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millions of ebooks, audiobooks, and so much more with a free trial

Only $11.99/month after trial. Cancel anytime.

步惠廉传:一位传教士在华56年的传奇: My Father in China: William Burke's 56 Years Missionary Life in China
步惠廉传:一位传教士在华56年的传奇: My Father in China: William Burke's 56 Years Missionary Life in China
步惠廉传:一位传教士在华56年的传奇: My Father in China: William Burke's 56 Years Missionary Life in China
Ebook172 pages12 minutes

步惠廉传:一位传教士在华56年的传奇: My Father in China: William Burke's 56 Years Missionary Life in China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

Read preview

About this ebook

本书介绍的宣教士步惠廉是美国人,原名William Blount Burke,来自美国乔治亚州梅肯郡。尽管书里讲的是一个宣教士在中国的生涯,但是书里几乎没有宣教的内容,所介绍的主要都是社会时尚风土人情。在近五十年的时间步惠廉主要是在松江度过的,所以这本书里可以看到很多当时的人文民俗,社会交往等景象。他是1887年刚满23岁首次抵达中国,最后于1943年79岁之高龄离开中国,当时是被日本人用交换战俘的方式遣返美国。他来到中国时是清朝光绪皇帝当朝,从书中可了解当时他在中国的这段时间,发生过哥老会之乱、甲午海战、戊戌变法、八国联军、辛亥革命、袁世凯复辟、社会学潮、军阀混战、北伐战争、日本侵华战争等。一言以概之,中国人在这段时间经历的苦难他都一同经历了;其中,更多的是他也忍受了由于文化相异,来

Language中文
PublisherEHGBooks
Release dateOct 1, 2021
ISBN9781647843441
步惠廉传:一位传教士在华56年的传奇: My Father in China: William Burke's 56 Years Missionary Life in China
Author

James Burke

James Burke is the author of several bestselling books, including Circles, American Connections, and The Knowledge Web. He is a monthly columnist at Scientific American and also serves as director, writer, and host of the television series Connections 3 on The Learning Channel. He is the founder of the James Burke Institute for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whose flagship project, the Knowledge Web, an interactive website, was recently launched. He lives in London.

Related to 步惠廉传:一位传教士在华56年的传奇

Related ebooks

Related categories

Reviews for 步惠廉传:一位传教士在华56年的传奇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0 ratings

0 ratings0 reviews

What did you think?

Tap to rate

Review must be at least 10 words

    Book preview

    步惠廉传:一位传教士在华56年的传奇 - James Burke

    译者序

    一百年前,在淞沪一带提起步惠廉,很多人会自然地说:松江步惠廉,晓得的。如今,知晓步惠廉的人已经几乎没有了。不过,这个名字在一些中国近代史的传记里还会偶尔见到,在宋氏家族的故事里提到他帮助和安排宋氏姐妹去美国佐治亚州的韦斯里安上学的事;在有关黄炎培的故事里谈及他如何把四位青年,包括黄炎培,从死囚里救出来。其实,他帮助中国人的事还有很多很多,尤其是普通老百姓。只不过在他来说,这些都是应该做的事,没有什么好宣扬的,所以了解的人就不多。但是很多中国人,还有他们的后代,以及后代的后代至今还怀念着他。

    步惠廉是一位美国人,他的原名叫威廉姆•布朗特•伯克(William Blount Burke),是美国佐治亚州梅肯郡人。在年轻时,满怀到未开化的异教土地去宣教的激情,于 1887 年来到中国,结果一干就是五十多年,把一生全部奉献给了中国人民,同时自己也深深地扎入中国社会,到1936 年退休回到美国时,发现自己已经无法适应美国的生活。这时淞沪大战打响,他万分思念遭受日本侵华战争涂炭的松江,竟不顾七十几岁的高龄,冲破重重阻力,冒着战火再次返回松江。珍珠港事件后,美日交战,他遭到日本人逮捕和监禁,最后在交换战俘中被释放回到美国。1947 年逝世于佐治亚老家。

    从 19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中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不幸的一段时期。虽然自古以来中国不停地受到蛮夷 的侵略,甚至沦为被 蛮夷 统治,但历来的 蛮夷 除了彪悍之外,并没什么超越我们的东西。但这一时期那些从西方来的 洋鬼子则不一样。新来的蛮夷在科学上、技术上和文化方面的确比我们有许多高明之处。他们抢走很多东西,带来很多灾难,但同也带来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想。这不是那种单靠血肉长城就可以抗衡的 蛮夷 。痛苦的经历使我们不得不放弃历来盲目地视一切外族为 蛮夷 的观点,转而积极地接受、吸取外来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想。在抗衡外来侵略的同时,中国的社会也在发生根本转变,快步赶上世界发展的潮流。

    步惠廉和中国人民一起度过的正是这一段不寻常的历史时期。他是一个 洋鬼子 ,可是又不同于其他 洋鬼子 ;他也是抱着 征服 的目的来到中国,但他并不以为自己是征服者而高高在上;他做过干涉中国内政的事,但不是为洋人的利益,而是为普通中国老百姓的利益;他不是待在上海的租界里,而是到中国人生活的乡村城镇;他没有因为中国的贫困落后而蔑视欺辱中国人,反而从学中国话开始,一直到和中国人打成一片;许多在那时候来中国的洋人聚敛了大笔财富,而他则始终两袖清风;他和四大家族中最关键的一家——宋家的关系渊源很深,但除了帮助宋家姊妹外,他没有利用宋家后来的显赫地位为自己捞取一丁点好处。唯有一件事是他最关心的,那就是人民的疾苦。不论何时何地,只要能为中国人民减轻一点痛苦,他都尽力而为。这就是为什么松江人会把这位洋鬼子当作老松江人,还为他修建了纪念亭。在中国宣教的洋牧师里,赢得这样尊敬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步惠廉是其中之一。

    这本书记叙了步惠廉在松江半个世纪的宣教经历。从学中文,学上海话,到适应民风世俗,历尽艰难,受过屈辱。从一个被人叫骂嘲笑的洋鬼子开始,到后来被当地当作和自己一样的松江佬。由于文化背景的巨大差异,这中间产生过不少误会冲突,有悲也有喜。书里描写了百年前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在那时对一个年轻的外国人来说很是很新鲜,如今物换星移,这些对我们自己来说也成了新鲜的东西。书里还叙述了他与宋耀如之间的坦诚来往,提到了宋家的一些小故事。另外,此书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大事,像太平天国、甲午战争、义和团、辛亥革命等等,有些观点虽与我们在政治历史课上学到的不完全一样,但仍可作为有价值的参考。

    本书的作者詹姆斯•伯克(James Burke)是步惠廉先生的小儿子,1915 年出生于松江,童年和少年主要是在松江度过的。他能说江南方言和普通话,对中国的文化风俗也很熟悉。1927 年北伐战争打到松江一带,他父母不得不带他避到上海去。由于战争还在继续,于是步惠廉订船票把他和他的母亲送回美国。从那时开始他就留在美国念书,直到 1937 年从学校毕业。毕业后他开始了记者生涯,同时收集资料准备写这本关于他父亲在中国宣教的书。为这本书他来过中国,采访了很多人(更多内容请见附录本书作者简介)。本书出过两个版本,第一版于 1942 年在纽约出版,1945 年又在伦敦出过一版。两个版本的主要内容基本一样。第二版比第一版多出的仅是说明及致谢部分。

    另需要说明的是,书中提到的很多地名、人名,还有一些其他名称等,因为年时较远,又因资料缺乏,难以查考,译者只能或勉力译出,其中差错敬祈读者谅解,也待方家指出,俟再版时更正。

    步先生一生信仰的是耶稣基督,一生为之奉献的是中国普通百姓,农民,市民。他最眷恋的地方是松江。几十年里,松江的每个村落,每条街道,每道运河,每座桥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印上了他的足迹,投入了他的深情。九百多年前,苏轼曾留下过几句对松江恋恋不舍的词句,于今观之,这也是步先生对松江情感的真实写照:

    若到松江呼小渡,

    勿惊鸥鹭,

    四桥尽是,

    老子经行处。

    2016.12

    伦敦版说明及致谢节选

    过去千年里,大概只有一种中文和一种英文翻译中文的方法。但是现在,中文变得很繁杂,又分成很多不同的方言,英文用来表达中文的方法也多如牛毛。在中国的中国通们总结出许多不拘一格的方法来处理这些挠头的问题。我的方法是这样:

    ……注释¹

    我要利用这个机会向在中国所有关切这本书和为此书提供帮助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首先要感谢孔夫人和蒋夫人,感谢她们在我访问被日军围困的香港时给予的帮助。孔夫人后来还在繁忙之中挤出时间来阅读修改书中关于宋家的部分。我还要感谢中国招商轮船公司的 T. K. King 先生,和美国驻香港副领事罗伯特•沃德(Robert Ward)先生在我滞留香港的时候提供的真诚接待和帮助。

    我要谢谢刘兆惠(Dr. George Loehr),燕京大学西语系的教授,是他慷慨地让我看了他有名望的外祖父林乐知(Dr. Young J. Allen)的信件,从中我发现了查理•宋写的珍贵的第一封家信,引在了这本书里。

    我要谢谢我的哥哥、美国驻天津领事戈登•伯克(Gordon L. Burke),谢谢我去天津时他提供的周到接待和热情帮助。

    在上海我要深深感谢许多人,其中有些人落到日本人手中,正在遭受日本人的折磨。像鲍威尔(J. B. Powell),美国人办的《中国周报》(China Weekly Review)的记者和编辑;道格拉斯•罗伯特森(Douglas Robertson),纽约《时报》(Times)的记者;吴葭棠(Woo Kya-tang 音译), 中国报(China Press)的主编;查尔斯•米勒(Charles Miller), 美国领事馆的副领事;波登(Borden)公司的托马斯•庞德(Thomas Pond);陆规亮,我父亲最尊敬的朋友和助手;克林(John W. Cline,中文名葛赍恩)牧师,西德尼•安德森(Sidney Anderson)牧师,伯克曼(J. H. H. Beckman)牧师,及霍克•约翰(John Hawk,中文名霍约翰)牧师,卫理会传教团的成员们;主教团的麦克雷(Cameron Macrae)。

    最后,也是最当深深地感谢的是我的父亲。他耐心地忍受了我连续几个月没完没了的问题,允许我翻看他珍藏了五十五年的日记,还亲自带我去了他服务了很长时间的松江的一些地方。他给了我很多只有作为慈父才能给的安慰和鼓励。

    我从内心感谢所有这些人。

    目录

    译者序

    目录

    第1章/神学院的同窗

    第2章/奔向异邦之地

    第3章/黑暗的地土

    第4章/进入前线

    第5章/从伯克到步

    第6章/昆山小住

    第7章/苏州之恋

    第8章/落户松江

    第9章/古老的松江府

    第10章/神圣的文字

    第11章/深夜火警

    第12章/入乡随俗

    第13章/神仙头痛

    第14章/岳庙的杨老大

    第15章/基督名下分对手

    第16章/运河与茶楼

    第17章/哥老会虚惊

    第18章/宝塔阴影

    第19章/隐居的秀才

    第20章/颓丧的巨龙

    第21章/义和拳风云

    第22章/戎装洋教士

    第23章/中国的耶路撒冷

    第24章/单骑营救

    第25章/遇难日本

    第26章/欢迎来到美国

    第27章/艾蒂的朋友

    第28章/革辫子的命

    第29章/老朋友走了

    第30章/陆规亮回乡

    第31章/战争、异端和学潮

    第32章/军阀混战

    第33章/再谱传奇

    第34章/威廉姆要死了

    第35章/建亭风波

    第36章/新民族主义

    第37章/受人敬爱的长者

    第38章/告别松江

    第39章/魂系松江

    第40章/深入沦陷区

    第41章/如此新秩序

    第42章/大之年

    附录

    第1章/神学院的同窗

    贝尔•伯克的房间实在缺少神学院宿舍应有的气氛,这在韦斯理大楼(Wesley Hall),或许整个范德比特大学(Vanderbilt University)都是很少见的。在 1884 到 1885 年那个学年里,神学院的许多学生都乐意在紧张繁重的希腊文课或圣经课之后跑到他这里来松弛一下。这些同学来得太多太频繁,以至于吵得他那位不大喜欢交往的室友在开学后不到一个月就搬了出去。

    贝尔的良好人缘不是因为他有出色的交谈能力,实际他称不上是个健谈的人。但他身上有一种天生的纯朴气质,加上爱尔兰人乐于争论的天性,使他经常成为讨论中的核心人物。

    一天下午,几个年轻的神学生上楼来到他的房间。他们中间有一位身材瘦小的中国人,名叫查理•宋。当时,谁也没有预料到半个世纪后,就是这位身材瘦小的中国人的子女组成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宋氏王朝。但在那时,他只是查理•宋,一个文静、用功,又极善于交朋友的中国人。他给周围同学的印象不同寻常,不同于其他那些做洗衣店或是开餐馆的中国人。

    当这几个人走进贝尔的房间时,呈现在眼前的是当时流行的实验教学中才可以见到的情景。一个平常放在靠墙的写字台摆在屋子中间,上面用一张毯子蒙了起来。桌面放了一个装满水的洗脸盆,在盆底有一枚亮晶晶的银币。由于水的折射作用,这枚银币显得特别大。洗脸盆的旁边放着一个铁把的熨斗。进来的人无法见到写字台下有一个自制电池。两条细细的铜丝从毯子底下连到洗脸盆和熨斗。

    快进来,快进来。 贝尔坐在床边热情地招呼着。他的个子约有两米高,身材结实魁梧,灰蓝色的眼睛里经常闪烁着顽皮的目光。

    今天我要让你们看一样神奇的东西。 他慢慢地说道,这放在写字台上的熨斗是带有魔法的熨斗,是我从大烟山那儿的一个巫婆那里搞来的。不论谁摸上它就会失去自我意志。不信的话,你们可以试一试。谁要是能用一只手摸着这只熨斗,同时用另一只手取出盆里的银币,这枚银币就归他。

    没有人回答。

    查理,你要不要来试一下?贝尔问道。

    宋轻轻地走上前。他先仔细地观察了一下熨斗和脸盆,没有什么东西引起他的怀疑。于是他一手握住熨斗的把柄,一手轻轻伸进水里。只听一声惊叫,宋的手被弹了回来,那个一美元的银币仍然静静地躺在水底。他惊讶的面色很快消失在温和憨厚的笑容里,贝尔也哈哈大笑起来。这种幽默感使得这两位年轻人从认识的第一天起就成了好朋友。

    贝尔是 1884 年秋天进入这所位于田纳西州的大学的,那时他刚二十岁。一年前,在十九岁生日前几天,他从乔治亚牛津的艾莫尔大学取得了他的学士学位。那时他一心想从医,为了准备进医学院,他在昆西高中谋到了一个校长的职位,可是他的办公室里摆满的都是医学书籍和人的骨架。然而这个又当校长又教所有的课程的繁重工作,一点点地把他对搞科学的兴趣冲淡了。

    范德比特校园1905 年的空拍照片。

    据该校老员工讲,图中最右面的就是书中提到的韦斯理楼。

    该楼后来毁于一场大火,早已不复存在。

    一年前夏天回到家乡梅肯度暑假的时候,贝尔心里感觉到神呼召他去传道。这个传道种子在他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就撒在他心里。他的父亲约翰•伯克是一位牧师,而且是南佐治亚监理会²总教会南方基督教监理会教会的成员。不管怎样,这个愿望在他到昆西一年后开花结果,后来他终于辞去了校长的工作,进了范德比特大学的神学院。

    在范德比特,贝尔深深地被当时的宣教热潮所熏染。在 19 世纪的 80 年代和 90 年代,美国的卫理会教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向外宣教。宣教士们利用他们的假期到各地的教会和学校演讲,为基督在黑暗的世界赢得灵魂招募更多的人力和资金。这些宣教组织在各地的村镇崛起。1885 年,仅南方卫理公会妇女宣教士协会(Southern Methodist Woman’s Missionary Society)一家就自称有 44362

    Enjoying the preview?
    Page 1 of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