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millions of ebooks, audiobooks, and so much more with a free trial

Only $11.99/month after trial. Cancel anytime.

从现代历史唯物主义重新看世界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从现代历史唯物主义重新看世界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从现代历史唯物主义重新看世界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Ebook196 pages16 minutes

从现代历史唯物主义重新看世界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

Read preview

About this ebook

▼图书简介▼

本书是一位自然科学工作者的社会科学论文选。作者从现代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重新分析了过去的'国际共产主义(暴力)革命运动',重新研究了未来世界的必然发展,指出科技知识分子阶层和大力支持他们的资产者和政府,方才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指出现今的科技革命与人工智能化的先进生产力在将来的强力发展,必将导使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逐步过渡成为资本主义后的新社会,迎来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

文集中作者1979年冬访问欧洲之行的感触,因为当时大陆人民已经与世隔绝了30年,而颇有可读性。

▼李靖炎,细胞生物学家、进化生物学家,国际上进化细胞生物学的开拓者之一,主要从事细胞核的进化起源问题的研究。200

Language中文
PublisherEHGBooks
Release dateSep 1, 2021
ISBN9781647843502
从现代历史唯物主义重新看世界的发展: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Related to 从现代历史唯物主义重新看世界的发展

Related ebooks

Related categories

Reviews for 从现代历史唯物主义重新看世界的发展

Rating: 0 out of 5 stars
0 ratings

0 ratings0 reviews

What did you think?

Tap to rate

Review must be at least 10 words

    Book preview

    从现代历史唯物主义重新看世界的发展 - 李靖炎

    自序

    ( 2021年5月28日)

    我是一位自然科学工作者,从事真核细胞起源的研究和进化细胞生物学的创建。但是在退休几年后,却集中精力从事现代社会发展的探讨。从现代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重新审视过去的‘工人共产主义(暴力)革命’学说,重新研究世界未来的必然发展。

    现代历史唯物主义指的是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所发展了的历史唯物主义。它跟过去的那些‘共产主义革命家’们实际上长期坚持的‘革命的’历史唯心主义是正相对立的。 中国大陆在现代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短短 几十年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这样重新审视和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结果是认为未来真正的新社会将会是奠立在人工智能化的生产力的基础上,由科技知识分子阶层和早就科技知识分子化了的资产者创建出来,根本无需任何暴力革命。现今生产力的日益自动化,已经使发达国家的产业工人阶层日益走向没落,而人工智能化生产力的大发展,势必会使全人类都将技知识分子化。

    大、中资产者是早已科技知识分子化了的。一旦先进生产力强大到使私人办企业再也无利可图时,所有的企业都只好交给政府进行非盈利性的生产。而在此以前许久,为了应付日益严重的失业现象,政府早就不得不实行有共产主义社会的按需分配性质的社会福利制度,而且随着人工智能化生产力的发展,有关的福利将只会日益加强,其按需分配的性质也只会日益明显。于是全社会也就逐步过渡到了未来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这种大趋势虽然违背有些人的期望,但是只要坚持实事求是,就只能得到这样的看法。

    我的第一篇社科文章也许值得大家一读。它本来是我在2002年初作为给当时的最高领导人的个人建议而写出来的,强调科技知识分子阶层才是社会中最先进的力量,是未来真正的共产主义社会真正的创建者。

    但是写好了以后方才发现无路可以直达。任何一级官府都可能把这种‘离经叛道’的 看法卡住,以免‘承担责任’。后来只是由于无意中让当年胡耀邦同志的哲学顾问吴江先 生看到了,立即得到了他的高度重视,被推荐给了《炎黄春秋》杂志公开发表。他后来又 专门写了一篇评论文章(后被收入《吴江文集》中)。

    本书是作者的社会科学论文选,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结论篇是已经得到的结 论。 对于理论分析兴趣不大的人,能看看这几篇文章就已经足够了。第二部分是探索 篇, 对理论研究有兴趣的人们可以从中看到结论是怎样逐步深化的。大致从2017年以 后,我的认识 就比较成熟了。

    大概两篇关于1979年冬的欧洲之行的回忆有些可读性。如今大陆上去过英国和瑞典 的 人已经不计其数,但是他们已经不可能有我们当年的感触。当时普通人已经与世隔绝 了三 十年,而中、欧当时的贫富悬殊,在改革开放后早已不复存在。

    末了我想借此机会表达我的感激之情。首先是对我的科学前辈们对我的鼓励和帮助。 在改革开放前若没有像许多人那样为了安全,为了不被扣上‘走白专道路’的政治帽子而 鬼混度日;也可能根本就熬不到改革开放后。 对吴江先生的感激是不用说了。我要感谢 我的中学同班老同学、老同志周怀泽和曹明为。在他们生前,几乎我的每一篇社科文章都 是我们讨论得到的结果。我要感谢我 已故的弟弟李靖寰。他在改革开放前我最艰难的时 刻,帮助我熬过了一而再的艰难时刻。 他也是我的社科研究的大力支持者。我要感谢我 的两个弟弟靖森和靖南,他们都是技术科 学领域的有贡献的高级专家,却几乎是我的每一篇社科文章的校对者和审查者。 我要特 别感谢我的妻子吴传芬博士。她可以说是中国 劳动妇女的奉献精神的典范。没有她的无微 不至的关心和不厌其烦的督促,我这种人未 必能活到70岁,肯定活不到80岁。而我如今却 马上就要进入91岁的高龄,而且希望向周 有光先生学习,在百岁以后仍能写出有价值的文章。

    我要特别感谢电子刊物《周末文刊》的马悲鸣先生,他的兼容并包的办刊方针使我 得以不断深化我的认识。我在2017年以后的社科文章全都发表在这个刊物上。

    最后,我要衷心地感谢台湾学人出版网。没有他们的努力,我想要出版个人的社科论文选电子书,只能是作梦。

    目錄

    自序

    目錄

    第一部分 结论篇

    1、阶级斗争史观是一种特殊的历史唯心主义

    2、从科学技术的角度重新看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

    3、从现代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重新看国际共产主义革命运动与中国

    4、从美国民粹主义的猖獗看世界未来的必然走向

    5、科技共产主义社会观

    第二部分 探索篇

    1、对社会主义问题的几点思考

    2、科技知识分子—决定未来的中坚

    3、老一辈左翼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4、七千人大会的功绩及其局限性

    5、重新认识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与科技知识份子

    6、苏联为什么不能解决三农问题?

    7、坚持历史唯物主义,重建科学的共产主义学说的必要

    8、第一生产力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中的划时代意义

    9、大老粗至上主义与科教兴国两条建设道路的斗争

    10、云南大学八家村的教授们在改革开放前的遭遇

    11、马、恩的革命学说的严重失误

    12、请为理论研究松绑,重新认识世界的实际,重新认识国际共产主义革命运动

    13、历史唯物主义与‘革命的’历史唯心主义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意义

    15、需要重新认识科技知识份子阶层与资产阶级

    16、我们1979年的欧洲之行

    17、1979年冬在瑞典的见闻与感触

    18、改革开放前后大陆中国人的巨大变化

    19、一位自然科学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观

    20、今天重新看《共产党宣言》及其所开启的国际共产主义革命运动

    21、从生产力的角度重新审视‘共产主义革命’和资本主义後的新社会

    22、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变化的回顾与展望

    23、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重新认识‘阶级斗争论’和各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关系

    第一部分 结论篇

    1、阶级斗争史观是一种特殊的历史唯心主义

    李靖炎

    《周末副刊》2017年第15期

    ~~~~~~~~~~~~~~~~~~~~~~~~~~~~~~~~~~

    靖炎:

    来文巳读,是一篇再启蒙的好文章, 我完全赞同文中的观点。此文论述 的虽是 一些常识, 但善良的人们往往搞不清楚, 被革命的漂亮词藻给煽动糊塗了。我便是一例。这样的写作并不多余。

    怀泽 2016012.6 夜

    【周怀泽同志是我在昆明五华中学的同班老同学,天资聪异。1947年我们十六岁时一起跳班考入云南大学。他1948年即参加了革命斗争,离休时是广西柳州专区的副专员。这是他给我的最后一封信。写信后不久即突然去世。在我分析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长期与他密切讨论。谨在此发表他的最后一封信,以滋悼念。】

    ~~~~~~~~~~~~~~~~~~~~~~~~~~~~~~~~~~

    前言

    在党中央已经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路线, 学术界对阶级斗争理论已经不再理睬的情况下, 写这篇文章应该是多余的。 但是看看网上有些人极力炒作这个话题, 甚至出现了重温林彪元帅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这样的妙文, 人民网上居然又出现了把阶级斗争史观视为绝对真理的大作谈谈阶级斗争", 写出拙作又似乎不完全是多余的。

    一、阶级斗争史观并不是历史唯物主义

    阶级斗争, 一些阶级胜利了, 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 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 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丢掉幻想, 准备斗争》(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四日),《毛泽东选集》 第四卷第一四九一页。这一段话一再地被左人引用作为他们立论的根据。但是它其实是阶级斗争史观而根本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在被公认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经典表述的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其实一次也没有提及阶级斗争这个词。 由于解放前中国经济文化的落後, 那时被译成中文的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其实屈指可数。左翼知识份子和革命家们实际上只能通过苏联才能学到马克思主义, 因此也不可避免地只能是斯大林主义化了的马克思主义。而斯大林一生最大的错误或罪恶, 正在于把阶级斗争极度地扩大化, 滥杀无辜, 把列宁的战友们几乎杀得精光。毛泽东很可能在解放前根本没有看到过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至关紧要的文章。他在解放前夕对阶级斗争有这种错误的认识, 是可以谅解的。问题的严重是在 于, 在五十年代编篡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委员会竟然也同样没有发现这个错误。需要指出的是, 中国共产党的两位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同志 (他是懂外文的) 在他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里早已经指出,马、恩的阶级斗争学说跟历史唯物主义其实是两回事。後来的许多人都远没有赶得上他的认识水平.

    二、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阶级斗争史观

    首先应该指出, 离开了社会形态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 孤立地 谈什么阶级胜利了灭亡了, 是毫无意义的, 也根本不符合世界历史的 实际。在一定的阶级社会的框架内, 有一定的生产关系作为这种社会的基础。在没有更强大的生产力造成新的生产关系和由此造成的新的阶级关系以前, 原有的任何阶级都不可能被消灭。奴隶制社会并不是被奴隶所消灭, 而是被封建社会所取代。在奴隶制社会被封建社会取代以前, 奴隶主阶级决不可能被消灭, 更不可能被造反的奴隶所消灭。奴隶制社会根本不是被奴隶所能消灭的。封建社会时代的农民起义即使胜利了, 也无非是胜利者变成新的地主, 夺得了政权的农民领袖当了新的皇帝, 如此而已。封建社会根本不是并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农民所能消灭得了的。通常只是在封建社会被资本主义社会所取代的情况下, 封建地主阶级方才会被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土地所有者所取代。这早已经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通常识。

    离开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孤立地侈谈阶级关系的变化, 是毫无意义的。一定的阶级关系是由特定的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在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为原有的生产关系所容纳不了因而不得不发生改变以前,原有的特定的生产关系决不可能被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 原先的特定的阶级关系也决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任何阶级, 无论是统治阶级或被压迫阶级, 都不可能‘胜利了’或者‘灭亡了’。这是历史唯物主义, 即唯物史观的常识。

    任何社会形态的更替都是由于生产力的大发展导致主要生产关 系的改变, 从而导致新的阶级关系取代了原先的阶级关系。没有任何一种阶级社会形态在被更替时, 是由于原来的生产关系中的被压迫阶级胜利了, 消灭了原先的统治阶级。在任何一种阶级社会存在的期间, 统治阶级决不会被消灭, 被压迫阶级也决不可能‘胜利’。

    奴隶制社会并不是因为被压迫的奴隶阶级胜利了, 消灭了奴隶主阶级, 而创建了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被资本主义社会取代, 更不是因为被压迫的农民起义成功, 胜利了, 消灭了地主阶级, 而变成了资本家! 造反胜利了的农民不过是变成新的地主、新的皇帝而已。他们根本没有能力消灭封建社会, 创建新的资本主义社会。

    三、产业工人在未来建设共产主义社会中真有作用吗?

    共产主义革命学说过去长期宣传资本主义社会将会被产业工 人的暴力共产主义革命推翻, 消灭资产阶级, 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但是从今天来看, 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十月革命在苏联所建立的不过是一种依靠暴力方才勉强得以维持的乌托邦, 并不是比资本主义社会先进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在现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产业工人阶层不仅不是如革命家们所预期进行共产主义革命, 而只要求改良; 而且他们正在由于生产的日益自动化而逐步走向萎缩, 为科技知识份子阶层所取代。将来根本不可能发生由他们取得胜利而消灭资产阶级的事!

    在先进生产力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实在容纳不了以前, 按照马克思的两个决不的论断, 资本主义社会是决不会灭亡的。在将来, 到工农业生产的自动化达到了完全‘无人化’的程度时, 资本主义企业和资产阶级自然会由于没有利润可得而自然归于消亡。资产者将全部转化为工薪阶级的科技知识份子。而产业工人阶层的消失大概会远远地早于资产阶级的消亡。产业工人‘胜利了’是根本说不上的。将来从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到资本主义後的新社会, 将只可能是一种逐步进行的质变。而其推动者只可能是科技知识份子阶层。最後人类社会中将全部都是广义的科技知识分子 (其中自然有艺术爱好者) 。

    这种转化的关键是工农业生产的‘无人化’, 致令企业家们再也没有利润可以获得。工农业生产将只能由代表全社会的政府不得不按预订的计划进行。

    四、利用阶级斗争其实是共产主义革命学说的一大败笔

    1, 马、恩由于历史的局限性, 完全错估了时代形势, 以为共产主义社会很快就会到来, 所以强调暴力革命, 并且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当时正在发展壮大的产业工人身上。为此他们特别强调产业工人的阶级斗争。其实他们根本不看重奴隶制社会与封建社会内部被统治阶级对统治阶级的斗争。此点吴江先生早已指出。有兴趣的人请看吴江 先生著《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大史学》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年出版) 中的怎样看待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 一章。

    2, 阶级关系并不只有斗争关系,

    Enjoying the preview?
    Page 1 of 1