴出宰之才;報最三年,爰重懋官之典。爾五品銜、現任山西屯留縣知縣劉鍾麟,雅擅才能,克宣慈惠。撫綏有要,常深疾痛在己之心;懷保無窮,不忘顧復斯民之責。茲以覃恩授爾為‘奉直大夫’,錫之敕命。於戲!前勞己茂,用褒制錦之能;來軫方道,益勵飲水之操。五品銜、現任山西屯留縣知縣劉鍾麟 光緒五年閏三月初三日。與此同時,劉鍾麟正室、本書作者高祖奶奶也被覃恩貤封宜人。覃恩貤封文牘,根據(清)劉懷澄《昌平州復興莊鳳儀堂二修劉氏家譜》真實記載,原文如下:奉天承運皇帝制曰:良臣宣力於外,效厥勤勞;賢媛襄職於中,膺茲寵錫。爾五品銜、現任山西屯留縣知縣劉鍾麟之妻何氏,終溫且惠,既靜而專。綦縞從夫,克贊素絲之節;萍繁主饋,爰流彤管之輝。茲以覃恩贈爾為宜人。於戲!敬爾有官,著肅雍而並美;職思其內,尚黽勉以同心。五品銜、現任山西屯留縣知縣劉鍾麟本身妻室 光緒五年閏三月初三日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和國家圖書館等地保存了劉鍾麟原始檔案文獻將近三十種。劉鍾麟與慶親王家族之慶良郡王綿湣、曾國荃、張之洞、翁增源等人有一生之友誼和交往,往來書信多達數百封。文革時代,劉鍾麟直系後代保存的各類著作手稿、書信、歷代家譜、書法作品及中舉後所制牌匾等珍貴文物,絕大多數都被焚毀,今尚有部分文物劫後倖存在劉鍾麟後人本書作者手裏。

    B

    高祖六十大壽時慈禧皇太后親自賞賜壽禮,此為所用盛放之壽禮之盒

    在哈佛大學主持編撰的CBDB專案將他列入世界歷史名文錄(即中國歷史人物傳記資料庫),經過哈佛大學教授、國際著名學者包弻德先生(Peter Bol)聯合北京大學歷史系著名學者等一流專家審核,劉鍾麟入選為世界歷史名人錄第370487號。

    該資料庫見如下:

    https://biogref.org/mm.pl?method=search&page=4&person_id=3704

    哈佛大學官網特別介紹,見如下:

    https://projects.iq.harvard.edu/chinesecbdb

    劉氏易學著作手稿,歷經幾代人反復修改和驗證,到了劉鍾麟時代,才基本定稿。至今保存在本書作者手中的珍貴文獻《斷易精要》(手稿),只有幾處有修改,基本屬於清抄稿。

    劉氏易學以漢唐象數派易學為主,但是,一直是以京房易學為核心。《斷易精要》(手稿)就是以京房易學的卦序排列的。《斷易精要》(手稿),我在中央編譯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中國易學》一書中公佈了全文,該書排版出現多處錯誤,甚至手稿照片也出現錯誤(170頁《漸卦》、185頁《大畜卦》手稿照片缺失,被誤排了其他卦的手稿照片。)

    他將每一卦的占《易》應用總結為16類,即:天時、婚姻、六甲、年命、謀望、生意、官訟、出行、行人、陽宅、陰宅、求名、求利、疾病、失物、家宅。這樣的占《易》方法正是日本易學界熱衷鼓吹的所謂活斷高島易斷等等。我們以《乾卦》為例。

    高祖注釋說:乾為天 。六龍禦天。上吉。乾卦無互。五色祥云禦六龍,神靈不測德無窮。乘時禦見奉行健,變化剛柔濟世功。初:勿用。另占。二:謹言慎行,事未及時。三:驕憂盡釋,危而得安。四:及時而進,未定之時。五:上下相親,利見大人。上:陽極於上,動則有悔。天時:晴。冰。雹。霰。婚姻:吉。六甲:男。年命:利。謀望:成。生意:吉。官訟:勝。出行:吉。利西北。行人:安。陽宅:吉。陰宅:安。求名:得。求利:有。疾病:愈。失物:見。家宅:吉。大意是說,這是個上等的吉利之卦。卦像是六龍禦天,得到了上天和天子、貴人的保佑。但是這一卦沒有互體卦存在。然後是四句詩歌讚美《乾卦》的品格和性情。在六爻爻位上,則分別給與了詳細的使用說明。初爻位和二爻位、四爻位、上爻位並不好,應該謹慎小心。三爻位和五爻位很好,很吉利。然後給出了常見的16種事項答案,具體來說:天時,即天氣。祖上以為天時地利人和為一切之本,而天時主要通過具體的天氣變化體現出來。本卦的天氣狀況是:以晴為主。會有短時冰雹和霰。婚姻,即合婚吉凶。解決預定結婚日的好壞、男女婚姻是否適宜、已婚者之婚姻狀況是否面臨吉凶等問題。本卦的婚姻結果是:吉。六甲,即懷孕。祖上以為妻妾懷孕生男生女乃大事。本卦的預測懷孕的結果是;男孩。年命,即流年。祖上以為人的運氣好壞好看該人的流年好壞。流年不利時,則吉可能變凶。本卦的流年結果是:吉利。謀望,即事業和計畫。本卦的謀望結果是;成功。生意,即經商。本卦的生意結果是;吉利。官訟,即官司訴訟而言。本卦的官訟結果是;勝訴。出行,即外出和旅遊而言。本卦的出行結果是;吉利。但是以西北方向為佳。行人,即在外親人。本卦的行人結果是;平安。陽宅,即自己居室,它的好壞關係到家庭美滿和身體健康等諸多方面。祖上以為陽宅凶是居室風水突然發生的變化。本卦的陽宅結果是;平安。陰宅,即親人墓地,它的好壞關係到子孫後代的命運。祖上以為陰宅不利是墓地四周風水突然發生的變化。本卦的陰宅結果是;平安。求名,專指追求名譽而言。本卦的求名結果是;如願以償。求利,專指追求利益和金錢而言。本卦的求利結果是;獲利豐厚。疾病,即身體健康狀況的好壞、有無意外之疾等。本卦的疾病結果是;可以康復痊癒。失物,專指家庭或個人外出丟失物品而言。本卦的失物結果是;可以找回。家宅,專指家庭狀況的好壞、家中有無意外突發吉凶之事而言。本卦的家宅結果是:吉祥如意。

    文革時代,劉家各位後人保存的高祖文物(書信、手稿、書畫、古董)等多被焚毀或丟失。只有家譜和部分手稿作為練習毛筆字的字帖得以保存下來。而高祖六十大壽時慈禧皇太后親自賞賜壽禮,此為所用盛放之壽禮之盒,至今只存該盒賜字之面板而已,當時因為上面放著一張領導人的照片掛在牆上得以保存。讓我倍感歲月之滄桑!回憶少年時代讀《古今典籍聚散考》一書,總掩卷深思為何文物、典籍難逃劫散之運?不得其解。及至後來,余離國赴美,也面臨著不得不處理自己四、五十年心血保存下來的各種文字的珍貴圖書和字畫、文玩。終於明白了有時除了散盡,你別無選擇。哪怕是焚毀。因而成七律一首《為離國赴美而處理在京家中全部圖書和古董而作》錄於下:遙想豐功照汗青,皇恩浩蕩到終瞑。年年治學傳宗久,歲歲留書慰祖靈。敗子逆孫唯你我,焚琴煮鶴棄街亭。文房聚散乾坤變,轉售商家避火刑。

    第二十四章 中國義理派易學史

    宋元以後,義理派易學再無可觀之作。如,史家易學,明人林允昌《易史象解》一書,雖極為用力,然牽合附會處頗多。蘇濬的《周易冥冥》一書,以王弼玄學義理為主,但一切歸於心學。而郝敬《周易正解》,則以義理為主,重程朱之言。這些已是強弩之了。

    從元到明,由於經學的衰落,造成義理派易學的衰沒。這與統治者重程朱易學,不許發揮異見有關。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¹¹一書中曾說:凡時代非皆有思潮;有思潮之時代,必文化昂進之時代也。其在我國,自秦以後,確能成為時代思潮者,則漢之經學,隋唐之佛學,宋及明之理學,清之考證學,四者而已。因此,清代的義理派易學實有強弩之末的架勢,遠遠不如象數派易學在當時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和對漢唐傳統的回歸。雖然最後封建帝王親自出馬幾次掛名主編易學著作並且頒佈天下,但是只是出於儒教教育的德治目的而撰寫的易學著作,已經遠遠跟不上時代的發展。

    第一節 刁包易學

    刁包生於1603年,卒於1669年。字蒙吉,號潛室、用六居士。直隸祁州人。著名易學家。

    他在1627年考取舉人功名後,不再追求進士及第,而是專心研究《易經》,教學和著述。根據《清史稿》卷480記載他明亡後:遂隱居不出,於城隅辟地為齋,曰潛室,亭曰肥遯。日閉戶讀書其中,無間寒暑,學者宗焉,執經之履滿戶外。

    他撰有《易酌》《用六集》等。

    在《易酌》一書中,他提出:《易》所可見者,畫焉耳。《易》所可讀者,辭焉耳。若夫義理之存,蓋寥寥也。義理亡而簡編存,天下豈復有《易》哉?絜淨精微之教難言也。這可以看作他寫此書的宣言。

    比如,他對《乾卦•九五》的解釋:五以剛健中正之德,居天子之位。正如飛龍在天一般。楊氏曰‘此如舜之謳歌朝覲時也。程陛下是飛龍在天,臣等利見大人。是利見陛下也。’可謂善解《易》,可謂善對君矣。又如,他對《坤卦•用六》的解釋:坤之用六,猶乾之用九,蓋合一卦六爻而用之也。用者,用其變也。坤變而為乾,則健行不息。故曰‘利永貞’。胡氏乾變坤,剛而能柔;坤變乾,雖柔必強;善變化氣質者,當知之。接下來,他又說:謹按:用九之變陰前,卦辨之詳矣。此節之大終,說者俱以變陽為大終。夫以變陽為大終,豈變陰者。亦可曰小終乎?竊意乾知大始,故所重在元,所云無首與不可為首者,即《中庸》所謂‘既無虛假,自無閑斷’。諺所謂‘不須另起頭’是也。總要打合到健字上去。坤作成物,故所重在貞,所云永貞大終者,即其在初而凜履霜之戒,在二而有直方之利,在三則守含章之貞,在四則為括囊之慎,在五則有黃裳之吉,在上則無龍戰之傷。所謂永貞而大其終者也。蓋大終者,即《艮》之上九以厚終也之意。總要打合到厚字上去才是。可見,刁包易學很少涉及象數派易學,保持著義理派易學的純正。

    他特別看重《乾卦》四德的義理派解說,他提出:元、亨、利、貞,自穆姜時已作四德說,孔子引之作《文言》,其取義詳且盡矣。朱子獨作占辭,謂‘大亨而利在正固’,竊意還他四德,無害其為占辭也。這裏他主張的四德說來自穆姜夫人,並非定論,只是時有易家持如是論而已。刁氏此說目的是闡述此四字乃四德而非兆辭。因為看重四德,因此他將占筮歸結為心性之事,反映了他的易學和心學派易學有相通之處。他說:竊思占筮者,非象數之事,而乃心性之事也。在另一篇文章中,他更主張:敬之一字,千古傳心之要典也,其說詳於《書》而著於《禮》。餘謂《易》與《詩》亦然。也許正是因為受心學派易學的影響,刁氏易學雖然屬於義理派,他對程朱易學的弊端卻給與了深刻地抨擊。他說:國家以制科取士,考其始,程之《傳》、朱之《本義》,蓋嘗並列學宮。其既也,厭慱而就約,避難而趨易,於是專主《本義》,程《傳》不得而與焉。業《易》者,童而習之,白首而不知為何書。其所為舉業家言,則又彷彿於不可知之象,馳騖於無所用之辭。程之奧旨宏綱,棄置有如隔世;朱之微言約義,奉行又徒具文。

    再如,他對《系辭》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的注釋:君子曰乾健坤順,人亦不曾果是。認得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是以造化言也。朱子只作《易》《書說》。《本義》云乾坤對調,卦畫不立。乾坤息,謂變化不行。後儒本其意調之,以乾坤其《易》之蘊一斷為立象盡意。曰凡奇皆乾,凡偶皆坤。有乾坤兩象而變化,所謂盡情偽。盡言盡利盡神而《易》者於此具矣。而對於聖人立象以盡意,設卦以盡情偽一段文字的解釋,則是:此章極盡《易》之意興,而歸本於德行也。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語有之矣,信斯語也。則聖人之意,終無以暴白於天下矣。豈其然乎。言不足以盡意固矣。然言之所會者,淺象之所示者,深象者何,奇偶二畫是也。聖人吉凶同患之意,有言可得而傳者,有言不可得而傳者。懸象以示之,則躍然如在目前。而聖入之意畢見矣。古今之人情世故,變幻多端,有真者必有偽者。猶卦之中有陰陽淑慝也。自八卦衍而為六十四,雖情偽紛紜,不能逃先事之燭照矣。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說:是書用注疏本,以程《傳》《本義》為主。雖亦偶言象數,然皆陳摶、李之才之學,非漢以來相傳之法也。最後,給出的結論是:考包在國初,與諸儒往來講學,其著書一本於義理,惟以明道為主,絕不為程試之計。是書推闡《易》理,亦大抵明白正大,足以羽翼程、朱,於宋學之中實深有所得。

    相關研究可以參考楊自平的易學專著《世變與學術: 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第二節 張爾岐易學

    張爾岐,生於1612年,卒於1678年。字稷若,號蒿庵。山東濟陽人。著名易學家、禮學家。

    他入清後不仕,篤守程朱之學,一生以講學和著述為生。晚年受聘參與《山東通志》修纂。

    他撰有《周易說略》《風角書》《蒿庵閒話》等。其中,《蒿庵閒話》中有考證古代易學歷史和名物的文章多篇。

    在《周易說略》一書序言中,他闡述了撰寫此書的由來:每病俗說之陋,而《本義》又不易讀,乃本其說,稍微敷衍,名曰《說略》,以便童蒙。倘讀者因此以得朱子之說,復因朱子之說以求四聖人之說,庶幾見聖人設卦系辭,待用於無窮者,果非質言之所能詳。而依其影似,隨事擬議,以盡變焉,將不容言之旨,亦依稀可睹矣乎!進而,他給《易經》定位為:夫《易》本為卜筮而作,以人之未有知識也,使之知何者為吉,何者為凶,而開乎物;以人之欲有作為也,使之趨其吉,避其凶,而成乎務。物與務之當然者,皆道也。卦爻既設,而天下之道皆統括於其中,《易》之為用,如斯而已。是故聖人作《易》,非有他也,以通天下之志而使之開,以定天下之業而使之成,以斷天下之疑而使之皆合乎道也。

    楊自平在《張爾岐易學特色與定位析論》¹²一文中總結張氏易學研究方法,歸納為以下幾點:考察《說略》後可歸出四點:一釋經內容須扣合所釋的卦、爻辭,二強調象辭、占辭的教誡義,三是主張六爻合觀,甚至卦、爻辭須並觀;四既留意經文相通處,但又認為釋《易》不可僵固。雖然這四點並非張氏所獨創,之所以於此點出,實因這四點為張氏釋經的原則。此說基本屬實,足見楊氏對張氏易學的把握十分到位。

    但是,楊氏總結卻遺漏了張氏易學的一個突出特點,即中庸思想。

    比如,他對《泰卦•九二》的解釋中,就推崇中行治泰的態度。他提出:當《泰》之世,人情安肆,瑕類易生,用猛則見以為激,用寬則見以為馳。必也待物以恕,能包含荒穢矣,而又能用馮河之勇。凡人之當去,事之當更者,斷然行之而不疑焉,舉及側陋,慮及幽隱,能不遐遺矣,又能亡朋比之私。凡人之狃於近褻,事之習為故常者,脫然絕之而無累焉,是用剛而不偏於剛,用柔而不偏於柔。合乎九二之中行,則治泰得其道矣。

    再如,他對《噬嗑卦》卦辭的解釋中,他繼續闡述中之為貴的思想。他說:其占當得亨通者,有間故不通,齧之而合,則亨通矣。又三陰三陽,剛柔中半下動上明,下雷上電,本自《益卦》六四之柔,上行以至於五,而得其中,是以以陰居陽,雖不當位,而利用獄。蓋治獄之道,惟威與明,而得中之為貴。故筮得之者,有其德則可應其所占也。

    在本體論問題上,張爾岐是主張氣一元論的。他主張:天道之運,惟是一氣,而一氣之始動即為元,萬物皆取此一元之氣,以為生生之始。氣機既動之後,即漸長而為亨,遂成而為利,結實而為貞。不過此一元之氣,流行貫通而無間,則乾之元乃統備乎天德而無遺者也。這種氣一元論主張,對於當時的象數派易學的復興實有強烈的反制效果。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說:篤守朱子之學,因作此書以發明《本義》之旨。汪學群在《清初易學》¹³中則如是評價:綜觀他的《易》學,繼承了宋以來義理《易》學的傳統,尤其以程頤和朱熹的《易》學為指歸,並結合明清之際的社會劇變,抉發《周易》義理,對其中蘊含的哲理給予充分發揮,豐富發展了《易》學思想及其基本精神。有鑒於此,乾嘉學者把他僅僅歸結為樸學家,以治考據而稱著學界,是不全面的,應該說,他是考據與義理兼顧的學者。

    但是,張氏易學時有強詞奪理、失於考證之處。比如,在《蒿庵閒話》一書中,他主張:愚以‘簡易’、‘變易’皆順文立義,語當不謬。若‘不易’則破此立彼,兩義背馳。如‘仁’之與‘不仁’、‘義’之於‘不義’,以‘不易’釋‘易’,將‘不仁’可以釋‘仁’,‘不義’可以釋‘義’乎?在這裏,表面看起來似乎很有理。實際上,張氏混淆是非而且邏輯混亂。三義的產生是因為這個字同時可以做名詞和動詞、甚至形容詞。而且作為名詞使用它有書名和筮法雙重含義在內。這一點正是二者所不具備的。因此,張氏本想質疑他人卻暴露了自身的短板,則張氏此說之謬可得而知。

    今人研究清代易學思想史的名家汪學群在《清初易學》一書中則對此評價為:其治《易》納象數於義理之中,對《易》理進行系統闡釋,強調了《易》理的變化特色,應歸為義理《易》。他治《易》也繼承宋《易》重視易學思想的傳統,解《易》時得出其思想性、發揮其中的微言大義,在天人關係、心性修養、政治治平等方面,都有所建樹,提出許多價值的思想,推動義理《易》在清初的發展。¹⁴這一評價十分恰當。

    第三節 浦龍淵易學

    浦龍淵,查遍各類史書和家譜,皆云其生卒年不詳。明末清初時期人。字潛夫,吳縣人。著名易學家。

    根據《易通》一書序言出自康熙六年(1667),而自序中又稱年逾知命,則其生年大約在1615年前後是個可信的答案。因此,本書作者給出他的生卒年大約是1615-1680年之間。故此將其安排在本章第三節。他曾佐洪承疇,任城步縣知縣。

    他撰有《易通》(又稱《周易通》)和《易辨》(又稱《周易辨》)等。

    在《易通》自序中,他先回憶了自己學《易》的經過:淵自八歲受《易》於家庭,弱冠即授徒裏中。口雖強解,中不自得,不勝憤悱。乃遍閱《易》解數十種,似於浮云隙中稍見日影。明昧相半,終未曉暢。匪獨以資性暗劣,亦因六十四卦談載時事變故甚多。直到二十幾年後,他才感覺有了真知卓見:益覺氣清神旺,迎刃而解者,若有陰相之者,乃知聖人作《易》,意在筆先,讀者必會其意於言表,乃能旁見側出,橫說豎說,靡所不通。

    在該書的前言,他主張:夫畫前易即夫子所云太極、周子所云無極也。究心至此,言思路斷,雖聖人亦難以示人。惟以乾易坤簡之理,變化於六十四卦時事之中,使人事歸於中正耳。他將先天易和太極、無極等同起來,並且強調人事和中正在易學中的作用。可見他的義理派易學具有社會道德倫理屬性。

    因此,在他對《乾卦》注釋中,他首先闡明:《易》也者,聖人洗心之學、救世之書也。這一定義已經完全異於前人。也和心學派易學不同,反而有些接近於耶教之言。難道作者曾接觸過耶教之書?然後,他接著說:自人事之紛紜而天下之多故,聖人憫夫蚩蚩者,日櫻夫凶咎悔吝之鋒,而不知所以救也。於是因圖立卦,重之為六十四,以該盡天下之時事,隨事而為之,方以救之。如此趨勢的救世意識彌漫全書,這樣的義理已經不再是給與社會人倫教益,而成了救人救世的耶教宣傳。最後,他得出了《易經》之所以以《乾卦》為首的理由是:自《周易》未著之前,歷代用《易》,或首《艮》,或首《坤》,取義不同。至於文王演《易》,則以為直指人心之全體大用,以立萬事之本者,莫尊於乾也。故即以《乾》為首焉。

    他的《易通》一書,根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其書名《易通》者,謂六爻之義本一理,四聖之旨本一貫,自說《易》者解以己意,遂致卦辭不通於《象》辭,下卦之辭或不通於上卦之辭。故六十四卦各立論發揮,於卦義、爻義或逐條剖析,或連類推闡,務使相通而後已。但是,誠如該提要所言,故龍淵所說,有時而融洽,亦不免有時而穿鑿。至既欲牽合於理學,又欲比附於史事,縱橫曼衍,辨而太華,是又作論之才,非詁經之體也。評價雖然如此,卻並未提出耶教之著述風格,誠為遺憾。此書並未注解《易傳》。

    而他的《周易辨》實質就是闡述《易經》中所蘊含的道德哲學。比如,他對《系辭》中作《易》者其有憂患乎的解釋:若無憂患,何思何慮?不須營作。今既作《易》,故知有憂患也。身既憂患,須垂法以示於後,以防憂患之事。故系之以文,能明其失得與吉凶也。《本義》‘夏商之末,《易》道中微。文王拘於羑裏,而系彖焉’。《易》道復興。程子曰‘言仁者不憂’。又言‘作《易》者,其有憂患’,須要知用處各別也。按:彖辭作於文王,爻辭作於周公,皆在中古之世。若以憂患言之,則流言之禍,亦不亞於羑裏之厄。是《易》之類,當兼文王與周公而言也。而在他對是故其辭危的注釋中,他主張:柴中行曰‘非末世則憂患不若是之深,非盛德剛至理不如此之著’。文王之心,憂患天下後世,故其辭危懼。此因文王危辭而論《易》道,能使如此。豈《易》使然哉。然後,他又引用胡云峰之論,進一步論證說:文王以憂患之心作《易》,故其辭危也。危懼故平安慢易,故傾覆。《易》之道雖廣大悉備,不將使人懼,以始終而已。懼以始者,易懼以終。而道始者,唯乾第一卦。而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此懼以終始,其要無咎之說也。

    再如,他對《說卦》中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的解釋:按:此章統論聖人作《易》之旨。而以蓍數發端,非專以蓍數論《易》也。蓋《洪範》稽疑,原止鬼謀之一法,非有大疑。未嘗褻用。世儒或以卜筮蔽全《易》之旨,使驅天下之人,專以術數推論,禍福檄倖,苟且以為趨利避害之計,而不復知有道德、性命之歸。此《易》教所以愈晦也。故夫子推論,昔者聖人作《易》,雖有蓍數以贊神明,然止以決一時之疑,非日用飲食不可須臾離之物也。其所以立卦生爻、觀變於陰陽、發揮於剛柔者,正欲使人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焉耳。

    對此,《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說:茲編因《系辭》‘包犠氏王天下’之文,遂謂六十四卦無一非帝王師相之事,乃明主良臣所以致太平之書。因《乾卦》‘六位時成’之文,謂六爻中君臣上下各有攸司。周公分位系辭,正名定分,皆取諸此。歷來一切圖書、象數、卦變等說,皆略而不論。夫人事准乎天道,治法固《易》理之所包。然謂帝王師相之學當求於《易》則可,謂《易》專為帝王師相作則主持太過矣。

    第四節 王夫之易學

    王夫之,生於1619年,卒於1692年。字而農,號姜齋,漢陽人。著名易學家、思想家。

    他在1642年獲得舉人功名。明亡前後曾參加反清活動,後加盟南名王朝,出任翰林院庶吉士、行人司行人等。入清後專心著述,不再求仕。

    他撰有《周易稗疏》《周易大象解》《周易外傳》《周易內傳》等。

    在《周易內傳》的《發例》一文中,他首先總結了易學發展的歷史。他說:孔子之前,文、周有作,而夏、商《連山》《歸藏》二家雜占之說,猶相淆雜。如《春秋傳》之繇辭,多因事附會,而不足以垂大義,而使人懼以終始。孔子刪而定之,以明吉凶之一因於得失,事物之一本於性命,則就揲策占象之中,而冒天下之道。乃秦既夷之於卜筮之家,儒者不敢講習,技術之士又各以其意擬議,而詭於情之利害。漢人所傳者非純乎三聖之教。而秦以來,雜占之術紛紛而相亂,故襄楷、郎顗、京房、鄭玄、虞翻之流,一以象旁之搜曲引,而不要諸理。王弼氏知其陋也,盡棄其說,一以道為斷,蓋庶幾於三聖之意。而弼學本老莊虛無之旨,既詭於道,且其言曰:‘得意忘言,得言忘象’,則不知象中之言,言中之意,為天人之蘊所昭示天下者,而何可忘耶?然自是以後,《易》乃免於鬻技者畏陋之誣,而為學者身心事理之要典。唐、宋之言《易》者,雖與弼異,而所尚略同。蘇軾氏出入於佛、老,敝與弼均,而間引之以言治理,則有合焉。程子之《傳》,純乎理事,固《易》大用之所以行,然有通志成務之理,而無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之神。張子略言之,象言不忘,而神化不遺,其體潔靜精微之妙,以益廣周子《通書》之蘊,允至矣,惜乎其言約,而未嘗貫全《易》於一揆也。朱子學宗程氏,獨於《易》焉盡廢王弼以來引伸之理,而專言象占,謂孔子之言天,言人,言性,言德,言研幾,言精義,言崇德廣業者,皆非羲、文之本旨,僅以為卜筮之用,而謂非學者之所宜講習。其激而為論,乃至擬之於《火珠林》卦影之陋術,則又與漢人之說同,而與孔子《系傳》窮理盡性之言,顯相牴牾而不恤。由王弼以至程子,矯枉而過正者也,朱子則矯正而不嫌於枉矣。若夫《易》之為道,即象以見理,即理之得失以定占之吉凶,即占以示學,切民用,合天性,統四聖人於一貫,會以言、以動、以占、以制器於一原,則不揣愚昧,竊所有事者也。

    接下來,對於王夫之的易學特點,我總結如下:首先,他在《周易稗疏》一書中對卦爻辭的名物考證和訓詁,以此來配合對卦爻辭的解釋。比如,該書對括囊的解釋:有底曰囊,囊之口在中,兩頭著底。今之被帒也。其一頭著底者,則鄭司農所謂直囊也。四居上下二象之中,如囊之口陰柔縮結。故為括囊之象。又如,他對咸其腓的解釋:腓在脛上股下,或行或止,一聽於股,而不自動。此近驗之身,而灼知之者。舊說云‘腓,欲行則先動’。欲行者,心也。先動者,股也。腓豈欲行又豈先動者乎?六二本靜爻,又為艮體。無先動之象。故曰‘凶。居,吉。’能靜而不自動,則雖凶居而亦吉。凶字自連居字為句,猶言處危而象曰‘順。不害’。言能順乎股也。舊說失之。等等。

    其次,他在對前次各家各派易學都給出了激烈的抨擊之後,提出了《易》之乾坤並建,則以顯六畫卦之理的主張。這一切只是植根於他設計好的乾坤並建的思想:太極,大圓者也。圖但取其一面,而三陰三陽具焉。其所不能寫於圖中者,亦有三陰三陽,則六陰六陽具足矣。特圖但顯三畫卦之象,而《易》之乾坤並建,則以顯六畫卦之理。乃能顯者,爻之六陰六陽而為十二;所終不能顯者,一卦之中,向者背者,六幽六陽,而位亦十二也。進而他得出結論說:合者,陰陽之始本一也,而因動靜分而為兩,迨其成又合陰陽於一也。如男陽也而非無陰,女陰也而非無陽,以至於草木魚鳥,無孤陽之物,無孤陰之物,唯深於格物者知之。

    他更具體地闡述了這一易學模式的理論:《周易》之書,《乾》《坤》並建以為首,《易》之體也;六十二卦錯綜乎三十四象而交列焉,《易》之用也。純《乾》純《坤》未有《易》也,而相峙以並立,則《易》之道在,而立乎至足者為《易》之資。他設計的宇宙運行模式,以《易》卦來說是這樣一種情況:《易》之《乾》《坤》並建,則以顯六畫卦之理。乃能顯者,爻之六陰六陽而為十二,所終不能顯者,一卦之中,向者背者,六幽六明,而位亦十二也。十二者,象天十二次之位,為大圓之體。太極一渾天之全體,見者半,隱者半,陰陽寓於其位,故轂轉而恒見其六。《乾》明則《坤》處於幽,《坤》明則《乾》處於幽。《周易》並列之,示不相離,實則一卦之向背而《乾》《坤》皆在焉。非徒《乾》《坤》為然也,明為《屯》《蒙》,則幽為《鼎》《革》,無不然也。在建立了他的易學體系之後,他又抨擊了以往的象數派易學的種種謬說,對於朱熹易學,他就直接斥責是矯正而不嫌於狂

    第三,在這一乾坤並建的易學思想之下,他提出了陰陽和解說。他提出:以氣化言之,陰陽各成其象,則相為對,剛柔、寒溫、生殺,必相反而相為仇;乃其究也,互以相成,無終相敵之理,而解散仍返於太虛。以在人之性情言之,已成形則與物為對,而利於物者損於己,利於己者損於物,必相反而仇;然終不能不取物以自益也,和而解矣。這是他解決乾坤並建的宇宙本體模式的技術操作。這一宇宙本體模式應用在人類社會中,就是存者,不為物欲所遷,而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守之,使與太和氤氳之本體相合無間,則生以盡人道而無歉,死以返太虛而無累,全而生之,全而歸之,斯聖人之至德矣的必然結局。

    第四,在對《乾卦》四德中字的解釋中,他提出了貞是乾坤立本的主張。他充分強調了其二氣絪緼,迭相摩蕩,則皆太極渾淪之固有的屬性:貞,正也,常也;剛柔之定體,健順之至德,所以立本,變而不易其常者也。吉凶之勝,天地之觀,日月之明,人事之動,皆趣時以效其變,而必以其至正而大常者為之本也。勝者,道足以任之謂。吉而不靡,凶而不憂,足以勝吉凶而德業不替者,此貞也。天之七政有隱見、四時有推移,地之榮枯殊候、融結殊質,而一唯其健順之至足,以具大觀於迭運者,此貞也。日月有發斂、有盈縮,而陽明外施,陰虛內涵,一剛柔至足之德者,此貞也。天下之動,雖極乎萬變之至賾,而非善則無惡,非得則無失;仁義之流,至於充塞仁義,而唯趣時之變所至,若其所自來,則皆二氣絪緼,迭相摩蕩,則皆太極渾淪之固有,至不一而無不一者,此貞也。是以乾坤立本,而象爻交動以趣時,莫不出於中也。通觀全文,他更多在闡述的是對的社會道德和儒家倫理的追求,其結果則是歸結為而已,即宇宙的、道德的、社會的規律和和諧。這各結果與其說是哲學的,不如說是美學的,是他追求的的美學境界的體現。在上述論述中,王夫之的論美學徹底展示出來。

    第五,在他的乾坤並建易學理論趨勢下,他對邵雍的宇宙本體論給與了批判,而肯定張載的易學本體論模式。他提出:《周易》並建《乾》《坤》於首,無有先後,天地一成之象也。無有地而無天、有天而無地之時,則無有有《乾》而無《坤》、有《坤》而無《乾》之道,無有陰無陽、有陽無陰之氣,無有剛無柔、有柔無剛之質,無有仁無義、有義無仁之性,無陽多陰少、陰多陽少、實有而虛無、明有而幽無之理,則《屯》《蒙》明而《鼎》《革》幽,《鼎》《革》明而《屯》《蒙》幽。六十四卦,六陰六陽具足,屈伸幽明各以其時而已。故小人有性,君子有情,趨時應變者惟其富有,是以可日新而不困。《大易》之蘊,唯張子所見,深切著明,盡三才之撰以體太極之誠,聖人復起,不能易也。邵子謂天開於子而無地,地辟於丑而無人,則無本而生,有待而滅,正與老、釋之妄同,非《周易》之道也。

    王夫之易學研究,一直是易學界的熱點課題。相關研究可以參考輔仁大學1977年博士研究生曾春海的博士論文《王船山易學闡微》;臺灣師範大學1994年博士研究生林文彬的博士論文《船山易學研究》;山東大學2006年博士研究生蘇曉晗的博士論文《船山易學思想研究》;中國文化大學2012年博士研究生蘇星宇的博士論文《王船山與熊十力易學比較》;武漢大學2016年博士研究生姜含琪的博士論文《王夫之易學詮釋思想研究--以王夫之專門易學著作為中心》;遼寧大學2016年博士研究生劉明山的博士論文《船山易學研究》;山東大學2016年博士研究生馬倩倩的博士論文《王夫之易哲學研究》;等等。

    第五節 李光地易學

    李光地,生於1642年,卒於1718年。字晉卿,號厚庵。泉州安溪人。著名易學家。

    他在1670年進士及第。曾任直隸巡撫、吏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等。

    他撰有《禦纂周易折中》《周易解》《周易通論》《周易觀彖》等。

    關於《禦纂周易折中》一書由來,根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介紹:我聖祖仁皇帝道契羲文,心符周孔,幾餘典學,深見彌綸天地之源。詔大學士李光地采摭群言,恭呈乙覽,以定著是編。冠以《圖說》,殿以《啟蒙》,未嘗不用數,而不以盛談《河》《洛》致晦玩占觀象之原。冠以程《傳》,次以《本義》,未嘗不主理,而不以屏斥讖緯並廢互體、變爻之用。因此,李光地的代筆身份已經交待十分清楚了:采摭群言,恭呈乙覽,以定著是編

    這部書本質上是一部利用經學外形給臣民以儒家倫理教益的政治著作。

    大致說來,《禦纂周易折中》一書有如下幾個易學特點:首先,《禦纂周易折中》一書提出了卦主說。該書主張:凡所謂卦主者,有成卦之主焉,有主卦之主焉。成卦之主,則卦之所以成者。無論位之高下、德之善惡,若卦義因之所起則皆得為卦主也。主卦之主,必皆德之善,而得時、得位者為之。故取於五位者為多,而它爻亦間取焉。其成卦之主,即為主卦之主者,閉其德之善,而兼得時、位者也。其成卦之主,不得為主卦之主者,必其德與時、位,參錯而不相當者也。大抵其說皆具於夫子之《象傳》,當逐卦分別觀之。這裏的卦主說,非常類似於日本明治時代著名易學家根本通明博士提出的天子一姓說,都是提倡君王神聖論。

    其次,該書肯定了卦德說。雖然這一主張早就人提出,但是該書卻肯定並使用了這一觀點:諸家以五行為說者,亦有條理。然今即八卦之象求之,則唯坎水離火巽木坤土合於本象耳。金者,乾之一象,而不足以乾也。蒼筤竹者,震之一象,而不足以盡震也。良山之為土,猶可假借。兌則決無為金之義也。況《易》之為書,不言五行,而《說卦》解釋圖體,亦與五行生克邀不相涉。則疑文王之意不出乎此也。質以孔子之言,蓋不離乎八卦之德象而得之。

    第三,該書提出了卦辭皆用說。該書主張:爻辭動則用,不動則不用。卦辭則不論動不動而皆用也。但不動者,以本卦之象辭占其動者,則合本卦變卦之象辭占。如乾之六爻全變則坤,坤之六爻全變則乾也。先儒之說,以為全變則棄本卦而觀變卦,而乾坤者天地之大義,乾雖變坤,未可純用坤辭也。坤雖變乾,未可純用乾辭也。

    第四,該書提出了人人有時說。該書主張:《易》卦之所謂時者,人人有之。如《屯》則士有士之《屯》,窮居未達者是也;君臣有君臣之《屯》,志未就功未成者是也;甚而庶民商賈之賤,其不逄年而鈍於市者皆《屯》也。聖人系辭,可以包天下萬世之無窮,豈為一時一事設哉?苟達此義,則初自為初之《屯》,德可以有為而時未至也。

    第五,該書提出了比應說。該書主張:應者,上下體相對應之爻也;比者,逐位相比連之爻也。《易》中比應之義,惟四與五比、二與五應為最重。蓋以五為尊位,四近而承之,二遠而應之也。

    凡此種種,上述五點毫無疑問卻是此書的核心所在。

    《周易解》則是李光地20歲時的著作,而《周易通論》《周易觀彖》則是他中晚年之作。《周易通論》則是他個人著作,而《禦纂周易折中》則是他主持編寫。因此,他個人的真實見解,應該表現在《周易通論》中。因此,《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說:是書綜論《易》理,各自為篇。一卷、二捲髮明《上、下經》大旨。三卷、四卷則發明《系辭》《說卦》《序卦》《雜卦》之義。冠以《易本》《易教》二篇,次及卦爻、象彖、時位、德應、《河圖》《洛書》以及占筮掛扐,正變環互,無不條析其意,而推明其所以然。在宋學中可謂融會貫通,卓然成一家之說。其中,他的義理派易學的核心內容是其論《復》《無妄》《中孚》《離》四卦為聖賢之心學。他幾乎沒有使用象數派的易學觀點,和《禦纂周易折中》表現出本質區別。而在《周易觀彖》則更是《周易通論》的姊妹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說:而是編則惟解《說卦傳》‘天地定位’一章,附舉此義,然亦不竟其說。餘皆發明《易》理,兼證以《易》象,而數則略焉。蓋亦謂邵子之學為《易》外別傳也。由此可見,她對象數派易學的真實態度。

    在他所謂的四個聖賢之心學的卦中,我們在此分析一下他對《復》《無妄》兩個卦的主張。在《論復心學》一文中,他提出:夫所謂天地之心者,道心也。一陽在內而甚眇,故道心微。群陰在外而甚盛,故人心危。惟精惟一,則微者著矣。有不善未嘗不知精也,知之未嘗復行一也,其殆庶幾乎?言能著其微也。初之不遠復是也。允執厥中,則危者安矣。作徳日休者,安也;敦厚不遷者,安也;以其得中故也。二五之休復、敦復是也。未能遏人欲則甚危,然遏之而已矣。三與陽相背,而處動體之極。故雖復而厲,言其危也。未能存天理則甚微,然存之而己矣。四與陽相應,而處群陰之中。故雖復而獨言其微也。天理滅,而人欲肆。則微者愈微矣,危者愈危矣。微故有迷復之凶,危故有災。他將天地之心等同為道心,但是在《復卦》的一陽初起的狀態下,正式所謂潛龍之時。必須堅持不懈而小心謹慎,才可以換來微者著矣的成長和發展。

    在《論無妄心學》一文中,他提出:朱子曰‘人欲盡處,天理流行’。此《無妄》之所以‘利有攸往’而可守以為常也。初,《震》之主也。四,健之初也。《乾》之初畫,一索得《震》。所謂‘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者,故其往也。曰得志於所,性無加焉。其守也。曰固有於所,性無損焉。二五有中正之徳,無所為妄者。然為者,在我而應者,在天可信者,由心而非意者,由外故耕也。餒在其中矣。而不可有獲佘之早計。孔子曰‘丘之禱久矣’,而不可有藥。病之私憂如是,然後為《無妄》之至,而徳之純也。三、上,二體之窮也。窮則有災。然三行而有災,上則有行,皆災也。然則在三者,安於災而已矣。在上者止於行而已矣。災自外至,非由己作。然必能安於在外者,又能反於在已者。斯為《無妄》。不然猶妄也。是故事之初,斷於義而論也。《無妄》為天命之正而何行之,不利何處之,不安事之。中參義命而論也。行吾義焉,而不計其利與害。守吾義焉,而不計其安與危。事之終極於命而論也。命有時而拂逆,安之而後其行義也。果而不惑命,有時而窮困順之,而後其守義也。隤而不息義命之學,吾於《無妄》之卦見之矣。因為有二、五爻中正之德,因此《無妄卦》屬於天命之正的,所以才是利有攸往的。

    第六節 喬萊易學

    喬萊,生於1642年,卒於1694年。字子靜,號石林。揚州寶應人。著名易學家、畫家。

    他在1667年進士及第。曾任內閣中書、實錄館纂修官、翰林院侍讀等。中年治《易》而晚年專心作畫。

    他撰有《易俟》《易俟圖》《喬氏易俟易義緒文》等。

    喬氏易學,以闡發義理派易學為主,結合史事派,兼顧及象數派易學,但是其學本質則在義理派。

    在《易俟》一書中,他首先提出了謂《周易》以筮則可,以為專於筮則不可的主張。他說:儒者學《易》,亦折衷於孔子之言而已。孔子所未言者,不敢鑿也。孔子所已言者,不敢悖也。若乃舍孔子深切著明之說,另為占詞以解,至謂不得以孔子之說為文王之說,餘小子不能無惑焉。朱子論《易》,專主卜筮。門人楊道夫問曰:‘今之揲蓍,但見周公作爻詞以後揲法,不知當初只有文王彖辭時,又如何揲?’朱子曰:‘他又須別有法,今不可考耳。’按此問足破文王教人卜筮之疑。汴水趙氏曰:‘伏羲作《易》,非專為筮後人,以三《易》掌於太卜,遂例視《周易》為占書。’不知文王周公之詞,雖托諸象數,實主於人事。或勉之,或戒之,或開其迷蒙,或指其歸宿。皆本人事以明吉凶,未嘗倚於象數。故謂《周易》以筮則可,以為專於筮則不可。他這裏態度十分堅決地否定了象數派易學和《易經》為占筮之書的觀點,而是從人事入手,結合史事,強調了《易經》對社會和人事的或勉之,或戒之,或開其迷蒙,或指其歸宿的重大人生啟迪和教益作用。他正是以這樣的方式來解《易》的。

    其次,在具體解《易》之時,他提倡卦主說。比如,他對《旅卦•六三》的注釋:東穀鄭氏曰:‘三成卦之主也’。在卦則曰:‘不咥人亨’。在爻則何以‘咥人凶’也?以成卦觀之,下兌體也。上乾體也。兌說而應乎乾,見其為不咥人也。以一爻觀之,三本柔也而位乎剛,以柔居剛乃為群陽之主。所謂既不能強,又不能弱。如眇者之視,不足有明。跛者之履,不足有行。勢必至於見咥也。以其主乎群陽,故曰:‘為於大君’。質柔志剛,妄用其躁。僅為武人而已,大君云乎哉。汴水趙氏曰:‘三固多凶,以六居三,固不當位。’使在餘卦有他陰爻以分之,其害猶小。今乃主此卦之時,莫有貳其權者,故眇而自詭能視,跛而自負能履。適居乾後,肆然履之。咥人之凶,良其自取。猶剛暴武人,欲履乾而僭大君之位。其凶不待言矣。在這裏,他反復申明主此卦卦之主群陽之主等術語,目的就是闡述卦主在解釋卦義時的決定性作用。

    第三,在具體解《易》過程中,比如在對《小畜卦•九三》的注釋中,他就加入了史事舉例說明,這使他的易學有著十足的史事派易學風格。他說:萊按:輿,所以行也。脫輻,失所以行也。小人初以甘言美意籠絡君子,迨既墮彀中,又橫扼曲,排俾不得行其志。有輿脫輻之象。三陽四陰,三為四制而不得行也。不能平而與之爭,有夫妻反目之象。凡與小人交者,斷乎不終。故曰反目。瞿唐來氏曰:‘巽,多白眼反目之象也’。明崇禎時大學士溫體仁,當國凡翰詹之才且賢者,惡其逼已,皆中之以事而去。用巽懦闒葺之輩,以形已之長,因被論注。籍帝忽簡文文肅入閣辦事,出體仁不意,遂深結之。文肅語人曰溫公推心置腹,人言其意忌刻深,殊不然。大學士何吾騶曰:‘詐也。何可信?’文肅不聽。初,給事中許譽卿曽劾體仁,至是吏部尚書謝陛承體仁指劾,譽卿體仁謂糾出太宰,不下部議,竟票革職。文肅爭之,力不從。文肅怒曰:‘言官革職’。而歸乃極榮之事。體仁曰:‘以革職為榮,是以朝廷之處分不當也’。遂以此語入告。罷文肅,並罷吾騶正與此爻義合。在解釋《小畜卦》卦辭時,他就拿出了明崇禎時大學士溫體仁的史實加以說明,講解卦爻辭變成了講解史實,經文的原始意義變成了一種象徵指涉。

    第四,他不但從史事角度解釋卦爻辭,還將其與人事結合起來。比如,在對《渙卦•九二》的注解中,他就依然體現了史事和人事的結合這一風格:先儒以五為機。《程傳》非之。謂奔而就初得所安也。萊按:初在下也,尚勉之。用拯二臣道也,奔而就一已之安,無濟渙之志可乎?孔子曰‘得願二之願’,何願也?願歸於君而已。奔而歸於君,悔之所以亡也。二剛來不窮,才可濟渙者。如李泌至靈武是也。況喪亂之時,不奔赴行。在則身陷賊中。王維鄭䖍之類,悔可免乎?杜甫麻鞋見天子,正合此爻之義。汴水趙氏曰:‘古肯尊者,憑機坐卑者,拱而立。’於二言,機指九五也。猶不敢稱天子,稱乘輿也。 將史事作為例證解釋卦爻辭,必然牽扯到現實人事的得失等問題,因此他這裏對《渙卦》的解釋時,就將李泌至靈武、王維鄭䖍之類、杜甫麻鞋見天子等史事和人事結合起來。實際上,這也是對經文的世俗解。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說:是書雜采宋元後諸家《易》說,而參以己意。前列諸圖,不主陳摶《河圖》《洛書》、先天、後天、方圓、橫直之說。於卦變亦不取虞翻以下諸家,而取來知德之反對。其解經多推求人事,參以古今之治亂得失……《經》文用王弼之本,惟解《上經》《下經》,《系辭》以下一概闕如。蓋宗旨主於隨爻闡義,故餘不及焉,非脫佚也。

    第七節 陳夢雷易學

    陳夢雷,生於1650年,卒於1741年。字則震,號省齋。閩縣人。著名易學家、文獻學家。

    他在1670年進士及第。曾任翰林院編修。又曾和李光地一起被捲入耿精忠之亂,並且與李聯名密奏康熙皇帝以效忠,然而卻被李光地私自篡改密奏。耿精忠叛亂被平後,李光地獨貪全功而步步高昇,陳夢雷則慘遭下獄。因此之故,陳夢雷一生痛斥李光地欺君負友。1698年,得徐乾學營救,他得以出獄,開始出任誠親王胤祉侍讀官。1701年開始,他受康熙帝委託,編纂《古今圖書集成》。

    他撰有《周易淺述》等。

    讓我們分析一下他的易學特點:首先,在該書中,他提出了知象則理數在其中的主張。他說:《易》之為書,義蘊雖多,大抵理數象占四者盡之。有是理乃有是數,有是數即有是理。六經皆言理,獨《易》兼言數。顧數不可顯,理不可窮。故但寄之於象。夫子謂立象以盡意,而全彖六爻之傳皆稱《象》曰,則理數之備於《彖》可知。故今所注釋,多即其取象之由釋之。蓋知象則理數在其中,且可隨類旁通,不拘於一隅之見。不獨先儒精義可融洽,即時解所稱君臣政教,亦不妨借為設象之觀矣。這裏,他已經表明了他撰寫此書的目的是闡述君臣政教,亦不妨借為設象之觀。而他的象數觀則是顧數不可顯,理不可窮。故但寄之於象。很明顯,他的易學強調的是!而獲得的途徑就是知象

    其次,他強調了《易經》對人的指導意義乃在於隨其時者。比如,他對《乾卦》的注釋:乾有天地而後萬物生焉。萬物莫尊乎天,《周易》所以首乾也。其象為天,其卦純陽。健而不息,故其象為天。統言其象占,則有大亨之道而利於正固。就其理析言之,則四德具焉。此全彖之大旨也。卦既純陽,變化不測,故六爻皆取象於龍。具龍德而在上,則居天位以應天,天子之事也。具龍德而在下,則盡天理以順天,學者之事也。生而知之,安而行之。潛、見、惕、躍、飛、亢,各隨其時者,聖人也。觀象玩辭、觀變玩占、固守其潛、積學待見、當惕而惕、當蹊而躍、飛則應時、亢不至悔者,君子也。此六爻之大旨也。在這裏,他將《乾卦》六爻稱為他理解的六個行動要義。他將此六者歸結為君子的行動指南。

    第三,他將《易經》看成是體現了帝王之術的道德說教之學。在解釋《彖傳•乾卦》時,他則提出:此言聖人體天之利貞也。首出庶物,聰明睿智出乎庶物之上。以君臨天下,猶乾道之變化也。乃恭已無為,而四海各遂其生、各復其性;猶萬物之各正性命、而保合太和也。此聖人功業成就究竟,故謂之‘利貞’。又按:古本‘大明終始’節,在‘利貞’之下、‘首出庶物’之前。則聖人體天之元亨,與體天之利貞,不必分屬,尤為渾融。大抵《彖傳》以乾備四德,而要以元氣流行無間,發生萬物。聖人備四德,亦體元出治以致太平。此聖人得天位、行天道、致太平之占。而占者得之,亦隨其所處時位論之。不必拘也。這是在繼續闡述《易經》為帝王之學的一個傾向。我們高度懷疑他之所以這樣注釋《易經》,是為了反擊李光地易學,也是出於對欺君負友的李光地的一個報復。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此書評價說:大旨以朱子《本義》為主,而參以王弼《注》、孔穎達《疏》、蘇軾《傳》、胡廣《大全》、來知德注。諸家所未及及所見與《本義》互異者,則別抒己意以明之。蓋行篋乏書,故所據止此。其《凡例》稱解《易》數千家,未能廣覽,道其實也。然其說謂《易》之義蘊不出理、數、象、占,顧數不可顯,理不可窮,故但寄之於象,知象則理、數在其中,而占亦可即象而玩,故所解以明象為主。持論多切於人事,無諸家言心言天、幻窅支離之說。其詮理雖多尊朱子,而不取其卦變之說;取象雖兼采來氏,而不取其錯綜之論:亦頗能掃除轇轕。

    實際上,他對帝王之學的闡述,其學術深度及其影響力遠遜於李光地。但是陳夢雷主編的《古今圖書集成•易經部》極大地豐富了清代及其以後易學者們的研究視野和參考資料,也是和《四庫全書•經部易類》可以並駕齊驅的兩大易學著作彙編。其在文獻學上的貢獻絕對不可低估!

    第八節 沈起元易學

    沈起元,生於1685年,卒於1763年。字子大,號敬亭。江蘇太倉人。著名易學家、詩人。

    他在1721年進士及第。曾任吏部主事、員外郎、福州知府、直隸布政使、光祿寺卿等。晚年歸鄉,專心讀《易經》,並以抄寫《程氏語錄》作為日課,開始撰寫相關著作。他曾評價自己一生是平生學力,無住手處。年來日夕檢點身心,仰不愧、俯不作,或庶幾焉

    他撰有《周易孔義集說》等。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介紹其易學說:是書大旨以《十翼》為夫子所手著,又未經秦火,其書獨完,故學《易》者必當以孔《傳》為主。因取明高攀龍《周易孔義》之名別加纂集,於古今說《易》諸書,無所偏主,惟合於孔《傳》者即取之。其篇次則仍依今本,以《彖傳》《象傳》系於《經》文之下,謂《易》之亡不亡,不系於古本之復不復。王氏以《傳》附《經》,亦足以資觀玩。惟《大象傳》往往別自起義,《文言》則引伸觸類以闡《易》蘊,皆無容附於本卦,故別出之。前列三圖,一為《八卦方點陣圖》,一為《乾坤生六子圖》,一為《因重圖》,皆據《系辭》《說卦》之文

    總結沈氏易學,大致有如下特點:首先,他在該書主張《易經》是聖人教人法天之學。他說:言《易》者數千家,即訓辭者亦人執一說。其間有義可旁通者,有必不可兼及者,後學淺末何所適從?熟玩文義,可以定之聖人之言。自《典謨》至今,不獨道無有二,即文理亦萬古不異,虛心涵泳,聖人之情有灼然著,見不可移易者,所謂文在茲者此也。《易》者,聖人教人法天之學也。聖人不以不可見之天敎人,而以可見之天敎人,則八物是已。八物皆天也。天地雷風水火山澤相錯,而成六十四卦。使人觀象而知萬事之理,皆本於天。行止進退,事上與下,宜剛宜柔,象義胥備。效之為事業,成之為德行。故《大象傳》必曰:‘以豈俟蓍筮而始顯其用哉’。這已經是義理派醫學家常用的話術,也是他的易學立論之根本。

    其次,在該書凡例中,他力主以孔子《易傳》為主,遠離兩漢象數家之言。而且,他在書中還對兩漢象數派易學給出了尖刻地批判。他說:《易》理廣大悉備不可窮殫。然孔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舉其要矣。說《易》者專門名家古今輩出,縱有純駁,要皆各有所得。唯焦氏、京氏主於災變占驗,與孔《傳》言義理背馳。此外豈無發明經義之處?在該書總論一章,他更主張:惟漢晉先儒,以應為象。云自某爻至某爻成某卦,殊屬牽強。蓋應以情應,非此爻之彼爻也。至半離半坎之說,巧而彌拙,均不可用。其與《說卦》間有互異。讀《易》者第據辭言象。如乾不為虎,而據履彖則乾為虎;坤不為馬,而據坤彖則坤為牝馬;不必泥《說卦》而曲為之辭也。甚至,他對取象說也給與了否定。然後,他接著說:乃王輔嗣一掃馬、鄭,程、朱一掃注疏,《程傳》《本義》亦互有異同。《易》義之糾紛,視他經為甚。夫羣言紛挐,折衷聖人。孔子為萬世立極之聖人,又惟此《十翼》為所手著,韋編三絶而後成,非若《詩》《書》《春秋》之刪訂筆削,猶有難求其說者。又未經秦火,其書獨完。則學羲文週三聖之《易》者,自當以孔《傳》為主。

    在對《象傳•觀卦》解釋中,他則抨擊了虞氏易學的取象諸說,而主張回歸《易傳》。他說:按:諸爻生字,自《孔疏》以動出為生、又以道為生,宋儒因以言行、動作、施為解之,均未安也。在六三言之,但當進而觀上,何必觀己所行為進退?在九五言之,所居中正,為神道設教之聖人,何至期於君子而猶若未能?後儒或云‘生,意或云相生’,未免彌曲而彌遠。虞氏直據孔《傳》當不易更,何必別為之解蒼生、群生、芸生?!經傳以民為生,固歷歷可據。況如此方與卦意親切。為此,《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針對此特別評價說:《觀》六三、九五、上九之‘觀我生’、‘觀其生’,自《孔疏》以動出為生,而後儒遂以動作施為解之,俱不免於牽強。起元獨取虞翻‘生謂《坤》生民也’之說,尤有合於九五《象傳》‘觀民’之旨。

    第三,他有時在解《易》時不得不繼續使用象數派易學理論,這反映出他自身易學的矛盾。比如,他對《蒙卦》的注釋中又不得不借用象數派易學的剛中說、卦象說、相應說等理論。他說:按他卦皆貴以陽求陰,惟《蒙》有師道,禮聞來學,不聞往教。貴以陰求陽,故《彖辭》特以‘匪我求童蒙’二句,以明與他卦陰陽相求之例不同也。‘初筮告再三瀆’二句注疏,原主治蒙者言。而以初筮為剖決,再三為遲疑,固牽強《傳》義。以初筮為誠,一再三為煩。數與卦象無涉,而主蒙而言,與孔《傳》指治蒙者言,文義相左,經文無隻字泛設。荀慈明以‘再三’為‘三與四似近之’。然初筮既主治蒙者言,再三又指蒙者言,況三爻亦在初筮之內,終未允慊。惟徐氏之說:‘《彖》義,始明告;不告,皆以治蒙者才德之可不可而言。’九二剛中,故可告。上九剛而不中,徒以瀆蒙。故不可告。《彖》傳甚明。觀上爻辭,‘擊蒙為冦’尤可見瀆蒙之義。又上變為坤土,應三為坎水。土水相汨成泥瀆之象。可見沈氏解《易》並非全棄象數之學,只是以《易傳》所言為本而已。這樣的現象普遍存在於《周易孔義集說》一書中。

    第四,他提出了尊上親下的觀點。比如,在該書中對《觀卦•六三》爻辭的注釋中,他說:虞仲翔曰‘生謂坤生民也’,巽為進退。趙復齋曰‘下卦之主,故退’。觀民以成大順,自下仰上,故進觀五以望光華,必先觀我生者,下順從乃可進耳。六三進退,非為疑也。尊上親下,義當竭盡,未失道也。這種尊上而親下的觀點,也就是崇陽而就陰,以求中和的思想傾向。

    總之,沈氏易學,體系頗不完整,時常有相互矛盾之處。

    第九節 晏斯盛易學

    晏斯盛,生於1689年,卒於1752年。字虞際,號一齋。臨江府新喻人。著名易學家、詩人。

    他在1721年進士及第。曾任翰林院檢討、山西道監察禦史、安徽布政使、山東巡撫等。

    他撰有《楚蒙山房易經解》等。

    《楚蒙山房易經解》內含《學易初津》《易翼宗》《易翼說》等。其中,《學易初津》就是一部易學概論,作者對易學上重要概念給與闡述。比如,在《學易初津》一書中,他首先主張:學《易》者先從《繋辭》《說卦》《序卦》《雜卦》求之,則綱領正而條理分;次由《彖傳》《象傳》《文言傳》解之,則字比句櫛,各有指歸,所謂以經解經也。這就從本質屬性上講其定位在義理派易學範疇內。

    我們總結他的易學特色,大致有如下:首先,在該書中,他對象數派易學及其理論給與了辛辣的嘲諷。他指出:《十翼》無爻斷之詭,無讖緯之荒,無五德勝衰、納甲、飛伏之陋,無卦氣、卦變之支離,無鼎爐、昇降之偽,無先天、後天之異,非聖人而能之乎?蓋自《左》《國》占筮已多依附為怪幻。如此肯定和讚美《易傳》,目的是抨擊象數派諸說。而對於著名的中爻說和當位說,他也提出別解而否定舊來之說。他主張:則夫以位之初、三、五為剛,二、四、上為柔,而以爻之剛柔所居觀其剛柔之異同,而別其正不正,以辨卦之吉凶者,殊不然也。然則位分高、卑,爻分剛、柔,而於其間剛、柔所至之高、卑,視其名義之所歸,因以著其時之為用,則辭之吉凶,概可識矣。

    其次,出於建立義理派之學的目的,在該書中,他肯定了主爻說。他提出:卦之有主爻,從《彖傳》之言而例推之者也。《文言》所謂‘後得主而有常’,言《坤》之為道宜後也,非卦主本義。惟《無妄‧彖傳》曰:‘剛自外來而為主於內’,則就初九而言為《無妄》之主。先儒由是推之,而各卦皆有主爻焉。五之位尊,居中得時,宜其為卦主也。而初、二、三、四、上之所以為主者,則必全卦之關係,而卦義因之以起者也。觀卦之情,玩傳之義,亦所不廢者也。

    第三,他提出了內外兩卦,各有三才的主張。他說:一卦六爻,先儒以初、二為地;三、四為人;五、上為天。非也。《傳》曰:‘《易》之為書也,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是言內外兩卦,各有三才也。卦只一奇一偶,如三其奇則乾三,其耦則坤,乾上加乾,是為純乾。坤上加坤,是為純坤。乾上加坤,是為泰。則內外兩卦皆有三才是兼之也。兼三才也者,以其卦之兩也。故曰‘兼三才而兩之’也。苟如前之說,則亦後人互卦之伎倆,而不見古人內外卦取名取義之精意。他認為三才的解釋並非過去所主張的初爻到六爻每兩爻為一才的觀點那樣,提出了內外卦的三才說。

    第四,對於實在無法回避的傳統象數學術語,他則給出了義理學角度上的新解。比如,他對應、乘、承、比四個象數派易學概念,他以卦爻辭加以舉例說明,證明了其存在《易經》經文體系中。他說:先儒於《易》自‘應’以外,有‘乘’、‘承’、‘比’三例。而見於《傳》者惟‘乘’。餘初未之言。言乘者,《彖傳》僅《夬》《歸妹》二卦;《象傳》亦僅《屯》《豫》《噬嗑》《困》《震》五卦,何也?舉一隅也。柔當順乎剛而敢乘焉?悖矣。震動、兌說、坎陷,‘乘’尢著焉。七卦之中五皆《震》體《夬》,一柔陵五剛之上。故有‘揚庭孚號’之厲。《歸妹》,內外之柔皆在剛上。故‘無攸利’也。餘則《坎》《兌》,是以《屯六二》雖中正而不自安也;《豫六五》得中居尊而不免於疾也;《噬嗑六二》雖中正而有滅鼻之傷也;《震六二》雖中正而有震來之厲也;《困三》則當柔揜剛之地尤失其所據而凶也;此乘之義有可言者也。

    第五,在討論占筮方法上,他批判了傳統的加一倍法之說。他提出:易簡之意,既一無所窺,而後世所尊信以為得《易》之源者,莫如邵子先天,其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加一倍以至於六畫者,亦於乾道、坤道易簡生生之理,全未有合也。這就占筮技術上否定了宋代學者們的主張,也暗含著對先天易學象數和圖書體系的全面否定。

    因此之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此書的評價是:然不廢象數,而不為方技術數之曲說;不廢義理,而不為理氣心性之空談,在近日說《易》之家,猶可云篤實近理者矣,可以說還是比較客觀而公正的。或有人高揚晏氏易學為構建《易》學的新嘗試指超越漢、宋《易》學,試圖創造出具有時代特色的《易》學¹⁵,實不知何處此言?愧不能知。

    《易翼宗》《易翼說》二書是他以義理派易學注釋《易傳》之作。在《易翼說》一書中,他主張:圣人知变化之道,故作为《易》书。而其道有四《易》之理,詳於辭;而所系之言不虚。《易》之用,主乎變。而六爻之動,不妄易之。體具於象,而蓍策之器盡。其制《易》之事見乎占,而有疑以卜筮贊其決。在《易翼宗》一書中,對於《易經》的本質屬性,他肯定了卜筮之書說。他認為:《易》辭皆為筮設,《系辭傳》言之詳矣。因此,他理解的《易》之用,就是為卜筮而設的。他闡述說:《易》之用,在乎爻位也。不可遠言,崇徳廣業者,所當居安而樂玩也。道者,一陰一陽兩在不測者也。變動不居者,卦爻之用也。六虛,六位也。六位言虛,孔氏穎達所謂‘位本無體,因爻始見’是也。外三爻為上,內三爻為下。無常者,即六虛之變動不居也。剛柔相易,乃指其實而言之。《易》道雖大,不過一剛一柔於各卦反覆對待之間。九、六二用,或剛易而柔,或柔易而剛。所以周流乎六位之間而無常也。是謂‘神無方而《易》無體’者,故不可執以為典要,唯其變之所趨而已。變者,《易》之用也。

    第十節 程廷祚易學

    程廷祚,生於1691年,卒於1767年。字啟生,號綿莊。安徽新安人。著名易學家。

    他幾次被朝廷征招,但因不肯拜師官宦而落選。於是,他就一生以講學和著述為生。

    他撰有《大易擇言》《易說辨正》《彖爻求是說》《易學要論》《周易正解》《易學精義》等。其中,《易学要论》《周易正解》《易学精义》《占法订误》曾以《程氏易通》作為書名,刊行於世。

    對於《周易正解》一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說:其《要論》盡去漢人爻變、互體、飛伏、納甲諸法,未免主持稍過。然舉宋人《河》《洛》《先天》諸圖及乘承比應諸例掃而空之,則實有芟除轇轕之功。其《正解》則《經》《傳》之義疏,不用今本,亦不用古本,以《彖傳》《小象》散入《經》文,《十翼》並為《六翼》,頗嫌變亂,而詮釋尚為簡明。

    在《大易擇言》一書的自序中,他首先說明了撰寫此書的由來。他說:乾隆壬戌,望溪方先生南歸。慨然欲以六條編纂《五經集解》,嘉惠後學。而首以《易》屬廷祚。曰‘子之研精於《易》久矣夫’。廷祚豈知《易》者。聞先生言,退而悚息者累月。乃敢承命而為之。閱十年而書成,命曰《大易擇言》。

    其次,他闡述了他對《易經》的本質認識。他說:夫仰觀俯察、極數定象者,上古作《易》之事。非今學者所及也。《大傳》曰‘聖人之情見乎辭’,因辭以求其義,得義而明其用。非訓詁不為功。六經之中惟《大易》有聖人之訓詁,則後世說《易》,或鑿智強經,異說多端,不可致詰。或繪圖立象、自命畫前之秘、以相授受者,皆不可以不知所擇也已。廷祚非知《易》者,竊於是編之終,而著其所見如此以俟夫。有志者論定焉。這裏的所謂六條編纂,即是著書的六個要求。如下:論以六條編書:一曰正義,當乎經義者謂之正義。經義之當否,雖未敢定,而必擇其近正者首列之,尊先儒也。二曰辨正。辨正者前人有所異同,辨而得其正者也。今或正義闕如,而以纂書者所見補之。亦附於此條。三曰通論。所論在此,而連類以及於彼曰通論。今於舊說,未恊正義而理可通者,亦入焉。故通有二義。四曰餘論。一言之有,當而可資。以發明亦所錄也。五曰存疑。六曰存異。理無兩是,其非己見矣。恐人從而是之,則曰存疑。踏的核心要求就是尊先儒之論。他基本上在解釋卦爻辭的時候,也是努力劃分成上述這六部分進行的。

    第三,在程氏的全部論著中,他力主義理派易學。有些學者對比研究了他和李塨之間的學術交往,但是卻忽視了他們的易學有著本質的區別。即,程廷祚屬於純粹的義理派易學,而李塨則屬於闡述象學理論的數派易學。他提出:聖人立教惟在義理,《易》之辭變象占,無不當以義理解之,然昔者王輔嗣掃象而人俱議,其後則以《易》未嘗舍象而為言也。竊謂《易》之象有二,蓋剛柔交錯成一卦之體者,象之大者也,故《大傳》曰:‘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又曰:‘彖也者,言乎象者也。’若爻辭之象,則以不能質言其事,而假於物類以明之,象之小者也。惜人以辭為小象,義取諸此,惟是卦爻之象,今日不皆可知。

    第四,他認為兩漢象數派易學的產生造成了孔子易學的迷失和被誤讀。在《易通》一書中,他說:知有《易》者莫不知有孔子之說,而《易》卒,何也?百家紛紜,或亂其外,或迷其內也。亂其外者,若卜筮緯候之類,而河圖、先天為尤甚。迷其內者,若卦變、互體之類,而陽位、陰位、乘承、比應為尤甚之。他先闡述了象數之由來。他說:三代以後,陰陽之說,晦而不明,談術數者,假於五行之生克,星宿之吉凶,以惑世誣民自謂出於陰陽,而不知其賊道之甚者也。然後,他對象數派易學展開批判:卜筮《易》之一端,因而淫於術數者,君子弗貴也。然古者卜筮之法,今亦不可得而詳矣。《左》《國》所記,後儒所言,余曩疑其多不與《易》應。夫不與《易》應,則非自然之道矣。豈以聖人而為之哉?朱子以《易》為卜筮之書,而所作《啟蒙》,往往謬於《大傳》,朱子且然,而況他乎?此余所以屢置之而不敢議也。在這裏,他明顯已經搞不清象數和術數的區別了。亦即搞不明白學術和江湖的區別,可見他對象數派易學的痛恨。

    第五,在解釋經文中,他本著先正義辯證的順序進行。比如,他對《坎卦》的注釋中,初六的正義部分則是:紫陽朱子曰‘臀,物之底也’。困於株木,傷而不能安也。初六以陰柔處困之底,居暗之甚,故其象占如此。平菴項氏曰‘初六在坎下,故為入於幽谷’。即坎初爻入於坎窞也。《折中》曰‘案《詩》云:出於幽谷,遷於喬木。’初不能自遷於喬木,而唯坐困株木之下,則有愈入於幽谷而已。陰柔處困之最下,故其象如此。在人則卑暗窮陋而不能自拔者。言臀者,況其坐而不遷也。愚案:初六以陷體而居困之最下。入於幽谷,言其不知有天德,以至於此。故象曰幽,不明也。而九二的辯證則是:愚案:卦中凡剛爻皆所謂困而不失其所亨者,二以坎之主爻,居下卦之中。陷於困矣。然非常人之所謂困也。譬之酒食,醉飽過度,其樂鬱而未暢。此君子抱道而未得志之象也。其時德足於中、不患世無求我者,故曰朱紱方來。而君子之心,惟宜用其精誠於內,而不可少慕於外。故曰利用亨祀。而有所行,則為非時而動,故凶、無咎。而九二的存疑則是:紫陽朱子曰‘困於酒食’,厭飫苦惱之意。酒食,人之所欲。然醉飽過宜,則是反為所困矣。朱紱方來,上應之也。九二有剛中之德,以處困時。雖無凶害而反困於得,其所欲之多,故其象如此。而其占利以亨祀,若征行則非其時,故凶。而於義則無咎也。

    第六,他將《易經》中的生生變動不息的哲學,視之為宇宙萬物天之所以盡性而至命者也。這就高揚了《易經》哲學的天道觀和神聖性。在《青溪集•原教篇》中,他又提出了如下主張:夫開闢之始,始於一交,自一交以至萬變,無時不交,無地不交,無時不變,無地不變者,此天之所以盡性而至命也。聖人法之,本一心之仁愛始於親親,而下推之以仁民愛物,上推之以事天饗帝,旁推之以親九族,睦臣鄰,一若天地之無不交無不變也者。此聖人之所以盡性而至命也,故曰生生之謂《易》。天地以生生為心,聖人以生生為學。而在涉及到本體論問題上,他提出了具有唯物主義特點的氣一元說主張。他說:太極亦氣也。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天地之間,惟氣能生物,而謂理能生兩儀,可乎?然則性亦可謂之氣乎?曰:天地之間所以成象成形者,莫非氣之所為。而氣之精英,則最靈而最秀。

    這就是他的易學的六大特點。

    在《易通》一書中,程廷祚還主張《十翼》各篇篇名有問題。他主張:十翼諸名,定於漢儒,多有未當,不可以不辨。他的理由是:按《系辭傳》曰:‘聖人設卦觀象’。又曰:‘聖人有以見天下之頤,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又曰:‘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又曰:‘八卦以象告’。凡所謂象皆指卦而言也。言其體謂之象,語其用又謂之彖,故曰‘彖者,材也’。又曰:‘彖者,言乎象者也’。觀此,則彖與象皆以卦言,而爻不得專謂之象可知矣。最後,他主張應該直接稱之為,篇目如下:傳一是指《彖傳上》,傳二是指《彖傳下》,傳三是指《象傳上》,傳四是指《象傳下》,傳五是指《大象傳》,傳六是指《系辭傳》,傳七是指《文言傳》,傳八是指《說卦傳》,傳九是指《序卦傳》,傳十是指《雜卦傳》。他的這一努力也是適應了當時對古《易經》的版本學追求。

    第十一節 劉紹攽易學

    劉紹攽,約生於1703年,約卒於1775年。字繼貢,號九畹。陝西三原人。著名易學家、出版家和方志學家。

    根據《三原縣新志(光緒六年)》記載他:淓之曾孫。雍正乙卯,學使王蘭生拔貢成圴,應博學宏詞,奉旨以知縣用。宰四川什邡,調南充。巡撫碩色保舉禦史辭。擢成都縣,艱歸服闋。授福建甯洋。碩又以經學薦,入京免考,部銓湖北石首。奉旨以禦史經學。二次改要缺,調山西太原。……以病告歸。紹攽博學通明,所至以經術飾治。政績卓然,一切簿書錢穀,皆躬任之。獄訟必反復研究,雖小事必務求眞情。講學宗程朱,工古文詞。著述甚富,所著有《周易詳說》。辭官後主持蘭山書院。他所經營的傳經堂刊本經書著作,在當時享有盛名。

    他撰有《周易詳說》《皇極經世書發明》《周易觀象》等。

    考察劉氏易學,大致有如下幾個特點:首先,他在該書中對象數派易學有很多嘲諷和抨擊。比如,他對唐代李鼎祚的評價:漢人談《易》,唯李氏《集解》可考。不過附會仿佛,毫無理趣,何補身心。王弼解釋句讀而己,尚多依稀蒙混。有程《傳》而後《易》道大明,不讀李王一書,不知程《傅》之難,亦不知程《傳》之功之大也。如此惡評李鼎祚的著作對象數派易學的學術貢獻,實在有失公正。

    其次,他在該書更多場合使用程朱易學的觀點,並且對程朱易學有所考證和鼎補。如,他主張:朱子謂程子之學源於周子,然考之《易傳》,無一語及太極。於《觀》卦辭云:‘予聞之胡翼之先生,居上為天下之表儀。’於《大畜•上九》云:‘予聞之胡先生曰,天之衢亨,誤加何字。’於《夬•九三》云:‘安定胡公移其文曰壯於頄,有凶。獨行遇雨若濡,有慍。君子夬夬,無咎。’於《漸•上九》云:‘安定胡公以陸為逵。’考《伊川年譜》:‘皇祐中游太學,海陵胡翼之先生方主教道,得先生文試,大驚,即延見,處以學職。’意其時必從而受業焉。世知其從事濂溪,不知其講《易》多本於翼之也。

    第三,因為此書是以彌補程朱易學之失為主,因此每爻解釋前,多先闡述程朱易學觀點。然後再加以修補。比如,他對《比卦》中邑人不戒的注釋就使用了《折中》曰‘《本義》謂不相警備,以求必得’。似以為求所矢之前禽也。《語類》只作有聞無聲之意。尤為精切。蓋言王者田獵而近郊之處,略不驚擾耳。《本義》系朱子未修改之書,故其後來講論每有不同者皆此類也一段文字,兩處出現對《周易本義》的引用。

    第四,他的義理派易學卻是建立在對象數派學說的改造這一基礎上。比如,在《論觀象》一文中,他提出了全《易》皆象也,掃象固非,泥象亦非的觀點,肯定了卦爻辭來源於象的理論。它還特別指出了王弼所掃之象的問題所在:翻言象凡卦無消長之義者,皆以此為說。來知德遵用之而新其名曰‘錯’,則失之氾濫穿鑿。王弼掃象,掃此也。再如,他在《論玩辭》一文中,他提出甚有釋《傳》與《彖傳》不合,釋《象》與爻不合,無以自解,則藉口有伏羲之《易》,有文、周之《易》,有孔子之《易》。不知《易》分四聖,以犧《易》有畫無文,多陳天道物象,孔子特存《大象》者是也。文、周多言人事,以示吉凶。而未明其理。孔子作《十翼》則暢發其理。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此評價說:是書大旨以程《傳》為宗,與《本義》頗有同異,於邵子先天之說亦不謂盡然,不為無見。惟於漢儒舊訓掊擊過當,頗近於傎。其議論縱橫,亦大抵隨文生義,故往往自相矛盾。這一評價可以說恰如其分。

    第二十五章 中國圖書派易學

    進入清朝,圖書學說又曾短暫興盛起來,但已明顯地分成三派:一派仍沿襲宋元舊說,認為圖書為作《易》之始。一派則力駁圖書之謬,認為圖書乃從《易》而出。第三派就是專從圖象的角度釋《易》,將六十四卦及《易傳》中大部分內容圖式化。但是,很快圖書派易學就開始走向衰落,這顯然與清代反圖書派易學之風氣有重大關係。胡渭是此中驍將。他在該書中說:古者,有書必有圖。圖以佐書之所不能盡也。……六十四卦、二體六爻之畫,即其圖矣。白黑之點、九十之數、方圓之體、《復》《始》之變,何為哉?其卦之次序方位,則乾坤三索出震、巽二章盡之矣。圖可也。安得有先天、後天之別?《河圖》之象,自古無傳,從何擬議?洛持之文,見於《洪範》,奚關卦爻、五行、九宮?初不為《易》而設。……故凡《易》圖以附益經之所無者,皆可廢也。

    自此以後,圖書派易學一厥不振。清人之反圖書派易學的行為,實際上是有功於易學史的。但對於圖書派易學的考古溯流,則有失嚴謹。近現代考古學,從占盤到帛《易》卦序,皆可證明河圖、洛書之類圖像在上古時期存在的可能性。但圖書不等於圖讖,更不等於前《易》或者《易》上《易》。清人之反圖書派易學,其宗旨乃在於此。

    第一節 胡世安易學

    胡世安,生於1593年,卒於1663年。字處靜,號菊潭。資州井研人。著名易學家。

    他在1628年進士及第。明亡後仕清,曾任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掌院學士、國史院學士、禮部左侍郎、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太子太師等。胡世安和傳教士湯若望有很深的交往。甚至在湯氏七十歲時,他還親自撰寫詩文加以祝賀。

    他撰有《大易通則》《易史》等。

    關於《大易通則》一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評價此書是書專主闡明圖學,匯萃諸家之圖,各為之說。雖亦及於辭變象占,而總以數為主。其《閏》卷則續采明羅喻義《讀易珊瑚箸》及劉養貞《易遺象義》之說也。比如,他對《大衍之數圖》的解釋:

    无标题

    《大衍之數圖》

    他說:大衍之數五十者,蓍之神用也。顯陰陽之數,定乾坤之策,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也。四十九者,虛一而不用,象太極之神功不測也。天一下降,與地六合而生水於北。地二上昇,與天七合而生火於南。天三左旋,與地八合而生木於東。地四右旋,與天九合而生金於西。天五冥運,與地十合而生土於中。以奇生者而偶,以偶生者成奇。天奇地偶,相合而五十有五之數,備大衍之數。減其五者,五行之用也。虛其一者,元氣之本也。 這些無非是將《系辭》的大衍之數那一段內容先圖示化,再給與《易》數的解釋。

    又如,他對《廣乾象》一文中的解釋:天地定位。乾因為天,而天體則圓。乾以君之乾,固為君。而物所資始,不其父乎?本剛宜節,以柔乾固為玉,若本柔宜節之,以剛乾亦為金焉。亂生於治,乾雖純陽,而坤之霜冰伏焉。故為寒為冰。赤,南方;陽色。乾之陽,位南則大赤乾焉。以健也。亦有不同焉。健而得中,良馬也。若健而中衰,則老健而不足,則瘠健而過猛,則駁豈均?乾即均謂之馬乎?巽木而乾,則木果。蓋果曰木明非一果,陽精森列於上,何其盛也。此段闡述都是圍繞著乾卦的取象而來。

    再如,他對《讀〈易〉珊瑚筋圖》的解釋:他說:乾之圖一,坤之圖二。二與一位三。然坤之圖,西北正位,實尊乾也。亥月純坤,嫌於無陽,而乾位在焉。龍戰於野,圓體不缺。復通為一。合外篇四圖而成五矣。實際上,他的易學並不是以《易》圖來解釋《易經》,而是以《易》數來解釋《易》圖。在象數派、義理派和圖書派三者之間,他的易學更多的是以《易》數、《易》象來解釋《易》圖,並且表現出和漢唐象數派易學的不同。毋寧說他是傳統象數派易學的革新。實際上,究竟將他劃在象數派還是圖書派,本書作者還是頗費了一些時間。因為他的易學與眾不同。既不是傳統的象數派,也不是傳統的圖書派,在乎二者之間。

    第二節 毛奇齡和《河圖洛書原舛編》

    毛奇齡的《河圖洛書原舛編》一書,就是他否定河洛神話的代表作。

    他在此書自序中首先主張:今之《河圖》即大衍之數,當名《大衍圖》,而非古所謂《河圖》。今之《洛書》則為太乙行九宮之法,亦非《洪範九疇》。既著其說於前,更列其圖於後。其排擊異學,殊有功於經義。顧其所列之圖又復自生名例,轉起葛藤。左右佩劍,相笑無休。是仍以鬥解鬥,轉益其鬥而已矣。

    他考察的從這裏入手:《河圖》《洛書》其並見於經者,惟《易大傳》曰河出圖、洛出書;而《尚書•顧命篇》曰天球、河圖在東序;《論語》曰河不出圖,則單言河圖。

    在《推易折中圖》一文中,他首先對《易》圖產生的歷史進行了學術史的回顧,十分精彩。他主張:虞翻解諸卦,亦偶得舊傳,如《訟》自《遁》之二三相易,為三來二中,而亦不竟其說。乃當時不立推《易》名色,且其說雜出,雖未嘗言變卦,雜卦變於其中。致王弼言《易》,推其說而不盡合,則概掃棄之,而於是辭象變占,茫無所據。唐時李鼎祚見當時奉敕撰疏,遵行弼書,急搜虞翻、蜀才諸說,列之卦首,而彼伸此詘,闕略未備。暨五代北宋間,不能行其書。惟陳氏之徒劉牧、李之才輩,稍知其概,私畫之為圖,而誤名卦變,且參以己意補苴所不足。而程頤、蘇軾諸儒在北宋說易家,復以卦變卻之。至南渡以後,有朱侍讀震,力持其說,曾於紹興間輯劉、李諸圖進之禦覽。而朱文公熹,則又以彖傳諸辭其不可解處,非卦變不解,極言程氏不取卦變之非。於是就朱震所進圖而恢擴,以盡其變。其於推《易》秘旨,可謂十得八九矣。惜其圖概從一卦所推,而所著《本義》每卦下已旁及他卦,然究非夫子所云‘類聚群分’之旨,故南渡諸儒雖已遵之若蓍蔡,而終難盡合,疑義多有。元時朱昇又復從而參訂之,有十辟卦變、六子卦變之說,此皆得乎漢晉諸儒之各體者。然而六子之說疏焉。至明代來氏知德專以反對諸卦釋夫子彖傳所云,而改卦變曰卦綜,然於彖傳諸辭仍有未合。暨何楷作《周易訂詁》,又稍變其說,以為諸卦俱本乾坤所生,以求合於程氏、蘇氏本乾坤不本他卦之意。然究非了義,總由彖象不明,無所依據,即不能不仍取其說,而再三致意,而不得要領,屢更不定。亦安知夫子《大傳》明明言之,所云‘書不盡言,言不盡意’,默而成之,存乎其人,原謂其說難傳,當從悟入。而曆漢唐宋元明,縱橫上下,各欲盡其義,而累求不得,乃不意今日而竟得之也。然後,他提出了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他認為:夫《大傳》之曰變、曰化,為羲易言之也;其曰遷、曰推,則皆為《周易》言之也。推、遷者,《周易》之易也。第夫子贊《易》,分作三翼,而以《雜卦》贊反易,《序卦》贊對易,其於《上系》《下系》,則專以剛柔相推作推《易》之贊,而印之《彖》《象》,質之卜筮,系辭演繇所至悉合,則夫《序卦》分篇,皆演《易》之所偶及,而專以移易一法為彖為象,即曰演易用移易,而不易之義存乎其間,又何疑焉!

    再如,他對一六居下的《易》圖考釋,得出了摶之所為圖即大衍之所為注的結論。他說:間嘗學《易》淮西,見康成所注大衍之數,起而曰:‘此非《河圖》乎?’則又思曰:‘焉有康成所注圖而漢代迄今不一引之為據者?’則又思曰:‘大衍之數見於李氏《易解》者,幹寶、崔憬言人人殊,何以皆並無《河圖》之言?’則又思:‘康成所注《大傳》,其於‘河出圖’句既有成注,何以反引入《春秋緯》文,而不實指之為大衍之數?’於是恍然曰:‘圖哉!圖哉!吾今而知圖之所來矣。摶之所為圖即大衍之所為注也,然而大衍之注之斷非《河圖》者,則以《河圖》之注之別有在也。’大衍之注曰:‘天地之數五十有五,天一生水在北,地二生火在南,天三生木在東,地四生金在西,天五生土在中,然而陽無偶,陰無配,未相成也,於是地六成水於北與天一併,天七成火於南與地二並,地八成木於東與天三並,天九成金於西與地四並,地十成土於中與天五並,而大衍之數成焉。’則此所為注,非即摶之所為圖乎?康成但有注而無圖,而摶竊之以為圖。康成之注即可圖,亦非《河圖》,而摶竊之以為《河圖》,其根其底,其曲其衷,明白顯著,可謂極快。

    第三節 胡渭易學

    胡渭,生於1633年,卒於1714年。字朏明,號東樵。德清人。著名易學家、地理歷史學家。

    他一生求學,屢試不第。於是,他不再應試,專心研究《易經》和《尚書》等,撰有《易圖明辨》等。

    1704年,康熙皇帝南巡,他攜帶撰寫的《禹貢錐指》一書手稿求見。於是,康熙皇帝特地召見他,並且賜宴。當場賜書耆年篤學加以勉勵和讚美,一時引起當時學界轟動。

    在《易圖明辨》一書自序中,他闡述了撰寫此書的由來。他說:秀水徐善敬可,博覽精思,無所不通,而尤深於《易》。晚著書以發其蘊,有天易、羲易、商易、周易。天易者,《河圖》《洛書》也;羲易者,先天古易也;商易者,《歸藏》首《坤》也;周易者,文王所演也。《連山》無傳,故不著夏《易》。同縣朱太史彝尊名其書曰《徐氏四易》,而為之序。敬可與餘厚,向在京師,出以示餘。其言《河圖》《洛書》,以劉牧得希夷之傳,而西山兩易殊可疑。餘深以為然,僭作題辭,要不出此意。既而思之,《河圖》《洛書》自秦漢以來未有能言其狀者,至五季而始出,何可遽信?學者不能痛絕圖書之謬種,而徒辨劉、蔡之是非,無為也。歲庚午,與敬可讀書莫厘峰下,方且效一得之慮,相與更定是書。而敬可尋以病歸,卒於家,吾欲言之,無 以為質矣。因復窮究其義,知圖書之形象,自古無傳,當姑從漢孔、劉之言,而闕其疑。至於宋人之所傳,一槩難信。越七歲,為今丁丑,始成此五卷。他對圖書的如此否定態度,正是緣於學者不能痛絕圖書之謬種的激憤情緒而來。因此,他提出了宋人之所傳,一槩難信的過激主張。根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此書構成的介紹:渭此書,卷一辨《河圖》《洛書》,卷二辨五行、九宮,卷三辨《周易參同》、先天太極,卷四辨《龍圖》《易數鉤隱圖》,卷五辨《啟蒙》、圖書,卷六、卷七辨先天古《易》,卷八辨後天之學,卷九辨卦變,卷十辨象數流弊。皆引據舊文,互相參證,以箝依託者之口,使學者知圖書之說。一言以蔽之,《易圖明辨》是對宋代開始的圖書派易學至清代的發展和學說給與的總否定。

    胡氏易學是大力抨擊圖書派易學的易學家。他在圖書派易學上的主要觀點如下:首先,在該書中,他特別主張圖書派易學皆為可廢之學。他說:《河圖》之象,自古無傳,從何擬議?《洛書》之文,見於《洪範》,奚關卦爻?五行、九宮,初不為《易》而設;《參同契》先天太極,特借《易》以明丹道,而後人或指為《河圖》,或指為《洛書》,妄矣。妄之中又有妄焉,則劉牧所宗之《龍圖》,蔡元定所宗之關子明《易》是也。此皆偽書,九、十之是非又何足校乎?故凡為《易》圖以附益經之所無者,皆可廢也。他提出的這個皆可廢也的主張還有一個學理上的理由,即:自春秋以迄兩漢,言五行者,裨竈、梓慎主占候,呂不韋主時令,劉向主災異,劉歆兼主歷數,揚雄草《玄》亦與《泰初曆》相應。雖皆言生成之數,卻非為《易》而設,至鄭康成始援以注《易》,而四象之義乃定。要之,未有以此數為《河圖》《洛書》者,何則?劉歆以《河圖》為八卦,《洛書》為九章;鄭康成以九篇為《河圖》,六篇為《洛書》;劉瑜以《乾鑿度》九宮之數為《河圖》,蜀隱者以希夷之‘先天太極’為《河圖》。彼既自有其圖、書,必不於其外更標一圖、書可知也。自偽《龍圖》出,而始以五十有五為羲皇重定之數矣;自偽《關易》出,而直以五行生成為龍馬所負之圖矣。劉牧、蔡元定從而揚其波,抑又甚焉。自此以後,劉、蔡迭為興廢,或以此為《河圖》,或以此為《洛書》,謬種流傳,變怪百出。這個學術史的總結是他堅定了要廢除圖書之學的理論依據。

    其次,他對《先天圖•小橫圖》給與了抨擊。他主張:《橫圖》逐爻漸生之法,唯揲蓍三變而成爻,十八變而成卦。自初而二、而三、而四、而五、而上,六爻次第得之,誠有然者。然兩儀主一變,言但分奇、偶,而初畫則兼三變,三變之餘,或老或少,各視其所得之九、六、七、八以為名,則初畫便當為四象,不可謂兩儀。

    第三,他對《河圖》的考辯最為著稱。比如,他提出:《易》有筮無卜,而卜筮、蓍龜並言伏羲所則者,《河圖》也;而並及《洛書》。學者疑之。蔡季通云‘《易》豈有龜卜之法乎?’亦言其理無二而已。愚竊謂上文,雖蓍龜並言,而此但云神物,即專指蓍,亦無不可。《圖書》,原不止羲禹時出。漢《五行志》劉向曰‘昔三代居三河,河洛出圖書。’武帝紀元光元年詔曰‘昔在唐虞畫象,而民不犯。周之成康,刑錯不用德。及鳥獸麟鳳在郊,藪河洛出圖書。’《李尋傳》對災異曰‘天下有道,則河出圖洛出書’。《溝洫志》穀永上言‘河,中國之經。瀆聖王興則出圖書,王道廢則竭絶’。由是觀之,歷代有道之君皆受圖書,非獨羲禹時出也。《河圖》,象也。故則之以畫卦。《洛書》,文字也。故則之以系辭。《河圖》,非必八卦;《洛書》,不盡九疇也。《墨子》言‘周文王時河出錄圖’,故《易緯乾鑿度》有‘入戊午蔀二十九年受錄應《河圖》’之說。沈約《宋書•符瑞志》云‘周公攝政七年制禮作樂鳳凰見,乃與成王觀於河洛沈璧。禮畢榮光幕河,青龍臨壇,銜玄甲之圖,坐之而去。禮於洛,亦如之。’玄龜止於壇,背甲刻書,赤文成字。其言自周公至於秦漢盛衰之符。此皆本諸緯候,殊不足信。然《漢書》言之鑿鑿,夫子亦有歎徯之思。是圖書必非不再出之物,安知文王周公不有所則以系彖爻乎?紫岩以圖書為《易》興先至之祥,正與夫子鳳鳥《河圖》並舉之意相合。《大傳》曰‘《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又曰‘當殷之末世周之盛德’。然則二聖系辭,亦當有先至之祥。《易》興於中古,豈徒以羑裏東山憂患之故哉。

    接下來,他對《尚書》等古籍中記載的《河圖》《洛書》問題的考證。他說:按《顧命》東西序之所陳類皆玩好,唯《大訓》《河圖》為載道之器。《周官》天府總謂之大寶器,祭祀陳之,示能守喪紀陳之示能傳也。《河圖》非必伏羲時出,猶鳳鳥不獨舜時來儀。然孔安國注《論語》云‘《河圖》,八卦’。而《書•顧命傳》則直指為‘伏羲之《河圖》’,姚信亦云‘伏羲得《河圖》,周人因之曰《周易》’。朱子固有所本,非杜撰也。但《河圖》不知載在何物,歷數千年至周而尚存。據《禮運》為‘馬圖’,則《中候》云‘龍馬銜甲,甲似龜背,袤廣九尺,庶幾近之’。而其所謂甲者,終不知為何物。然後,他接著考證了石製圖像的出現和《河圖》的丟失問題。他說:據曹魏時張掖出石圖,有八卦之狀,髙堂隆以比東序之世寶。則《河圖》當為石類。俞玉吾琰云‘天球玉也’。《河圖》而與天球並列,蓋玉之有文者。然則赤刀金也,《大訓》而與赤刀並列,亦將為金之有文者乎。又有據《大訓》為簡策以證《河圖》之亦為簡冊者,則緯書九篇之說不為誕妄矣。紛紛推測,終無定論。然《河圖》藏諸天府,不知何時遂亡。初意秦昭襄王取周九鼎寶器時,《河圖》併入於秦。及項羽燒秦宮室與府庫,俱為灰燼。此其所以不傳也。

    第四,他又開始考察《尚書•洪範》中的相關記載。他主張:渭按:《洪範》者,《尚書》之篇名也。《書序》云‘武王勝殷,以箕子歸作《洪範》’。是《洪範》乃箕子之所命,以其為治天下之大法。故謂之《洪範》。其九疇則大禹所命,亦猶包犧之八卦耳。羲皇受《河圖》而始作八卦,文王演之,其書名《易》,不名《河圖》。大禹第《洛書》為九疇,箕子演之,其書名《洪範》,不名《洛書》,其義一也。蓋《河圖》《洛書》乃《易》《洪範》所由作,非即《易》《洪範》也。以彖爻無《河圖》之文,而疑八卦非感《河圖》而作;以《洪範》無《洛書》之文,而疑九疇非法《洛書》而陳;然則夫子所謂‘聖人則之’者,果何所則而何所作邪?這一質問時言之有理的。從邏輯學上澄清了前後兩者的密切相生的關係。

    最後,他得出結論:總之,《河圖》《洛書》特推原當時《易》《範》所由作。今欲明《易》,八卦具在,焉用《河圖》?欲明《範》,九章具在,焉用《洛書》?宋人崇尚圖書,自以為補苴罅漏,張惶幽渺。若非此,則無以明《易》《範》,遂成千古笑柄。這一結論有理有據,而值得信賴。尤其是那個著名的先天圖,胡渭提出了故吾謂《先天之圖》與聖人之《易》,離之則雙美,合之則兩傷的著名觀點。梁啟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一書中對胡渭給與了盛讚!他說:胡渭之所以偉大,在其《易圖明辨》也。而後,他詳細論述了胡渭此書的學術貢獻乃在於:胡渭之《易圖明辨》,大旨辨宋以來所謂《河圖》、《洛書》者,傳自邵雍。雍受諸李之才,之才受諸道士陳摶,非羲、文、周、孔所有,與《易》義無關。此似更屬一局部之小問題,吾輩何故認為與閻書有同等之價值耶?須知所謂‘無極’、‘太極’,所謂《河圖》《洛書》,實組織‘宋學’之主要根核。宋儒言理,言氣,言數,言命,言心,言性,無不從此衍出。周敦頤自謂‘得不傳之學於遺經’,程朱輩祖述之,謂為道統所攸寄,於是佔領思想界五六百年,其權威幾與經典相埒。渭之此書,以《易》還諸羲、文、周、孔,以《圖》還諸陳、邵,並不為過情之抨擊,而宋學已受‘致命傷’。自此,學者乃知宋學自宋學,孔學自孔學,離之雙美,合之兩傷。自此,學者乃知欲求孔子所謂真理,舍宋人所用方法外,尚別有其途。不寧唯是,我國人好以‘陰陽五行’說經說理,不自宋始,蓋漢以來已然。一切惑世誣民汨靈窒智之邪說邪術,皆緣附而起。胡氏此書,乃將此等異說之來歷,和盤托出,使其不復能依附經訓以自重,此實思想之一大革命也。¹⁶這應該是學術史的定評了。

    第四節 江永易學

    江永,生於1681年,卒於1762年。字慎修。安徽婺源人。著名易學家、音韻學家。

    他一生從未應試,以教學和著述為生。永年少就學,遍讀群經,尤其精於三《禮》。因此,易學乃是他的副業。

    他撰有《河洛精蘊》《周易疑義舉要》等。還有《讀書隨筆》一書,內有論及《易》學之文多篇。

    他的圖書派易學是以朱子《易學啟蒙》中的圖書觀點為核心,每一幅圖的由來和理論,都先本著朱子之論,加以考證,或反駁,或肯定,然後建立自己的圖書派易學理論。

    比如,他在《河洛精蘊》一書中提出得三十六宮說就在圖書派易學研究上產生較大影響。見該書卷4的《三十六宮說》一文中,他主張:所謂三十六宮,即六十四卦也。上經三十卦,不可反易者六卦:《乾》《坤》《頤》《大過》《坎》《離》。可反易者二十四卦,半三十二卦,六加十二,凡十八卦。下經三十四卦,不可反易者二卦:《中孚》《小過》。可反易者三十二卦,半三十六卦,二加十六卦,亦十八卦,合之三十六卦。以六十四卦橫圖、圓圖分之,陽儀陰儀不可反易者,各四卦,其餘相對適均,合之亦三十六也。若以八卦言之,凡一奇為一畫,一偶為二畫,總計之奇十二,偶十四,合之亦三十六也。揲蓍掛扐之策復之,三變之餘,去其初掛之一,老陽十二,象乾之三畫而四因之也。老陰二十四,象坤之六畫而四因之也。少陽十六,象巽離兌之四畫,而四因之也。少陽二十,象震坎艮之五畫,而四因之也。三十六者,四九之數也。八卦奇偶相對,而計其畫乾與坤、震與巽、坎與離、艮與兌皆得九。此三十六宮之又一說也。

    在該書卷2的《論後天八卦未必始於文王》一文中,他主張:夫謂文王定此卦者,本無他據。但因《坤•彖》有‘西南得朋,東北喪朋’,《蹇•彖》有‘利西南、不利東北’,《解卦》亦言‘利西南’者,而《傳》以為得眾,與後天卦之坤艮有合耳。然彖辭雖無文王所系,而八方之位,自有天地以來即定矣。豈待文王而始知所當之卦耶?《河圖》之妙,先天已含後天。此說之精闢,已有震古鑠今之效。不但先天已經包含了後天,而且,他主張後天卦也不應該稱之為文王卦。理由如下:堯命羲和,春日樂作。震在東也。夏日南訛,離在南也。秋曰西成,兌在西也。冬曰朔易,坎在北也。更以二事驗之。夏易曰《連山》,以艮為首。豈非有取於終萬物始萬物之義乎?商易曰《歸藏》,以坤為首。豈非謂坤與艮對取其對方之卦以示變革乎?然則後天之坤,其由來已久矣。故今但曰後天卦,不曰文王卦。可見,江永之說立論於對《尚書》的精湛理解的基礎上,發人所未發。在清代圖書派易學江河日下的時候,真有重振旗鼓的作用。其學術價值一點也不遜色於胡渭的《易圖明辨》。可惜至今易學界對於此書一直重視不夠,尚未理解其易學精妙所在。

    再如,他對《易傳》中天地定位四句話的注釋:按:胡氏炳文曰:‘諸儒訓釋,皆謂已往而易見者為順,未來而前知者為逆。《易》主於前民用,故曰《易》逆數也。惟《本義》依邵子,以數往者順一段指圓圖,而言卦氣之作一行。《易》,逆數也。為指橫圖,而言卦畫之所以生。非《本義》發邵子之蘊,則學者孰知此所謂先天之學哉?’愚因胡氏之言而有感也。自有八卦以來,後天非乾坤之定位,比卦畫之奇偶,推儀象之後先,證以此事往順來逆之文,參以後章雷動坤藏之說,別求所為先天之卦。向非此章,則八卦成列,至今猶有可疑,安知不以三男列左、三女列右乎?此說極其深刻,他以考證所得對當時俗儒們的錯誤的易學觀給與了辛辣的批判。

    江永之學,可稱為清代徽派易學之開山,然而他更多貢獻卻在圖書派易學。特別是清代漢學家們全盤否定圖書派易學的基礎上,江氏則重加考證,提出自己的立論,為圖書派易學在清代的延續和發展奠定了基礎。象、數、圖三者都是他闡述義理的手段。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一書中載其辨《易》所謂往來上下之義。其論云:《周易》以反對為次序,卦變當於反卦取之。《否》反為《泰》,《泰》反為《否》,故曰:‘小往來大’,曰:‘大往來小’,是其例也。凡曰來曰下曰反者,自反卦之外卦來居內卦也;曰往、曰上、曰進、曰昇者,自反卦之內卦往居外卦也。卦序之列,向有二二相耦,非反即復。之說。江永力主反對為序。然六十四卦僅《乾》《坤》《泰》《否》《頤》《大過》《坎》《離》《中孚》《小過》《既濟》《末濟》十二卦以反卦為序。餘外則多以復卦為序。其釋往來上下之說以圖釋之,恐未脫漢《易》之窠臼。

    相關研究可以參考山東大學2010年博士研究生喬宗方的博士論文《江永易學思想研究》。喬氏主張:江永認定《河圖》《洛書》是萬事萬物運動的總規律和宇宙運動、變化的總法則。致使近、現代學者在此基礎上發展所謂的科學易研究學派。他認為科學易的興起與江永的圖書派易學的主張是分不開的。

    第五節 德沛易學

    德沛,生於1688年,卒於1752年。字濟齋,原名愛新覺羅德沛。著名易學家。

    曾任巡撫、總督、侍郎、尚書、簡親王等。他喜歡讀《易經》,一生研究和著述。深得儒家學術精髓,並且廉潔守法。1740年,他曾經因此而受到乾隆皇帝下旨表彰。

    他撰有《易圖解》《周易補注》《周易解》等。

    在《易圖解》自序中,他闡明了撰寫此書的由來。他說:《易》之為道,首冠六經。蓋天地之正理,四聖以傳心,非等閒能窺其藩籠、昇其堂室也。故治《易》者數十百家,雖皆待其大,凡鮮能通其奧旨。迨後宋儒諸於,規矩前人研覈正道,復為講解。理門而道具,言簡而該通,己臻其妙矣。又何加焉。惟是於羲文諸圖,多未詳注,其易明而不必注釋耶。抑或留啟後人之精進揣摩耶。胡為簡略而不詳載也。庚辰秋無祿先貝子即世餘小子少嬰,箇疾不堪為國家任使,遂閉戶讀書,首先《易》理。因思以宋儒諸子之賢,猶多未詳之語。益知斯道之大、斯理之難門也。乃掇拾補遺,別為一書,以待識者就正焉。

    比如,他對《六十四卦方圓圖》的解釋:考之渾天說曰‘天之狀如雞卵也,地似卵黃,故天包乎外’。地居中則氣充塞其間也,包裹地於正中,使之寂然不動。方圓自在大圓圖之內,何得分方圓為二圖。蓋圓主動方主靜,天動而地靜也。地圓方者,乃言其德方,非言形方也。故《坤卦•文言》曰‘至靜而德方’。這一觀點將地方直接解釋為地之德方,已經賦予了自然以道德倫理品格,暗示著人法地的內在邏輯根據。於是,《易》圖在他的易學中,不再具有象數學的特徵,而是具有義理派易學的含義在內。而他的《周易解》一書正是全面闡述這一德化思想的易學著作,只是該書並未最後定稿,現在刊行的也只是未竟之作而易。

    再如,他對《系辭》中的一寒一暑的注釋:言伏羲大圓圖,寒暑往來、天時運行之妙。故圖中之卦,自《復》至《乾》三十卦,自一陽至六陽,一寒也。自《姤》至《坤》三十二卦,自一陰至六陰,一暑也。如此以《六十四卦方圓圖》來注解《系辭》,頗出意料之外。而且此圖在他那裏並非出於象數學的技術說明,而是義理學的自然印證。

    无标题

    《文王八卦圓圖》

    又如,他對《文王八卦圓圖》的解釋:他說:帝,天之主宰也。出,初出也。致,委之意也。役,使也。用也。說,欣暢也。戰,言陰陽相逼也。勞,慰勞也。乃慰其勞。而致休息之意。成,完成也。艮,德止。故言成。止,非止息不動也。乃形容成全一年之功也。他的解釋將艮者,止也變成了艮,德止,增加一個字卻徹底改變了艮的品格特徵。艮之後就是震。他繼續提出:初,出於東方之震。震,一陽漸昇而起,於時為春,萬物初萌之時也。並且認為此震之初萌為萬物者,乃本於伏羲之小圓圖也。而伏羲圓圖之震居東北,是冬春之交也。而震之一陽鼓動、萬物之生機於內,至明春則萌芽始見於外。鼓動於內者為體,發見於外者為用。故伏羲圓圖之震居東北為體,而文王之圓圖因之,以處正東,則為用也。於是,他這樣的解釋下,震卦的位置在伏羲、文王兩個圖中的變化,順理成章了。

    第六節 楊方達易學

    楊方達,約生於1694年,卒於1773年。字元蒼。江蘇武進人。著名易學家。

    他在1724年考取舉人功名,而後不再求仕,專心在家研究《易經》和著述。府縣多次薦舉他,都被他謝絕。

    他撰有《易學圖說會通》《易學圖說續聞》《周易輯說存正》《易說通旨略》等。

    關於《易學圖說會通》一書,《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介紹說:此書以朱子《本義》九圖為主,而博采諸家,間附己論。蓋專講先天之學,故前列周子《太極圖說》,後論《律呂八陣圖》,而不及乎辭占云。而《易學圖說續聞》一書則是復自出己意成此編。凡三十二條,總不離陳摶之學。其後泛衍及於天文、物理、雜類諸說,皆牽合比附,務使與《易》相通。實際上,他的這些易學特點,幾乎是當時《易》圖義理化研究的一個趨勢所致。在這個角度來看,他和德沛的易學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在對經文的注釋中,他則是主程而不主朱。其體例以為必使正義先明而後以旁義參之,賓主秩然,則條理各得。故凡言變互者皆列之圈外,使不與正義相混。又以爻位之正不正、有應無應乃卦中之大義,《彖辭》、爻辭皆從此推出,故每卦卦畫之下即為注明。

    於是,傳統象數派易學的有應無應、正與不正等概念,全被他演繹成義理學的基本概念,將象數派易學的技術痕跡徹底抹去。

    比如,在對《伏羲則河圖以作易圖》的解釋:

    无标题

    《伏羲則河圖以作易圖》

    他主張:達按:此圖變同方者,為比肩,生成相錯也。變曰正者,居四隅。奇正相生也。其序仍以左旋,則陰陽運行之義。居其位,仍以一與二對、三與四對,則陰陽對待之理全。朱子又嘗曰東北,陽方。主三以奇,而與合者偶。西南,陰方。主之以偶,而與合者奇。亦與此圖吻合。蓋惟其可析,是以可合,此亦圖之自然者也。

    再如,在對《大禹則洛書以作範圖》的解釋:

    无标题

    《大禹則洛書以作範圖》

    他又提出:達按:大禹則《洛書》以作範,邵子、朱子皆因其說。或謂《洛書》已出伏羲之世。故孔子並說歸《易》中,曰‘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漢儒未加考證,誤謂《洛書》出禹治水時爾。抑思孔子《十翼》絕無圖書並出之說,且《河圖》既為先天,伏羲則通而畫之,又止有《先天圖》。其鬼書未出可見。但理無前後古今。圖雖出於數百年後,而理已具於數百年前,故孔子並言之。專指孔、朱有異,則未知《洛書》之理具於《河圖》,亦未知聖心之先天而天勿違也。觀《易》佔用蓍,不用龜,而兼言蓍龜,亦言其理具焉爾。

    他在《易學圖說續聞》一書中,繼續了他對古今各家《易》圖的總結和考證。

    比如,在該書的《方圖陽貞陰悔論》一文中,他主張:貞、悔二字,自箕子陳疇發之,而《周易》亦同之。可以內卦為貞,外卦為悔。秦伯伐晉,筮得蠱曰貞風悔山是也。可以本卦為貞,之卦為悔。重耳筮得國,貞屯悔豫是也。亦可以內三十二卦為貞,外三十二為悔。方圖是也。乾兌離震,陽卦也。合所統之二十八,得陽卦三十二。巽坎艮坤,陰卦也。合所統之二十八卦,得陰卦三十二。於橫圖,則陽卦皆居前,陰卦皆居後。於圓圖,則陽卦皆居左,陰卦皆居右。方圖則又陽卦皆居內,陰卦皆居外。非聖人之有意尊陽也。

    第七節 崔述易學

    崔述,生於1740年,卒於1816年。字武承,號東壁。直隸大名府人。著名易學家、文獻考證學家。

    他在1762年考取了舉人功名。曾任羅源知縣、上杭知縣等。後辭職返鄉,專心科研著述,成就斐然。

    他撰有《易卦圖說》《易卦畫圖說》《易卦次圖說》《〈易〉十二卦應十二月圖說》等。

    在《易卦次圖說》的自序中,他闡述了他撰寫此書的由來。他說:余家世傳《周易》,至余凡四世矣。然余獨未敢輕談《易》,何者?聖人之義蘊宏深,固非後學所能輕窺也。雖然讀《易》有年矣,於先儒之說,亦間有一二未安者,初不敢自謂是。數十年來,蓋屢思之。久而終不能易所見。《考信錄》既成,乃取平日所見之義二,繪為圖,而系以說。以傳後世通於《易》者正其得失焉。

    无标题

    《交卦純卦圖》

    他提出了純卦、交卦者,《易》之綱領也的觀點。他說:蓋《易》有純卦,有交卦;而卦有平對,有反對。純卦,人皆知之。而交卦則罕有言及者。反對,人多言之。而平對,則罕有言及者。何謂純卦?兩卦同體,六爻皆不相應者也。《乾》《坤》《震》《巽》《坎》《離》《艮》《兌》是也。何謂交卦?兩卦敵體,六爻皆相應者也。《泰》《否》《咸》《恒》《損》《益》《既濟》《未濟》是也。此十六卦者,《易》之綱領也。其餘四十八卦,則兩卦皆異體,而六爻或應或不應,皆散卦也。故上經以《乾》《坤》《泰》《否》為綱,而統二十四卦,下經以《咸》《恒》《損》《益》《震》《艮》《巽》《兌》為綱,亦統二十四卦,而以《坎》《離》《既濟》《未濟》終之。故曰:純卦、交卦者,《易》之綱領也。

    總而言之,崔述試圖通過圖書派易學來驗證象數派易學的理論之可信度。他只認可純卦、交卦二者而已,對於其他復雜而繁瑣的象數易學理論,基本保持一種存而不論的態度。

    第二十六章 清朝皇帝禦纂《易經》注釋

    清朝皇帝是異族進入中原,建國立業。尤其不希望被中原和江南地區的深厚的漢文化傳統所歧視。為了證明自身的學術素養,清朝歷代統治者雙管齊下來管理文化事業,即一方面嚴打文化歧視和民族歧視,文字獄大盛。另一方面編纂和整理古籍,以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等大型國家專案來蓋過大明王朝的永樂大典等文化工程;甚至皇帝親自參與對儒家經書的注釋活動當中,《易經》比《論語》等四書具有著更高的價值屬性,成為清朝歷代天子們的首要文化工作!

    第一節 康熙皇帝和《日講易經解義》

    康熙皇帝,生於1654年5月4日,卒於1722年12月20日。原名愛新覺羅玄燁。

    他是清朝主導中國全部領土後的第1位一統天下的皇帝,也是清朝自入關以來的第2位皇帝,還是清朝開國以來的第4位皇帝。他執掌皇位的時間是從1661年2月5日至1722年12月20日。

    《日講易經解義》一書,是康熙22年定稿的。根據史料記載,此書是康熙皇帝親自審定。之所以他本人親自出面審定和修改,這一緣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揭示說:《易》為四聖所遞傳,則四聖之道法、治法具在於是。故其大旨在即陰陽往來、剛柔進退,明治亂之倚伏、君子小人之消長,以示人事之宜,於帝王之學,最為切要。

    在康熙眼中,《易經》已經成為帝王術的必要讀本,並非只是簡單地教你如何趨吉避凶、如何領會聖人微言大義而已。因此,該提要進一步闡述說儒者拘泥章句,株守一隅,非但占驗禨祥,漸失其本,即推奇偶者言天而不言人,闡義理者言心而不言事,聖人立教,豈為是無用之空言乎?是編為講幄敷陳,睿裁鑒定。其體例與宋以來奏進講義大致略同,而於觀象之中,深明經世之道。禦制《序》文所謂‘以經學為治法’者,實括是書之樞要,亦即括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之樞要。信乎帝王之學,能見其大,非鯫生一知半解所能窺測高深也。可見康熙此書價值本不在於《易經》學術研究,而在於其應用在政治功用屬性。

    在康熙22年12月18日他撰寫的此書序言中,他闡述了此書的價值是:朕惟帝王道法,載在六經,而極天人、窮性命、開物前民、通變盡利則其理莫詳於《易》。《易》之為書,合四聖人立象設卦系辭焉,而廣大悉備。自昔包犧、神農、黃帝、堯、舜王天下之道,咸取諸此。葢《詩》《書》之文,禮樂之具,《春秋》之行事,罔不於《易》會通焉。漢班固有言‘六藝具五常之道,而《易》為之原’,詎不信歟。朕夙興夜寐,惟日孜孜勤求治理,思古帝王立政之要,必本經學。嘗博綜簡編,玩索精蘊,至於《大易》,尤極研求。特命儒臣,叅考諸儒注疏傳義,撰為《解義》一十八卷,日以進講,反復卦爻之辭,深探作《易》之旨,大抵造化功用,不外陰陽。而配諸人事,則有貞邪淑慝之別。運數所由,盛衰風俗所由,治亂君子小人所由,進退消長,鮮不於奇偶二畫屈伸變易之間見之。若乃體諸躬行,措諸事業,有觀民設教之方,有通徳類情之用,恐懼修省以治身,思患豫防以維世,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而治理備矣。於是刋刻成書,頒示天下。朕惟體《乾》四徳以容保兆民,且期庶司百執事矢於野渙群之公,成拔茅允昇之美,則泰交嫓於明良,而太和溢於宇宙。庶稱朕以經學為治法之意也夫。因此,他本人深深知道:《易》之理雖無所不該,下至士、庶人皆可用;而聖人立經垂訓之大義,則為有天下國家者而發,一辭一語皆可通於政治¹⁷這一關鍵問題。也是《日講易經解義》一書的核心宗旨。

    根據這篇序文可知:此書的真正作者是他特命儒臣,叅考諸儒注疏傳義,撰為《解義》的那些具有日講官侍讀學士稱號的大臣朱馬泰、王封濚、徐乾學、髙士奇等人。此書的卷首密密麻麻地佈滿了幾十個曾經參與此事的大臣們的名字。

    比如,該書對《乾卦•文言》四德的講解: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乾始即乾元而亨,寓其中不言所利即貞也。剛指體健兼體用。中謂所行得中,正謂所立得正。純粹是四者之至極精,是純粹之至極也。又說:乾為天之性情,而元則變化之所從出,是即太極也,流形於亨,各正於利者。一物各一太極,資始於元;保合於貞者,萬物統一太極。太極者理也,而氣在其中。太和者氣也,而理在其中。明乎此,則帝王在上,仁以育萬民,義以正萬民,張弛翕辟,總一太極自然之用,而所謂太和在宇宙間者,即其應天時贊化育之極功而已,寧有二致哉!然後,該書作者們接著闡述說:夫析之雖有四徳之名,而合之總屬一元之貫,所以乾元資始,不止於始而已。為能長養亨通,以嘉美之利利濟天下之物,而且使生物之理保合於既生之後,而莫能名言其所以然,統天之徳不其大矣哉!最後,又引周敦頤的觀點作為結尾:宋儒周敦頤曰‘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復’。蓋天地之內,無非實理流行。在天為命,在人為性。自性而發則為情。情之善由於性之善,性之善由於天命之無不善。是以剛健中正之徳,全具於人。而元亨利貞之理,無物不有。惟視人能法乾而已矣。

    通篇注釋,我們可以看出這些注釋簡直就是一篇道德讚美詩,全文沒有絲毫的哲學探索和易學追求,完全是道德倫理和政治高揚。這也難怪康熙皇帝定性《易經》是故其大旨在即陰陽往來、剛柔進退,明治亂之倚伏、君子小人之消長,以示人事之宜,於帝王之學,最為切要之書了。

    汪學群在《清初易學》一書中則主張:《易經解義》同樣繼承義理《易》的傳統,但更強調‘以經學為治法’ ,把《易》運用於實際,以期收到明道經世的效果。¹⁸又說此書堪稱是以《周易》為帝王之道,經世致用的典型。¹⁹評價有些過高,實不敢苟同。

    第二節 康熙皇帝和《禦纂周易折中》

    我們從康熙皇帝和西方傳教士之間的對話,可以發現康熙本人是對《易經》學有所成的人。因此他轉而將自己的心得介紹給傳教士們。其實,正是因為《日講易經解義》一書具有太多的帝王政治價值屬性,這才使他決心再為全體臣民們頒佈一本官定的《易經》注本。換句話說,《日講易經解義》一書是專門針對他和皇子皇孫們的《易經》讀本,而《禦纂周易折中》則是專門針對全體儒生和臣民們的《易經》讀本。

    《禦纂周易折中》,從書名上看,是康熙皇帝主持編定的此書。

    根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評價說:康熙五十四年,聖祖仁皇帝禦纂。自宋以來,惟說《易》者至夥,亦惟說《易》者多岐。門戶交爭,務求相勝,遂至各倚於一偏。故數者《易》之本,主數太過,使魏伯陽、陳摶之說竄而相雜,而《易》入於道家。理者《易》之蘊,主理太過,使王宗傳、楊簡之說溢而旁出,而《易》入於釋氏。明永樂中官修《易經大全》,龐雜割裂,無所取裁,由群言淆亂,無聖人以折其中也。我聖祖仁皇帝道契羲文,心符周孔,幾餘典學,深見彌綸天地之源。詔大學士李光地采摭群言,恭呈乙覽,以定著是編。冠以《圖說》,殿以《啟蒙》,未嘗不用數,而不以盛談《河》《洛》致晦玩占觀象之原。冠以程《傳》,次以《本義》,未嘗不主理,而不以屏斥讖緯並廢互體、變爻之用。其諸家訓解,或不合於伊川、紫陽而實足發明《經》義者,皆兼收並采,不病異同。惟一切支離幻渺之說,咸斥不錄,不使溷四聖之遺文。蓋數百年分朋立異之見,至是而盡融;數千年畫卦系辭之旨,乃至是而大彰矣。至於《經》《傳》分編,一從古本,尤足正費直以來割裂綴附之失焉。

    實際上,康熙皇帝自己也曾表達過對《易經》的看法:聖人立言必渾淪切實,後人求其說而過之,每蹈虛寂之弊。如釋老之書,朕向亦曾流覽,深知其虛幻,無益於政治。《易》曰有君臣、父子、上下,然後禮義有所措。²⁰因為此書真正的作者和主編是大學士李光地,而且是康熙皇帝給全體儒生和臣民們準備的《易經》讀本,對此書的分析和評價,請見本書的《李光地易學》一節內容。

    第三節 乾隆皇帝和《禦纂周易述義》

    乾隆皇帝,生於1711年9月25日,卒於1799年2月7日。原名愛新覺羅弘曆。

    他在位時間是1735年10月18日至於1796年2月9日。他是整個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也是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更是撰寫詩歌最多的皇帝。他應該算是清朝徹底的漢化之後的第一個清朝皇帝。

    因為他一生以祖父康熙皇帝為榜樣,因此他也參與了對《易經》的學習和注釋。《禦纂周易述義》就是這一行為的結果。根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介紹:乾隆二十年奉敕撰。凡《卦爻》四卷,《彖傳》一卷,《象傳》二卷,《系辭傳》二卷,《文言傳》《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共一卷。以多推闡《禦纂周易折中》之蘊,故賜名曰《述義》。可見,此書是《禦纂周易折中》的模擬之作。

    但是,此書也另有易學創新。該書序言中就自我肯定說:皇祖《禦纂周易折中》,廣大精微,義無不備。綜括漢唐以來諸說之全,而取其粹。言《易》者無能出其範圍。今是編也,異其體而宗其義,庶無忝乎?

    根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此書的評價:所解皆融會群言,擷取精要,不條列姓名,亦不駁辨得失,而遺文詮釋,簡括宏深。大旨以切於實用為本,故於《乾卦》發例曰:‘諸爻皆龍而三稱君子,明《易》之立象,皆人事也’。全書綱領,具於斯矣。又於取象,則多從古義。如解《乾》九二曰:‘九二剛中,變《離》,文明’。解《坤》初六曰:‘變《震》為足,有履象焉’。解《屯》六二曰:‘變《兌》為女,柔正,故貞’。凡斯之類,皆取於變爻也。解《屯》六三曰:‘《震》《坎》皆木,聚於《艮》山,故為林’。解《屯》九五曰:‘陷陰互《艮》,止而不動’。解《需》九五曰:‘《坎》水《兌》口,故為酒食’。凡斯之類,皆取於互體也。解《蒙》六三曰:‘三變互《兌》,故為女’。解《訟》九二曰:‘《坎》《坤》體,故為邑。又互《離》,戶象也。三百,《離》數也’。解《訟》九四曰:‘《乾》初復體,互《巽》為命,變《艮》為渝,《艮》,止貞也’。凡斯之類,皆兼取變與互也。上述這些舉例只是證明了此書在象數派易學上的努力和成就。雖然作者是想於宋《易》、漢《易》酌取其平,探羲、文之奧蘊,以決王、鄭之是非。但是,至少是彌補了《日講易經解義》和《禦纂周易折中》二者過於重視義理派易學的特點。因為《禦纂周易述義》的作者注意到了蓋漢《易》之不可訓者在於雜以讖緯,推衍禨祥。至其象數之學,則去古未遠,授受具有端緒。故王弼不取漢《易》,而解‘七日來復’,不能不仍用六日七分之說。朱子亦不取《漢》易,而解‘羝羊觸藩’,亦不能不仍用互《兌》之義。豈非理有不可易歟?

    第四節 《四庫全書》和《易》類提要表

    清代皇帝在親自參加主編《易經》研究著作之外,還制定了另一項大型文化工程,就是主持編纂《四庫全書》,並且對每一種收錄的著作給與概要。《易經》正在其中。於是,《易》類入選著作提要就此誕生。這既是易學史上,也是文化史上的壯舉。至今,我考察了世界各國的古今《易》類著作,沒有一個國家能重復清朝的這一巨大的學術貢獻,哪怕是在中國之外產生了最多的易學家和易學著作的日本!

    根據《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經部總敘•易類》中言:故《易》之為書,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左傳》所記諸占,蓋猶太卜之遺法。漢儒言象數,去古未遠也,一變而為京、焦,入於禨祥,再變而為陳、邵,務窮造化,《易》遂不切於民用。王弼盡黜象數,說以老、莊,一變而胡瑗、程子,始闡明儒理,再變而李光、楊萬里,又參證史事,《易》遂日啟其論端。此兩派六宗,已互相攻駁。又《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異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說愈繁。這就是所謂的兩派六宗之易學。而這些易學著作劃分全部體現的是聖人覺世牖民,大抵因事以寓教。……《易》則寓於卜筮。故《易》之為書,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

    因此之故,本書中將這些具備《提要》的入選易學著作,製成下表。

    以下一卷一冊不分卷

    Enjoying the preview?
    Page 1 o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